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先查明宝宝患病的病因,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宝宝患这种病多是肝功能异常和胆红素升高这两方面引起的。宝宝出生后应该先去做个全身检查,查查身体是否存在其它隐形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时,家长要多观察宝宝身体各方面,有问题及时和医生沟通,不得有所隐瞒。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孩子是妈妈们的心尖,新生儿抵抗力非常低,难免会出现一些症状,妈妈们需要清楚的认知,这样才不会手忙脚乱。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1发热
1、了解母乳量及喂水量是否足够,入量不足者应加喂糖水并酌情补液,观察体温是否下降。
2、检查室温、暖箱温度或暖水袋温度是否太高,适当调整后,观察体温是否下降。
3、检查有无感染病灶,针对病情给予抗生素治疗。
呕吐
1、呕吐物为羊水或粘稠血性粘液者,一般停喂母乳1-2次,即可治愈,酌情输液。
2、喂养不当引起的呕吐,需调节喂乳方法、体位、乳量和时间。
3、喂奶后即吐,应考虑贲门松弛,在奶后注意抬高上半身,轻轻拍背,排出胃内空气。
4、经上述处理仍不好转者,应检查有无消化道畸形,如食道闭锁、幽门肥大、小肠狭窄或闭锁及胎粪性腹膜炎等,应与小儿内、外科医师共同处理。
尿布疹
1、选用柔软的尿布,勤更换。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皮肤干燥、清洁,涂抹10%鞣酸软膏。
2、皮肤出现红斑者,涂油后暴露干燥即可。
3、皮肤出现水泡、糜烂或脓疮者,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并用红外线灯照射。
皮肤感染(脓疱疮及皮下坏疽)
1、隔离患儿。
2、停止沐浴,只擦洗面及臀部,感染局部皮肤用75%乙醇擦拭后涂抗生素软膏。
3、成熟脓疱用针刺破涂1%甲紫溶液;皮下坏疽有波动者,切开引流。
4、脓液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5、根据病情选用细菌敏感的抗生素。
发绀
1、青紫仅限于四肢末端、耳轮、鼻尖等体温较低部位的周围性发绀,保暖后即可改善。
2、全身性发绀伴有呼吸困难者,应考虑有羊水吸入,奶或呕吐物呛入,并立即用吸管将其吸出,并给氧。疑有肺炎者给予抗生素治疗。
3、未成熟儿出现全身性发绀,怀疑肺不张及呼吸窘迫综合征者,应正压给氧,并进一步明确诊断。
4、手术产儿出现发绀并呼吸困难或抽搐等,应考虑有颅内出血并作相应处理。
5、全身性发绀并有心脏阳性体征者,应进一步除外先天性心脏畸形、膈疝或气管食管瘘等,与有关科室共同诊治。
黄疸
1、生理性黄疸,多在生后2-4d出现,约1周后消失。
2、低体重儿、窒息儿、母婴血型不合者以及其他容易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及早在产后严密观察黄疸发展情况,并监测血清胆红素,酌情予以光疗。
3、生后24h内出现的黄疸,首先考虑母婴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应查血型及Rh因子,明确诊断及时治疗。若为Rh因子不合,须立即换血治疗。
4、母乳喂养者奶量不足所致的黄疸,应酌情加奶。黄疸较重,黄疸指数超过204μmol/L(12mg/L),应予光疗及消黄灵注射液。
5、生理性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并有低热、呕吐、腹胀、肝脾肿大、大便淡黄或带血者,应考虑新生儿肝炎综合征或胆道阻塞及感染,应与儿科医师共同处理。
惊厥
1、了解分娩史,检查有无颅内出血、肺炎、败血症,核黄疸,低血钙或低血糖等,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2、注意惊厥发生时间,全身性或局部抽搐,呕吐物性状,呼吸困难程度,肝脾是否肿大等。
3、检验血常规、出血、凝血时间。必要时查血糖、血钙,摄胸片,作腰椎穿刺,检查压力与脑脊液。
4、首先行抗惊厥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药物治疗:①苯巴的比妥钠10-20mg/kg肌内或静脉注射。以后3-7mg/(kg·d)维持。②安定0.1-0.3mg/(kg·次),静脉慢推,黄疸时禁用。③水合氯醛50mg/(kg·次),口服或灌肠。
5、病因不明确者
(1)20%葡萄糖液10-15ml静注,抽搐停止者,可能为低血糖症所致。
(2)10%葡萄糖酸钙2ml/(kg/次)加10%葡萄糖液等量缓慢静注,如能止惊,说明有低血钙症。
(3)2%-3%硫酸镁2-6ml/kg缓慢静推,若能止惊,则为低血镁症。
(4)维生素B650mg静注后止惊,说明维生素B6缺乏症。
(5)用20%甘露醇0.25-0.5g/kg,静推,或地塞的米松0.15-0.25mg/kg,静推,改善脑缺氧所致脑水肿。
6、抗惊厥同时明确病因,并予治疗。
7、加强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体温、呼吸、心率的变化,注意神志变化及早期轻微抽动或呼吸暂停。注意面色、瞳孔大小及囟门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与吸氧。
(3)为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内,必要时行鼻饲或输液,维持入量。
(4)严格执行药名与剂量的'核对,防止误用。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2新生儿鼻塞症状有哪些
