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观察
最新医学观点认为:人是自身健康的设计师。世界卫生组织根据科学研究曾宣布说: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60%取决于自己,所以,当有害于您身体健康的因素出现时,您就该找到方法,积极地对抗衰老。
除了掌握日常的家庭保健常识,您应该通过视、听、嗔、触等感觉来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您应该这样做:
注意自觉症状。人在生病之初都会感到不舒服,这种感觉就是自觉症状。例如感冒初期的流弟、鼻塞和轻微头痛等。自觉口腔有异味也是一种疾病信号,如患肝胆疾病时,常感到口苦;口甜则往往见于糖尿病及消化功能紊乱;而口酸则是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的一种表现。
观察排泄与分泌物。尿液、大便、痰等的量、次数、颜色和气味的改变,都是身体健康与否的信号。如大便发黑应考虑到消化道出血征兆;小便带血为泌尿系统患病症状;痰中带血则就应考虑肺部感染或肿瘤等危险。
观察与生命活动有关的指标,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体重等。
观察外表变化和日常生活习惯的变化。如面部是否有浮肿,眼巩膜是否黄染,颌下、腑下和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以及饮食、睡眠是否有变化等。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风温、糖尿病等,可以通过自我观察所得的症状做出初步判断,然后再到医院进行确诊。
PRADA服装品牌PRADA
创始人:MarioPrada
设计师:
1913年 马里奥·普拉达(MarioPrada)
70年代开始 缪西娅·普拉达(MiucciaPrada)
品牌线:PRADA
MiuMiu(副线)
品类:服装、内衣、皮件、配件
设计风格:结比元素的组合恰到好处,精细与粗糙,天然与人造,不同质材、肌理的面料统一于自然的色彩中,艺术气质极浓。
品牌简介:Prada
中文名普拉达。
一套西装在2200到6000美元不等。
PRADA
PRADA风靡全球,日本、台湾等地更是疯狂,满街的人都在背PRADA的尼龙包。但是很少人知道,PRADA的历史起源于1913年,而且是以制造高级皮革制品起家的。
PRADA男装的特色,在于古典简约又不失年轻化的设计,像是60年代意大利拿波里造型的西装,因Muccia用了具有伸缩性的现代感素材,复古中赋予新意,可说创造了流行的独特风格。
非常重视品质的PRADA产品,是在意大利水准最高的工厂制作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穿上PRADA产品会感到舒适无比的原因。尽管强调品牌风格年轻化,但品质与耐用的水准依旧,特别注重完整的售后服务,这也是以高级皮革制品起家的PRADA,至今仍讲究的传统。
Prada可谓说是一个老字号,但由于它的出品追求完美,所以无论老少,对此品牌的认知度绝不逊于其它任何牌子。要回溯Prada的历史,必须从二十世纪初谈起……
意大利人注重家族观念,时尚工业也不例外,Prada就是其中代表。Prada草创于20世纪初,因当时活络的商业贸易与交通商旅频繁,创立人Mario Prada开始制造一系列针对旅行的手工皮件产品,并于1913年开设一间精品店。70年代,时尚环境变迁,Prada几近濒临破产边缘,1978年Miuccia Prada与其夫婿Patrizio Bertelli共同接管Prada,带领Prada迈向全新里程碑。
Miuccia接手之际,Prada仍是流传于欧洲、代代相传的家族,若没有创新与突破,很容易没落。Miuccia企图寻找和传统皮料不同的新颖材质,历经多方尝试,从空军降落伞使用的材质中找到尼龙布料,以质轻耐用为根基,「黑色尼龙包」一炮而红!Prada直至1989年才推出首次秋冬服装秀,一反当时潮流的设计赢得不少赞美;90年代,打着「Less is More」口号的极简主义应运而生,而Prada简约、带有一股制服美学般的设计正好与潮流不谋而合。1993年,Prada推出秋冬男装与男鞋系列,一时之间旗下男女装、配件成为追求流行简约与现代摩登的最佳风范;90年代末期,休闲运动风潮发烧,Prada推出Prada Sport系列,兼具机能与流行的设计,造成一股旋风。
Prada亮眼的表现主要归功于Prada的设计与现代人生活型态水乳相融,不仅在布料、颜色与款式工夫,其设计背后的生活哲学正巧契合现代人追求切身实用与流行美观的双重心态,在机能与美学之间取得完美平衡,不但是时尚潮流的展现,更是现代美学的极致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又叫《时尚女魔头》
简介: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女孩安德莉娅,机缘巧合的进入了一家顶级时装杂志社作总编助手。然而好景不长,很快,安德莉娅就发现自己的工作简直是噩梦,因为她的顶头上司--女总编米兰达,除了在时尚圈呼风唤雨,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之外,还向发设法地对自己喝来唤去,以把自己榨乾为乐趣!
