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三种补气健脾食材保护肠胃要必选

时间: 2023-03-13 05:42:02

三种补气健脾食材保护肠胃要必选

很多白领人群都会出现肠胃不适的情况,如果经常饮食不规律不注意的话就会诱发一些疾病的发生。如何缓解肠胃不适的情况?可以选择一些具有补气健脾的食材来调理体质,下面就来具体的介绍一些对肠胃有保护作用的食物。

补脾食物:糯米

糯米味甘、性温,入脾、胃、肺经;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反胃、食欲减少、泄泻和气虚引起的汗出、气短无力、妊娠腹坠胀等症,适宜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产后之人食用。糯米可以有缓解消化不良的作用,对于出现的食欲不振,食欲减少的情况有调理的作用,对于补脾胃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补气血的功效,但是如果是肠胃不好的话,最好要少吃。

补脾食物:鲫鱼

鲫鱼有很好的健脾利湿作用,身体浮肿、容易口渴、食欲差、容易困倦的人吃鲫鱼可以健脾,缓解这些症状。鲫鱼具有温补的作用,还可以有健脾利湿的功效,对于缓解身体湿气重浮肿有调理的作用。

补脾食物:地瓜

地瓜是补脾胃的食物之一,它具有补脾、宽肠胃、益气力的功效,很适合身体瘦弱、容易乏力、脾虚的人吃,但是不要吃的太多,以免导致肠胃胀气的情况出现。如果是肠胃不好的话,地瓜可以适当食用,具有促进食欲润肠通便的作用,可以缓解身体乏力。

三种具有补气健脾的食材,上面的都介绍了相关的内容,都是比常见的杂粮和食材,但是对于肠胃来说有调理的作用,而且也具有滋补的功效,大家可以经常吃这样的食谱,对于保健养生有好处,而且也可以有温补的作用,这些食材大家可以经常吃。

这三个藏在菜中的“健脾宝贝”,补血、益气、和胃!好脾胃吃出来

名家 养生

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曰:“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意思是说江浙之地是天地初生之处,当地人以鱼盐为 美食 ,物产丰富,适宜生长。今天让我们跟着国家级名老中医王麟鹏一起来品品浙江菜。



01 浙菜中的健脾补血珍品


王老推荐的第一个浙菜食物是:健脾补血珍品。《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反之则气血生化无源,气血虚亏。


脾气虚的表现: 饮食不佳、肚子胀、头昏气短、乏力倦怠等。


王老推荐了两道健脾补血的浙江名菜,一个是 回锅菜式老油条滑牛肉 ,另外一个就是 梅干菜炖肉



牛肉归脾胃经,性温凉,味甘,无论是四气五味归经都对脾好。大家只知道梅干菜好吃,但其实它还有健脾、补血、祛湿的功效呢!传说油条产自浙江绍兴,油条除了直接当早餐,还可以做成葱包烩、糍饭团……



中医认为:北方黄牛肉偏温,而南方的水牛肉偏凉。


老油条炒牛肉



02 浙菜中的健脾益气珍品


王老推荐的第二个浙菜食物是:健脾益气珍品。代表菜品就是 茴香豆


茴香豆的原材料其实就是蚕豆,浙江的蚕豆跟北方的菜豆大不相同,中医认为豆类是五谷里的珍品,民间流传着一句话:每天吃豆三钱,何需服药连年。



蚕豆归脾胃经,性温,属于药食同源的食材,有健脾益气的功效,主要是补脾胃之气,能改善食欲。


茴香豆做法




冬瓜皮蚕豆汤


【用法】 冬瓜皮30-60克,蚕豆60克,清水三碗,一同煮汤服用,一天喝两到三碗。


【功效】 健脾补气、祛湿气



王老建议, 湿气较重,体型较胖,轻度慢性肾病的早期人群 ,可以用这个方子进行调理。


03 浙菜中的健脾和胃珍品


浙菜还有两绝:烧菜不用料酒只用黄酒;上等的鲜笋卖的比肉都贵。这第三道就是健脾和胃之菜中珍品,俗话说山珍海味不如冬笋 一味。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笋有“化热、消痰、爽胃”疗效,具有:利七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功效。也有人认为,竹林丛生之地的人们多长寿与吃笋相关。


让笋保鲜的小妙招

在家找到一个密封罐,将新鲜的笋放进去,用米完全盖住,然后用保鲜膜和盖子封死放进冰箱里。这样保存的笋,可以保存1-2周,鲜味和口感都不变。


健脾养胃的食物有哪些?

