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我们在补肾回阳时要注意的事情(平时的补肾饮食有哪些?)

时间: 2023-03-12 01:41:16

我们在补肾回阳时要注意的事情

我们出现肾虚、肾亏的状况,虽然说不是什么大病,也是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但是也是会使得我们的身体状况变差,生活中是有很多的补肾回阳的食物,但是我们也是会存在很多的误区,下面就是一起来看看补肾回阳需要注意的一些事情。

1、肾壮阳保健品

我们要知道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所以我们在调理肾虚壮阳的时候是要很好的注意多在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运动锻炼,在饮食上也是可以多食用有壮阳效果的食物,补肾壮阳也是有很好的种类,是肾虚、阳虚、精虚、气虚的区别,所以也是不能够乱补。

2、有男人才会肾虚

很多人都是认为只有男性朋友才是会出现肾虚,需要补肾壮阳,其实女性朋友也是会出现肾虚的状况,所以女性朋友也是需要很好的注意调理和滋补,改善肾虚补充阳气,在平时的生活中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增强锻炼,注意营养。

3、虚大补

我们在进补壮阳的时候,一定是要注意不要大量的进补,过猛了是会对身体产生副作用,所以我们在补肾补阳气的时候一定是要注意不用药就是不要用药。

4、饮,请敬而远之

我们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都是喜欢吃一些凉的食物或者是喝一些冷饮,来很好的清热消暑,像很多人就是会选择食用冰镇西瓜,而这些寒凉的食物进入身体后是会都身体产生损伤,会大量的损耗我们身体的阳气。

上面就是为大家介绍的一些我们在回阳补阳的时候要注意的事情,我们在生活中补充阳气回阳的时候也是要很好的注意这些事情,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的重要,避免对身体产生很多的不利影响,希望对大家是有帮助吧。

平时的补肾饮食有哪些?

峻补法

无论什么病,如日久伤损正气,虚久不复,成损变劳之后,往往导致肾之精气大伤,所以中医有“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之说。如同医书中所描述的四损、四不足、五劳、六极、七伤诸证,常须用峻补法才能收效。所以,明代的绍兴名医张景岳在“精气夺则虚”,“虚则补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等前人论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说:“若精气大损,年力俱衰,真阴内乏,虚痰假火等症,即从纯补,犹嫌不足,若加渗利,如实漏卮。”对大虚之症,常用峻补法大补精血,唯恐减去补力,主张不要杂以泻药。他补肾常重用熟地,而且配合人参、山萸肉、杞子、甘草这一类的药,这种纯用补药组方而且剂量较重的补法,就属于峻补法。

后来,清代名医叶天士在张景岳这种药法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了血肉充养的理论。按照叶天士的观点:“精血有形,以草木无情之物为之补益,声气必不相应。”叶氏这话的意思是,肾虚日久,其虚已甚者,一定累及到奇经八脉,而草木之品,大多不人奇经,只有用紫河车、鱼鳔珠、鹿茸(角)、龟板胶、猪脊髓(牛、羊脊髓)以及淡菜等血肉有情之品,才能同气相应,栽培身内竭乏之精血,但叶天士认为肉苁蓉、巴戟天、川续断、菟丝子这几味草木药也能人奇经补虚损,他治肾之精气大虚者,常用以上所谈到的一些药品组方,这也是一种峻补法。

前人的峻补法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种:

峻补治急症诸如大出血时血脱益气,用大剂独参汤救急,以弥留肾命之真元,伤寒晕厥破阴回阳,用大剂四逆汤拯危,以接续肾命之元阳。这种以附子、人参类药为主者,是侧重于固气阳。

峻补治重症用纯静之品滋填及温柔之品栽培等,此种以熟地黄、鹿角胶类药为主药者,侧重于养精血。

缓补法

病有久病新病之异,虚有大虚微虚之别。肾之精气大虚不用峻补是不行的。但如果只是稍微有点肾虚体征,就不必峻补了,这时不妨用缓补法。即使是久病肾虚,如果症情并不危重急迫,也不妨用缓补法。

因此,有些老年人,虽精血虚亏但并没什么病,或者有些青年人,虽肝肾偏虚但并不重,就没有必要采用峻补法。如果急切好功,操之过急,用大剂量的黏腻滋填药物峻补,这就像叫营养不良的病人一餐吃上1只大甲鱼一样,恐怕妨脾碍食,适得其反。所以,对缓补法不要因为其作用缓就怀疑它。

