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没有人会讨厌洗热水澡,因为洗热水澡是非常舒服的事情,特别是在天气比较冷的时候能洗个热水澡的话,非常的温暖。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洗热水澡也是有很多方面需要注意的,下面小编将为大家讲解平时洗热水澡需要注意哪些,希望通过介绍能帮助到各位。
水温不能过太高
不管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在寒冷的冬天,洗澡水的温度不宜过高,洗澡水温度太高,会造成皮肤脱水,可能会发生昏厥,而且对皮肤不好,会伤害皮肤,一般情况下水温在37度左右为宜。
洗热水澡的时间不宜过长
该洗热水澡的时候空气流通不是很好,而且会产生一些的水蒸气,这样会让浴室里叫的闷热,容易让人产生缺氧的情况,而且水温让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往四肢多,流向大脑减少,使大脑缺氧,容易昏厥。因此洗热水澡的时间千万不能太长,最好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
很多人喜欢在运动过后冲个热水澡,这其实是非常不科学的做法。运动后身体需要散发热量,毛细血管扩张,如果这时候用凉水洗澡会让毛细血管突然缩小,对身体不好,运动后也不能洗热水澡,会造成大脑缺氧。
醉酒后不宜洗澡
醉酒后不宜马上洗澡,首先酒后洗澡容易摔倒,而且酒精发作起来晕在厕所,而热水不断流,容易造成窒息,其次酒后身体发热需要排除热量,洗澡后身体凉爽了,但是热量没排出去,会加重醉酒的状态。
饭后不宜马上洗澡
在吃完饭后不可以马上洗热水澡,这是不利健康的。俗话说“饱不澡,饿不跑”是有一定道理的,饭后肠胃正在消化,如果洗澡会刺激肠胃,影响消化,容易消化不良。
洗热水澡确实非常的舒服,而且对于健康来说确实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以上介绍的这些洗热水澡的注意事项,大家也不可以忽视,讲究正确合理的方法洗热水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错误地进行那么反而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反应,希望本文的讲解能给各位有用。
洗澡步骤:洗脸-洗头-洗澡。
洗澡方法
1、洗澡的水温应该控制在自己身体能接受的温度范围,最高不要超过45度,因为太高的温度,对身体皮肤和毛毛细血管会有刺激。
2、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盆浴20分钟,淋浴3至5分钟即可,否则,会容易脱水。
3、洗澡的清洁用品,如果油脂皮肤的话,可以使用中性的沐浴液或者香皂,隔几天用一次即可。
4、洗澡后,及时用浴巾擦好身上和头发的水渍,穿上睡衣即可。
洗澡方法
每天就寝前用热水洗澡,水的温度以身体能够忍受为限。洗好后就在热水中“睡”15分钟。出浴后照例出了一身大汗,过3~4分钟后,再进入冷水盆或用冷水淋浴。注意,热冷浴必须“先热后冷”。
“先热后冷”的洗澡法的好处:
第一,用热水洗澡时,全身汗毛孔扩张,汗液排出体外;
第二,热水使血液通畅,促进新陈代谢,使人精神爽快;
第三,全身血管因洗热水澡而扩张,又因洗冷水澡而收缩。血管这样一张一缩,增强了弹性,就不易硬化,血压不易高,老来可防止中风。
以上内容参考 -洗澡
女性洗澡的注意事项
1、临睡前不宜洗澡
很多人习惯洗个热水澡之后马上睡觉,其实这是一个不正确的习惯,最好在睡前2小时沐浴。睡眠往往在体温下降后来临,热水浴会使体温升高,推迟大脑释放出“睡眠激素”。如果某天只能在睡前洗澡,可以在浴后用湿毛巾冷敷额头5分钟,让体温回落到正常水平,尽快入睡。
2、醒后沐浴为了促醒
在睡眠质量的标准中,国际通用的一个指标是“次晨感觉”,如果感觉精神很好,即使睡眠时间短,也被认为睡眠质量良好。晨起后,一个水温稍微低一点的沐浴可以让我们振作精神,提高夜间睡眠的满意度。
3、酒后不宜洗澡
酒精会抑制肝脏功能活动,阻碍糖原的释放。而洗澡时,人体内的葡萄糖消耗会增多。酒后洗澡,血糖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发生头晕、眼花、全身无力,严重时还可能发生低血糖昏迷。
另外,因为洗澡时人体要出汗,血液中的酒精浓度相对增高,再加上热水促进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加快脉搏跳动,这往往引起血压下降、血液黏稠度增高,以致机体难以适应,引起心脏病或脑中风的发作。