健脾养胃的食物
1、糯米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故古语有“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
2、苹果
苹果是一种保健佳果,具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的功效,对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均有改善作用。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大便干结、高血压等。
3、白果
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经常吃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有效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让肤色焕发光彩。另外,用白果煮糖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4、山药
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山药可以健脾养胃,有助于人体消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饮食不节、偏食生冷极易导致肠胃不适,吃些山药也有帮助。山药属于淀粉类根茎蔬菜,在食用时以蒸食、煮食为好,应当避免油炸、爆炒等烹饪方
5、香菇
可以补脾胃,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衰退,少气乏力之症。现代用于防治佝偻病、胃癌。早在古代文献上就记载,菇菌类具有益气补虚、健脾胃,治疗皮肤病等多种功效。在挑选香菇时一定要闻一下,是否有刺鼻气味。
6、扁豆
扁豆,健脾养胃,消暑化湿,而且扁豆膳食纤维含量高,比我们常说的芹菜还要高3倍多。平时容易便秘上火的人不妨多吃点扁豆吧,但如果是因吃多了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而导致的便秘,就不能靠摄取膳食纤维来缓解了,它可能会让便秘更严重。
7、猪肚
猪肚是补益脾胃的佳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药”,是药膳主食。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不妨熬汤饮用,如猪肚黄芪汤有助于改善人们秋季食欲不振的现象,同时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开胃的功效。还适用于胃下垂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8、板栗
板栗果肉富含丰富的维生素,是良好的补益食品。板栗性味甘、温、无毒,入脾、胃、肾。果肉益肾气、健脾胃、壮腰膝、强筋骨,且活血、止血、消肿。栗子500克加白糖适量,制成糊。栗子糊具有健脾胃,厚肠道的功效。

健脾健胃的食材才有哪些

补脾健胃食物有猪肚、砂仁、鸽子肉、兔肉、鸡肉、茯苓、薏米仁、赤小豆、鸭胗、鸡胗、猪脾、山楂、麦芽、谷芽、白萝卜、羊肚等。这些食物部分补脾,部分健胃。补脾健胃食物,经常使用能起到补脾健胃功效,但侧重点不同。
健脾养胃粥的做法。
1、麦子红枣粥
原材料:麦子100克,红枣10枚,檽米100克,麦芽糖(麦芽糖浆)100克。
作法:麦子、红枣、檽米煮开2钟头,放进麦芽糖就可以。
功能:轻重缓急止通,抑汗养神。
2、板栗粟米粥
原材料:栗子300克,小米100克,老红糖适当。
作法:板栗去壳及细皮,切小傅与小米一同煮开4钟头,添加老红糖就可以。
功能:功能养血,养心安神。
3、三米合作经营粥
原材料:檽米、小米、苡米仁各100克,老冰糖适当。
作法:所述三米一同添加水炖烂,放进老冰糖就可以。
功能:健脾开胃,补心得湿。
4、治腹泻固涩粥
原材料:檽米100克,炒扁豆50克,炒山药20克,炒苡仁100克,芡石50克,老红糖适当。
作法:所述各物一同如锅中,煮开3~4钟头,放进老红糖就可以。
功能:健脾胃化湿,治腹泻涩肠。
5、一池清波粥
原材料:青黄豆300克,檽米100克,豆桨1000克,盐、鸡精少量。
作法:青黄豆用搅拌器倒成细泥,与檽米、豆桨一同煮2钟头,加盐、鸡精就可以。
功能: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祛火祛毒。
在熬粥的全过程时要有耐心,也要留意熟度,由于粥有黏性,非常容易粘底锅,煮糊的粥尽可能不必服用,由于在其中带有一定的致癌物,对身体危害。平常里若是嫌不便还可以单煮小米粥,不必小瞧小米粥哦,在其中带有的精粹一样能够 协助大家延年益寿。

健脾益胃的食材都有哪些?怎样吃更健康?

山药味甘,归脾胃经,具有健脾补气、补肾固精、养阴养肺的功效,适合慢性腹泻、便溏、脾虚等症患者食用,但是气滞胀满者和湿重者不宜食用。健脾健胃、补气养血,是一个很好的健脾食物,生吃补气、熟食养血。那么脾胃虚弱的人,会出现面色萎黄,精神疲惫,倦怠乏力,食后困倦,食少乏味,四肢欠温,气短怯冷等等症状。如果积食没有及时处理进一步导致咳嗽和发烧。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自己或家人的身体情况。表现为纳呆腹胀、脘腹痛而喜温喜按、口淡不渴、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小便清长或不利,妇女的白带会清稀而多、舌淡胖嫩、舌苔白润、脉沉迟等。


黄豆富含高蛋白,高钙。可以获取优质蛋白质。非常具有营养,有健脾益气,解毒的功效。要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在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可以每天早上都喝一碗热乎的粥,用温性食物,如小米,大枣,枸杞,羊肉等食物来熬粥,对脾虚是有明显治疗效果的。吃什么补什么。这对于脾胃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能够有效治疗食欲不振、便秘、腹胀等等疾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多餐,饭只吃七分饱。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忌暴饮暴食。猪肚有补虚,健脾胃的功效,平时可以多喝一些猪肚汤,能够较为有效地健脾益气,可以加一些板栗搭配,板栗性温,富含维生素,同样可以健脾养胃



木、火、土、金水。五行对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还有五色对五脏,即:青色入肝经,红色入心经,黄色入脾经,白色入肺经,黑色入肾经。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