肾虚未到危急沉重地步,而其虚不甚者,不妨用黑大豆、桑椹、胡麻、核桃肉、芡实、栗子之类清淡缓补之即可。此外,也可选用一些性味比较平和、偏胜之性不大、副作用小的药丸,如青娥丸、元武豆、蟋桃果之类。

如果不服药,可采用食疗,除了以上提到的核桃肉、黑大豆等植物性食品外,如老鸭、猪肉、羊肉、鳗、鳖、鲍鱼等兽禽鱼肉之类的动物性食品,也都有补肾虚之效。缓补法虽收效缓慢,但平稳少弊,能于稳妥之中,渐收补虚强身之功,实也有它一定的优点。

涩补法

涩补是针对肾的特性提出来的。按照中医理论,肾是封藏之本,藏精而不泻。如果固藏失职,遗精频繁、盗汗甚多、精气亏损,甚至滑精不禁,这时单用峻补、缓补等法以补肾之气精而不加固涩,古人比喻为“如实漏卮”,意思是说这是在往漏杯子里加水,漏杯子不补漏光加水,自然是永远也加不满的。金匮肾气丸中,从“补脾启生水之源’着眼,但不用补脾首选药白术:从“补肝杜耗水之路”着眼,但不用补肝常用药白芍,所选的恰恰是具有涩固作用的山药和山萸肉,足见古人组方选药之匠心。所以肾虚的人如果在有滑精、盗汗、崩带等失固症状时,就应该采用涩补法,这种涩补,一般称作补涩固精法,有时也称作固涩肾气法。而龙骨、煅牡蛎、芡实、莲子、金樱子、山药、山萸肉、生黄芪之类,是本法运用时之常选药。

通补法

补肾既然要涩,为什么又有通法呢?为什么竟说通也是一种补法呢?原来用药的机理,往往相反相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开合相济。所以中医补肾,在用涩补药时,也常与通药互施。对此,叶天士曾说:“非通无以导涩,非涩无以固精。”中医还有这样一种说法:“浊窍开则精窍闭。”所以,许多医家认为通药不但能引导涩味以固精,且能使补肾之药得以更好地发挥其补益之效。另外,属于通补的还有润导行瘀一法,其治在于血分,如瘀不去而新不生,以致肾虚难复,如女劳疽这种病,就不但要润燥以补其虚,而且要活血以通其瘀、瘀去则新生,燥润则血活。

清补法

肾虚者有精虚、气虚、阴虚、阳虚种种之不同,精虚者未必有热象,而阴虚者每多兼火动,火动者忌用温热药。张景岳说过:“阴虚多热者,宜补之以甘凉,而辛燥之类不可用。”又说:“阴虚者宜补而兼清”,清补也是补肾之一大法门。但清补法细分之也有种种的不同,如阴虚火动症,火邪不甚亢盛者,宜“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法是秉《内经》“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这个原则发展而来。本法不是以寒凉药清热为主,而是用地黄、山萸肉、山药、女贞子、墨旱莲这一类药甘凉养阴,使肾阴旺盛,以抑制肾阳偏亢。但由于阴虚与火动可以互为因果,实际上,“壮水之主”亦必配以清泻相火之药,如六味丸中以熟地为主而配以丹皮、泽泻这两味凉泻相火之药,就可收“退热则阴益生”之效。如果阴虚火旺,而邪火之旺跃居为矛盾之主要方面,就不能拘泥于赵氏之说了。这时可用朱丹溪的大补阴丸法,甚至用李东垣的大补丸法,也就是说用苦寒坚阴法,这是一种以泻为补法。如果阴也虚,火也亢,除了丹溪的大补阴丸,景岳的滋阴地黄丸也可选用。如果阴虚阳亢,风阳随肝木升动之性而上扰,成为上实下虚之症,这时可用养阴潜阳法,此法是在用地黄、首乌、白芍、玄参等滋肾凉肝品时配以生牡蛎、珍珠母、龟板、鳖甲等潜阳熄风品。

温补法

“劳者温之”,这不但是理虚大法,也是补肾要法。

张景岳说过“阳虚者多寒,宜补而兼暖”。这就是说,肾虚而有怕冷肢寒等阳衰症状的人,补虚用药,不但要用甘温柔剂以养阳(医者比喻为添油助焰),而且可以酌加附子、肉桂,甚至细辛、干姜之类的热药以壮阳(医者常称为破阴回阳)。叶天士认为温补肾阳之虚,不能轻率地用附、桂等刚燥之品,恐有劫脂伤精之弊,他主张用“柔剂养阳,通奇脉而不滞之品”,如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枸杞子,鹿茸、鹿角胶、核桃肉、海参之类,认为这是治肾阳虚之正治。张景岳理虚,根据阴阳互生的原理,最喜用阴阳同补之法,但他的左归丸、左归饮诸方,都不以阳中求阴为借口而稍用桂、附,就是这个道理。但桂、附气质雄烈,也可取其祛寒伟力作为温补肾阳之用,但一般都须与大甘之品,如人参、熟地、炙甘草之类妥为配伍。所以樊开周针对客观实际,按药性之刚柔,明确地将温补法划分为刚剂回阳法与柔剂养阳法。

