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脑的构造后,更让人感兴趣的应该是这些部分都是干什么用的?到底有哪些功能?我们为什么不能离开任何一个部分?下面就简单谈谈这个问题。
脑的功能分区
脑的结构决定了脑的功能,其部位不同,功能也就不一样,尤其是覆盖在表面的大脑皮层承担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总司令部——大脑的大部分功能。大脑皮层分为左、右半球,进而由浅沟分为4个脑叶,各个脑叶的功能不同。目前,我们已经清楚地知道了运动区、视觉区、听觉区以及集合了触觉的躯体感觉区的功能。
但大脑还是神秘的,有的功能现代人还无法判定。图中标有“联络区”的部分其功能尚不能完全判定。举个例子,顶叶联络区负责接收从视觉区、听觉区和躯体感觉区传来的信息,如果该部位受到损伤,其他几种感觉依然能基本保持正常,但即使如此,人体还是会发生一些小障碍,如分不清左右、不能认识自己的手是自己的等等。
大脑是人体的指挥部,它指挥着人体的各个运动器官,感觉器官,思维器官。我们先认识一下我们的大脑。
要认识大脑,我们得先把这脑袋壳里的全部给大家讲一下。大脑在医学上只是脑的一部分。脑位于颅骨腔内,重量介于1200~1500克,中国成年男性平均为1375克,成年女性为1305克,相当于体重的1/40~1/50。脑从上到下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人类大脑非常发达,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脑皮质高度发达,总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人类能够比其他动物聪明,就是因为我们会用大脑思维。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与身体的比重比其他动物大,所以灵长类动物更聪明。人类这方面尤其突出。
一、脑干
脑干位于后颅窝,由中脑,脑桥和延髓三部分组成。脑干上承大脑半球,下连脊髓,呈不规则的柱状形。经由脊髓传至脑的神经冲动,呈交叉方式进入:来自脊髓右边的冲动,先传至脑干的左边,然后再送入大脑;来自脊髓左边者,先送入脑干的右边,再传到大脑。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呼吸、消化、体温、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均与脑干的功能有关。脑干部位又包括延髓、脑桥、中脑、网状系统四个重要构造。
二、小脑
小脑位于脑桥和延髓的背面,被小脑幕覆盖,借三对小脑角与延髓和脑桥相连。小脑主要是调节和维持在各种姿势中的平衡,使身体在运动中保持平衡;这种功能也是单侧性的,但并非是交叉性支配,即右侧司理右侧,左侧司理左侧。
三、大脑
大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以及连接两个半球之间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最前端的终板。左右半球以大脑纵裂为界,由并蒂体连接。人类的大脑半球极度发达,笼盖在间脑,中脑和小脑的上面。半球的室腔称为侧脑室,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大脑皮质占端脑的大部分约为全脑的40%,重约600克,面积达2200厘米。每侧大脑半球可分为额叶,颞叶顶叶和枕叶。大脑皮层表面布满深浅不等的沟称为大脑沟,沟间隆起部分称为大脑回。中央前回主司运动;中央后回主司感觉;颞上回和颞横回主司听与说;海马回主司味觉,嗅觉;舌回及楔回主司视觉。其中听,嗅,味,视觉由双侧大脑支配;而运动和感觉则是单侧大脑交叉支配,即左侧半球支配右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右侧半球支配左侧。
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中央的深部,可以分为五个部分:背侧丘脑或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和底丘脑。丘脑是承上启下的重要结构。
另外在脑实质中有一些固有的腔隙,称为脑室,包括第四脑室,第三脑室和侧脑室。脑室里有脑脊液,脑脊液主要由脑室内的脉络丛分泌。正常成人的脑脊液总量约为140~180毫升。
