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轻微脑水肿

时间: 阅读:9181
新生儿轻微脑水肿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10-28 12:27:01

轻微脑水肿这种情况不是特别的严重,但是也需要接受治疗,如果控制不得当的话,很容易会影响到孩子大脑的生长发育的,所以在这一方面是不容忽视的。最近一段时间除了正常接受治疗之外,要注意给孩子喂奶的情况,只有孩子正常的吃奶才能逐渐增加自身的抵抗力。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1 22:22:49

    脑积水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可影响人智力发育,应到有经验的大医院神经科检查治疗;如果不跟声音转头,可能为听力的问题,应到耳鼻喉科进一步检查(如测查脑干诱发电位等),还可以测查 总体智力情况,在脑发育关键期加强训练,效果较好。脑积水由于脑组织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的脑积水称为先天性脑积水。形成脑积水的原因可能是脑脊液的分泌和吸收之间失去平衡,即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吸收障碍。此外,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也是引起先天性脑积水的重要原因。先天性脑积水的主要特征是头围呈进行性增大。头围多在出生后数周或数月开始增大,也有出生时就明显大于正常。头围增大以后,脸部相对较小,额部向前突出,头皮绷紧变薄,两眼球转动或斜视或震颤,囟门(包括前囟、后囟)开大,颅骨骨缝分离。病情严重者可有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和进食不佳。早期对智力没有影响,晚期病例可出现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视力减退、肢体瘫痪。最后多因营养不良,发生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也有少数病例,病情会自行缓解或停止发展。因脑脊液循环通路阻塞引起的先天性脑积水可作手术治疗。大多数患儿在1~2年内死亡。先天性脑积水脑脊髓液循环与分泌吸收障碍,过多的脑脊液积于脑室内,或在颅内蛛网膜下腔积存,称为脑积水。多有颅内压增高。婴儿脑积水是常见的一类,多发生在两岁以内的婴儿。一、病因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先天性畸形如中脑导水管狭窄及闭塞、小脑扁桃体下疝及第四脑室中孔或侧孔闭锁为主要病因。也可见后天性病变如颅内感染、出血、颅内肿瘤、外伤。按脑脊液系统功能障碍的性质可分为梗阻性(非交通性)脑积水及非梗阻性(交通性)脑积水。前者由于室间孔、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及其中孔和侧孔以及小脑延髓池的不通畅而发生;后者多因脑脊液分泌过剩或吸收障碍所致。由于长期脑室内压增高,大脑组织受压,发生退行性变,可变得极为菲薄。二、临床表现婴幼儿先天性脑积水多在出生后数周头颅开始增大,一般经3~5个月方逐渐发现,也有出生时头颅即增大者。临床特别是因颅内压增高引起头颅进行性的异常增大,与周身发育不成比例。额部向前突出、眶顶受压向下,双眼球下视,眼球向下转,致巩膜上部露白,前囟扩大且张力增加,其它囟门也可扩大,颅骨骨缝分离,头皮静脉扩张。头颅叩诊呈“破壶音”。婴幼儿骨缝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头颅可以发生代偿性扩大,故在早期颅内压增高症状可以不明显。但脑积水严重,进展较快时,亦可出现,其症状为反复呕吐。脑退行性变,脑发育障碍,四肢中枢性瘫痪,尤以下肢为重,常有智力改变和发育障碍。视神经受压萎缩,可致失明。眼球震颤,惊厥亦较常见。还常并发身体其它部位畸形。少数病例,脑积水在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可自行停止,头颅不再继续增大,颅内压亦不高,成为“静止性脑积水”。三、诊断根据婴幼儿头颅增大突出等临床典型症状,一般诊断无大困难。检查时,对早期的可疑本症的病儿,定期测量头颅大小,包括周径、前后径及耳间径。正常新生儿头围33~35cm。后囟出生后6周闭合,前囟于9~18个月之间闭合,这些数据可作参考。为进一步确定诊断,了解脑积水的性质和程度,可进行如下检查:(一)颅骨X线平片 可显示头颅增大,头面比例不对称,颅骨变薄,颅缝分离及前、后囟延迟闭合或明显扩大等。(二)头颅CT扫描 可显出扩大的脑室系统及脑实质性质,有助于鉴别是否有脑瘤等病。(三)头颅超声检查中线波多无移位,侧脑室或第三脑室均有扩大等。(四)前囟穿刺 借以排除硬脑膜下血肿或水瘤,这两种情况也常引起头颅增大。还可了解脑皮质的厚度及脑室内压力高低(正常婴儿为50~60mm水柱)。(五)脑室造影 对判断有无导水管、第四脑室的梗阻、脑室扩大程度及有无脑室畸形,排除硬膜下血肿、水瘤以及区别交通性及非交通性脑积水有较大的意义。常选用脑室内注入水溶性碘剂。本病应与婴儿硬脑膜下血肿或积液、颅内肿瘤、佝偻病等相鉴别。四、治疗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一般轻度脑积水应先试用非手术治疗,以脱水疗法和全身支持疗法为主。手术治疗适用于脑室内压力较高(超过250mm水柱)或经非手术治疗失败的病例。严重脑积水如头围超过50cm、大脑皮质萎缩厚度在1cm以下,已合并有严重功能障碍及畸形者,手术疗效不佳。手术方式多采用脑脊液分流术。如脑室—心房分流术,脑室—矢状窦分流术,脑室—腹腔分流术等。后一种术式安全,并发症少,使用较多。所用分流管是一种带有贮液囊、压力阀装置,并不透X线,以利于透视下检查。术后注意防止发生并发症,如凝血块阻塞导管,心脏内血栓形成、心内膜炎、败血症等。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1 22:22:49

