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测黄疸的仪器贵吗?

时间: 阅读:4372
测黄疸的仪器贵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11-11 03:17:08

你好,这个测量黄疸的仪器,它的种类有非常多,价格也不是不相等的,一般您可以选择,300左右的也是可以的,不过一般宝宝小的话,建议还是到正规的医院给宝宝检测一下黄疸的,一般是如果正规治疗的话,一周时间黄疸一般可以降到正常的范围以内,所以这个您不用太担心的。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远志
    回复
    2024-05-20 23:23:51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20 23:23:51

    小瑜是一个刚刚出生宝宝,和大部分新生儿宝宝一样,小瑜在生后三四天出现了黄疸。起初瑜爸瑜妈不以为然,觉得黄疸会慢慢消退,可在小瑜出生后的第八天,黄疸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越来越重。瑜爸瑜妈便带着小瑜来到儿科门诊,当医生打开包被后,小瑜的黄疸程度不禁让医生皱起了眉头,不只是皮肤黄的明显,连宝宝的眼球都是黄的。拿着仪器测量后,胆红素居然有五百多。医生立即告诉瑜爸瑜妈:这种情况必须要住院。

    听了医生的话,瑜爸不高兴了,没好气的对医生说:“不就是个黄疸吗?每个小孩子都会有,犯得着住院吗?”医生一番解释后,瑜爸还是带着小瑜走了。医生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并叮嘱了瑜爸瑜妈一些注意事项。

    宝宝黄疸都是正常现象吗?如果医生建议黄疸宝宝照蓝光,家长们该怎样做?医生眼里的黄疸宝宝到底存在什么风险呢?

    黄疸是绝大部分宝宝都会遇到的问题,关于黄疸的一些知识各位宝爸宝妈也在网上查找过。今天,我们再来用通熟易懂的语言简单直白的介绍一下新生儿黄疸。

    关于新生儿黄疸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

    为什么刚出生的宝宝会有黄疸?而大一点的宝宝和成人却没有?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造成黄疸的胆红素产生过多。主要是由于新生儿宝宝出生后,有一部分从母体带来的红细胞被破坏,这是正常现象,也是产生生理性黄疸的原因。另外,一些病理因素也会导致胆红素生成过多,比如新生儿血型不合、感染、出生过程中缺氧等。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新生儿肝脏处理胆红素能力不足,导致出现黄疸。新生儿排泄胆红素的能力差。新生儿排入大便中的胆红素,有一部分会在一种酶的参与下,在肠道内被重新吸收入血。而这种酶在母乳中含量也是比较高的,这也是造成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二、我们为什么要治疗黄疸

    黄疸对宝宝最严重的影响则是引起胆红素脑病,预防胆红素脑病也是我们治疗黄疸的目的。

    黄疸可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不经治疗干预,可造成不可逆的成永久性损害。

    胆红素脑病主要有以下表现及后遗症:

    手足徐动:经常出现不自主、无目的和不协调的动作;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转动障碍,形成落日眼;听觉障碍:耳聋,对高频音失听;釉质发育不良:牙呈绿色或深褐色。也可留有脑瘫、智能落后、抽搐、抬头无力和流涎等后遗症。

    特别提醒:黄疸值高于正常并不一定引起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伤,只能说黄疸越高,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的危险越大。如果黄疸值很高而家长选择不治疗,那么,家长相当于在孩子的健康问题上进行了一场赌博:百分之九十九的概率孩子没有问题,赌输的概率只有百分之一。而医生们则是尽全力的去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不让那百分之一的情况发生。

    医生为什么一定要建议黄疸值高的宝宝住院进行蓝光光疗

    相信有这种经历的宝爸宝妈不占少数:带刚出生的宝宝去医院测黄疸,如果被医生告知宝宝的黄疸属于病理性,那么医生就会建议住院照蓝光。宝爸宝妈心里当然会有一千个不愿意,那么,医生为什么一定要建议黄疸值高的宝宝进行蓝光光疗呢?他们的理由是这样的:

    一、基于一种谨慎的行医态度

    上面也提到了,我们治疗黄疸的目的是为了预防过高的胆红素对宝宝的大脑造成影响。那么,黄疸对宝宝大脑造成影响的概率有多大呢?这个没人统计过,不过,从事儿科工作八年以来,我也只见过一粒胆红素脑病的患儿,概率可谓少之又少。

