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酒的起源吗?
传说中酒的发明,一说是仪狄,一说是杜康。仪狄是大禹的臣,《战国策》载:“昔者帝女命仪狄作酒,禹饮而甘之。”
杜康即少康,是夏朝的第五代国君,曹操《短歌行》唱曰:“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夏朝始建距今已有4000多年。考古发现证实,早在5000年前,我国已经能够造酒,到了仪狄、杜康的时代,造酒的技术应该相当成熟了。晋代江统写过一篇《酒诰》,其中谈到,“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
中国人造酒的历史堪称悠久。根据史籍记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先民们已经能够成熟地用曲酿酒了。
曲是以大麦、小麦、皮、大豆等的混合物为原料制成块状,在其中培养曲霉、根霉、毛霉等微生物。用曲酿酒可使谷物酿酒的两个步骤,即糖化和酒化(发酵)合在一起。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我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制曲酿酒的国家。曲是糖化剂又是发酵剂,它使淀粉转化为糖,同时又转变为酒。这种以谷物为原料酿造的酒,不加蒸馏,发酵完成后直接压榨取酒,在酒的分类上称为酿造酒,我国的黄酒便是其中主要的代表品种之一。
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中国人大部分时间制造和饮用的酒是酿造酒。所以如果论国粹,茅台不应称国酒,真正的国酒是酿造酒,准确点说,是黄酒。
酒是夏禹时代一个叫仪狄的人开是造作的,一说发明酿酒的人是杜康,一说神农时代一有酒了;还有所谓“天有酒星,酒之作也”,既认为酒是天上救星开是酿造的。
有一部叫《世本》的书上说“仪狄始作酒醪”,也就是说:酒是一个叫仪狄的人发明的。酒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它的发明者,共推仪狄、杜康。晋人江统说:“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曰杜康。”
扩展资料
酒产生的故事:
根据古人的记载,酒的发明也相当偶然。有一次,杜康把剩饭放在空桑之中,日子久了,饭自然发酵,散发出一种芬芳的气味,并流出一种液体,杜康取而饮之,感觉其味甘美。杜康受此启发,发明了酒。
所谓空桑,即树心被朽空的桑树。据古代文献记载,洛阳伊水流域有一个地名叫空桑涧,可能与空桑有关。杜康酿的酒称秫酒,即酿酒的原料以黑秫为主。黑秫是高粱的一种,它野生于洛阳山区,上古先民把它培育成一种重要的农作物。
杜康善于酿酒,其酿制工艺颇为讲究。《杜康纪闻》记载的“五齐六法”据说就是杜康酿酒的秘方。它要求造酒用的黑秫要成熟,投曲要及时,浸煮要清洁,要取用山泉之水,酿酒器物要优良,火候要适当。
―中国酒文化
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
都知道,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且中国制酒的历史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此外,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之中,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个方面,酒在中国人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酒的由来。
现今,酒早已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那么,历史上哪个时期出现的酒呢?为什么很多男人离不开酒呢?可以说,酒的故乡就在中国,它在这里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史了。相传,历史上最早制造酒的人是夏禹时期的仪狄,且还是一位女士。
然而,这个传言有何依据呢?
在很多先秦史料中,都提到了“仪狄制酒”的故事。《世本》中提到“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确认是仪狄将酒制了出来,才有了后面的千变万化。而且,《吕氏春秋》中也明确说明了“酒是仪狄这个人发明的”。西汉时期,刘向在《战国策》中讲得更清楚:“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可见,仪狄还将酒进献给了大禹,且大禹对这个新东西赞赏有佳。
从这些史料中就可以看出,酒已经有了四五千年的历史了,也难怪中国古代有浓厚的酒文化。
那么,酿造出酒的为什么是一位女士呢?
在那个时候,由于社会分工的原因,这些酿造、烹饪等工作,都是女性或者奴隶来完成的,而仪狄就是在工作之中,无意间发现了这个酿酒技术。因为,是女性发明的酒,所以,在古代将祭祀用的酒称为“女酒”。也因为,酒是女性发明的,所以,它始终有女性的温柔,让人回味无穷!
