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环后月经伴有大血块可以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可能跟子宫内膜炎有关,需要遵医嘱,合理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地抑制炎症反应。同时也可以配合使用宫血宁胶囊等药物,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
在治疗期间,需要多注意保暖,以免出现着凉的情况。
放环后短期内少量出血是由于安放避孕环擦破了子宫内膜,但很快就能修复,出血一般持续数日,血量不超过经量,不需处理。但是部分妇女,约为15%~20%,放置避孕环后,由于子宫内膜发生组织化学改变,产生局部凝血障碍,表现为月经量过多、月经期延长、经期不规则出血,个别还有月经淋漓不净、白带增多混有血液等,由此可以造成机体内铁的大量流失,这不仅可以引起贫血,还会影响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含铁酶的功能,使患者出现困倦乏力,萎靡不振等表现。
上环后出血怎么办
一般来讲,经量增多在安环初期,有些妇女的月经量会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或者经期延长,或者出现不规则点滴出血。这主要是在子宫内膜脱落时,避孕环和子宫内膜之间发生摩擦,造成了子宫内膜损伤所致,一般会自然好转。而如果出血量多且持续时间长,可能因为子宫并未完全适应避孕环,或者是由于患者到小诊所进行上环手术,感染上了妇科疾病,此时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以便确诊病情,做有针对性的治疗。
(1)上环后阴道出血时期内,注意休息,适量服用一些药物。饮食上多吃些含铁质的食物,如猪肝、水果、花生、核桃等。经过这些处理,如流血不止或3-6个月上述症状无好转,可考虑换环或取环,改用其它方法避孕。月经周期的变化比较明显应到医院去检查。
(2)、适当休息,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一般放环后要休息1--2天,一周内不要做过重的体力劳动,以免造成环的脱落和出血。
(3)注意卫生,避免感染。上环后外阴部要每天清洗,保持清洁,2周内不要坐盆洗澡,2周内不要同房,避免感染。
(4)、注意阴道流血和环的脱落,如果发现阴道流血较多,超过平时月经血量一倍以上或流血时间较长,月经周期的变化比较明显应到医院去检查。头3个月内,还要经常注意环有没有脱落。
(5)、定期检查一般放环后第一次检查是在放环后第一次月经来后,第二次是放环后的3--6个月内,第三次检查是在放环后满12个月复查,以后每年复查一次。
上环后出血食疗法
下面介绍开出各种食疗方子,针对不同的出血现象对症下药。缓解出血现象,希望能够帮助你早日康复!
1、如果患者阴道出血,或者出现赤带,经量增多,色红有臭味,经期延长,下腹坠痛,平时带下多,色黄,舌稍红,苔黄腻,脉细。这种情况属于下焦湿热型,治疗要清理湿热,可选用草薢、茵陈各12克,海螵蛸、椿根皮各20克,白头翁、贯众、鸡冠花、蒲公英、败酱草各15克,茯苓、炒黄柏各10克水煎服。
2、如果患者阴道出血,或者经行不畅,色紫有块,量较多,或者淋漓难尽,下腹、腰骶下坠,舌质黯,苔薄白,脉弦。这种情况属于气滞血瘀型,治疗应理气活血,可选用当归、川芎各5克,桃仁、香附各8克,炮姜4克,益母草12克,蒲黄、茜草各10克水煎服。
3、如果患者阴道出血量较多,或者经期长,色淡,质稀,气短无力,面色无华,舌质淡嫩,有齿痕,苔薄白,脉细。这种情况属于脾虚型,治疗要健脾摄血,可选用党参15克,生黄芪12克,白术、阿胶(烊冲)、荆芥炭各10克,枳壳8克,升麻炭、炙甘草各6克,柴胡5克,海螵蛸、仙鹤草各20克水煎服。
如果患者经量过多,或者时多时少,经期延长,色鲜红或紫黯,质粘稠夹块,性情抑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而滑。这种情况属于肝郁血热型,治疗要疏肝凉血,可选用生地、地榆各15克,柴胡、白芍、茯苓、白术、黄苓、侧柏叶各10克水煎服。5、如果患者经量过多,或者淋漓不净,色鲜红,质薄,或夹深红色血块,经后下腹绵绵作痛,腰酸腿软,心烦不寐,舌红,苔少,脉细数。这种情况属于阳虚血热型,治疗应滋阴清热,止血固冲,可选用生地、熟地各12克,元参、麦冬、白芍、龟板胶(烊冲)、天冬各10克,旱莲草、女贞子、地榆、槐花各15克水煎服。
运用宫内节育器(IUD)进行避孕(又称放环、上环或带环),易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内膜局部破损时可产生少量不规则出血,可伴有下腹壁胀痛。另一类情况,放环后月经量增多,出血时间也延长。西药常用纤溶抑制剂,止血环酸、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氟灭酸),对减少出血量较为有效。
中医常称本病为“放环经漏”、“带环崩漏”、“放环后出血”等。针对病因病机,选用中医药治疗,经临床证实其有较明显的疗效。一般多采用益气、活血、止血、清热解毒等法治疗。
