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出现了轮状病毒性腹泻,可以首先用暖脐膏贴敷在肚脐部位,对于缓解腹痛腹泻的症状有很好的帮助,也可以同时使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和止泻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建议选择含有蒙脱石之类的止泻药,对于缓解腹泻的次数,症状有很好的帮助,这期间要注意让孩子多喝水,避免出现脱水的情况。
出生没几天的宝宝身体正是娇弱的时候,这个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出现一些毛病,比如说,新生儿腹泻,这就是一个常见的病症,这个时候,总是让星爸爸新妈妈们又心痛又心急,那么,新生儿拉肚子主要是什么引起的?新生儿拉肚子的原因。
1、新生儿拉肚子的原因
原因1:生理性稀便
在给宝宝腹泻下定义以前,首先应考虑宝宝是否真正得了“腹泻”。由于正常新生儿的肠道功能尚未健全,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因此,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不必担心。当然,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应及时找专家检查治疗。
症状: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次数较多,较稀,色黄。宝宝精神好,吃奶正常,体重增长正常。
原因2:喂养不当
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症状:腹泻,大便含泡沫,带有酸味或腐烂味,有时混有消化不良的颗粒物及黏液。常伴有呕吐、哭闹。
原因3:对奶粉过敏
100名婴儿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这种症状多出现干2—3个月的婴儿。有遗传性过敏体质的新生儿更容易产生对奶粉蛋白质的过敏症状。
症状:使用牛奶或奶粉喂养后有难治性、非感染性腹泻超过两周,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丝,伴随皮肤湿疹、荨麻疹、气喘等症状。
原因4:患感冒
在宝宝患感冒时常伴有腹泻症状,因此,只要从根本上把造成腹泻的罪魁祸首——感冒治好,腹泻也就自然而然地。痊愈了。如果担心宝宝会出现脱水症状,应适当给予口服补液。
症状:感冒、腹泻。
原因5:病毒或细菌感染
因病毒或细菌感染而造成的腹泻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肠道轮状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是秋冬季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约占秋冬季节小儿腹泻的70%—80%,所以人们常把它称作秋季腹泻。2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最多,尤其是6个月—7岁的婴儿。传染性很强,能在家庭、幼托及儿科病房流行。发病时伴有呕吐发热,若不及时处理可出现脱水症状,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状:大便呈黄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量多,无脓血,应考虑轮状病毒感染。若大便含黏液脓血,应考虑细菌性肠炎。常合并呕吐发热。
2、幼儿腹泻怎样来治疗
小儿腹泻怎么办
由于宝宝的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而且身体抵抗力较差,因此很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若小儿腹泻怎么办呢?根据腹泻的程度,应对办法也不一样,下面针对轻微腹泻和频繁腹泻给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轻微腹泻:
轻微腹泻可以在家治疗,但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
频繁腹泻:
出现频繁腹泻、多次呕吐、不肯喝水、发冷发热、呼吸急促、大便带血或小便量减少、意识处于半模糊状态等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小儿腹泻的治疗
一、小儿腹泻吃什么药
宝宝患上腹泻,一般来说医生都会开下列这几种药给宝宝服食或者使用:
思密达:适用于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对儿童急性腹泻效果尤佳。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用: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用,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用。
妈咪爱:小儿药品,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营养不良,肠道菌群紊乱引起的腹泻、便秘、腹胀、肠炎等。2周岁以下:一次1袋,一日1-2次;2周岁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
整肠生:口服胶囊,适用于治疗急慢性肠炎、痢疾及各种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腹泻等。成年人:每次1-2粒,每日3次,首次加倍。儿童:每次1粒,每日3次,首次加倍。
丁桂儿脐贴:对小儿非感染性腹泻,如着凉、消化不良引起的可以单独使用丁桂儿脐贴。如果是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丁桂儿脐贴外贴与思密达内服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此外,宝宝如果腹泻严重,妈妈们也可以通过推拿的方法帮助宝宝减轻腹泻的症状。妈网网友"renmeitian"分享了小儿腹泻推拿的方法:
二、小儿腹泻推拿
补脾经: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补脾经”,100-300次。
揉板门:手掌大鱼际平面即是板门。用指端揉100-300次。
清大肠: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指尖到虎口成一直线即是大肠穴。从虎口向食指尖方向直推100-300次。...