当然,酒这么好的东西,女性也想去沾一沾,最好是能够陶醉其中。汉朝的班婕妤,因为,不再受到汉成帝的专宠,便心中不甘,只能借助酒精来麻醉自己。而且,还写下“俯视兮丹墀,思君兮履綦。仰视兮云屋,双涕兮横流。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这样的名句。
可见,班婕妤是史料记载的第一个借酒消愁的女人。
此外,《后汉书》中提到,刘玄的宠妃韩夫人也特别喜欢喝酒,每次喝酒都要喝到尽兴。在她喝酒的时候,她不愿意受到影响,如果有大臣奏事打扰了她的酒兴,她会直接拍桌子,有时候还会将桌子拍碎。
东汉时期,有很多来自西域的胡人女子在长安城内买酒,她们的样貌出众,打扮也新奇。当时,有一首诗专门描写她们,内容是这样的:“胡姫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可见,胡女风情万种,吸引了无数世人的眼光。
而且,唐朝的杨贵妃也喜欢喝酒,且带着君王一起喝,一起享受这人间盛景。并且,喝醉酒的杨贵妃更加妖娆,引得男人想入非非。此外,宋代词人李清照是中国有名的才女,她的词句举世无双,流传千古。李清照因为思念自己的丈夫,整天借酒消愁,因此,她的词句就显得特别生动: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相信只有在酒精的作用下,李清照才能写出这样传世的词句。
清朝归懋仪是个有名诗人,她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众香国里任盘桓,酒垒词坛境界宽。九十春光浓似锦,名花最好醉中看。”可见,醉里看花,似乎才能看出另一番风景。总之,酒不仅是女性的必需品,还是她们自我解放的需要。在饮用的过程中,她们的情感有了归处,她们的生活有了另一番美意。
那么,男人为何嗜酒如命呢?我们分析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酒可以调节现场气氛。我们活在一个社交社会,免不了要与别人打交道。那么,如何才能与他人打开话匣子呢?那就必须用酒。有些话说不出口,等两三杯酒下肚,立马就能说出来,而且,是滔滔不绝。此外,男人之间的感情更多的是靠酒来维持,只有聊得开心了,才能办好事情。
第二,酒有助于抒发情感。在中国,男人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成熟稳重,他们很少表达情感,所以,在这方面相对比较压抑。可是,等到喝了酒,他们才能彻底释放内心的情感和压力,让自己有所放松。
第三,酒可以排除内心的忧患,缓解他们的压力。男人在生活中、工作中的压力可不小,他们喜欢通过麻醉大脑来释放自己,给心灵来一个放松操。有时候,工作劳累了一天,晚上喝点酒,便能重新激情澎湃起来,有信心去面对第二天的工作。
可见,酒已经成为了男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多人都离不开它。就连当年忧国忧民的杜甫,也能写出“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这样的诗句,足以看出酒的美妙。
此外,宋朝的欧阳修是一位品学兼优的真君子,可私底下他却是一个好酒之人,每次喝酒都会喝尽兴,不再有平日里那种“正襟危坐”的样子。所以,酒确实让人捉摸不透,它能够让人痴狂,能够让人着迷。但是,不管怎样,很多男女都离不开它,这样才形成了中国浓浓的酒文化。
关于酒起源的民间传说
酒的出现比文字要早,因此,没有关于酒起源的文字记载。最初的酒被称为“猿酒”。猿猴采食野果后,将吃剩的贮藏于洞穴中,果皮腐烂时野生酵母菌使果实中的糖分自然发酵,形成酒浆。
猿酒
原始社会时期,酿酒的主要方法是用发酵的谷物来酿制水酒。当时的酒在先民眼中是一种有着极大魔力的饮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曲酿酒的国家,最迟不晚于公元前200年。中国很早就开始以五谷作为酿酒的原料了,《法苑珠林》载:“谷酒者,以诸五谷杂米作酒者是木酒者,或用根茎叶果用种种子果草杂作酒者是也”。
古代酿酒
酒的发明,在我国已具有相当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世界酿酒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民间有许多关于酒起源的传说,先民在创造了酒的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一段段令人心驰神往的美丽传说。“上天造酒说”、“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黄帝造酒说”、“杜康造酒说”等 流传至今。
杜康造酒
上天造酒说
“天有酒星,酒之作也,其与天地并矣。”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我国有很多古籍记载着这一带有神话色彩的传说。距今3 000多年的《周礼》一书中已详细记述过天上“酒旗星”的存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创造了“二十八宿”的说法,它始于殷代而确立于周代。关于“酒旗星座”的 说法,《晋书》中记载:“轩辕右角南三星日酒旗,酒官之旗也,主宴饮食。”轩辕,中国古称星名,共17颗星,其中12颗属狮子星座。酒旗三星呈“一”形排列,南边紧傍二十八宿的柳宿8颗星。明朗的夜晚,对照星图在天空中仔细搜寻,狮子座中的轩辕十四和长蛇座的二十八宿中的星宿一很明亮、很容易找到,酒旗三星则因亮度太小或太遥远,而用肉眼很难辨认。
