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三道粥品可以帮助调理脾虚体质

时间: 2023-03-14 07:27:50

三道粥品可以帮助调理脾虚体质

体质不同,适合的调理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呢,我们应该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和方法。比如说脾胃虚弱的人群吧,应该吃一些好消化好吸收的食物,调理肠胃,一些油腻啊或者是刺激性的食物最好少吃或者是不吃,来看看脾胃虚弱的调理食谱吧。

大枣粥

原料:大枣10枚、粳米100克、冰糖汁适量。

制作:将粳米、大枣淘洗干净,放入铝锅内,加水适量先用武火烧开,后移文火上煎熬至烂成粥,再加入冰糖汁,搅拌均匀,盛碗内。

功效: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贫血、胃虚食少等症。大枣粥可以有缓解脾胃虚弱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有很好的缓解贫血的效果呢,对于出现的脾虚啊或者是食欲不振有调理的作用。

山药粥

原料:生淮山药500克、白糖。

制作:将淮山药扎细过筛,放入盆内,调入凉水成糊。锅中放适量水烧沸,边搅边下山药粉,烧至熟,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山药含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成分。《本草纲目》载“益胃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山药粥可以有健脾胃的作用,对于化痰止咳有好处,也可以滋阴润燥。

胡桃粥

原料:粳米30克,核桃30克,莲子15克,山药15克,巴戟天10克,锁阳10克。

制作:将核桃仁捣碎备用;粳米淘净备用;莲子去心;山药洗净去皮,切小块备用;巴戟天和锁阳用纱布包好备用。在大砂锅中加适量清水,放入全部主料煮粥,加红糖适量调味即可。

功效:本品具有补肾壮阳、健脾益气之功效,适于脾肾两亏型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如果是肠胃不好的话建议食用核桃粥哦,可以有补虚强身的作用,也可以提高体质。

如何调理脾胃虚弱的情况呢,上面的这些食疗方法就是不错的选择了,这些食疗的方法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作用,而且也可以提高体质,如果你也是属于肠胃不好的话,这些养生粥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吃,可以帮助你有效调理、

脾虚吃什么粥好呢?

大枣的用量为每日10~15枚(或20~30克),鲜枣食用为50~100克。服用大枣时,如用煎煮的方法,一定要将大枣破开,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现介绍几种大枣的食疗方法:<br>大枣莲子粥 脾胃虚弱,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泻等症状者,可用大枣10枚,山药30克,莲子15克,大米100克煮粥,早晚食用。有益气健脾、补虚健身的功效。<br>当然不光要吃大枣,还需要配合喝随草记的埤泰茶 兼顾使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妨可以试试看呢!<br><br>

三款粥品适合肠胃不好人群

现在的人们生活和工作压力大,如果不照顾好自己的话很容易出现健康方面的问题哦,比如说肠胃问题就是很常见的一种,不按时吃法,生活没有规律都是发生的条件。那么什么方法可以调理呢,下面来看看吧。

山楂高粱米粥

做法:山楂干20克,高粱米50克。山楂干用水洗净,浸泡10分钟。高粱米,洗净备用。锅中加入适量水,放入泡好的山楂干。煮开后,放入高粱米开始煮。大火煮15分钟,换小火接着煮。大约煮20分钟,把高粱米煮软即可食用。

功效:此款粥养胃助消化,老幼皆宜。山楂有消食健胃、活血化淤、收敛止痢之功能。高粱米具有和胃、消积、温中、涩肠胃、止霍乱的功效;主治脾虚湿困、消化不良及湿热下痢、小便不利等症。这样的粥品适合经常出现消化不良啊或者是肠胃不适等情况的人群,可以有健脾消食养胃的作用和特点哦。

山药红枣糯米粥

做法:山药100克、红枣10枚、糯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适量。山药洗净削皮切块,将糯米、红枣洗净后与山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共煮,先武火煮开再转文火慢煮,至粥成时加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山药红枣糯米粥可健脾补气、养胃和中,常服可健脾养胃。

紫米粥

做法:紫米50克,红豆100克,小米20克,黑芝麻20克,核桃50克,红枣8颗,红糖,或者冰糖适量。先将紫米洗净,和红豆单独用水浸泡一晚上。红枣将核取出。将浸泡的紫米连同泡的水,红豆,小米,芝麻,加水煮开。接着放入红枣,核桃,煮至熟烂,粘稠,根据个人喜好加入冰糖或红糖煮融化即可。

功效:中医认为,紫米性平,味甘。据《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紫米有滋阴补肾、健脾开胃、补中益气、活血化淤等功效。

关于一些养生粥品的介绍,大家也都有所了解了吧,这些养生粥品很适合肠胃不好的人群哦,特别是对于气虚不足啊,消化不良啊还有身体素质比较差的人群来说是不错的滋补首选哦,这些粥品不妨经常食用。