还有12对脑神经出入脑,分别称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大脑里还有丰富的脑血管输送血液供应大脑。
健康指南
头部外伤的处理
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紧急情况,不小心头部被撞。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一定要冷静,观察受伤的状况,及时认真的处理,以免后患。
常见的头部外伤有三种情况:头皮擦伤、裂伤,血块颅内出血。
头皮擦伤:仅为头皮表层部分的损伤,损伤处有少量出血或血水渗出。处理方法是先用肥皂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然后擦干,涂点外用消毒药水就行。对伤口不干净的应送医院清洗包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头皮裂伤:头皮裂伤与头皮擦伤的差别是,裂伤的部位伤口较深,擦伤是表皮,而裂伤是真皮,所以出血较多。用手指压迫出血点一侧皮肤或压住伤口周围的皮肤,均可止血,也可用干净布压迫伤口止血,并及时包扎好送医院。
头皮包块:外伤处无出血,但是局部出现血肿或硬块。这是皮下出血。此时,应尽早局部涂上食油或局部重压包扎,防止肿块扩大。切忌用跌打药酒对局部进行外擦和按揉推拿。若已形成发红的、触之软而且有水波感的包块即血肿达24小时以后,可用热敷以促进吸收,大血肿不易吸收者,禁止自行用针随便穿刺放血,应由医师进行处理。
如头部外伤后出现昏迷,有的在受伤后即有意识丧失,神志不清,一种是昏迷时间很短,在几分钟到30分钟内清醒的多是脑震荡;有的无昏迷但对受伤前的事件记忆丧失,医学上称为逆行性遗忘。对头部被撞后外部没什么血肿,但是几小时后出现恶心,呕吐等情况,很有可能是颅内出血,所以对这样的应马上送医院治疗。
送医院前让病人平卧,去掉枕头、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而致窒息。更不要捏人中或摇动头部以求弄醒病人,这样反会加重脑损伤和出血的程度。
人脑的结构分为大脑半球、内囊及皮质下白质、基底神经节、间脑、脑干和小脑几部分。大脑半球的功能极其复杂,除运动、感觉外还与人的认知、情感、语言、行为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内囊及皮质下白质与运动感觉以及听觉和视觉有关。基底神经节,与大脑皮质、丘脑、小脑、脊髓都有广泛的纤维联系,它的功能是与大脑和小脑协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姿势及复杂的行为活动。总体来说人脑的功能是维持觉醒和思维的。脑干:脑干与脊髓相连,负责控制许多无意识的行为——呼吸、心跳、消化等。脑干的位置在人的颈部往上一点。
小脑:小脑属于后脑的一部分,在脑干的上面一点,负责肌肉的协调、神经反射和身体平衡。
大脑:可以理解为大脑的外层——大脑皮层,包括前脑的新皮质,是人类思维产生的最主要部分。
左半脑:控制人的具体行为,如演讲、写作、语言和运算。
右半脑:控制人的想象、空间思维、音乐、直观感受。
额叶:控制一个人的个性、情感、计划行为,包括分辨是非、抽象思维。
顶叶:与触觉和四肢活动相关,与枕骨连接处控制着说话和语言理解能力。
枕叶:与视觉相关。
颞叶:在脑的两侧,与耳朵齐平,负责听觉和短时记忆。
大脑(Brain)包括左、右两个半球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大脑半球被覆灰质,称大脑皮质,其深方为白质,称为髓质。髓质内的灰质核团为基底神经节。在大脑两半球间由巨束纤维—相连。
具体内容有大脑半球各脑叶、大脑皮质功能定位、大脑半球深部结构、大脑半球内白质、嗅脑和边缘系统五大部分。
大脑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沟间的隆凸部分称脑回。大脑半球的背侧面,各有一条斜向的沟,称为侧裂(lateral fissure)。侧裂的上方,约当半球的中央处,有一由上走向前下方的脑沟,称为中央沟(central fissure)。每一半球又分为四个叶(lobe)。在中央沟之前与侧裂之上的部位,成为额叶(frontal lobe),为四个脑叶中之最大者,约占大脑半球的三分之一;侧裂以下的部位,称为颞叶(temporal lobe);中央沟之后与侧裂之上的部分,称为顶叶(parietal lobe);顶叶与颞叶之后,在小脑之上大脑后端的部分,称为枕叶(occipital lobe)。以上各脑叶,均向半球的内侧面和底面延伸,而在各脑叶区域内,各有许多小的脑沟,其中蕴藏着各种神经中枢,分担不同的任务,形成了大脑皮质的分区专司功能。