本节选介扶正解毒汤、清宫环宁汤等经验方计6首。
1.扶正解毒汤【药物组成】党参、黄芪、黄柏、炒栀子、巴戟天各15g,川楝子12g,银花、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炒苡仁、益母草各30g,淫羊藿、香附、炮姜各10g,甘草6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待血止后,再于经后服药10剂。连续治疗2个周期以上。
【功效主治】本方功可健脾益气、补肾温阳、清热解毒、止血。主治带环所致的月经过多(带环崩漏)。
【临床运用】本组189例,均带环2年以上,行经月经量多、淋漓不断半年以上。用上方治疗2个月经周期,结果:痊愈152例(80.89%),好转28例(13.48%),无效9例(5.03%)。总有效率为94.97%。
【经验体会】带环导致月经量多,临床比较常见。病员常有月经先期、经量较多、面色姜黄、心烦易怒等候,究其病因病机,常与脾肾不足、瘀血热毒搏结于胞宫所致,故治疗当益气健脾、益肾温阳、清热解毒、活血止血为大法。本方即是据此而组方的。验之于临床,疗效显著。
【方剂来源】胡玉荃,等.中药治疗带环崩漏的体会.中医杂志,1992,(11):44.2.清宫环宁汤【药物组成】蒲公英、茯苓各15g,黄芩、焦山楂、当归、赤白芍、陈皮、侧柏炭、山栀各12g。
加减变化:少腹坠痛加乌药、香附;血瘀加益母草;湿甚加泽泻、苍术、车前子;腰酸痛加川断、枸杞子;阴虚加生地;气血亏损加党参、黄芪、阿胶。
【治疗方法】日1剂水煎服。3日为1疗程。
【功效主治】本方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理气止痛。主治放环后阴道出血。
【临床运用】用自拟清宫环宁汤治疗因避孕放环后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66例,效果良好,其中治愈(流血停止,临床症状消失,三月后未复发)54例;好转(经2~4疗程流血控制,临床症状缓解或复发者)10例;无效2例,总有效为98.5%。
【经验体会】育龄妇女避孕放环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颇为多见,此类患者平素多伴有带下质稠或黄臭、阴部痒痛、经来量多色深,心烦急燥或患宫颈炎、阴道炎、月经过多等其它妇科病症。放环后内外因果关系的变化,湿热结滞子宫,血热妄行,则流血不止。自拟清官环宁汤清热凉血止血,燥利湿邪。赤芍、侧柏炭凉血活血止血;白芍养血柔肝;当归养血祛瘀生新,促进子宫复旧;山楂散瘀止痛,陈皮、茯苓健脾和中,使苦寒之品不伤脾胃。
【方剂来源】魏金荣.清宫环宁汤治疗放环后流血66例.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759.3.苎根止崩汤【药物组成】鲜苎麻根(去红皮)30~50g,生地、墨旱莲各20~30g,蒲黄炭、茜根炭各10g,生甘草5g。
加减变化:挟瘀块者,加丹参20g,丹皮、赤芍各10g;头昏乏力者,加党参30g,黄芪20g;漏下过多者,加煅龙骨、牡蛎各20g。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服药期间停用其它药物,3天为1疗程。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止血行瘀。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放环后出血,妇科炎症,流产,子宫肌瘤。
【临床运用】本方治疗34例,总有效率为94.1%。用药天数:1~3天者23例,4~6天者10例,7天以上者1例。
【经验体会】本方以苎根为主药,性味甘寒,入肝脾经,具止血、安胎、清热之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出血,效果良好。方中生地清热凉血滋阴;茜草根凉血止血,活血化瘀;旱莲草补益肝肾,凉血止血;甘草调和诸药。全方药味简单,共奏清热凉血、止血行瘀、补益肝肾之功。融塞流、澄源、复旧之法于一体,实为治崩漏之良方。
【方剂来源】李志雄.“苎根止崩汤”治疗崩漏34例.江苏中医,1991,(6):14.4.环崩Ⅰ号方【药物组成】生地黄15g,补骨脂,制香附各12g,金樱子根,白头翁,生地榆各30g,生蒲黄(包)、五灵脂、大黄炭各9g,大红枣7枚(重者生地榆60g,大黄炭15g)。
【治疗方法】每日1剂,30日为1疗程。
【功效主治】补肾调冲,祛瘀止血。主治放环后月经量多。
【临床运用】经本方治疗后疗效以年龄组观察,27~35岁组共44例,其中显效5例,好转36例,无效3例;35~42岁组共26例,显效4例,好转18例;无效4例。P值>0.05,两组无显著差异。以病程组观察,1年以内组共12例,其中显效4例,好转7例,无效1例。1~2年组共16例,其中显效2例,好转12例,无效2例。2~3年组共31例,显效2例,好转26例,无效3例。3年以上组共11例,显效1例,好转9例,无效1例。总计显效9例(12.86%),好转54例(77.14%)。
