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k1正确注射部位

时间: 阅读:7176
新生儿k1正确注射部位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艾灸师小爱

艾灸师小爱

2025-11-04 19:47:49

新生儿维生素k1注射部位是肱二头肌。维生素k1主要是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的,因为新生儿体内维生素k1是比较缺乏的,不进行补充就可能会导致出血,最常见的是颅内出血以及内脏出血,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需要注意观察有无不适症状出现,需要定期进行儿童保健。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3 13:13:08

    目录1拼音2维生素K1说明书 2.1药品名称2.2英文名称2.3维他命K1的别名2.4分类2.5剂型2.6维生素K1的药理作用2.7维生素K1的药代动力学2.8维生素K1的适应证2.9维生素K1的禁忌证2.10注意事项2.11维生素K1的不良反应2.12维生素K1的用法用量2.13维他命K1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2.14专家点评 这是一个重定向条目,共享了维生素K1的内容。为方便阅读,下文中的维生素K1 已经自动替换为维他命K1 ,可点此恢复原貌 ,或使用备注方式展现 1拼音

    wéi tā mìng K1

    2维他命K1说明书2.1药品名称

    维生素K1

    2.2英文名称

    Vitamin K1

    2.3维他命K1的别名

    凝血维生素一;植物甲萘醌;植萘醌;桠萘醌;叶萘醌;维生素K1;叶绿醌;Phytomenadione;Phytonadione

    2.4分类

    血液系统药物 > 促凝血药

    2.5剂型

    10mg。

    2.6维他命K1的药理作用

    维生素K1为黄色澄明黏稠的油状液体。维生素K1为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酶原不可缺少的物质,其作用是促使凝血酶原前体转变为凝血酶原。缺乏时会引起低凝血酶原血症,出现凝血障碍。维生素K1主要用于防治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

    1.作为辅助因子参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Ⅻ、Ⅹ。

    2.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提高血浆纤维蛋白凝块的弹性。

    3.参与氧化过程,为保证机体磷酸根转移和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正常代谢所必需。

    4.增加肠蠕动和分泌功能,增加胆总管括约肌的张力。

    5.对某些类型的绞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2.7维他命K1的药代动力学

    维生素维生素K11的脂溶性大,口服应从胃肠道吸收必须有胆汁存在。一般采用注射给药,肌内注射后3~6h可显效。在体内代谢和排出较快,储存最少。

    2.8维他命K1的适应证

    1.①梗阻性黄疸,肝胆疾病引起的出血;②早产儿及新生儿出血症;③曾服用过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扑米酮的孕妇所娩出的新生儿;④大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患者;⑤长期大量应用水杨酸盐或误服敌鼠钠;⑥口服香豆素类抗凝血药过量所致出血;⑦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缺乏病。

    2.治疗肺、胃、痔、创伤和鼻出血。也可用于口腔手术、死骨切除术和腹腔脏器手术。

    3.胃肠道痉挛、胆道蛔虫病或胆石症所致疼痛。

    4.于手术前后用药2~3天,可使术后肠蠕动和开始排气时间提前。

    2.9维他命K1的禁忌证

    对维生素K1过敏者禁用。

    2.10注意事项

    1.由于维生素K有过敏反应的危险,故不宜与其他维生素制成复合制剂。

    2.当患者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而发生严重出血时,短期应用常不足以即刻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鲜血。

    3.用于纠正口服抗凝剂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试用最小有效剂量,通过凝血酶原时原时间测定再加以调整;过多量的维生素K可给以后持续的抗凝治疗带来困难。

    4.一般不采用静脉注射给药。必须静脉注射时,速度要缓慢,每分钟不超过5mg。

    2.11维他命K1的不良反应

    常用剂量无不良反应。肌内注射时,注射部位有疼痛感。静脉注射过速时可引起潮红、出汗、支气管痉挛、胸痛、心动过速,甚至发生低血压、休克等,并有引起死亡的报道。

    2.12维他命K1的用法用量

    1.(1)新生儿:每次0.5~1.0mg,必要时4~8h后重复;(2)成人:每次10mg:每天1~2次。

    2.手术前给药:25~50mg,每天1次。

    2.13药物相互作用

    1.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两药同用,作用相互抵消。

    2.较大剂量水杨酸类、磺胺类药、奎宁、奎尼丁等也可影响维生素K的效应。

    2.14专家点评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13 13:13:08

    病情分析:
    您好,最好还是不要静滴,有数例静滴维生素K1致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的报导。静滴临床上可以看到,但是说明书上是没有的。
    指导意见:
    1. 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 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母亲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
    3. 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 空青
    回复
    2024-05-13 13:13:08

    新妈妈提问:宝宝出生后不久就要注射维生素K ,这让很多新妈妈疑惑不解,都说纯母乳喂养宝宝好,可是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都要注射,这是为什么呢?