各叶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功能如下:
1、额叶:也叫前额叶。位于中央沟以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前沟之间为中央前回。在其前方有额上沟和饿下沟,被两沟相间的是额上回、额中回和额下回。额下回的后部有外侧裂的升支和水平分支分为眶部、三角部和盖部。额叶前端为额极。额叶底面有眶沟界出的直回和眶回,其最内方的深沟为嗅束沟,容纳嗅束和嗅球。嗅束向后分为内侧和外侧嗅纹,其分叉界出的三角区称为嗅三角,也称为前穿质,前部脑底动脉环的许多穿支血管由此入脑。在额叶的内侧面,中央前、后回延续的部分,称为旁中央小叶。负责思维、计划,与个体的需求和情感相关。
2、顶叶:位于中央沟之后,顶枕裂于枕前切迹连线之前。在中央沟和中央后沟之间为中央后回。横行的顶间沟将顶叶余部分为顶上小叶和顶下小叶。顶下小叶又包括缘上回和角回。响应疼痛、触摸、品尝、温度、压力的感觉,该区域也与数学和逻辑相关。
3、颞叶:位于外侧裂下方,由颞上、中、下三条沟分为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隐在外侧裂内的是颞横回。在颞叶的侧面和底面,在颞下沟和侧副裂间为梭状回,,侧副裂与海马裂之间为海马回,围绕海马裂前端的钩状部分称为海马钩回。负责处理听觉信息,也与记忆和情感有关。
4、枕叶位于枕顶裂和枕前切迹连线之后。在内侧面,,距状裂和顶枕裂之间为楔叶,与侧副裂候补之间为舌回。负责处理视觉信息。
5、岛叶:位于外侧裂的深方,其表面的斜行中央钩分为长回和短回。
6、边缘系统:与记忆有关,在行为方面与情感有关。
在正常情形之下,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分工合作的,胼胝体是两半球信息交流的桥梁,完成各功能区的分工合作。
对大脑半球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认识:
大脑分左右两个半球,每一半球上分别有运动区、体觉区、视觉区、听觉区、联合区等神经中枢。由此可见,大脑两半球是对称的。
在神经传导的运作上,两半球相对的神经中枢,彼此配合,发生交叉作用:两半球的运动区对身体部位的管理,是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两半球的视觉区与两眼的关系是:左半球视觉区管理两眼视网膜的左半,右半球视觉区管理两眼视网膜的右半;两半球的听觉区共同分担管理两耳传入的听觉信息。
两半球的联合区,分别发挥左右半球相关各区的联合功能。
在整个大脑功能上,两半球并不是各自独立的,两者之间仍具有交互作用;而交互作用的发挥,乃是靠胼胝体的连接,得以完成。
在正常情形之下,大脑两半球的功能是分工合作的,在两半球之间,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胼胝体,负责沟通两半球的信息。如果将胼胝体切断,大脑两半球被分割开来,各半球的功能陷入孤立,缺少相应的合作,在行为上会失去统合作用。
人类大脑的两半球,在功能划分上,大体上是左半球管右半身,右半球管左半身。每一半球的纵面,在功能上也有层次之分,原则上是上层管下肢,中层管躯干,下层管头部。如此形成上下倒置,左右分叉的微妙构造。在每一半球上,有各自分区为数个神经中枢,每一中枢各有其固定的区域,分区专司形成大脑分化而又统合的复杂功能。在区域的分布上,两半球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布氏语言区与威氏语言区,只分布在左脑半球,其他各区则两半球都有。
运动区(motor area)
运动区是管理身体运动的神经中枢,其部位在中央沟之前的皮质内,身体内外所有随意肌的运动,均受此中枢的支配。运动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呈左右交叉上下倒置的方式进行。
体觉区(somatosensory area)