双补法

从肾的生理来说,阴阳是互根互生而不可分的。所以张景岳曾指出:

“以精气分阴阳,则阴阳不可分,以寒热分阴阳,则阴阳不可混。”精气之阴阳,是指生理而言,寒热之阴阳,是指病理而言。通常所说的补阴补阳,是指生理上精气:通常所说的泻阴泻阳,是指病理上的寒热。基于这个实质,围绕补肾的问题,张景岳从理论上对运用双补药法作了阐发。他说:“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绝;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这就是说,能从阴阳生化之源这一点出发考虑,才是善于培补之高手,这样一来,双补法就产生了。

但必须指出,双补法要结合临床实际,不能侈谈理论。而且,从理论上来说,阴阳二虚者侧重仍往往有所不同,故双补法运用时,或补阴为主,或补阳为主,药法上仍然各有偏重。比如张景岳的左、右归四方,虽然反映出他的双补药法,但从方剂补阴补阳的偏重来看,仍分别属于补阴补阳剂。否则就没有左、右归的分别了。但从双补理论来分析左、右归,景岳的组方思路就显得非常地清晰,如左归丸,是在以熟地等补阴为主的同时,配以鹿角胶、杞子等温柔养阳药,其目的既在于增强大补精血之用,又是“阳中求阴”理论在实际组方中的具体运用。而右归丸呢?它以鹿角胶、菟丝子、枸杞子、附子、肉桂等药刚柔互施,全方温热扶阳、补精血的作用十分突出,所以决定了本方属于温补范畴的性质。但此方虽立足温补养阳,仍是以擅长滋肾阴的熟地剂量为独重,这就反映出了“阴中求阳”从培补化源人手的组织法,因而它也具有阴阳双补之作用。

间补法

肾虚不直接补肾,采用五行学说中的隔一隔二治法,即通过补其他脏来促使肾虚恢复,这种间接的治法简称为间补法。治肾的间补法中,以补土生水法最为重要。如常用补中益气汤加五味子、麦冬之类,实是补脾肺以生肾水之法。又如按“虚则补其母”的理论,用补肺药以生肾水:按“补子实母,以杜耗水之路”的理论,用补肝药以益肾水,都是一种间补法。

补肾的好方法:还阳卧

还阳卧又叫回阳卧,在瑜伽里称为:束脚仰卧。
经常练习可以让我们打通:肝、胆经、脾、胃经、肾、膀胱经等六条经络。

可以很好的改善畏寒怕冷、腰酸背痛、身体浮肿、尿频等症状。

是我们平时补充肾阳的一个好方法。

此外,它还可以调节血压,缓解下背部疼痛,缓解静脉曲张和坐骨神经痛,减轻因痔疮引起的疼痛,改善消化不良和胀气, 强肾,改善控尿功能,可以调整不规律的经期,减少痛经和白带过多,调节月经流量,缓解痛经,促进卵巢功能正常,对女性同胞来讲是很好的调养体式!

练习时,首先熟练还阳卧功法,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练习。

身体自然平躺仰卧,胯关节放松,两腿弯曲,小腿向内收,两脚心相对,脚后跟正对着会阴处,两手心放于小腹处,掌心向着腹部。
摆好姿势后,微闭眼,心中默念「虚」字,以鼻吸气,意想气聚于小腹处,再滚动到后腰;以嘴呼气,意想体内的邪气随着呼气排出体外。每晚睡前练习半小时。
还阳卧练习一个月后,再高层次的练法是混元卧。姿势依旧为仰卧,两脚心相对,两手要十指交叉并盖在头顶的百会穴处。通过练习还阳卧、混元卧,可很快使阳气充盈起来!
对于初级练习的小白来说,切记不要贪快,做什么都要慢慢来,如果在练习中有疼痛,可以适当的减少运动量。

所有的事贵在坚持,坚持更重要。

这个动作很简单,也很放便,刚开始练习时,也许我们的动作不太标准,没有关系,重点是在坚持!

随着练习的深入,我们才能逐渐标准。

最后,我们需要练习到,脚后跟可以接触到会阴穴。

这个动作简单,需要持之以恒方有功效。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