调理脾胃虚弱的家常食谱推荐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多是由于饮食不当引起的,因而调理脾胃虚弱,注意吃饭要定时,饮食清淡,不吸烟酗酒,要讲卫生,不要暴饮暴食、过饥过饱等,下面由我为大家介绍调理脾胃虚弱食谱,希望能帮到你。
调理脾胃虚弱食谱
1、八宝粥

莲子、芡实、薏苡仁、山药、桂圆、红枣、白扁豆各5克、粳米l00克,煮粥食用。能益气养血,健脾强身,适用于体虚乏力、食少纳呆、气血亏虚。

2、山楂麦芽粥

山楂15克,麦芽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开胃,消食化积,适用于饮食不消化所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3、参枣粥

党参15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适用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脘腹胀满。

4、山药薏苡仁粥

山药50克,薏苡仁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补气健脾胃,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泄。

5、薏苡小豆粥

薏苡仁15克,赤小豆15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能渗湿利水,健脾益气,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纳差、脘腹胀闷、尿少浮肿。

6、莲子芡实粥

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100克,补骨脂5克,煮粥食用。能健脾益气养胃,补肾固精,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形寒肢冷、腰膝酸软。

7、莲子猪肚汤

莲子30克,猪肚1个,胡椒少许,煮成汤食用。能温胃健脾、益气补虚,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饮食偏冷(即胃痛)。
脾胃虚弱饮食宜忌
宜食食物

具有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焦锅)、薏米、熟藕、粟子、山药、扁豆、豇豆、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

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莱、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莜麦等。

其中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

调理脾虚要劳逸结合

中医认为“脾在志为思”,有“思虑伤脾”之说,思虑过多,会影响脾的运化功能而出现食欲不振、脘腹胀闷、头目眩晕等症状。大家想必都曾有过思虑多了、食欲减退的现象。

脾的保养保健重点在于避免思虑过多,要劳逸结合。工作时就认真工作,工作之外要放松自己,不要再想工作中的问题。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要顺其自然,不能做到的事不要强求。
健脾养胃的食物
1、糯米

糯米富含B族维生素,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对脾胃虚寒、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故古语有“糯米粥为温养胃气妙品”。糯米与山药熬粥,可强健脾胃;加莲子同熬,可温中止泻;食欲不振的,可将糯米与猪肚同煮而食。

2、苹果

苹果是一种保健佳果,具有健脾、补气、益胃、生津润燥的功效,对脾虚食少、胃阴亏虚、阴虚胃痛等症均有改善作用。苹果500克,西米、白糖各100克,加水适量,共煮成粥。苹果粥具有生津、润肺、除烦、解暑、健胃等作用,适用于气力不足、反胃、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大便干结、高血压等。

3、白果

白果的营养价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还原糖、核蛋白、矿物质、粗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成分。经常吃白果可以滋阴养颜,有效抗衰老,促进血液循环,让肤色焕发光彩。另外,用白果煮糖水还有健脾胃的作用。

4、山药

山药中含有淀粉酶等多种营养物质,山药可以健脾养胃,有助于人体消化。李时珍《本草纲目》中有“健脾补益、滋精固肾、治诸百病,疗五劳七伤”之说。饮食不节、偏食生冷极易导致肠胃不适,吃些山药也有帮助。山药属于淀粉类根茎蔬菜,在食用时以蒸食、煮食为好,应当避免油炸、爆炒等烹饪方式。

5、香菇

可以补脾胃,益气。用于脾胃虚弱,食欲衰退,少气乏力之症。现代用于防治佝偻病、胃癌。早在古代文献上就记载,菇菌类具有益气补虚、健脾胃,治疗皮肤病等多种功效。在挑选香菇时一定要闻一下,是否有刺鼻气味。

6、扁豆

扁豆,健脾养胃,消暑化湿,而且扁豆膳食纤维含量高,比我们常说的芹菜还要高3倍多。平时容易便秘上火的人不妨多吃点扁豆吧,但如果是因吃多了辣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而导致的便秘,就不能靠摄取膳食纤维来缓解了,它可能会让便秘更严重。

7、猪肚

猪肚是补益脾胃的佳品,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补药”,是药膳主食。猪肚具有补虚损,健脾胃之效。用于虚劳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儿疳积等。不妨熬汤饮用,如猪肚黄芪汤有助于改善人们秋季食欲不振的现象,同时具有健脾益气、消食开胃的功效。还适用于胃下垂以及患有慢性胃炎的患者。
猜你喜欢:

1. 中医调理脾胃的药方有哪些

2. 调理脾胃除湿的中药方

3. 脾虚不要吃哪些食物

4. 家常养胃汤大全

5. 女性如何调理脾胃和女性补气血的方法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