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养生之道>健康生活

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要谨慎食用(为什么会引发痛风 哪些食物痛风病人不能吃)

时间: 2023-03-17 18:54:31

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要谨慎食用

在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吃一些含有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呢,比如说吃海鲜啊喝啤酒啊这是最不健康的搭配方法了,可以导致嘌呤高,尿酸高,导致痛风的情况出现哦,你知道哪些食物含有嘌呤含量高吗,下面的这些食物给大家介绍一下,要注意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哦。

嘌呤是有机化合物,无色结晶,在人体内嘌呤氧化而变成尿酸。海鲜,动物的肉的嘌呤含量都比较高,这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叫做高嘌呤食物。所以,有痛风的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医治痛风的药物一般对肾都有损害),更重要的是平时注意忌口。

第一类

含嘌呤高的食物(每100g食物含嘌呤100~1000mg)肝、肾、胰、心、脑、肉馅、肉汁、肉汤、鲭鱼、风尾鱼、沙丁鱼、鱼卵、小虾、淡菜、鹅、斑鸡、石鸡、大豆制品、酵母、香菇。这些食物含有的嘌呤含量是比较高的,所以一些海鲜类的食物最好少吃,特别是一些容易导致痛风疾病的人群。

第二类含嘌呤中等的食物 (每100g食物含嘌呤75~100mg)

1.鱼类: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梭鱼、贝壳类、鳗鱼及鳝鱼;

2.肉食: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兔肉、鹿肉;

3.禽类:鸭、鸽子、鹌鹑、野鸡、火鸡;第三类 含嘌呤较少的食品(每100g食物含嘌<75mg)

上述介绍了一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这些食物一定要注意了,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比如说一些海鲜啊还有熏制的肉类的食物,含有的嘌呤含量是比较高的,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些内容,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哦,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呢。

为什么会引发痛风 哪些食物痛风病人不能吃

1 为什么会引发痛风

正常情况下,人的血液中都有一些尿酸,但如果超过一定浓度,尿酸就不能溶解而析出,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骨和肾脏中,疼起来真的是非常要命!

有的人睡了一夜觉起来,发现大脚趾肿了,很疼,却怎么也想不起什么时候扭伤过,这个时候最好去查查是不是痛风?很多人在确诊痛风之后回想起,发病之前的夜宵吃的是海鲜,喝的是啤酒,就是这些高嘌呤的食物诱发了痛风!

哪些食物痛风病人不能吃

 1少吃高果糖食物痛风患者的“敌人”除了各种含嘌呤的食物外,还有含“果糖”的食物。

痛风患者要少吃甜度比较高的水果,尤其是果糖含量较高的水果。因为血液中的果糖含量上升,会导致血尿酸和尿液中的尿酸含量迅速增加。此外,有的饮料中会添加“果葡糖浆”。因此,痛风患者食用前要注意看一下配料表,少吃含果糖的食物。

2痛风少吃调味料痛风患者都知道要少吃海鲜,但很多人并不知道蚝油、鲍鱼汁、海鲜酱、香菇酱、浓缩鸡汁等食品调味料的嘌呤含量也很高。

这些调味品常常是一些动物、海鲜等经过提炼、浓缩加工后的成品,其嘌呤含量非常高,食用这些调味品烹调的食物后,可以短时间内迅速升高体内的尿酸水平。快速的血尿酸升高则会导致痛风的发作。

3咖啡浓茶加重痛风浓茶水、咖啡等饮料本身不会增加嘌呤的含量,但它们有兴奋自主神经的作用,加重痛风,也可能会诱使痛风急性发作,痛风患者应尽量避免饮用。

4痛风别喝葡萄酒都知道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因为啤酒中有嘌呤。不过有些人认为红葡萄酒里没有嘌呤,痛风患者可以喝,其实是非常错误的!

