建议您应该继续给孩子打针,因为是说明孩子还是有炎症的,多给孩子喝些白开水,抵抗力比较低,这阶段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不喝水也是可以的,要随时观察孩子,低烧的时候,可以给孩子进行物理降温,用温开水给孩子擦拭全身,能够有效的帮孩子退烧,让孩子舒服一点。
新生儿体温37.5度是正常的,宝宝正常的体温是36度到37.5度。
作为一个妈妈来说,真的是很害怕宝宝生病,尤其是宝宝发烧的时候,那都是整晚不敢睡觉,一两个小时就要给宝宝量一次体温,只有体温慢慢降下来了,妈妈才会不那么害怕。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新生儿的身上,相信做妈妈的月子都坐不好,但往往是因为对新生儿的体温认识不够才会这么担心。
7--8天婴儿体温37.5度正常吗?才出生七八天的宝宝体温37.5度是很正常的,爸爸妈妈不用担心,如果宝宝的体温高于37.5度,爸爸妈妈再去担心好了。
二宝两个多月的时候,懒妈妈帮他量体温,刚好是37.5度。于是就带宝宝去看医生,当时医生也明确说了,宝宝的体温比成年人高一点,37.5度是正常的,不用特意处理。
到了第二天,再帮二宝量体温的时候,体温又变回到了36.5度,真的完全没有处理过。
所以,新生儿的体温和成年人的体温是有差别的,主要是因为基础体温不一样。正常来说,宝宝的基础体温会比成年人的基础体温要高,这是因为小宝宝新陈代谢非常快,这是成年人羡慕不来的。
当然,宝宝也不是长时间保持37.5度的,因为宝宝太小了,大脑内部中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还不够成熟,所以不能自如的控制体温,这就导致小宝宝的体温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遇上有一些情况的时候,体温就会稍微高一些。
1.宝宝哭闹
运动可以加快身体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体温也会变高。对于刚出生几天的宝宝来说,唯一的运动项目就是哭,肚子饿了哭,尿尿了哭,胀气了哭,反正一言不合就哭,每次哭了过后,体温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变高。
2.宝宝刚完吃奶
吃奶非常费劲,不然古人怎么说?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那得用上全身的力气才行。可以说吃奶绝对是一个体力活,干完体力活之后体温自然就会上升。
3.宝宝洗澡后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在洗澡的时候,洗澡水的温度都是高于体温的,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虽然摸起来只是温温的,但也会比宝宝的体温高,不然的话宝宝会感觉到冷。
宝宝自主控制体温的能力是非常差的,宝宝在洗澡的时候就会受到水温的影响,并且宝宝穿衣服的时候也需要一番折腾,这样就会导致体温升高。
尤其是一些年纪比较大的人帮宝宝洗澡,都喜欢用热热的水把宝宝的身体洗得红彤彤的,然后又马上穿上衣服,宝宝的体温不高才怪。
4.衣服穿厚了
可以说很多人帮宝宝穿衣服都是以自己对温度的感受来帮宝宝穿衣服,并且尽量捂着,毕竟宝宝那么小,要是着凉了可就麻烦了,宁愿给宝宝出点汗也不要受凉了。
可是宝宝如果衣服穿太多了就不好散热,于是在宝宝吃饱奶之后,洗澡之后,哭闹之后,这些热量都一直保存在体内,导致体温升得更高。
5.宝宝发烧
宝宝发烧也是宝宝体温升高的其中一个原因,但是这种发热如果不处理的话,一般宝宝的体温是不会恢复回到正常的。
6.外界气温影响
宝宝是很容易受外界的温度影响的,如果是炎炎夏日,宝宝也容易受到炎热天气的影响,导致体温稍微偏高。在冬天这种可能性就比较小,毕竟天气还是比较寒冷的。
不过在北方城市,室内都有暖气,如果室温过高也会影响宝宝的体温的。
总的来说,新生儿的体温37.5一般是正常的,一岁以内的宝宝体温都是偏高的,所以爸爸妈妈就不用过度担心这个问题。