小儿腹泻的护理
一、生活上的护理
宝宝患了腹泻,应该如何进行护理呢?下面这几招妈妈们需要学会噢!
1、给足够的流体以防脱水
从腹泻开始要给小儿喂比平日更多的水。6个月以上的可喂些茶汤、米汤。可腹部按摩,还要注意保暖。
2、加强臀部的清洁和护理
腹泻的小儿肛门周围皮肤会发红,严重者出现局部破溃、发炎。因此,对小婴儿要勤换尿布,要选用柔软吸水的棉质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屁股,以防尿道感染及臀炎。如果臀部已经发红,清洗后涂一些鞣酸软膏。
3、注意观察病情及时就诊
小儿腹泻病因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科学就诊很重要。
二、饮食上的护理
在饮食上,护理腹泻的宝宝也有东西注意,妈妈们一起看一下!
1、小儿腹泻不能吃生冷和刺激类食物
生冷瓜果、冷拌菜等生冷类和辣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对肠道有刺激,腹泻时不宜吃。
2、小儿腹泻不能吃导致腹胀的食物
豆类、过多的牛奶等会使肠内胀气,加重腹泻。某些小孩因不能消化牛奶中的乳糖而致泻,所以腹泻时可暂停用含乳糖的乳制品,待病愈后缓量摄取,直到逐渐适应。但酸牛奶含有乳酸杆菌,能抑制肠内有害细菌,且无乳糖,可以食用。
3、小儿腹泻不能吃高糖食物
糖果、巧克力、甜点等含糖量较高,糖在肠内会引起发酵而加重胀气,故应少吃糖。...
小儿腹泻的预防
那么,妈妈们应该如何预防宝宝患上腹泻呢?下面这4项工作,一定要时时刻刻做好。
1、提倡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可以有效防止小儿腹泻。由于母乳中含有一种称为分泌性IgA(SigA)的免疫性物质,对保持和增强消化道局部的免疫力具有重要作用,也就是使消化道具备强有力的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入的能力,保证孩子消化道的机能健全,不易发生腹泻病及消化功能紊乱。因此,可以说,母乳是婴幼儿最好的健康食品。母乳喂养对生后4-6个月的小儿及孩子的第一个夏天尤其重要,并应注意避免在夏天给孩子断奶。
2、注意食品及食具的卫生
为防止孩子发生腹泻,食品及食具的卫生相当重要。特别是人工喂养的孩子,应注意饮食卫生及水源卫生。保证食品制作过程的清洁卫生;所用的食具必须每天煮沸消毒一次,每次喂食前还应用开水烫洗。清除了食具上附着的病原微生物,孩子就会少得腹泻病了。因此,妈妈们记得要勤加消毒宝宝的餐具,注意宝宝食品的卫生。
3、适当喂养
在小儿的腹泻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喂养不当所引起的。小儿的胃肠道比柔弱,其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的孩子在添加辅食时都应持慎重态度。添加辅食时要注意,一要按时添加,二要作到添加一种食品时遵守“从少到多”的原则,还要避免同时添加几种食品。这样就可有效防止因喂养不当造成的腹泻。
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新生儿最容易出现的疾病,新生儿身体抵抗力非常差,一旦感染病毒,会立刻表现出腹泻的症状,轮状病毒性肠炎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很有可能造成孩子上吐下泻,家长一定要注意让新生儿及时接受治疗,平时还要让孩子多喝点水。
新生儿出现轮状病毒性肠炎是比较常见的问题,这种肠炎相对来说比较严重,很容易导致宝宝出现腹泻的症状,还可能引起宝宝发烧,所以新生儿出现轮状病毒性肠炎,家长一定要重视,尽量让宝宝住院治疗,新生儿所患的轮状病毒性肠炎,都是可以治好的,治疗好后是不会影响的,治疗最有效的药是母乳,因为母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或者轻度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可口服加盐的米汤,糖盐水或口服补液盐,严重脱水者应接受静脉补液。
希望你的宝宝早日康复哦!
