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出生后不久就会出现黄疸,黄疸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孩子的总体情况会正常发展。我们可以在实验的基础上停止母乳喂养三天。如果黄疸明显下降,或者血液胆红素下降到原来值的一半,此时就可以判断母乳性黄疸。但在诊断母乳性黄疸时,应注意排除溶血性疾病、感染、肝炎综合征、胆道闭锁引起的黄疸等疾病。
母乳性黄疸判断可以通过为新生儿做血常规检查、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等项目,可以比较准确的了解母乳性黄疸的病情,并且对母乳后血清胆红素进行测定,判断的会更加准确一些。
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值在十五以下,精神较好,吃奶也正常,没有什么异常表现;停母乳以后黄疸很快消退,继续吃母乳则黄疸继续增高,这种现象称为母乳性黄疸。
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停母乳的,因为母乳性黄疸的黄疸值不是特别高,对孩子健康不会造成影响,是可以继续母乳喂养的。
黄疸值高一点可以按医生的叮嘱吃一些茵栀黄颗粒或妈咪爱,同时多晒太阳也有利于黄疸的消退。
对于新生儿黄疸,如果超过28天未退,或21天后仍存在较高黄疸的,则应该考虑“病理性黄疸”(即有可能是有其他病因引起的黄疸。本文将介绍如何判断黄疸类型,以及如何处理“母乳性黄疸”。
?黄疸类型判断
从医院的检查来看,并未查到肝功能异常、婴儿胆道闭锁等情况;因此,有可能是“母乳性黄疸”,这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新生儿黄疸,主要是:婴儿对母亲中的乳汁中的一些成份过敏所致。
?停止母乳期间的处理方法
对于“母乳性黄疸”,只有“停止母乳”后观察来确定。在停止母乳三天的期间,母亲要按时、定期将乳汁挤出来,(相当于哺乳时排空奶房的乳汁);这样就不会导致“不回奶”。同时在如果排除不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奶时,不会导致无奶的情况。
?配方奶粉喂养
在停止母乳期间,可以采用配方奶粉喂养婴儿。
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生2~3天出现,4~5天高峰,5~7天消退,一般不超过2周。
病理性黄疸,黄疸峰值及持续时间均高于生理性黄疸,退而复现。
母乳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出生1周后,除表皮发黄无其他症状,停乳24~72小时,黄疸值下降50%。
黄疸值不是过高的话可以自然消退的,可以下载手机测黄疸软件在见检测观察。
母乳性黄疸是由于母乳中一种酶的活性过高,使胆红素在肠道重吸收增加而引起。一般是在出生后3天左右出现,开始常常与生理性黄疸重叠在一起,但在2周左右生理性黄疸应该消退时,黄疸却持续不退或又缓慢地加重。
?母乳性黄疸的判断
如果宝贝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但全身状态仍然很好,一般考虑是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的处理
母乳性黄疸如果较轻,可以继续吃母乳;如果较重,暂停几天母乳,待黄疸减轻后再恢复母乳胃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