如果饮酒后没过多久就洗头,很可能引起颅内血管功能异常,出现头晕、眼发黑和呕吐等症状。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平时不要用过凉的水洗头,喝酒后则更要注意。
4、饱餐后不宜洗澡
饱餐后洗澡,全身皮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较多的血液流向体表,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会影响消化吸收,引起低血糖,甚至虚脱、昏倒。人在饥饿的情况,血糖水平最低,无法保证洗澡时所需要的.热量消耗,所以,饥饿时洗澡容易出现头昏眼花、甚至休克等症状。
洗澡最好在饭后一两个小时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洗澡时间,比如体质虚的老人可以选择中午阳气最旺的时候洗澡,这样能达到互补的效果,不易生病。
5、发烧时不宜洗澡
当人的体温上升到38℃时,身体的热量消耗可增加20%,身体比较虚弱,此时洗澡容易发生意外。
另外,即使没有高烧,疾病在急性发展期最好也不洗澡。患严重心脏病、高度贫血、尿毒症、高压达180毫米汞柱以上的高血压、心肌梗死、急性肾炎、急性肝炎、外伤等患者都不宜洗澡。
脑血管病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时产生的热刺激,会使患者体内血流加速,进而增加血液对血管的压力。当血流通过某些局部病变部位时,容易发生血管破裂。
癫痫患者不宜常洗澡。洗澡时,由于大量的水蒸气被吸入体内,使得体内含氧量下降,加之机体排出的汗液增多,电解质平衡被打乱,易造成暂时性机能紊乱,诱发癫痫。
6、劳动后不宜立即洗澡
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后,均应休息片刻再洗澡,否则容易引起心脏、脑部供血不足,甚至发生昏厥。
在浴池中浸浴五六分钟,同时对身体进行按摩。可利用静水的压力、水的浮力活动肢体及患部。
洗浴时,可以结合按摩,比如搓背。搓背最好的工具是丝瓜络,它本身就是一味中药,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还有中药中的海浮石,像粗砂轮一样,有祛痰的作用。尤其是老年人,一方面由于它比较硬,能搓掉脚跟的厚皮,另一方面祛痰化痰。这些天然的洗澡用具,比现在的化纤浴巾要好。
7、血压过低时不宜洗澡
因为洗澡时水温较高,可使人的血管扩张,低血压的人容易出现脑供血不足,发生虚脱。
很多人习惯用热水泡脚、泡温泉。专家提醒,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泡脚、泡温泉温度不宜太高,否则可能发生不适甚至有晕厥等危险。
专家表示,身体健康的人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
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对于有心脏病、低血压的人群来说,就会增加他们发病的危险。
女性洗澡的注意事项
1、每周洗几次澡
夏季人体分泌旺盛,出汗较多,每天应冲洗一次。而冬、春、秋季天气不热,洗澡的次数可因人而异。身体较胖和皮脂腺分泌旺盛者,可适当增加洗澡次数。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可适当减少洗澡次数。
2、洗澡水温多少最合适
澡水的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为宜,即35~37℃,若水温过高,会使全身表皮血管扩张,心脑血流量减少,发生缺氧。孕妇洗澡时的水温更要注意不要太高,以防发生胎儿缺氧,影响胎儿发育。夏季洗冷水澡要适度。洗澡水过冷会使皮肤毛孔突然紧闭,血管骤缩,体内的热量散发不出来。尤其是在炎热的夜晚,洗冷水澡后常会使人感到四肢无力,肩、膝酸痛和腹痛,甚至可成为关节炎及慢性胃肠疾病的诱发因素。一般夏季洗冷水澡的水温以不低于10℃为好。
3、洗澡时间多长最合适
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以防心脑缺氧、缺血。
4、用皂要合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的肥皂有4种:硬皂,含碱多,像洗衣皂;软皂,含碱量在25%以下,像各种香皂;过脂皂,不含碱;药皂。这4种肥皂功效各不同,适应的对象也不同。硬皂适用于油腻型皮肤的人,因为它泡沫丰富,去污力强;而软皂、过脂皂适用于干燥型皮肤及婴儿;不同类型的药皂具有消毒、抑菌作用,对皮肤病患者有一定疗效。如中老年人由于皮肤含水量偏低,经常搔痒,宜用含有石炭酸的药皂;油腻型皮肤和患痤疮的人可用含有硫磺的药皂;硼酸皂则适用于婴儿,因其皮肤薄嫩。
