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需不需要停止母乳喂养是根据宝宝黄疸的具体情况而定的。如果轻微黄胆需要加强母乳喂养,促进胆红素的排泄,从而缓解症状,但是如果黄疸严重就需要停止母乳喂养,还需要进行蓝光照射治疗,以防发生胆红素脑病,损害脑细胞,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情况。
母乳性黄疸是母乳有问题吗
母乳性黄疸不一定是母乳的问题哦。
对于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明确,现认为这是一种多种因素作用下导致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所致,主要下面三方面的原因:1、喂养方式、母乳原因、肠道微生态原因。因此说母乳性黄疸并不一定就是母乳的问题哦。
母乳性黄疸后是否应停止喂养母乳呢一般来说不必停止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通常不会出现较重症状,也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如果经化验确诊为母乳性黄疸,就不必紧张地带着宝宝多次去医院求治,以免交叉感染。
注意:
如果总血清胆红素高于256.5~342μmol/L(15~20mg/dl),可以暂停母乳3天,并配合光疗,改用配方奶喂养。在此期间乳母需要按时挤出母乳,排空 *** ,有利于孩子恢复母乳喂养后能够获得充足的奶量。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1、对于早发型母乳性黄疸出现在生理性黄疸期,且总血清胆红素值高于220.6.5μmol/L(12.9mg/dl)或者迁延不退,超过生理期限仍有黄疸,总血清胆红素值大于342μmol/L(20mg/dl)可继续母乳喂养 同时进行光疗。
2、对于晚发性母乳性黄疸,总血清胆红素低于256.5μmol/L(15mg/dl)可继续母乳喂养,加强监测。如果总血清胆红素高于256.5~342μmol/L(15~20mg/dl),可以暂停母乳3天,并配合光疗,改用配方奶喂养。
3、早产儿当总血清胆红素到10毫克/分升(171.0μmol/L)即应警惕,及早干预。
母乳性黄疸如何预防1、妈妈在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
2、为了减少本病的发生,鼓励增加新生儿早期乳汁摄入量,能让新生儿体内热量增多,降低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
3、坚持多次少量喂奶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降低黄疸发生率。
4、要给予患儿以保暖、增加热量、预防感染等支持疗法,防止加重黄疸。
5、宝宝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相关文章: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新生儿的黄疸不需要停止母乳,一般医生也是会建议检查相关问题。大多新生儿由于身体的胆红素偏高,皮肤就会出现泛黄的问题,这就是大家所了解的黄疸。在生活经验中要了解孩子黄疸的病因,根据实际的情况才可以做出调整。如果是母乳性黄疸就需要停止母乳,但一般情况下孩子的黄疸不是由于母乳形成,母乳是孩子最好的营养。
当孩子出现黄疸希望家长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因为黄疸会给孩子带来很多并发症,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做全方面的检查,这样才可以了解孩子的身体情况,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式来治疗,能够保证孩子黄疸可以快速的消退。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宝妈也要调整自己的饮食。特别是孩子黄疸期间应该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平时应该让孩子多喝温开水,这样也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一般孩子出生五天左右的时候是黄疸升高的时间,大概在10天左右就可以慢慢的消退。黄疸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的黄疸,如果是病理性的黄疸,一定要及时带孩子去治疗。生理性的黄疸家长也不要太过于着急,平时让孩子多喝温开水,多让孩子晒晒太阳,这样黄疸就很容易去除,要随时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
宝宝的胆红素偏高就会出现形成代谢不足,在这个时候孩子的器官和皮肤受到感染。不过这也是正常的现象,家长也不要太着急,可以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选择护理的办法来帮助孩子黄疸消退。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需要格外的细心呵护,才能让孩子健康,平安开心的成长,也会给家长带来很多欢快的过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