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表现的任何不适都会让妈妈感到措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应对,尤其是最常见的湿疹症状,经常是从最显眼的脸上开始发作,眼看宝宝脸红得一片一片,更是担心护理不好会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积影响美观。除了及早请医生诊治外,还有很多专治湿疹的湿疹膏和口服药,妈妈们应该如何选择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下湿疹宝宝的用药注意事项。
宝宝的肠胃非常脆弱,免疫力也比较低,如果没有医生诊治要求吃药的话,一定不要随意给宝宝使用口服药物,以免引起其他的危害。如果湿疹症状并不明显的话,可以通过积极的护理来缓解,无需涂抹药膏。药膏的使用也要避免使用激素类药物或民间生产的没有医检标志的三无药品。
治疗宝宝湿疹时,家长应该先清除患处的渗出水或者已经结的痂,先用温和的水,把宝宝的患处轻轻的洗干净,先给宝宝涂抹上保持湿润的湿疹膏,然后再涂抹有针对性的药膏。在涂抹时要注意不要用力擦,只要轻轻的将湿疹膏涂上去即可,而且只需对已患有湿疹的患处局部用药,无需大面积涂抹。
如果是在宝宝能够用嘴接触到的地方涂抹药膏的话,最好能够在涂完药膏一个小时内简单包扎或看护宝宝,不要用嘴接触患处,以免误食药膏。
宝宝得了湿疹最主要的就是饮食和家庭护理
饮食要定时定量,如吃牛奶要多喝水,少加糖,煮沸时间可稍长些。随着年龄的增长可给予多种维生素食物,不可吃得过饱。如有便秘可给服蜂蜜或调换饮食。如有消化不良,应及时治疗。
注意事项
1.婴儿湿疹皮损勿用水洗,严禁用肥皂水或热水烫洗,可用植物油擦干净,且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
2.婴儿睡前应将其两手加以适当约束,以防抓伤,引起皮损泛发。
3.衣着应宽大,清洁,以棉织品为好,婴儿尿布应勤换洗。
4.激素类软膏若用于面部或大面积长期应用可产生副作用。
拓展:预防常识
1.尽量减少环境中的变应原,如屋尘、螨、毛、人造纤维、真菌等。
2.温度适宜。室内温度不要过高,衣服不要过暖,减少汗液分泌的刺激。
3.注意饮食的性质、调配和喂哺间隔时间,不要喂的过饱,尽量避免吃牛奶,鸡蛋等异性蛋白食物。
可以用宝宝湿疹膏或炉甘石洗液
一般湿疹无需治疗有自愈性,平时注意护理,不要用过热的水给宝宝洗有湿疹的地方,尽量减少食用宜过敏的食物如鸡蛋,鱼,虾,羊肉等。湿疹的药膏含有激素,一般不建议频繁使用。
湿疹的根源是胃肠道系统的不完善,某些过敏性体质的小儿吃进去的过敏原易透过较薄的肠壁进入血液中,由于皮下毛细血管最丰富,所以湿疹就立刻表现在皮肤上。治疗湿疹的根本不是要从数不清的物质中测试出过敏原,去回避它,而是要完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且现在医学上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因此平时可以吃一些妈咪爱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改善宝宝的胃肠道系统,等宝宝胃肠道系统趋于完善,湿疹当会有所好转。
有的外用药都是治标不治本的。
需强调指出的是,湿疹是会反复发作的,用药初期可能会有所好转,但过不久又会复发,不建议长期用药,否则会使皮肤形成激素依赖症。
得了湿疹后,家长不要替宝宝乱涂成药。除了带宝宝看医生,使用药物治疗外,更需注意以下护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1、保持皮肤清洁干爽
给宝宝洗澡的时候,宜用温水和不含碱性的沐浴剂来清洁宝宝的身体。患有间擦疹的宝宝,要特别注意清洗皮肤的皱褶间。洗澡时,沐浴剂必须冲净。洗完后,抹干宝宝身上的水分,再涂上非油性的润肤膏,以免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宝宝的头发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经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细清洗头部便可除去疮痂。如果疮痂已变硬粘住头部,则可先在患处涂上橄榄油,过一会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长要经常留意宝宝周围的冷热温度及湿度的变化。患接触性皮炎的宝宝,尤其要避免皮肤暴露在冷风或强烈日晒下。夏天,宝宝运动流汗后,应仔细为他抹干汗水;天冷干燥时,应替宝宝搽上防过敏的非油性润肤霜。除了注意天气变化外,家长不要让宝宝穿易刺激皮肤的衣服,如羊毛、丝、尼龙等
。
3、修短指甲
若患上剧痒的异位性皮炎或接触性皮炎,家长要经常修短宝宝的指甲,减少抓伤的机会。
4、戒口
除异位性皮炎外,其他湿疹都无须戒口。让宝宝少吃动物蛋白质,如牛奶、蛋,必须在医生或营养师的监督下进行。在没有明显证据时,最好不要随便禁食某类食品。不提倡为了避免过敏,而使宝宝得不到应有的营养
5、如果宝宝是母乳喂养,妈妈在饮食上要注意清淡,避免鱼、虾、蛋等容易使湿疹加重的食物。
以下是湿疹的用药注意事项
1、名称中带什么“松”或带化学药名的不要用;
2、药物一般都有激素,万不得已时最好选药中药的;
3、气味太大、太香、太臭或有刺鼻气味的不要用。
另外,晒太阳,衣服穿得太多,宝宝太热、洗澡过频、过热都会加重宝宝的湿诊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