产后女性多久能洗澡
01、为了不让感冒,产后应该在两周内不可以洗澡,到了第三周可将生姜切成片片,加上水一起煮沸来洗澡,但是洗澡时间不能洗太久了,要保证20度的室内温度,还要保证34度~36度的水温才行,大概洗澡时间为10分钟内完成,然后立即擦干,及时穿上衣服,以防感冒了,等到满了月过后就可以回到平常洗澡的方式、时间来了。
02、产后洗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产后洗澡必须淋浴,不能坐浴。
03、洗完过后赶紧把身上的水擦干,穿上防寒的衣服在出浴室,防止感冒或吹风。
04、洗完头发立即吹干,千万不要是湿头发就睡觉,在头发没有干的情况下,不要扎辫子,不然容易被寒气侵入体内。
05、对于洗发液,必须要用刺激性小的那些才行,至于在洗的时候可以用指腹轻轻的按摩头皮。
06、洗澡的时候必须要控制好室内温度,宁可热就不要冷,沐浴室要密不透风,可以提前将暖气开起,等到室温到了20度左右再进去洗,水温必须要保持在37度左右,时间越快越好。
07、最重要的就是时时刻刻要注意保暖,千万不可接触冷水,以免引起腹痛那些症状。
坐月子的女性是否能洗澡
为使产妇的身体尽快复原,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很多传统习俗。然而,这些传统习俗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是否有科学道理?
传统习俗:月子里不能洗澡,否则日后经常全身疼痛。因为产妇在分娩后全身皮肤的毛孔和骨缝都张开了,加之气血两虚,如果在月子里洗澡,就会使风寒侵袭体内,并滞留于肌肉和关节中,导致周身气血凝滞,流通不畅,日后出现月经不调、身体关节和肌肉疼痛。
产妇应该在月子里洗澡。但为什么千百年来民间流传着月子里不能洗澡的习俗呢?这是因为,以往生活条件较差,不能为产妇提供良好的浴室及取暖设施。而分娩时为使胎头顺利娩出,在激素的作用下骨盆关节都打开了,身体的各个关节也会变得较为松弛,所以,产妇在月子里身体很虚弱,不慎着凉确实非常容易感冒,并由于体虚而不易痊愈。
现在的生活条件与以往不可同日而语,能够为产妇提供非常良好的洗浴环境和设施,使她们不再容易受凉感冒。因此,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这种习俗应该被破除,因为它并不利于产妇康复。产后会大量排汗,污染皮肤下身产生的恶露及溢出的乳汁,也都会使皮肤变得很脏多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散出很难闻的气味,使产妇浑身不舒服,精神状态不好皮肤黏膜上积累的大量病菌会乘虚而入,引起毛囊炎、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甚至发生败血症。
研究表明,产后及时清洁身体具有活血、行气的功效,可帮助产妇解除分娩疲劳,保持舒畅的心情还可促进会阴伤口的血液循环,加快愈合使皮肤清洁干净,避免皮肤和会阴伤口发生感染加深产妇睡眠、增加食欲,使气色好转。因此,月子里及时洗澡对产妇健康十分有益。如果会阴部没有伤口,只要疲劳一恢复就可开始洗沐浴。
月子里洗澡有益于产妇健康。调查显示,产后洗澡对子宫收缩及恶露颜色、数量、气味、出血量均无不良影响。不过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如果产妇会阴部无伤口及切口,夏天在2--3天、冬天在5--7天即可淋浴。
2、产后洗澡讲究“冬防寒、夏防暑、春秋防风”。在夏天,浴室温度保持常温即可,天冷时浴室宜暖和、避风。洗澡水温宜保持在35℃--37℃左右,夏天也不可用较凉的水冲澡,以免恶露排出不畅,引起腹痛及日后月经不调、身痛等。
3、最好淋浴(可在家人帮助下),不适宜盆浴,以免脏水进入阴道引起感染。如果产妇身体较虚弱,不能站立洗淋浴,可采取擦浴。
4、每次洗澡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即可。
5、冬天浴室温度也不宜过高,这样易使浴室里弥漫大量水蒸气,导致缺氧,使本来就较虚弱的产妇站立不稳。
6、洗后尽快将身体上的水擦去,及时穿上御寒的衣服后再走出浴室,避免身体着凉或被风吹着。
7、如果会阴伤口大或撕裂伤严重、腹部有刀口,须等待伤口愈合再洗淋浴,可先做擦浴。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