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低体温吃什么药?

时间: 阅读:9526
新生儿低体温吃什么药?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推拿按摩助人为乐

2025-11-08 03:33:23

宝宝出生以后时间短,由于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善,再加上如果给孩子穿的和盖的有点薄的话,宝宝就会出现体温低的现象,只要身体没有其他的什么异常出现的话就应该问题不大,可以给孩子盖得厚一点,而且多喝点温热的水,继续观察一两天,如果仍然这样的话,不放心就去医院看一下。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5-18 18:18:34

    照顾宝宝是一件特别辛苦的事情,因为宝宝还不会说话,哭闹时,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这很令人头疼和无奈,但是这是每一个有宝宝的家庭必须面对的事情,宝妈们对于宝宝的体温不是很确定,不知道什么样的体温是正常的,那两个月的宝宝体温36:3正常吗
    ??体温正常值
    宝妈妈们对于宝宝的体温要好好把握哦,体温正常值跟测量部位有着莫大的关系,因为不同部位体温会有一些小小的差距,常见的测量体温部位包括口腔、腋窝及肛门,要正确给宝宝量体温。
    ?体温偏低
    新生儿体温偏低,是指核心(直肠)体温小于35℃,主要表现为体温过低、体表冰冷、反应低下等症状。当宝宝长期处于体温偏低的状态,很有可能影响到宝宝一些器官组织的损害,进而引发更严重的危害,甚至威胁到宝宝的生命。
    ?体温正常
    宝宝的体温相对于成年人是偏高的,但是体温在一天中也是有变动的,不是固定在一个值不变的。36.3度也是可以的,哭闹应该是有其它的原因,建议密切观察。如果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8 18:18:34

    虽然相对于成年人来说,婴儿的体温一天之间变化很大,但是婴幼儿的体温是相对固定的。绝大多数婴儿的正常体温是在三十七度左右。婴儿三十五度二的体温其实是偏低的了。婴儿体温偏低会对其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导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需要仔细观察婴儿,进行合理的保暖和治疗。
    ??婴儿体温偏低的原因
    体温低一般是产热减少和散热增加引起的。但是引起体温过低的原因有很多,需要区分是长期体温过低还是只是短期的。引起婴儿短期的体温过低的原因有长期暴露在冷空气中和缺少代谢血糖等,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
    ?婴儿体温偏低的危害
    婴儿是长期体温偏低问题就很严重了,因为婴儿的体温低可能婴儿的激素分泌有问题,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
    ?如何观察婴儿体温
    需要仔细观察婴儿,进行合理的保暖和治疗。
    ????婴儿体温偏低的治疗
    发现婴儿的体温不正常,就应该及时诊断,趁早进行治疗。

  • 紫苏
    回复
    2024-05-18 18:18:34

    如果宝宝感冒鼻塞的情况并不严重,体温低于38.5℃,只是流鼻涕,轻微咳嗽,吐奶等,妈妈要仔细护理,采用温水澡、冷敷以及酒精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当超过38.5℃时,则要遵照医嘱服药。一般来说,家长也需要知道一些宝宝感冒吃什么药好的基本常识,那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宝宝感冒吃什么药好?

    如果宝宝感冒鼻塞的情况并不严重,体温低于38.5℃,只是流鼻涕,轻微咳嗽,吐奶等,妈妈要仔细护理,采用温水澡、冷敷以及酒精擦浴等物理方法降温。当超过38.5℃时,则要遵照医嘱服药。一般来说,家长也需要知道一些宝宝感冒吃什么药好的基本常识,那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宝宝感冒吃什么药好?

    宝宝感冒吃什么药
    1、风寒型感冒
    症状:病人除了有鼻塞、喷嚏、咳嗽、头痛等一般症状外,还有畏寒、低热、无汗、头痛身痛、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等特点,通常要穿很多衣服或盖大被子才觉得舒服点。

    适用药物:这种感冒与病人感受风寒有关。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伤风感冒冲剂、感冒清热冲剂、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午时茶颗粒等药物治疗。若病人兼有内热便秘的症状,可服用防风通圣丸治疗。

    忌用药物:风寒型感冒病人忌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片、复方感冒片等药物。

    2、风热型感冒
    症状: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头痛等感冒的一般症状外,还有发热重、痰液粘稠呈黄色、喉咙痛,通常在感冒症状之前就痛,痰通常黄色或带黑色,便秘等特点。

    适用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应以辛凉解表为原则。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感冒退热冲剂、板蓝根冲剂、银翘解毒丸、羚羊解毒丸等药物治疗。风热型感冒病人忌用九味羌活丸、理肺丸等药物。

