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

时间: 阅读:7994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11-22 11:48:55

早产儿慢性肺疾病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普米克和和异丙托,早产儿容易出现肺部发育不良的情况,需要应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等孩子支气管肺发育到一定程度以后可以逐渐停用呼吸机。长时间的吸氧对于孩子自身会有一定的副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5-16 01:01:54

    根据早产儿基金会统计,出生体重低于1500公克早产儿或有特殊合并症的早产儿,比一般足月儿在认知与动作发展上较易发生迟缓情形。医师建议,早产儿由于并发症多,因此须定期回诊追踪直到5岁,以期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妈妈怀孕周数越短 早产儿并发症机率越大 早产儿未能足月生产,器官多尚未成熟,进而容易出现并发症,包括脑室内出血、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视网膜病变、听力受损、慢性肺部疾病、开放性动脉导管、坏死性肠炎等;而且,妈妈怀孕周数越短,早产儿发生这些问题的机率就越大。 发育不完全 须在加护病房治疗 新光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陈怡伶表示,早产儿由于发育尚未完全,因此极易出现并发症;而且早产儿因为呼吸道的力量不够,需要使用呼吸器,以及肠胃道也无法喝奶,而需要打点滴提供营养,这都必须要在加护病房接受治疗。 体重不足二公斤需住保温箱 只要准妈咪在怀孕未满37周生产的婴儿,就算是早产儿,然而,还会依据婴儿的体重来看是否需要住保温箱;陈怡伶医师指出,通常新生儿体重未达二公斤,就需要住保温箱,直到宝宝体重达2200-2300公克,才会让妈妈带回家。至于新生儿回家之后,仍需要定期回诊追踪,一直要追踪到五岁,必须长期观察其生长状况。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24998/早产儿并发症多 须追踪到五岁 关键字:早产儿, 加护病房, 并发症, 呼吸器, 新光医院, 陈怡伶

  • 空青
    回复
    2024-05-16 01:01:54

    总体上来说有一定影响,体现在两方面: 出生时可能有更多健康问题以及
    今后出现长期健康问题的几率更高。统计数据显示,早产儿会遇到更多健康问题且需要在医院待更长的时间。婴儿出生的越早,出生时体重越低,有健康问题的几率就越大。其中的一些问题可能会持续几年时间甚至延续到成年时期。

    早产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大脑?

    早产宝宝存在脑部发育缺陷的几率更高。脑部缺陷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工作,可能造成长期的智力缺陷和心理问题,也会影响身体的发育。具体来看,可能会导致在以下障碍:

    体格发育障碍;学习障碍;与他人交流障碍;与他人相处困难;自我照顾困难。

    早产引起的大脑长期缺陷还包括:

    行为问题,包括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和焦虑症;神经紊乱,如影响大脑、嵴髓和整个神经系统的脑性瘫痪;自闭症,或导致儿童语言障碍、社交技能和行为异常的一系列疾病。

    当然,早产儿并不一定会出现上述问题,即使存在上述问题也常得等到宝宝稍大一些之后才能发现。如果您对此有任何疑惑,可以仔细询问医生关于宝宝脑部发育的情况,以便做好相应的养育准备。

    早产会不会影响宝宝的肺部?

    早产可能会导致宝宝出现以下肺部和唿吸问题:

    哮喘,哮喘会影响唿吸道造成唿吸问题;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这是一种慢性疾病,会导致肺部异常生长或发炎。

    随着时间的推移,肺部的情况会逐渐好转,但早产儿出现的哮喘很可能会终生存在。

    早产可能会导致哪些长期健康问题?

    除大脑和肺部问题外,早产还可能导致以下长期健康问题。

    肠道问题。最常见的疾病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严重情况下,此病可能会导致肠道内出现瘢痕组织进而引发肠梗阻,或者完全坏死需要部分切除,导致宝宝无法无法从食物中获取足够营养。大部分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宝宝会逐渐好转,但有些宝宝会终生存在肠道问题。容易感染。早产儿更容易患肺炎(肺部感染)和脑膜炎(脑感染),而这两种疾病都可能会造成长期的健康问题。例如造成永久性脑损伤或肺部损伤。视力问题。例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今后出现视力问题的几率要比足月宝宝大。听力损失。这是早产儿常见的出生缺陷。早产儿出现听力损失的几率要比足月宝宝大。牙齿问题。这包括牙齿生长延迟,牙齿颜色异常,牙齿长歪等。

    出生时体重过低的宝宝今后会出现哪些健康问题?

    出生时体重过低的宝宝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比足月宝宝更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肥胖;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当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时可能会出现。

    风险更高但不说明一定会如此。随着孩子的长大,要记得给孩子吃健康的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并进行例行检查。

    早产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出院?

