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发烧引起的症状

时间: 阅读:3345
小儿发烧引起的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11-10 17:29:17

小儿发烧主要会出现头部疼痛、头晕、身体发冷、身体畏寒、手脚冰凉等症状,部分人还会伴有持续性哭闹等情况。

小儿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可以遵医嘱服用小儿复方磺胺那敏颗粒等药物治疗,必要时还需要联合降温药物缓解,常用药物主要包括布洛芬混悬液等。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16 22:22:59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16 22:22:59

    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期常伴有疲乏无力、肌肉酸痛、皮肤苍白、畏寒或寒战等现象。皮肤苍白是因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冲动经交感神经而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浅层血流减少所致,甚至伴有皮肤温度下降。由于皮肤散热减少刺激皮肤的冷觉感受器并传至中枢引起畏寒。中枢发出的冲动再经运动神经传至运动终板,引起骨骼肌不随意的周期性收缩,发生寒战及竖毛肌收缩,使产热增加。该期产热大于散热使体温上升。
      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
      (1)骤升型:体温在几小时内达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发生惊厥。见于疟疾、大叶性肺炎、败血症、流行性感冒、急性肾盂肾炎、输液或某些药物反应等。
      (2)缓升型:体温逐渐上升在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如伤寒、结核病、布氏杆菌病(brtlcell()sis)等所致的发热。
      2.高热期 是指体温上升达高峰之后保持一定时间,持续时间的长短可因病因不同而有差异。如疟疾可持续数小时,大叶性肺炎、流行性感冒可持续数天,伤寒则可为数周。在此期中体温已达到或略高于上移的体温调定点水平,体温调节中枢不再发出寒战冲动,故寒战消失;皮肤血管由收缩转为舒张,使皮肤发红并有灼热感;呼吸加快变深;开始出汗并逐渐增多。使产热与散热过程在较高水平保持相对平衡。
      3.体温下降期由于病因的消除,致热源的作用逐渐减弱或消失,体温中枢的体温调定点逐渐降至正常水平,产热相对减少,散热大于产热,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此期表现为出汗多,皮肤潮湿。
      体温下降有两种方式:
      (1)骤降(crisis):指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有时可略低于正常,常伴有
      大汗淋漓。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大叶性肺炎及输液反应等。
      (2)渐降(1ysis):指体温在数天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等。

  • 空青
    回复
    2024-05-16 21:21:49

    发烧的症状并不相同,根据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表现也不同,发烧是指腋下温度达到或超过37.2℃,发热症状通常与原发病有关,如呼吸道感染,伴有咽痛、咳嗽、咳痰、鼻塞、流鼻涕和全身无力。

    神经系统发热通常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患者有时会出现意识障碍和嗜睡等症状。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特征是发热、头痛和全身肌肉疼痛。

    泌尿系统疾病的特点是尿急、尿频、尿痛,伴有腰痛及不典型症状,无尿急、尿频、尿痛,仅有寒战和发热。患有高热的儿童可能表现出不活动、冷漠和无精打采的迹象,有些可能会引起热性惊厥和肢体痉挛。

    有些高烧可能会在发烧前引起明显的寒战和身体疼痛。如果发烧是由肺炎和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烧前可能会有咳嗽 如果是胆结石和胆囊炎,可能会有不同疾病引起的发热,如腹痛、腹胀、发热等。
    预防发烧的方法主要是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具体的方法有以下三点:

    1、在饮食上以高蛋白低脂肪为原则,因为身体的免疫细胞大部分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另外新的蔬菜和水果也可以多吃一些,以满足身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2、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每天至少要运动30分钟,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3、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避免病毒和细菌在室内繁殖。

宝宝最近睡觉不安稳

大便有奶瓣29天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