    既是这样,基于一种谨慎的行医态度,每位大夫也不会轻易放过一粒有可能发生胆红素脑病的宝宝,既是这个概率是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大夫的原则是,只要有可能,就不会轻易放过。

    二、为了进一步寻找黄疸过高的原因

    病理性黄疸只是一个结果,造成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作为医生,他们有义务找出原因,而不只是注意表面问题。

    这样的情况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也遇到过不少。因为胆红素过高来住院,经过检查后才发现引起的黄疸的原因:包括胆囊发育异常、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宫内存在的感染等。这些问题远远比黄疸本身严重,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并治疗,会对宝宝造成严重影响。

    三、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的中心向自保转移

    医生的本职工作是治病救人,这是毋容置疑的。可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加之有些家长可能难缠一些,造成了有些医生的重心从怎样给宝宝看病,向怎样避免这些难缠的家属闹事上转移。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就会是怎样对宝宝和医生自己安全怎样来,那么,医生必然会建议八宝必须住院了。究竟这种治疗方案适不适合宝宝,会对宝宝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这都不再是优先考虑的。

    宝爸宝妈为什么那么排斥宝宝住院照蓝光

    说完了医生角度上黄疸宝宝需要住院光疗,那么,宝爸宝妈为什么那么排斥宝宝照蓝光呢?

    一、认为黄疸是普遍现象,可以自愈

    当被告知宝宝需要住院照蓝光时,宝爸宝妈的第一反应都会是:黄疸不是每个宝宝都会有的吗?不是都可以自己好的吗?尤其是家里有大宝的家庭,更是会有这样的想法:大宝黄疸都没事,二宝黄疸就会有事?

    所以,大部分宝宝的生理性黄疸不用处理,而病理性黄疸则是需要观察干预的。

    二、不想和孩子分开,不放心孩子被送到监护室

    新生儿监护室对大多数宝爸宝妈来说是一个比较神秘的地方,要让妈妈和刚出生不久宝宝分开,宝爸宝妈肯定都是不能接受的。加上听曾经有宝宝住过监护室的家长对监护室的负面评价,让家长更不放心把自己的孩子送到监护室了。

    其实监护室的环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不论是暖箱还是24小时轮班的医护人员,都会给宝宝最好的保障。

    三、认为医生夸大了孩子的病情,是在“吓唬”人

    如今的医疗环境,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不免让有些家长用有色的眼镜去看待医生这个职业,对医生让孩子住院的动机产生了怀疑。加上老辈人的一些“经验”,致使家长觉得医生让宝宝住院是在夸大病情,是在“吓唬”人,甚至觉得医生是为了赚钱才让宝宝去住院。

    这样的想法都是不对的,医生判断宝宝是否需要住院,根据的是诊疗标准,而非自己的主观判断。

    面对医生建议宝宝住院这件事,家长要怎样正确与医生沟通

    如果因宝宝胆红素过高,医生建议宝宝住院蓝光光疗,家长要怎样正确的与医生沟通呢?

    一、摘掉有色眼镜,正确的看待医生这个职业

    由于社会上的一些负面的报道和消息,让整个医疗行业名声大不如前。致使社会上很多人都用有色的眼镜看待医生这个职业,感觉医生给孩子看病都是为了钱。

    这是一种错误的看法,家长们要摘掉有色眼镜,相信绝大部分的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把重心放在给宝宝看病上,而不再别的方面分心。

    二、明白医生的建议是为了孩子的健康

    不要因为医生建议宝宝住院而脾气闹情绪,要明白医生这么做也是为了宝宝的安全着想。

    有些家长,特别是平时脾气大的宝爸,在听医生说宝宝需要住院后,情绪立即就上来了,照着医生一顿发脾气。这种情况在我们平时的诊疗过程中是经常会遇到的。

    作为儿科医生,我个人感染这样做是最不明智的。这类家长没有弄明白,医生的建议是对宝宝有利的,如果因为家长自己发脾气一走了之,是很有可能耽误了孩子的病情,让孩子为你的冲动买账的。

    三、不要轻易拒绝医生的建议,并定期随访

    如果医生经过各种检查检验后,得出的结论是宝宝需要住院,这种时候,一定不能轻易的拒绝医生的建议,要详细跟医生沟通,询问医生有没有回家观察的余地,还是已经到了非住院不可的底部。