    新生儿脑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给宝宝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本文将为大家揭秘新生儿脑水肿的六大成因,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个疾病。
    ?先天畸形
    新生儿脑水肿的先天畸形成因包括脊柱裂、大脑导水管或脑血管畸形等。这些畸形会影响脑脊液的循环,导致脑水肿。
    ?感染
    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不当,会导致脑脊液循环受阻,引发脑水肿。
    ?出血
    颅内出血后纤维增生可引发脑积水,是新生儿脑水肿的成因之一。
    ?肿瘤
    颅内肿瘤压迫脑脊液循环,常见于第四脑室附近,也是新生儿脑水肿的成因之一。
    ?维生素A缺乏
    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脑脊液容量增加,产生颅内高压,是新生儿脑水肿的成因之一。
    ?出生时难产、缺氧等
    围生期窒息是新生儿脑水肿的主要原因,缺氧导致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引发脑水肿。

  • 远志
    回复
    2024-05-11 22:22:49

    新生儿脑水肿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治疗和护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护理方法:


    1.保持呼吸道通畅:脑水肿可能会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因此需要确保婴儿的呼吸道通畅。可以使用吸痰器清除口腔和鼻腔内的分泌物,并定期检查氧气饱和度。


    2.控制体温:脑水肿可能会导致体温升高,因此需要控制婴儿的体温。可以使用温水擦浴或冷敷来降低体温。


    3.给予营养支持:脑水肿可能会影响婴儿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因此需要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可以采用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方式,根据医生的建议添加必要的营养素。


    4.防止感染:脑水肿可能会增加婴儿感染的风险,因此需要注意卫生和预防感染。可以经常更换尿布、洗手等措施来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脑水肿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呕吐、抽搐等,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


    总之,对于新生儿脑水肿的护理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呼吸道通畅、体温控制、营养支持、防止感染和注意观察病情变化等。同时,也需要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建议,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工作。

  • 芍药
    回复
    2024-05-11 21:21:39

    新生儿脑水肿是常见的疾病,脑水肿早期对智力没有影响,晚期病例可出现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视力减退、肢体瘫痪。

    新生儿脑水肿症状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可致颅内高压,损伤脑组织,临床上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肿瘤),癫痫发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新生儿脑水肿一般会出现以下的症状:

    1、脑损害症状:局限性脑水肿多发生在局部脑挫裂伤灶或脑瘤等占位病变及血管病的周围。常见的症状为癫痫与瘫痪症状加重,或因水质范围扩大,波及语言运动中枢引起运动性失语。脑损伤后,如症状逐渐恶化,应多考虑脑水肿所致。弥漫性脑水肿,可因局限性脑水肿未能控制,继续扩展为全脑性,或一开始即为弥漫性脑水肿,例如弥漫性轴索损伤。

    2、颅内压增高症状:表现为头痛、呕吐加重,躁动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早期出现生命体征变化,脉搏与呼吸减慢,血压升高的代偿症状,如脑水肿与颅内压高继续恶化则可导致发生脑疝。

    3、其他症状脑水肿影响额叶、颞叶、丘脑前部可以引起精神障碍,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颅内压增高也可引起精神症状。有时体温中度增高,脑水肿累及丘脑下部,可引起丘脑下部损害症状。

    如何治疗新生儿脑水肿

    新生儿脑水肿是常见的疾病,脑水肿早期对智力没有影响,晚期病例可出现表情呆滞、智力迟钝、视力减退、肢体瘫痪。最后多因营养不良,发生褥疮及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医院有通常的治疗方法,配合医生的积极治疗,婴儿会活泼健康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水肿的治疗方法是:

    1、镇静,减少哭闹,减少氧耗。药物是苯巴比妥纳注射液。

    2、维持血糖在3.4-5毫摩尔/升,保证能量的供给.药物是5%葡萄糖注射液。

    3、保证液体的供给、预防出血.药物是葡萄糖、盐水,维生素K1注射液,需要是可以给血浆(视患儿的具体病情而定)。

    4、减轻脑水肿,药物是:20%甘露醇注射液、呋塞米针。

    5、营养脑细胞,药物是:小牛血清去蛋白水针或胞二磷胆碱、肝素帽 、肝素钠注射液是输液时抗凝用的(用套管针输液时才用的)枯草二联多维颗粒是调节胃肠道功能的。

新生儿打嗝如何处理

新生儿拉肚子如何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