    育婴师解答:据文献资料显示,美国预防医学会建议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维生素K,预防小宝宝的出血现象。维生素K属于维生素家族中的一种,主要由肠胃道产生,参与肝脏对凝血物质的产生,新生儿肝脏功能差,出生时头部受到挤压,尤其是顺产儿,容易出现颅内出血。如果宝宝遇到不能控制的出血现象,我们称之为新生儿出血症,出生后的维生素K注射就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目前我国各地医院在纯母乳喂养率大大提高情况下,为了杜绝新生儿或小婴儿发生出血症,大部分医院都是在孩子出生后注射维生素K15毫克,生后1个月内再次注射维生素K15毫克。所以新生儿出生后先后两次注射维生素K。

    最常见的是在宝宝大腿肌肉处注射,而注射的维生素K剂量能够维持数周的时间,直到宝宝能自身产生为止,这种方法是安全有效的,新妈妈没有必要担心。

    如果妈妈不忍心让宝宝挨一针,也可以选择口服维生素K,但是效果肯定没有注射来得好,而且口服维生素K还容易引起宝宝呕吐,这种情况下宝宝体内摄入维生素K的量就不好计算,需要补充多次才行。

    什么是维生素K?

    维生素K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K1和肠道细菌(如大肠杆菌)合成的维生素K2。另一类是水溶性维生素,由人工合成即维生素K3和K4。最重要的是维生素K1和K2。

    婴幼儿时期的宝宝,每天需要10~20微克的维生素K。维生素K的功能主要是促进凝血酶原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的作用有赖于维生素K,因此维生素K缺乏时,可导致凝血机制障碍,出现广泛的出血。人体内所需的维生素K50%~60%来自肠道内细菌合成,另外40%~50%从食物中摄取。

    新生儿为什么会缺乏维生素K?

    孕妇即使不缺乏维生素K,但维生素K的分子量比较大,不易透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据数据测定新生儿脐带血中维生素K仅为母血的几十分之一。新生儿,尤其是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体内普遍缺乏维生素K。

    新生儿由于肝脏对凝血酶原的合成未成熟,母乳含维生素K很少,每1000毫升母乳仅含维生素K 1~3微克,初乳几乎不含维生素K。而牛乳中维生素K含量却很高,每1000毫升牛乳含维生素K 5~10微克。新生儿出生头几天肠道菌群很少,因此通过肠道细菌合成的维生素K就很少。所以单纯吃母乳的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病率比牛乳喂养儿高15~20倍,容易发生维生素K缺乏症。

    哺乳期的妈妈饮食如何调整?

    维生素K多存在于鱼、鱼卵、肝、蛋黄、奶油、黄油、干酪、肉类、奶、水果、坚果,蔬菜及谷物等食物中。肠道内的大肠杆菌也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K。对于纯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建议多吃一些绿色蔬菜和水果,如猕猴桃、青豌豆、卷心菜、菠菜、生菜、韭菜、西柚、奶酪、蛋黄、动物内脏、南瓜、胡萝卜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 远志
    回复
    2024-05-13 12:12:58

    1、低凝血酶原血症:肌内或深部皮下注射,每次10mg,每日1-2次,24 小时内总量不超过40mg。 2、预防新生儿出血:可于分娩前12-24小时给予肌注或缓慢静注2-5mg。也可在新生儿出生后肌内或皮下注射0.5-1mg,8小时后可重复。 3、本品用于重症患者静注时,给药速度不应超过1mg/分。
    4、可用于溴鼠灵引起的慢性中毒。具体用法:(1)静脉注射5亳克/公斤维生素K1,如需要时重复2-3次,每次间隔8-12小时。(2)口服5毫克/公斤维生素K1,共10-15天。(3)输200毫升的柠檬酸化血液。

卡介苗化脓宝宝会哭闹吗

新生儿左侧室管膜下囊肿严重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