    在早产宝宝没有任何严重健康问题并满足以下标准的前提下,儿科医生将可能会批准您的宝宝出院:

    能够自主唿吸;能够维持体温;能够母乳喂养或者奶瓶喂养;在医院照料期间,能够稳定增长体重。

    保持和儿科医生的定期沟通很重要,确保你们的任何疑惑都得到解决。

  • 芍药
    回复
    2024-05-16 01:01:54

    胸部CT并无先天畸形,重症感染与早产,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有关,早产出生后必须历经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等数道关口。现在就在过一道道关口。药物使用非常厉害了,几乎没有可以升级的药物了,只有等待感染逐渐控制,病情才会逐渐好转,期间感染的细菌也会变异,仍需要定期复查,呼吸营养的支持也做得很到位了,接下来就是看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了。
    回复专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呼吸科-殷勇副主任医师
    查看原帖>>

  • 半夏
    回复
    2024-05-16 00:00:44

    早产儿长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早产儿长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想要自己的身体健康起来是需要注意很多的事项和禁忌的,这样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特别是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怀有身孕的人。以下分享早产儿长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

      早产儿长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1

       早产孩子长大后常见不足如下:

      1、易产生并发症:由于此时各系统、器官发育不成熟,胎龄越小越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果没有并发症,长大后与正常孩子没有区别;

      2、抵抗力低:胎龄较小,没有从母体内得到足够IgG抗体(免疫球蛋白G),出生后容易产生细菌感染。且抵抗力低,感染不易控制,容易造成败血症。细菌通过血液到呼吸道、消化道等,最主要的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到脑内产生脑炎等;

      3、运动障碍:比如走路不好、硬瘫,在轮椅上甚至在床上均起不来等;

      4、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脑出血或脑白质软化等,同时认知功能和智力也受影响;

      5、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容易出现呼吸暂停、面容青紫、呼吸困难等,因此早产儿多数需要吸氧。部分孩子肺部反复感染,容易造成肺发育不良等现象;

      6、视力障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可能对视力有一定影响,因为早产孩子视网膜发育不完善,在大量氧气摄入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视力障碍,甚至失明。

      早产儿长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2

       早产儿长大后有缺陷吗

      有无缺陷,是根据胎龄和住院期间所发现的疾病所决定。一般胎龄越小,长大后有缺陷的几率越高。如只有25周,非常有可能长大后有慢性肺疾病,或大脑发育方面有问题。而36周胎龄的早产儿,被称作过度足月儿,住院期间没有发现严重的合并症,长大后是正常的孩子。

      32周以下或者极低出生体重儿,1.5公斤以下甚至1公斤以下的早产儿,因为他们面临很多生死的关头心、肺、脑等可能在任何一个环节可能就跃不过去,对于这种孩子在重重的打击之下,他的神经系统发育确实面临更多更多的困难,一般比较成熟的早产儿,出生后随着营养的充足摄入,和足月儿会逐渐拉近差距,直至一样

      早产儿是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早产儿由于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各项指标发育的都不是很完善。一般皮肤都比较薄嫩,组织含水量高。抵抗力比较差,体温调节不稳定。早产儿的呼吸快而浅,吸引力及吞咽能力都较弱。由于肝脏不成熟,肝功能不全等原因也造成了凝血机制不健全,容易出血的症状。各项指标都不达正常,半数的早产儿长大后都会有缺陷。

      1、晚期早产儿:指34周之后出生的早产儿,器官发育情况相对较好,长大以后发生各种缺陷的几率非常小;

      2、早期早产儿:指34周之前出生的早产儿,出生时器官发育成熟度相对较差,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较高,长大后出现精神、运动、智能方面障碍的几率比其他新生儿高。

      早期早产儿出院后需进行长期随访,建立随访档案卡,前半年每月进行1次随访,后半年每两个月进行1次随访,随访评估需持续到儿童早期。通过随访可发现早产儿早期发育缺陷情况,及时进行治疗,减少后期再发生缺陷的情况。提倡定期随访,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早产儿的后遗症

      宝宝有可能会脑瘫。早产宝宝最容易出现脑损伤,进而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试听障碍也属于伤残型脑瘫。 脑瘫也是早产儿长大后较为多见的后遗症。主要是因为早产儿出现脑损伤所致,如果脑损伤根治不了,就会造成脑瘫。脑瘫这种疾病会伴随终生,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所以,孕妇在孕期一定要做好预防早产的措施,这样才能将早产的危险降到最低。