体觉区是管理身体上各种感觉的神经中枢。身体上所有热觉、冷觉、压觉、触觉、痛觉等,均受此中枢的管理。体觉区位于顶叶的皮质内,隔中央沟与运动区相对。体觉区的功能与身体各部位的关系,也是上下颠倒与左右交叉的。
视觉区(visual area)
视觉区是管理视觉的神经中枢。视觉区位于两个半球枕叶的皮质内,交叉控制两只眼睛。由视神经通路(neural pathway)可以看出:每只眼球内视网膜(retina)的左半边,均经由视神经通路,与左半球的视觉区连接。这说明左半球的视觉区,同时控制左右两只眼睛。同样,右半球的视觉区也同时控制左右两只眼睛。视野(visual field)是指在眼不转头不摇的情形下目光所见及的广阔面;只有出现在视野之内的东西,才有可能看见。视网膜是光线刺激的感受器,其功用相当于照相用的软片。视神经(optic nerve)是传导视觉神经冲动的神经元。视交叉(optic chiasma)位于视丘之下,是视神经通路的交会点。视神经(optic tract)是两眼视神经冲动会合后通往视觉中枢的通路。
听觉区(auditory area)
听觉区是管理两耳听觉的神经中枢。位于两半球的外侧,属于颞叶的区域。每一半球的听觉区均与两耳的听觉神经连接,但与视觉区的特征又不相同。每一半球的听觉区,均具有管理两耳听觉的功能,其中一半球的听觉区受到伤害时,对个体的听觉能力只有轻微的影响。
联合区(association area)
联合区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神经中枢。在每一半球上均有两个联合区。其一是从额叶一直延伸到运动区的一大片区域,成为前联合区(frontal association area)。它的功能主要是于解决问题的记忆思考有关。其二是后联合区(posterior association area),分散在各主要感觉区附近。如:额叶的下部就与视觉区有关,此区域受伤会减低视觉的辨识力,对物体的不同形状,就不容易辨识。
大脑皮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各皮质的功能复杂,不仅与躯体的各种感觉和运动有关,也与语言、文字等密切相关。根据大脑皮质的细胞成分、排列、构筑等特点,将皮质分为若干区。
现在按Brodmann提出的机能区定位简述如下:
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它主要接受来自对侧骨骼肌、肌腱和关节的本体感觉冲动,以感受身体的位置、姿势和运动感觉,并发出纤维,即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返回
皮质运动前区:位于中央前回之前(6区),为锥体外系皮质区。它发出纤维至丘脑、基底神经节、红核、黑质等。与联合运动和姿势动作协调有关,也具有植物神经皮质中枢的部分功能。
皮质眼球运动区:位于额叶的8枢和枕叶19区,为眼球运动同向凝视中枢,管理两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
皮质一般感觉区:位于中央后回(1、2、3区),接受身体对侧的痛、温、触和本体感觉冲动,并形成相应的感觉。顶上小叶(5、7)为精细触觉和实体觉的皮质区。
额叶联合区:为额叶前部的9、10、11区,与智力和精神活动有密切关系。
视觉皮质区:在枕叶的距状裂上、下唇与楔叶、舌回的相邻区(17区)。每一侧的上述区域皮质都接受来自两眼对侧视野的视觉冲动,并形成视觉。返回
听觉皮区:位于颞横回中部(41、42区),又称Heschl氏回。每侧皮质均按来自双耳的听觉冲动产生听觉。
嗅觉皮质区:位于嗅区、钩回和海马回的前部(25、28、34)和35区的大部分)。每侧皮质均接受双侧嗅神经传入的冲动。
内脏皮质区:该区定位不太集中,主要分布在扣带回前部、颞叶前部、眶回后部、岛叶、海马及海马钩回等区域。
语言运用中枢:人类的语言及使用工具等特殊活动在一侧皮层上也有较集中的代表区(优势半球),也称为语言运用中枢。它们分别是:①运动语言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45区,又称Broca区)。②听觉语言中枢:位于颞上回42、22区皮质,该区具有能够听到声音并将声音理解成语言的一系列过程的功能。③视觉语言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角回,即39区。该区具有理解看到的符号和文字意义的功能。④运用中枢:位于顶下小叶的缘上回,即40区。此区主管精细的协调功能。⑤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8、6区,即中央前回手区的前方。 返回