酒精对痛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酒精会促进嘌呤吸收,即便红葡萄酒和白酒中没有嘌呤,跟其他含嘌呤的肉类一起食用也会加重通风。另外,酒精可增进尿酸排泄,增加痛风或高尿酸风险。

5少吃种子类食物许多人会认为说,既然荤菜中的嘌呤含量较高,那么选择素食总归是不错的选择,但选择蔬菜亦需谨慎。花菜、菠菜、菌类及植物的种子、干果等嘌呤含量亦不可小觑,仍因控制摄入量。

6痛风少吃西红柿中医专家提醒,患有痛风的人最好少吃西红柿,不然病情反而会加重。中医认为痛风发病原因多由寒湿引起,所以痛风患者应注意多吃些能减轻和消除寒症的温热性食物,而西红柿则属于凉性食物,还是少吃为好。

7痛风要少吃粗粮痛风患者忌口的食物除了常见的海鲜、动物内脏、肉汤外,主食不应该选用粗粮,如玉米、荞麦、全麦片等。因为这些谷物糙皮中嘌呤含量相对较多,过多食入会引起血尿酸升高。

8少吃内脏和鱼类痛风性关节炎无论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期,需要注意患者应长期控制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等。这些都是痛风病患者不能吃的食物,所以一定要小心。

9痛风吃火锅多喝水防痛风吃火锅要多喝水,清淡的茶水也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最好还是多喝纯净水或是普通白水,大量饮水有利于尿酸的代谢排出,对于缓解痛风有益。

10痛风饮食要低蛋白痛风患者多选用牛奶、奶酪、脱脂奶粉和鸡蛋的蛋白部分。因为它们既是富含必需氨基酸的优质蛋白,能够提供组织代谢不断更新的需要,又含嘌呤甚少,对痛风几乎不产生不良影响。酸奶因含乳酸较多,故不宜饮用。

痛风不能吃什么?

概述

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晶体诱发的炎症性疾病,长期嘌呤代谢活跃、嘌呤摄入过多或尿酸排泄障碍,均可导致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引起关节及周围软组织尿酸盐晶体沉积,进而出现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和软组织炎症、痛风石沉积、慢性关节炎和关节损坏。高尿酸血症亦可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盐结石形成。痛风患者早期积极降尿酸治疗,可延缓或阻止脏器损害。

疾病分类

原发性痛风

占绝大多数,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致病,多为尿酸排泄障碍引起,具有一定家族易感性。

继发性痛风

主要由于肾脏疾病、药物、肿瘤化疗或放疗等导致,如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肾小球肾炎、铅中毒以及使用呋塞米、乙胺丁醇等药物引起的痛风。

特发性痛风

此类痛风原因不明,包括急性发作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以及尿酸盐肾病和硝酸盐尿路结石等情况。

病因

痛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高尿酸血症是痛风最重要的生化基础。一般是体内尿酸过多,尿酸结晶在关节、体液和组织中积聚而导致痛风。

主要病因

高尿酸血症

临床上5%~15%高尿酸血症患者会发展为痛风。患者尿酸发生排泄障碍,或者生成尿酸过多,使体内尿酸增高,可导致痛风。

其他疾病

如Ⅰ型糖原贮积病等可导致尿酸代谢异常;血液病及恶性肿瘤化疗或放疗后,尿酸生成过多;慢性肾脏病,因肾小管分泌尿酸减少而使尿酸增高。

药物因素

如味塞米、吡嗪酰胺、阿司匹林等抑制尿酸排泄而导致高尿酸血症从而导致继发性痛风。

流行病学

目前我国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患病率为1%~3%,但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饮食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我国痛风患者平均年龄为48.28岁,其中男性47.95岁,女性53.14岁,逐步趋年轻化,男女比例为15:1,而且超过50%的痛风患者为超重或肥胖人群。

好发人群

有痛风家族史,如直系家属有痛风的发作病史,痛风几率比正常人几率要高。

60岁以上本身肥胖的男性或绝经以后的女性患者。

本身有一些基础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史的人群。

长期嗜酒、长期喜欢吃大量肉食,并且饭局比较多,应酬比较多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