1、感冒鼻塞症状:鼻塞流鼻涕,鼻翼两侧有点红,有的宝宝还伴有发热症状。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完善,鼻黏膜嫩弱,呼吸道抵御能力查,比较容易感冒。感冒后鼻黏膜发生水肿引起宝宝鼻塞。
2、急性鼻窦炎鼻塞症状:除了有鼻塞、流脓鼻涕、张口呼吸等鼻部主要症状外,有些宝宝还有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烦躁不安等症状。宝宝反复得上呼吸道感染会导致鼻窦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边多,阻塞而引起急性鼻窦炎。
4、鼻痂阻塞引起鼻塞症状:因为鼻腔通道比较狭窄,宝宝如果鼻子有鼻痂会阻塞狭窄的鼻道。鼻黏膜每天都会分泌少量分泌物,因为宝宝小不会清理自已的鼻子,家长没有及时给宝宝清除鼻腔里的分泌物,会使分泌物慢慢积累,干燥变硬而就形成鼻痂堵住鼻子。
5、异物堵塞症状:大部分的宝宝为一侧鼻腔堵塞,通气不畅;如果继发感染,黏液逐渐变为脓性;如果异物停留的时间过长,会使鼻黏膜糜烂,长出肉芽,会有臭味。
6、过敏性鼻炎鼻塞症状:宝宝鼻塞很明显,同事喷嚏也多,常常流鼻涕。过敏性鼻炎有2种,即季节性和常年性。
最后,如有出现新生儿鼻塞时,父母应该根据患儿症状,判断好鼻塞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进行适当的处理。
新生儿常见症状的观察3新生儿腹泻症状和对策
1、生理稀便
不同喂养方式的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以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对策:合理喂养,加强护理,注意宝宝的精神、胃口、体重变化,一般无须特别处理。若怀疑是真腹泻,应考虑以下原因,或及时进行专家治疗。
2、喂养不当
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症状:腹泻,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对策:纠正不科学的喂养方法。若症状不能改善,应到医院接受治疗。
新生儿肝炎综合症发病的初期表现为黄疸显现,起病缓慢,一般在出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并持续不退,病情较重,伴有吃奶不好、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体重不增、大便浅黄或灰白色、肝脾肿大等。出现上述症状要及时治疗,一般情况下,孩子会很快恢复健康。
1岁以内的婴儿出现肝功能异常或黄疸,被儿科医生称为“婴儿肝炎综合征”。婴儿肝炎综合征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其中以巨细胞病毒、EB病毒、疱疹病毒、弓形虫感染最常见。
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分为先天性感染和后天获得性感染,大多数没有明显症状。先天性感染是指母亲在孕期感染巨细胞病毒,并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部分先天性感染患儿可出现肝脾肿大、持续性黄疸和神经系统损害。后天获得性感染一般症状较轻,可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皮疹、肝功能异常、支气管炎或肺炎等,但很少引起神经系统症状。
EB病毒感染也被称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个月以内的婴儿体内100%有来自母亲体内的抗体,一般不会感染EB病毒。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从母亲体内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且与外界的接触增多,常常容易被感染。EB病毒感染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咽喉肿痛、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和肝功能异常。但婴幼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B淋巴细胞对病毒的反应不强烈,绝大多数是隐性感染,很少发生典型的临床表现。
另外,婴幼儿疱疹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弓形虫感染都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当然,乙型肝炎等肝炎病毒也是引起婴儿肝炎综合征的重要原因。但是,这位乙肝妈妈的孩子母婴阻断成功,可以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从孩子有发烧和皮疹的表现来看,更可能是巨细胞病毒、EB病毒引起,因此我建议她给孩子检测一下巨细胞病毒、EB病毒抗体。
新生儿和婴儿感染巨细胞病毒、EB病毒大多数可以自愈,不用治疗。如果出现持续发热、皮疹、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婴儿肝炎综合征还可以由许多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畸形引起,比如先天性胆道闭锁、肝糖原累积病等,如果患儿有明显的黄疸和肝脾肿大应该到专科医院就诊,做详细的检查来确诊。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