不过不是每个宝宝体温37.5度都是正常的,如果这个温度持续的时间短,比如说帮宝宝脱了一件衣服之后,房间空气流通之后,宝宝的温度就下降了,说明宝宝这个不是异常体温。
但是如果这个体温持续时间较长的话那就要及时给宝宝做一些降温处理,要是宝宝的体温不降下来的话,那就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如果宝宝有这个体温的话,爸爸妈妈最好多给宝宝量一下体温,这样就可以根据体温来判断宝宝的情况。
怎么给宝宝测量体温?给宝宝测量体温可以测量口腔温度,肛温,腋下温度,不过,不同的部位测量出来的体温范围有一点不同:
口腔温度一般是36.2~37.3度腋下温度一般是35.9~37.2度在给宝宝测量体温的时候,需要先把体温计的水银甩到35度以下,然后把探头放在测量温度的部位,3--5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在宝宝这么小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把体温计放在宝宝的脖子下面测量体温的。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脖子还比较短,很容易就能夹得住温度计。
?不过在帮宝宝测量体温的时候要注意几点:
①最好在宝宝比较安静的时候测量体温。比如说一早一晚,早上起床的时候和晚上睡觉之前。
②不要在宝宝哭闹的时候测量体温。宝宝哭闹之后体温一般都升高,这个时候测量就没有对比的意义。
③不要在宝宝刚洗澡之后就测量体温。宝宝洗完澡之后测量得出的体温不是爸爸妈妈真正想要的体温。
④不要在宝宝吃奶之后测量体温。这个时候测量体温一般都偏高。
⑤不要在室温比较高的时候帮宝宝测量体温。宝宝的体温很容易受外界温度的影响,如果室温高,宝宝的体温也会相对高一些。
帮宝宝测量体温的时候,如果刚好遇上上面这几种情况,比如说宝宝正在哭闹,洗澡,吃奶等,可以等宝宝吃完奶之后半个小时再量体温,这样的话体温就会相对准确一些。
宝宝体温37.5度怎么办?1.保持淡定
宝宝的体温达到37.5度,不一定是生病,有可能是测量的时间不对,刚好遇到宝宝体温高的时候测量。
爸爸妈妈先观察一下是不是这个原因,如果是的话可以再等半个小时,太热的话帮宝宝脱一件衣服,保持室内通风,然后再帮宝宝测量。
2.看情况行事
如果宝宝的体温已经降下来了,那么说明宝宝体温升高是属于正常情况,并不是因为生病引起的。
如果宝宝的体温保持在原来的状态,那么,爸爸妈妈就要想办法帮宝宝降温。比如说用温毛巾给宝宝擦擦身体,给宝宝喝点水。
3.有需要就看医生
就算宝宝的体温暂时还没有降下来,爸爸妈妈可以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呼吸,吃奶情况等,如果正常的话可以再等等,多给宝宝用温毛巾擦擦身体来带走一部分热量,多喝点水,通过排尿把身体的热量带走。
如果宝宝不愿意吃奶了,精神状态也不好,爸爸妈妈就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虽然说,作为一名母亲是很害怕宝宝生病的,但是遇到这种情况也不需要过于紧张,毕竟在大部分的情况下,宝宝的体温达到37.5度也算是正常的。
我是懒妈妈,一个二胎宝妈,多平台原创作者,混迹于育儿圈多年,专注于孕产,育儿方面的解答,关注我了解更多。本文系原创,抄袭必究,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们都会经历许多的第一次,其中宝宝第一次发烧,肯定会让新手爸妈们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凡是换季,感冒发烧的孩子就多了。宝宝一发烧,不少父母都会焦急万分,手忙脚乱,同时也有很多问题和困惑:“孩子发烧烧到几度该送医院?烧到几度要吃退烧药退烧?退烧药该怎么用?家里长辈说:给孩子捂汗,把汗逼出来就可以退烧,是真的吗?”
孩子发烧应该是妈妈们最着急的事儿,如果你问十个妈妈,大概有八、九个会同意宝宝发烧让她们最头疼。但是妈妈们可能不知道,发烧并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症状。
那么 什么是发烧呢?