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之一,其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轮状病毒每年在夏秋冬季流行,轮状病毒怎么治疗?
轮状病毒怎么治疗目前尚无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特效药物,一般都是对症治疗,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对于腹泻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氢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1000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静脉输液的方法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同时配以潘生丁口服。近年来,干扰素(IFN)也被用来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药可以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如果是新生儿得了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母乳中有90%左右都含有抗轮状病毒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民间也有不少治疗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好方法。早先在东南亚用米汤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国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得了明显的效果。
具体制作方法是:大米或小米用微火炒成焦黄色,后加水熬成稀粥,过滤去掉米粒,用米汤喂孩子。炒焦了的米粒已部分碳化,有吸附毒素和止泄的作用。也可将焦米汤代替水加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剂中让孩子饮用。若无口服补液剂,可在每1000毫升焦米汤中加盐3.5克、小苏打2克、白糖30克饮用。米汤中的淀粉、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但可以补充孩子的营养,有利于孩子胃肠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轮状病毒疫苗要打吗目前对轮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腹泻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抗菌素无效,接种轮状病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唯一有效手段。该疫苗使用方便、安全、免疫效果良好,因而建议宝宝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接种此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是减毒重组的活性疫苗,能有效抵抗轮状病毒对人体的侵袭。现在国内接种的疫苗一般是甜味口服液,不用注射,便于宝宝服用。一般服用后的2周产生抗体,四周抗体浓度达到最高峰,它能预防约75无的轮状病毒感染,还可以减轻腹泻症状,减少98%的严重感染病例。
预防疾病:预防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也叫秋季腹泻。
适用年龄:5岁以下的宝宝。
接种次数:2个月至3岁以内的宝宝,需要每年口服1次轮状病毒疫苗。3~5岁的宝宝口服1次就可以。
最佳接种时间:通常会建议在每年9月份为宝宝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秋季腹泻高发季节来临前),但是专家们发现,秋季腹泻在任何季节都可能出现,所以,具体的接种时间还需按照医生的建议。
种类与接种方式:轮状病毒减毒活疫苗为液体疫苗,直接喂服入婴儿口中即可,每剂次口服3毫升。
疫苗瓶开启后,要在1小时内用完,不能用温开水送服疫苗。勿使用消毒剂接触疫苗。疫苗从冰箱取出后在常温下放置片刻,以免因温度过低,直接喂服时刺激小月龄婴儿呕吐。也可以将疫苗掺入5~10毫升牛奶中喂服,但牛奶的温度不宜高,以免影响免疫效果。为确保服苗效果,对小月龄孩子喂服时,应缓慢喂服,以防呛入气管或刺激小儿引起呕吐。较大月龄的孩子可直接喂服。
