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新生儿,大多都会出现生理性的黄疸的情况,生理性的黄疸,一般在出生后的2~3天开始出现,在4~5天比较明显,5~7天后开始慢慢的消退,黄疸一般主要是在孩子的面部比较明显,严重时可以出现巩膜黄染的情况,有黄疸的情况,并不影响宝宝的吃奶情况,一般这个阶段,大多是不需要治疗的,可以给孩子适当的喝糖水,多喂奶,促进排泄。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过高,以至于皮肤粘膜出现肉眼所见的黄疸。事实上,大部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之所以叫生理性黄疸,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有关。
?红细胞破坏多
新生儿红细胞的寿命比较短,只有70-90天,红细胞破坏得多,胆红素产生得就多。
?转运功能不足
肝细胞转运胆红素的蛋白要到出生后5-10天才能达到正常水平,所以出生后最初几天胆红素的转运功能还不足。
?代谢不及时
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产生的胆红素就不能及时转化。此外,刚出生的新生儿肠道无菌也会影响胆红素的代谢。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使新生儿血中胆红素增多而发生黄疸。
?特点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特点是,大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时最严重,足月儿一般在7-14天消退,早产儿一般在3-4周消退。此外,黄疸一般都是轻度的,孩子也没有其他不适症状,所以家长不必担心。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自然消退。它对宝宝的食欲影响轻微,不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影响。
?病理性黄疸
如果黄疸在24小时内出现,或者持续时间过长、颜色过深、反复出现等异常情况,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生理性黄疸的一种,虽然黄疸指数可能较高,但宝宝的其他方面如生长发育、智力状况等都与健康婴儿无异。持续母乳喂养的情况下,黄疸通常会在4-11周内自行消退。如果暂停母乳喂养,黄疸大多会在2-4天内迅速减轻并最终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重要的是保持观察和正常的母乳喂养,如有疑虑及时咨询医生。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症状,不同类型的黄疸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将为您介绍黄疸的类型及其特点。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黄疸类型。宝宝在出生之后两三天左右皮肤会呈现浅黄色,巩膜也带有一定的黄色,到四五天的时候达到最高值,以后会逐渐的消退,两周可能就正常了。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因为新生儿吃母乳所造成的黄疸,属于特殊类型的病例性黄疸,通常情况下会在生理性黄疸的基础上继续加重,继续哺乳,黄疸的高水平会持续一段时间,而停掉母乳,48小时之后黄疸值会明显下降,再次哺乳又会上升。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为常见的就是ABO溶血,是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所造成的,这种黄疸通常在出生之后24小时内就发生,而且逐渐加重,需要早期进行换血治疗或光照治疗。
?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因为病毒或细菌感染所造成的,通常在宫腔内感染的比较多一些,宝宝在生理性黄疸之后持续不退,或者是生理性黄疸消退之后,又出现持续性的黄疸。
?阻塞型黄疸
阻塞型黄疸是在出生之后一两周或三四周之后,又出现黄疸并逐渐加重,大便的颜色会变成浅黄色,甚至白陶土的颜色。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