上天造酒
在我国文学史上,也有关于酒是由上天所造的诗句。东汉末年以“座上客满,樽中酒不空”自诩的孔融,在《与曹操论酒禁书》中有“天垂酒星之耀,地列酒泉之郡”之说;素有“诗仙”之称的李白,在《月下独酌;其二》一诗中有“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的诗句;被人们誉为“鬼才”的诗人李贺,在《秦王饮酒》一诗中也有“龙头泻酒邀酒星”的诗句。此外,如“吾爱李 太白,身是酒星魂”,“酒泉不照九泉下”,“仰酒旗之景曜”,“拟酒旗于元象”,“囚酒星于天岳”等,都带有“酒星”或“酒旗”这样的词句。窦苹所撰《酒 谱》中,也有酒为“酒星之作也”的话,意思是自古以来,我国祖先就有酒是天上“酒星”所造的说法。不过,连《酒谱》的作者自身也不相信这样的传说。
杜康造酒
古代人给后人留下的很多传说都表明,在黄帝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酿酒。当时,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发明了“酒泉之法”并曾有“汤液酒醪”之论,因此,后人也曾尊他为酒的创始人。西汉人所著《孔丛子》有“尧酒千盅”之句。而唐朝陆龟蒙甚至编了一个关于舜的父亲瞽叟用酒加害舜的故事。汉代成书的《黄帝内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黄帝内经》中还提到一种古老的酒——醴酪,即用动物的乳汁酿成的甜酒。显然,他们认为,酒并不是由杜康、仪狄所发明的,而是要早得多。据说《神农本草》已著酒之性味,也就是酒在神农时代已经发明了。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是华夏民族 智慧的化身,很多发明创造以及许多美丽的传说都可能出现在黄帝时期。
炎黄二帝
这些传说尽管各不相同,但大致都说明了酿酒早在夏朝或者夏朝以前就存在了,这是可信的,而这一点已被考古学所证实。在当时科学仪器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我们的祖先能在浩渺的星汉中观察到这几颗并不怎样明亮的“酒旗星”,并留下关于酒旗星的种种记载,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至于因何把其命名为“酒旗星”,并认为它“主宴饮食”,那不仅说明我们的祖先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也证明酒在当时的社会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确实占了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酒自“上天造”之说,既无立论之理,又无科学论据,此乃附会之说,只是文学渲染夸张而已。
酿酒工人
应该是猿人时期都有酒了,猿人喜欢把水果存放在洞中,夏天的时候时间一长,水果受山洞温度较热的影响,水果会随着温度升高而发酵,发酵后产生酒精,那时候猿人对这个产生好奇,就会喝一点,那是最早的酒了,是果酒,感觉很好喝,喝多了之后会上头,飘飘欲仙的感觉很美,以后就专门在树洞中放些水果。代代相传,不断改进, 就有了酒。
酒的起源于大自然,远古时期就有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并不知道这就是酒。酒是粮食经过发酵以后得到的物质,生物学上,植物有氧呼吸,无氧发酵,粮食在无氧的坏境中经过发酵就产生了乙醇(酒精)。
酒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是古代人们粮食丰收后储存的时候把粮食装在了把中间掏空了的树干里,后来时间长了树干里流出来一种液体,香气扑鼻,人们喝了以后心情愉悦,然后由酒祖杜康加以改造就成了酒。
还有人说酒是古代祖先无意中发现的,那时候古代人都喜欢吃大锅饭,吃不完就把剩下的熟米饭用树叶包起来放在山洞中,几天后才想起来去取。刚打开树叶都闻到异香,他吃着感觉味道很不错,就拿去给同族人品尝,人们吃过后很兴奋,又跳又叫的撒欢,过后还没有不适感,从此人们会酿酒了。这个是最早的粮食酒。
从发酵原理来看,全世界的酒类酿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单发酵酒类,一是复式发酵酒类。
单发酵酒类属于天然酵母发酵,通常使用含糖果实、蜂蜜、兽乳以及某些植物汁液这样的原料,利用天然酵母菌发酵成酒。中国的单发酵酒类资源并不丰富,所以酿造出的单发酵酒品非常少。
复式发酵酒类主要使用谷物为原料,这类原料首先要水解为糖,然后才能发酵成酒。要想完成复式发酵,就必须使用酒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酒曲。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