精彩推荐:
小孩发烧怎么办水痘的症状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怎样才能长高牙齿黄怎么办宝宝发烧惊厥的症状 引起宝宝发烧的原因有哪些宝宝吃的奶酪怎么做 宝宝消化不良吃健脾散好吗
轮状病毒目录
预防
知识
链接
提醒
[编辑本段]预防
选择接种疫苗可以降低感染
对初冬感染轮状病毒的婴幼儿患者,临床没有特效药物快速治疗。有专家特别提醒,“家长在小儿患病期间切忌乱用抗生素治疗,以防引起不良后果。”
近年,不少患儿选择接种轮状病毒的疫苗,不过轮状病毒有很多种类,目前的检验设备只能验出有该病毒,无法查出病毒属于哪一类型,因此打疫苗后仍有机会感染,不过接种后就算受到感染可有八成几率避免出现重症。
[编辑本段]知识
球形,70nm,核酸,分阶段的双链RNA,结构稳定,耐热,耐酸碱
表面有血凝素,抑制V与ecll的接触,可用胰酶破坏血凝素,培
养较困难
MA—104恒河猴传代cell培养
引起小儿秋冬腹泻(HRV)属A组
核酸电泳:分阶段4-2-2-3
成人轮状病毒属B组 电泳模式4-2-24
C组 电泳模式 4-3-2-2 D组 电泳模式5-2-2-2
A、B组形态上无法区分,可通过电泳区别
秋冬交接时期谨防轮状病毒
据介绍,轮状病毒有明显的季节性,它特别喜欢在20摄氏度左右气温下活跃。在广州,秋冬交接时期尤其要注意。市儿童医院通过三年的观察发现,本地儿童多集中在每年10月至12月期间感染轮状病毒。
[编辑本段]链接
特别注意脱水症状
医生表示,人体感染轮状病毒后,病毒 在3-5日后才最活跃,因此患者初发症状未必是腹泻,可能有发烧、咳嗽、咽部疼痛等感冒症状,有的患者会每日大便数次,且伴有呕吐、腹痛,容易被误诊为胃肠型感冒。不过,一旦出现脱水,就要引起注意。
而今年与往年不同的是:“呕吐及发烧的症状比较明显,且抽筋的也比较多,同时2岁以下小孩感染的概率相对更高。”市儿童医院消化内科的区文玑主任和中山六院儿科王医生不约而同地表示。在中山六院,出现抽筋并发症的患儿也比较多。
[编辑本段]提醒
喝牛奶会延长腹泻
轮状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从而造成细胞损伤,引起腹泻。与此同时,能帮助人体消化的小肠茸毛使受损断裂,小肠吸收不到人体的水分、养分,粪便排除体外后成水状。有患者在轮状病毒排毒期每天拉肚子10次、20次后出现脱水,不止泻的话就会进一步危及生命。此外,近年来还发现个别病人肠套叠、抽促的并发症。
小肠绒毛要一周才能修复,再此之前患儿若喝奶粉、母乳、牛奶、蔗糖类食物,还可能延长拉肚子的时间。
详解儿童轮状病毒腹泄
婴幼儿秋季腹泻就是一种病毒感染性腹泻。据调查,这种腹泻有80%~90%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该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呈圆球状,中间的壳体像车轮的辐条一样呈向外放射状排列,外边的壳体类似车轮的外缘,形态极像车轮,故起名叫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在全世界都有分布,早在30年代就曾在欧美国家流行过,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是导致婴幼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自50年代开始,也曾先后在20多个省市发生过流行,其流行范围几乎遍及全国。这种病毒还曾在产科病房的婴儿室中引起过相互感染,导致多名婴儿发生腹泻,有的甚至造成死亡。
据测试,轮状病毒在50℃的高温下,1小时仍然不会死亡;在-20℃的严寒条件下,可以存活7年;在-70℃的环境中可以长期保存。它对酸碱也有较强的耐受性,一般的洗涤剂对它毫无杀灭作用,但在外界环境中不能繁殖。正是由于该病毒的这些特点,才使它在不利的环境中能长期潜伏等待、一旦有机会进入人体,便会大量繁殖致病;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污染外部环境。重新感染别人。这样周而复姑,至今人类还没有找到能有效杀灭该病毒的有效药物。