      宝宝的眼睛和肺部也会出现问题。早产宝宝出生后可能会引起各种并发症不得不通过氧和呼吸机治疗,而采取治疗的同时也有可能伤害宝宝不成熟的视网膜血管形成和不成熟的支气管和肺受到损伤。是治疗也是伤害,宝宝的视力不但会受到影响还需要长期依赖氧气,出院以后也容易发生呼吸道干扰而需要反复住院。

      早产宝宝患心血管精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早产宝宝需要母乳喂养,可能还会用到母乳强化剂,虽然在努力帮宝宝补充充足的营养,但是有些宝宝即使生长到青春期,他们的声长、体重或者是头围也比足月生宝宝有差异,容易患心血管精疾病和Ⅱ型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智商偏低是早产儿长大后最常见的后遗症。因为早产儿是不足月就出生的,当时大脑还没有完全发育好,所以大多数的早产儿智商较常人偏低。而且,早产儿的社交能力也比同龄人差,这都是大脑发育不成熟造成的后果。智商偏低的早产儿,一般都是孕28周—孕33周这段时间内出生的婴儿来说的,如果早产儿在孕34周及以后出生的,这种智商偏低的后遗症非常少见。

      早产儿长大后可能出现的问题3

       早产儿为什么都很聪明

      早产儿聪明的原因是因为提前出生,让他们过早感知这个世界,可快速做出反应,所以相比在母体胎儿,适应能力更强、更聪明。

      早产儿之所以聪明,因为处于大脑成熟发育的一个高峰期。提前过早的接触外面的世界,导致大脑内突触增多,相比在母体内胎儿,大脑发育更快所以更加聪明。

      相比体重较轻的早产儿,体重较重的孩子,因为营养吸收好,所以会更加聪明。而且爱模仿的早产儿也比较聪明,比如家长先伸出舌头,孩子也会跟着吐舌头。另外,一个孩子聪不聪明与是不是早产儿、足月儿没有太大的关系,一般各方面健康的孩子,智力也不会差,主要在家长后期培养。、

       妈妈们可以预防早产吗?

      胎龄越短,婴儿体重越小,身长越短。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

      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

      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子宫收缩是最明显迹象

      专家指出,子宫收缩是早产的最明显迹象,怀孕时子宫通常是松驰的',在怀孕中期,一天当中子宫可能会有3到5次的收缩,此时孕妇会感觉肚子硬硬的,但如果收缩的次数过于频繁,甚至可能到达每小时3次以上,就要十分注意,此外,如果有下腹、下背酸痛、明显的下坠感、外阴部压迫或出血、破水等,就要立即就医。

       孕妇劳累最多造成早产

      育儿专家也强调,要预防早产,最重要的是准妈妈要随时找时间休息,不要让自己处于太劳累的状态,现代人工作忙碌,压力大,甚至经常加班熬夜,有很多的早产都是因为孕妇劳累所致,随时注意自已的身体状况,有任何不适要尽快就医。

      因为有七、八成的早产是不明原因的,一旦发现子宫有不正常的收缩,要立即卧床休息,如果休息没有用,子宫还是不正常的收缩,甚至到每十分钟收缩一次,就要赶快到医院,由医生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吃药安胎或是打点滴等。

       预防早产最重要

      早产儿面临的问题及生存挣扎比一般足月的宝宝更多,刚出生时是生存问题,主要是呼吸、心跳及水分的维持,还有营养的吸收等。

      如果能够度过难关,独立生存,未来在成长的路上可能必须面临长期的后遗症,如肺部慢性疾病,脑部受损造成的肢体障碍、发育迟缓,眼睛也会出现视网膜的病变,这些对妈妈来说都是长期的负担,不但在照顾上要花费更多时间,看着孩子受苦,在精神上也有很大的压力。

       孕妇发现早产症状之后的应对方法

      唯有通过正确的知识与主动的观察,才能早期发现早产的征兆,然后进行以下的早期防范与治疗措施:

      1 一旦发现产兆,先放松心情(如深呼吸、听音乐)、卧床观察与休息(最好左侧卧)、补充水分或其他液体(帮助循环),或打电话到医疗院所询问。

      2 若有落红及破水现象,应立刻就医。

      3 若使用以上方法经过半小时都无法改善的话,应立刻到附近设有“新生儿加护病房”的医院就诊(因为若早产儿出生后再转院,恐怕会错过急救的黄金时间),以便及早提供最完善的检查、确定治疗方向及必要的处理(例如强迫安静卧床安胎或适当的物理缝合、化学药物的治疗等),以缓解早产的危机。

      建议孕妇在怀孕期间要注意自己胎动,一旦发现有不好的征兆时,建议您及时进行就诊!

新生儿红屁股可以摸红霉素眼膏吗

新生儿什么情况下不能打预防针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