    如果家长真的要冒险回家观察,也不要一走了了之,一定要听医生交代清楚要采取什么样的处理措施,什么时候回医院复查,宝宝出现哪些问题后要及时复诊等问题,一定要确保宝宝在家时的安全。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20 22:22:41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黄疸其实是新生儿具有抗氧化保护作用的积极正常的表现。并不是部分医生和家长们认为的出现了就立即要“消灭”的“坏人”。

    在国际上,黄疸需要治疗的数值也越来越宽松,从原来12就要去照蓝光,到现在15甚至18之下都可以不用额外治疗。国际上对黄疸的认识也逐步地回归理性。但是大陆的父母还停留在看到黄疸就“如临大敌”,甚至母婴分离导致母乳喂养失败和障碍。下面就让我们认真看看台湾刘博士的文章,更多地了解黄疸吧!

    1、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2、为什么新生儿会有黄疸?

    大多数的新生儿会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但绝大部分都是生理性黄疸(含母乳性黄疸),很多父母看到黄疸就胆战心惊,却不知道这是正常婴儿的正常反应,并不是需要特别担心的问题。黄疸的形成是因为新生儿有较多的红血球数目,而且他们红血球的寿命70-90天,又比成人的120天短,红血球被破坏后经一连串反应后产生胆红素,就会引起黄疸,皮肤、眼白等处就会发黄。

    当然也有一些孩子是因为病理性的问题导致黄疸,比如胆道闭锁,先天性肝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泌尿道感染。如何分辨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接着看下文。

    3、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少量的存在体内反而对新生儿是有益的,所以黄疸数值只要不超过255μmol/L(15mg/dl)是不需要特别去治疗。

    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早产儿不超过255μmol/L(15mg/dl)即为正常的生理性黄疸。但介於12 mg/dl ~15 mg/dl的黄疸,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但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的情况下,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也有一些孩子会持续更久),都不需要太过着急与治疗。

    4、黄疸的宝宝不需要停母乳!

    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在国内很多医生,会要求妈妈停喂母乳,但要强调的是除非血清胆红素大于306μmol/L(18mg/dl),才需要暂时停喂,因为如果暂停哺乳48小时,胆红素就能明显下降达50%,所以停喂48小时后可以再继续哺喂母乳,只要增加喂母乳次数及奶量,增加宝宝排便次数和量可降低黄疸。千万不要因此而改喂配方奶。

    5、新生儿黄疸需要哪些治疗?

    a. 照光治疗

    在大陆一般只要足月儿不超过204μmol/L(12mg/dl),即为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只需频繁喂奶,能加速排便和代谢。但只要超过204μmol/L(12mg/dl)即建议照光治疗,其实是不需要的再次提出新的观念,若根据最新的国外研究报告指出,血清胆红素大于255μmol/L(15.0mg/dl)时,才需要进一步治疗,也就是照蓝光。

    b. 茵栀黄

    在国内医生会建议不超过204μmol/L(12mg/dl),就是正常的生理性黄疸的新生儿服用茵栀黄加速黄疸消退,但茵栀黄,除了说明可以降低谷丙转氨酶外,并没有确切可以降低胆红素而达到退黄疸的作用,而且只要是正常生理性黄疸,增加喂食促进排便,宝宝胆红素自然能消退。所以常有爸妈问我到底需不需要吃茵栀黄呢?在国际的新生儿科学领域里,并没有服用茵栀黄可以降黄疸的证据喔!另外对于G-6-P-D缺乏的宝宝(俗称蚕豆症),若服用茵栀黄则会有溶血现象,更会让黄疸加重,也是必须要注意的。

    6、新生儿黄疸回家该注意哪些呢?

    老一辈的人可能会认为,把宝宝照日光灯或置于强烈太阳光下曝晒,可以让黄疸消退,其实这样做相当危险又无效的作法, 婴儿可能会因强烈的光线伤及视力,也可能引起脱水休克。

    在正常的日光灯下或于日光灯一般光线下观察宝宝肤色比较准确,新生儿的黄疸大约是由脸部先开始,严重时肤色黄才会黄到身体与手脚。建议父母亲用自己的手掌和宝宝的肤色相比,如果发现黄疸在身体躯干部分时,可以再观察;如果膝盖以下的皮肤也出现黄疸时,则应带宝宝返院检查胆红素的数值。




新生儿有黄疸可以吃母乳吗?

宝宝拉的一块一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