大脑半球深部结构
基底神经节:基底神经节是大脑皮质下的一组神经细胞核团,它包括纹状体、杏仁核和屏状核(带状核)。
纹状体又包括尾状核、豆状核两部分。纹状体是丘脑锥体外系重经结构之一,是运动整合中枢的一部分。它主要接受大脑皮质、丘脑、丘脑底核和黑质的传入冲动,并与红核、网状结构等形成广泛的联系,以维持肌张力和肌肉活动的协调。
内囊:内囊位于豆状核、尾状核和丘脑之间,是大脑皮层与下级中枢之间联系的重要神经束的必经之路,形似宽厚的白质纤维带。内囊可分三部,额部称前肢,枕部称后肢,两部的汇合区为膝部。
大脑半球内的白质为有髓纤维所组成,也称为髓质。它分为三类。
连合系:即两侧大脑半球之间或两侧的其他结构之间的纤维束。主要的有3个连合纤维:胼胝体、前连合、海马连合。
固有连合系:固有连合系为大脑半球同侧各部皮质之间互相联合的纤维。
投射系:投射系是指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间脑、脑干、脊髓等结构之间的连接纤维,如内囊的纤维,视放射的纤维等。
嗅脑:位于脑的底面,包括嗅球、嗅束和梨状皮质。
边缘系统:由皮质结构和皮质下结构两部分组成。皮质结构包括海马结构(海马和齿状回)、边缘叶(扣带回、海马回和海马回钩)、脑岛和额叶眶后部等。边缘系统不是一个独立的解剖学和功能性实体,它是管理着学习经验、整合新近与既往经验,同时为启动和调节种种行为和情感反应的复杂神经环路中重要的一部分。
大脑功能非常复杂,现选有关功能做一些简介。
大脑半球分左右两个,中间有胼胝体相连,沟通两个半球的神经活动。大脑半球分额叶(在前面)、顶叶(在上面)、颞叶(在侧面)和枕叶(在后面)四部分。
(1)大脑皮质:各叶功能不同。
额叶:有运动、感觉及语言功能。
顶叶:为大脑的感觉区,并且有语言、视觉等重要功能;
颞叶:有听觉、嗅觉中枢,也有语言和记忆功能,同时有辩认音乐的功能;
枕叶:为视觉的特殊区域。
中学生写字,多么专心、自如、熟练。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是多么平常,然而这种动作的大脑支配,却极其复杂。如图1.3,右手写字,是左侧大脑在支配、左手压纸,却是右侧大脑支配。写字当然不能离开视觉,而视觉的大脑控制就更为复杂。两个眼睛合成整个视野。图1.3中,右眼的左半部构成右侧视野的右边大半部(这部分受左侧大脑的支配),右眼的右半部构成右侧视野的左边小半部(而这部分是受右侧大脑的支配)。与此相对应,左眼的右半部(受右侧大脑支配)构成左侧视野的左边大半部,左眼的左半部(受左侧大脑的支配)构成左侧视野的右边小半部。
图1.3左脑支配右手。右脑支配左手。右侧视野的中枢在
左大脑半球枕部。左侧视野中枢在右侧大脑半球枕部
左:左侧视野;右:右侧视野
关于视觉,更为奇妙的是,在视野中看到的正立人像,根据凸透镜(眼中的晶体)原理,在视网膜中映成倒像,这不足为奇,但在视神经中却成奇怪的像,以后经视束、视辐射线直到枕部大脑皮质的视觉区均成奇怪的像。最后,由这些奇怪的图形组成了人眼中的实物像。这种奇妙的视觉生理,如图1.4。
大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等,根据条件反射的研究,大脑皮质具有学习的区域。记忆没有固定的贮存部位,广泛而分散地分布于各皮层和皮下组织。
这里简单介绍与小儿关系密切的语言问题。一般来说,一侧大脑半球是控制对侧肢体活动的(参考图1.3)。但语言虽然需要身体两侧的同时动作(例如发声时的喉部动作),但它完全受一侧半球的支配。能支配语言的半球叫做“优势半球”,这通常是左侧大脑半球。这个半球有病,语言就要发生障碍。但是这个半球控制语言的优势直到1~2岁以后才形成。如果在幼儿时候患上了左半球的病,那么语言功能的发育并不受影响。这可能是另一半球承担了语言的功能。大脑的优势也表现在使用手的状态。90%以上的成人是使用右手。
(2)大脑边缘系:总起来说就是大脑皮质下的深部组织。这里的功能有摄食、性欲及情绪等中枢。
图1.4脑中视觉各部位所成的像(在视野看到的正位像。在网膜中是倒立的像。在视辐射线及视皮层部位所成的为奇形怪状像)
(3)基底节:与肌张力及不随意运动(如舞蹈病)等有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