【经验体会】根据临床观察,因放环后出现月经量多等副作用严重者只是少数。据统计,占99/6。且患者素体多虚,经辨证属脾肾两虚者约37%,肝肾不足者34%,其它占29%。有慢性病者26例,血小板减少症2例。因此治应从补虚着手。用本方亦治疗了几例输卵管结扎后引起的崩漏,月经失调而经西医久治不愈者,亦有效好疗效,可供参考。
【方剂来源】许仁和.自拟“环崩1号方”治疗放环后月经失调.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7):25.5.环漏汤【药物组成】茵陈30g,荆芥炭20g,炒黄芩、制苍术、滑石、益母草、茜草、当归、地骨皮、地榆炭、川楝子各10g。
加减变化:血瘀甚者加桃仁、红花,重用益母草;湿热甚者,加贯众炭、败酱草;气滞明显者,加延胡索、炙枳壳、炒白芍。
【治疗方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服药期间停用其他药物。对照组用西药止血敏0.5g,每日2次。肌肉注射。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本方清热利湿,活血凉血,兼以疏肝解郁,主治放环后经漏。
【临床运用】病例随机分为两组。环漏汤治疗组52例,西药对照组44例,共96例。月经持续时间为9~35天,以15天左右为多。疗效标准为。痊愈:服药1周,经漏完全停止。全身症状消失。好转:服药1周,经漏停止,全身症状未全部消失;无效:服药1周,病情如旧。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好转29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9例,好转22例,无效13例。治疗组的有效率94%,对照组为70.4%(P<0.01)。用药天数,治疗组为1~3天者24例,4~7天者25例,8天以上者3例;对照组为1~3天者13例,4~7天者18例,8天以上者13例(P<0.01)。
【经验体会】节育环进入胞宫后,原来平衡的内环境起了变化。湿邪乘虚侵袭,留恋胞脉,久蕴化热,扰动血海,遂致经漏。因此环漏汤用茵陈为君,清热利湿以治其本;黄芩伍苍术,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又不伤阳气;滑石甘淡,利湿而不伤阴,三者为臣。茜草、益母草、当归活血凉血;地榆炭、荆芥炭收敛止血;地骨皮清胞宫之热,诸药为佐。川楝子疏肝经之郁以为使。各药合用,清热而不伤阳,利湿而不损阴,补不碍湿,行不动血。
【方剂来源】李丹.环漏汤治疗放环后经漏52例.浙江中医杂志,1990,(4):158.6.苎艾汤【药物组成】苎麻根150g,五月艾根100g,猪肾1对,糯米酒50ml,白盐少许。
加减变化:兼有血瘀致漏者,加益母草,以增强去瘀生新、引血归经;兼血热者,去糯米酒加旱莲草,以增强养血清热,凉血宁血;兼气虚者,加黄芪,以增升阳举陷之力。
【治疗方法】先将猪肾剖开,用少许白盐搓洗,去其尿味、然后将洗净切碎之苎、艾根加水2000ml,文火共煎,待煎至750ml左右,乘沸放入糯米酒及适量白盐,再煎煮沸后即可饮用。每天1剂,分2次喝汤吃肉。
【功效主治】养血调冲,温经止血。主治人流,放环后经漏。
【临床运用】本组83例,放环后经漏64例,经用本方后痊愈62例,无效2例,治愈率96.9%;人流经漏19例,经用本方全部治愈。总治愈率97.6%。如一教师32岁,一月前经刮宫术,本月放节育环后即漏血淋漓已20余天,前医用固涩之品无效。现拆腹部隐痛,卧则稍停,立又漏下,经色黯紫,挟有血块,块下痛缓,舌边微有瘀斑,脉之弦涩。此属胞络瘀阻,血不循经,拟化瘀澄源、引血归经之法,方用苎艾汤加益母草30g。服本方3剂后经漏即止,腹痛亦除。因恐复发。嘱用苎艾汤继服2剂,以资巩固。半年后随访,月经正常,身体康复。
【经验体会】人流、放环使冲任受损,瘀阻胞络,则新血不循常道,溢于脉外,致成经漏。方中苎麻根止血散瘀,使血止而不留瘀;五月艾根善调冲任,暖胞宫,止崩漏,能和血通脉,引血归经;猪肾为血肉有情之品,能补肾气,益精髓,固冲任,摄精血。配糯米酒意在宣行药势,温通经脉。白盐既可佐味,又因味咸能引药入肾,使之药到病除。诸药合用,不仅能养血调冲,温经止血,而且能化血中之瘀,通经脉之滞。
【方剂来源】谢震强.苎艾汤治疗人流、放环后经漏疗效分析.新中医,1984,(8):25.
上环后的一年内,尤其是最初3个月内,常发生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中点滴出血,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放环后的副作用。放环最初总有个适应过程,先观察一段时间,如有其它不适症状,可考虑取环。
病情分析:
您好,是的,放环后,月经量是会增多,并且月经周期会缩短一些。一般半年到一年后会缓解和消失,没有多大的关系。
指导意见:
你在出血多时,可以先服用些药物治疗,如:阿莫西林、布洛芬、安络血、维生素C,连续服用5-7天;然后每次来月经都服用5-7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如果不能缓解,再考虑取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