轮状病毒在庞大的病毒家族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支系,但它也有兄弟姐妹。资料显示,目前人们将轮状病毒分为两大类十多个组型。每型引发的症状基本相似,只足症状略有轻重之分。当人体受到轮状病毒侵袭后2~3天,体内即可产生对抗这种病毒的抗体,一般在短时间内,即使是再受到这种病毒的感染,也不会发病。但各型之间并无交叉免疫,也就是说,当您受到I型轮状病毒感染后,产生了对I型病毒的抗体,若再受到I型病毒的侵袭可能不会发病,但若受到Ⅱ 型病毒的侵袭,仍然会发病。新生儿的母亲大多数都曾受到过不同轮状病毒的感染,因此,母亲早期的乳汁中、会含有大量各种类型的抗体,新生儿吃母乳,特别是初乳,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传染源主要是排毒的成人或孩子。病毒排出后常污染水源、食品、衣物、玩具、用具等。当健康人接触了这些物品时,会通过手、口途径进入人体。从动物实验中还证实,病毒通过呼吸道也可进入动物体内引起消化道病变。人是否也可以通过空气被轮状病毒感染,至今尚未得到证实。
腹泻在我国多发生在10~12月,约占发病总数的80%,其次在3~5月份也有一个小的发病高峰期。当婴幼儿受到轮状病毒感染后,经过 1~3天的潜伏期便开始发病。早期的主要症状是呕吐、体温在38℃~39℃之间,继而出现腹泻,每天大便在10次左右,个别孩子可达20次。早期可有粪便,经数次腹泻后,大便呈水样或稀米汤样,无脓血且量较多。由于患儿大量失水,很快发生脱水现象,出现精神萎靡,表情淡漠,嗜睡,面色灰白,前囱门和眼窝下陷,皮肤松弛,捏起后不能立即展平,尿少,口脏黏膜干燥等症状,若不及时纠正脱水状态,常可导致死亡。医生或有经验的家长根据季节、水样大使、无脓血等特点,作出正确诊断并不难,关键足能否得到正确及时的治疗。
目前,杀灭轮状病毒尚无特效药物,现在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郡对病毒无效。正确的治疗方法就是尽快纠正孩子的脱水、酸中毒。对于症状轻的孩子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常用的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配方为:氯化钠3.5克,碳酸氢钠2.5克,氢化钾1.5克,葡萄糖20克加水 1000毫升,可让孩子当水喝。症状重一些的孩子可用静脉输液的方法纠正脱水和酸中毒,同时配以潘生丁口服。据报道,潘生丁对轮状病毒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干扰素(IFN)也被用来治疗轮状病毒感染、这种药可以抑制病毒在人体内的繁殖,从而减轻症状,缩短病程。
另外,口服补液剂也在不断改进。早先在东南亚用米汤代替葡萄糖口服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我国也有人曾用炒焦的大米或小米熬成米汤,代替补液剂口服,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具体制作方法是:把大米或小米用微火炒成焦黄色,然后加水熬成稀粥,过滤去掉米粒,用米汤喂孩子。炒焦了的米粒巳部分碳化,有吸附毒素和止泄的作用,也可将焦米汤代替水加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液剂中让孩子饮用。若无口服补液剂、可在每1000毫升焦米汤小加盐3.5克,小苏打2克,白糖30克饮用。米汤中的淀粉、维生素及其他矿物质,不但可以补充孩子的营养,还有利于孩子胃肠功能的恢复,是目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如果是新生儿得了秋季腹泻,应继续喂母乳或牛初乳,母乳或个初乳中有90%左右都台有抗轮状病病的抗体,孩子吃后可减轻症状或缩短病程。
近年来,对秋季腹泻的预防也有很大进展,除了按一般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方法,如隔离病人,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经清洗和腐败变质的食物外,有报道说,结孕妇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使乳汁中轮状病毒抗体增加、新生儿吃达种母乳,能提高抗轮状病毒感染的能力。另外,口服的轮状病毒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而且简便易行的预防方法,目前很多国家都在研究之中,有的已制出活的减毒人轮状病毒疫苗、传代减毒活的牛或猴轮状病毒疫苗和减毒活重组疫苗。有的疫苗经临床试用,并未引起成人或婴儿的不良反应。还有的国家正在用DNA重组技术开发轮状病毒疫苗,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这种疫苗能像口服儿麻糖丸一样,在全世界普遍推广应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