我们大脑内部有一个负责将人体温度控制在36℃—37℃的中央空调(学名叫下丘脑)。当孩子身体被病毒或细菌入侵时,下丘脑会通过让身体发抖产生热能,从而将体温大幅提高,这个时候,孩子就“发烧”了。有时候在体温上升的过程中,身体会一直发抖,虽然摸上去很烫,孩子可能还会觉得冷,甚至出现身体发抖,这叫做“寒战”。
有时候我们的身体无法接受持续高温刺激,体温也会上上下下,这也是孩子反复发热的的原因。一般来说发烧会持续3-5天,当身体把细菌或病毒这些坏蛋打跑之后,温度也就恢复正常。
很多疾病开始的症状都是发热
孩子六个月以后从妈妈身体里带来的抗体渐渐消失,第一次发烧是全家人最揪心的经历,用不知所措来形容一点儿不为过。而且,每次发烧似乎还都不太一样,有时候烧一天体温就降下来了,最高时也没超过39度;有时候一下子就烧到了39度以上,吃了退烧药也不见体温下降;还有的时候烧了两天体温正常了,过了两天又烧起来了。各种各样的发烧使妈妈们心急如焚、寝食难安。
严格意义上讲发烧不是一种病,而是一个症状,很多疾病开始的症状都是发热。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感染,包括各种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等,比如:鼻炎、咽炎、疱疹性咽颊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还有手足口、中耳炎、胃炎、肠炎。其次,少部分是结缔组织病等。
发烧是人体抗御疾病的反应
发烧是人体遇到病毒侵袭后,对抗病毒的一种保护机制,对人体是有利的。
病毒一旦侵入身体,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马上接到这一刺激的信号,于是作为体温调节的指挥部——体温调节中枢开始活跃起来。通过上调体温控制的水平,导致发烧。这时,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的工作大大加强,除了加快新陈代谢,有时还会使肌肉发生颤动来产热,这就是我们常常在发烧时看到的寒战(打哆嗦)。另一方面则使散热大大减少,比如使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发烧前,宝宝有时不出汗还会发冷就是这个道理。这样,热量在体内不断蓄积,体温就逐渐上升了。
不可以把体温作为衡量疾病轻重的指标
发烧的轻重不代表疾病轻重,不可以把体温作为衡量疾病轻重的指标,烧的高并不一定是病重。与此相反,在出生至1个月以内的小新生儿及重度营养不良的孩子,如果得了较严重的感染,体温不但不升高,反而表现为体温不升,即体温在35℃以下。这表示完全丧失了抵抗力。这种情况说明孩子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了,如果不及时抢救就会发生危险。
如果孩子发烧时精神很好,还能和平时一样玩耍,说明孩子的病不严重。家长可以在家观察,给孩子多喝水,增加排尿和皮肤蒸发水分的机会,这样可以通过增加散热降低孩子的体温。如果体温高于38.5度,可以给孩子服用退烧药。
孩子发烧只是一种病症,不是缘由,不能以发烧的水平来判别孩子病得是轻还是重,发烧40℃并不一定比发烧38℃严重。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察看孩子的表现,假如他身体状况还好,吃和睡都和平常相差不大,吃了退烧药烧能退下来,就不用急着跑医院。假如孩子情况很差,昏昏欲睡或焦躁哭闹,即便体温不是很高也要去医院检查一下。
自家宝宝之所以比其他孩子生病少,正是因为他的抵抗力强,不生病并不等于宝宝没有感染过病毒或者没有携带病毒。我们生活的环境中,病菌无处不在,呼吸的空气里、大人的身上、周围接触的物体,都附着着许许多多肉眼看不到的病菌。抵抗力强的宝宝免疫系统默默地把病毒清除了,而你不知道罢了。
儿童对发烧的耐受力很强,一个儿童40度高烧可以是流感,只需要退烧药就可以治疗了,7天左右会自己痊愈,而37.5度的低烧如果持续几周,就不要以为体温低就没有事情,低烧可能是各种疾病的信号,有时候比高烧严重多了,平时一定要注意,如果发出信号,你不理睬它,不去治疗它,发展到严重的程度,就不可逆了。
所有的癌症,恶性肿瘤的最早期症状就有低热。当然不是癌症病人不是100%都低热,但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很多癌症早期除了低热,没有任何其它症状。所以,低烧是发现早期肿瘤的蛛丝马迹。但如果你迟迟不干预,持续低热,甚至常年低热,慢慢的,就发展成中晚期了,就不可逆了。
慢性咽喉炎患者、慢性鼻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患者都会出现低热的现象。肾炎也会引起低烧,而且不及时干预,久而久之,可能发展成尿毒症。一般来说,慢性炎症都会导致发烧,37-38度之间,就是医学上所说的中烧和低烧的范畴。
一个人如果低烧了,他没有癌症,也没有慢性炎症,那有可能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肾炎、风湿、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除了低热。所以,低热是非常有价值的早期信号。
所以,不要以儿童的体温高低来衡量疾病的严重性,根本没有意义。
宝宝发烧时帮他适时减少衣服,避免过热。不建议捂汗以求退热,衣物最好使用纯棉材质,容易吸汗。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宝宝出汗后,应立即更换湿衣服。而且发烧出汗会令身体失去水分。所以需要 给宝宝少量多次补水,提供充足的水分 ,避免发生脱水。
给宝宝提供适量的热量及蛋白质,保证营养支持。发烧会减慢胃部的消化活动,因此在发烧期间尽量避免喂食热量高、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宝宝卧室尽量保持安静,可打开窗户、开空调或用风扇使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通风2次,时间15分钟,让宝宝舒适一点。宝宝发烧时会比较疲倦,应该在家中多休息,恢复体力,也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