    3、暑湿型感冒
    症状:病人表现为畏寒、发热、口淡无味、头痛、头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适用药物:此类型感冒多发生在夏季。治疗应以清暑、祛湿、解表为主。病人可选用藿香正气水、银翘解毒丸等药物治疗。如果病人胃肠道症状较重,不宜选用保和丸、山楂丸、香砂养胃丸等药物。

    4、时行感冒
    症状:病人的症状与风热感冒的症状相似。但时行感冒病人较风热感冒病人的症状重。病人可表现为突然畏寒、高热、头痛、怕冷、寒战、头痛剧烈、全身酸痛、疲乏无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恶心、食欲不振,婴幼儿或老年人可能并发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症状。

    适用药物: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疏风透表为主。病人可选用香雪抗病毒口服液、防风通圣丸、重感灵片、重感片等药物治疗。如果时行感冒的病人只用银翘解毒片、强力银翘片、桑菊感冒片或牛黄解毒片等药物治疗,则疗效较差。

    治疗宝宝感冒的中药
    1、九宝丹:具有发汗解表、止嗽化痰、健胃消食的功能。主要用于风寒感冒,症见怕冷发热、头痛肢酸、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每服1丸(每丸3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2、妙灵丹:具有清热解表、止咳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外感风邪、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痛、发热、怕冷、无汗或微汗、鼻塞流涕、咳嗽痰多、咽喉肿痛、气促作喘、口渴、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出现惊风抽搐等症。此丹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痰多的常用成药。每服l丸(每丸重1.5克),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

    3、小儿感冒冲剂:能够清热解表,主要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均可应用。日服2次,每袋24克。1岁以内每袋分4次服,1一3岁每袋分3次服,4—7岁每袋分2次服,8—12岁每袋1次服。温开水冲服即可。

    4、小儿保元丹: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之功。适用于小儿感冒风寒、痰热内闭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鼻塞不通、流清涕、咳嗽痰盛、气促作喘、面赤唇红,甚至高热不退、烦躁不安、神昏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未解、里热炽盛引起的高热喘促为主症的常用中成药。每服1丸(每丸重0.9克),日服2次。薄荷、钩藤煎汤或温白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5、回生救急散:简称救急散,大瓶重3克,小瓶重1.2克。该药具有清热解表、镇惊化痰的作用。适用于小儿内有积热、伤风感冒引起的身热无汗、咳嗽痰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烦躁不安,甚至惊风抽搐等症。是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的常用成药。尚可用于流感、肺炎喘嗽、隐疹不透、急热惊风等症。每服0.6克,日服2次,温开水冲服。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6、小儿至宝锭:简称至宝锭,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滞的常用成药之一。该药能够清热导滞、祛风化痰。适用于外感风寒、停食停乳引起的发热、咳嗽痰多、呕吐恶心、不思饮食、大便酸臭、手心发热、烦躁不安,甚至神昏抽搐等症。

    7、蜜丸,每丸重1.5克,每服1丸,日服2次,焦三仙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8、牛黄镇惊丸:是治疗小儿感冒挟惊的主要成药之一。为蜜丸,每丸重1.5克。该药具有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的功能。适用于小儿素有内热、感受外邪、痰热内闭引动肝风所致的头痛无汗、高热不止、痰涎堕盛、气促作喘、烦躁不宁、睡中惊惕,严重者可出现神志不清、手足抽搐等症。每服1丸,日服2次,薄荷煎汤或温开水送下。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9、香苏正胃丸:又叫香苏正胃丹。亦为蜜丸,每丸重1.5克,是治疗小儿暑湿外感兼挟伤食停乳的常用成药。该药具有解表和中、消食行滞的功能,只要是夏暑季节贪凉饮冷所致的发热怕冷、呕吐、腹泻、不想吃饭、尿少。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8 17:17:24

    新生儿体温偏低是一种常见的问题,需要及时处理。本文将介绍新生儿体温偏低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照顾宝宝。
    ?多种原因
    新生儿体温偏低的原因多样,包括环境因素、早产、感染、缺氧、遗传疾病、药物影响、内分泌问题、营养不良和神经系统问题等。家长需要了解这些原因,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适宜环境
    当宝宝体温低于36.5°C时,首先要确保宝宝处于适宜的环境中,避免过冷或过热。家长可以通过调整室温、穿戴合适的衣服等方式来维持宝宝的体温。
    ?观察感染迹象
    当宝宝体温偏低时,家长需要观察是否有感染迹象,如有发热、呼吸急促、皮肤发红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及时治疗可以避免病情恶化。
    ?检查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也是导致新生儿体温偏低的原因之一。家长需要检查宝宝的营养状况,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果宝宝存在营养不良问题,可以咨询医生或营养师的意见。
    ?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宝宝体温偏低的原因不明确,或者家长无法自行处理,应及时寻求医疗帮助。医生可以通过检查和诊断,找出问题的根源,并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新生儿肺炎用什么药呢?

新生儿不爱哭正常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