老百姓们对于名人及富人们的生活总是好奇的,如果这些家伙在光鲜外表之下还有那么些“不太漂亮的事”,看热闹的观众们胃口就被吊了个十足。2005年大热畅销小说《穿普拉达的魔鬼》,点燃的就是人们窥探顶尖时尚杂志女编辑生活的欲望。作者劳伦·魏丝伯格本人就曾在鼎鼎大名的美国《Vogue》杂志担任总编辑助理,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一连高悬了15个星期个小说显然很具谈资,而两代美女梅莉尔·斯特里普和安妮·海瑟威的魔鬼碰撞,也绝对很有看头。
基本信息:
马艳丽,1974年11月25日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是内地影视明星、模特、服装设计师。1995年马艳丽获得上海国际模特大赛冠军。1998年拍摄德国博朗(Braun)剃须刀的电视广告。1999年首次参加电视剧的拍摄在《倾城之恋》中担任女主角饰演模特伊果。2002年9月马艳丽创建Maryma Design时尚女装品牌并成为该品牌的董事长及创始人 。2010年入选《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人物。
早年经历:
1974年11月马艳丽出生于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个典型的农妇。1986年马艳丽开入周口市体校排球队,3年后被特招到河南省水上运动学校,成为一名赛艇运动员。1993年马艳丽在一次训练中受伤,被迫结束了运动员生涯 。
演艺经历:
1995年,马艳丽参加上海国际模特大赛并获得了冠军,
1998年,马艳丽拍摄了德国博朗(Braun)剃须刀的电视广告。
1999年,分别在中国国际时装周和上海国际服装节上,成功的举办了第一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Mary Ma——就这样》时装品牌发布会。同年领衔主演由中国作家莫然根据小说《艳影》改编的二十三集都市言情剧《倾城之恋》在剧中饰演伊果 。同年代表中国赴法国参加“巴黎--中国文化周”中华文化服饰展演活动。
2000年以中国首席名模身份,领队赴美国参加“中华文化美国行大型服饰展演活动”。
2001年马艳丽连续两年成为P&G公司"潘婷"洗发产品形象代言人。2001年成为中国电子CEC手机形象代言人及欧洲经典名牌路易-威登(LV)中国形象大使,代表中国模特参加“全球华人支持北京申奥系列活动”。
2002年马艳丽特聘为“潮宏基”珠宝形象代言人 。同年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举办了名为《Maryma Desi
同年马艳丽创建Maryma Design时尚女装品牌,成为该品牌的董事长及创始人。
2005中国国际时装周上成功举办一场名为《在红地毯上》的Maryma高级时装定制晚装发布会。
2008年马艳丽出席中国时尚大奖2008年度颁奖典礼并获中国国际时装周最佳礼服设计奖
2009年马艳丽代言安利(中国)雅姿化妆品 。
2011年2月20日马艳丽以高级时装定制中心的董事长的身份做客《非你莫属》栏目 。同年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意英雄谱》栏目专访。同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60周年庆典在京举行,马艳丽获颁中国国家地理“荣誉会员”。
人物评价:
马艳丽从名模到演员、设计师,马艳丽成功完成了自身形象的转换。连续两年当选为中国最佳职业模特的她在模特生涯达到了顶峰后,将在更宽更广的领域开始她的艺人旅程 。马艳丽在东方气质中透漏着现代的气息,无论是T型台还是台下都是人们目光中的焦点海新 。马艳丽是中国企业家中集聚公众影响力、最具创新思维、最能代表中国商业变革的人物,她见证了中国时尚业的崛起与兴盛 。
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极为复杂的和动态的过程,所以影响心理健康、导致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
一、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一种内在和主观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1)遗传因素。人的心理活动或心理健康状况是不能遗传的。但人的躯体、气质、智力的活动特点等手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显著。相关的调查和临床观察表明,精神病患者的家族中,患有精神发育不全、性情孤僻、躁狂、抑郁等精神病或具有异常心理行为的家庭成员占有相当的比例。
(2)化学中毒或脑外伤。有害化学物质侵入人体,毒害中枢神经系统,如食物中毒、煤气中毒、酒精中毒、药物中毒等,可能导致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种种原因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脑外伤,也可能导致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人格改变等心理障碍。
(3)病菌或病毒感染。人如果患了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就会由于病菌、病毒损害神经组织结构而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如果患者是幼儿,则可能阻抑心理的发展,造成智力迟滞或痴呆。
(4)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躯体疾病或生理机能障碍也是造成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例如,如果患有内分泌机能障碍,尤其是甲状腺机能混乱、机能亢进,患者往往出现暴躁、易怒、敏感、情绪冲动、自制力减弱等心理异常表现;若患有肾上腺素分泌过多,则会产生躁狂症,而患有肾上腺素分泌不足则可能患上抑郁症等。
2、心理状态因素
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一旦成型,就可预测其以后的心理发展和变化。心理状态因素包括认知因素和情绪因素等类型。
(1)认知因素。认知过程就是信息的获得、贮存、转换、提取和使用的过程。人类个体的认知因素涵盖范围很广,包括感知、记忆、注意、思维、想象、言语等。
认知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倘若某一认知因素发展不正常或某几种认知因素之间的关系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从而会使人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认知因素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减轻或消除失调、维持平衡的需要和期望就越强烈。如果这种期望和需要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使人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
(2)情绪因素。人的情绪体验是维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是一个人机体生存和社会适应的内在动力,它是多维度、多成分和多层次的。
经常波动而消极的情绪状态,往往使人心境压抑,精力涣散,身体衰弱;稳定而积极的良好情绪状态,则往往使人心境愉快,精力充沛,身体健康。所以,培养良好情绪、排除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二、外部因素
1、家庭因素
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对中小学儿童来说,受家庭因素的影响很大。大量研究表明,不良的家庭环境因素,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异常。
家庭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关系不良,如父母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不和谐,家庭情感冷淡,矛盾冲突迭起等;家庭成员残缺,如父母死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再婚等;家庭教育存在误区,如专制粗暴,或溺爱娇惯等;还有家庭变迁以及出现意外事件等。
2、社会因素
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关系等属于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其中的各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会严重腐蚀人的心理健康。社会因素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几乎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今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广泛,各种社会传媒的作用越来越大,生活紧张事件增多,矛盾、冲突、竞争加剧,所有这些都会加重人们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健康。
3、学校因素
学校因素主要是针对学生来说的,主要包括学校教育条件、学习条件、生活条件,以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等。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学校生活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极大。学校因素中的种种条件和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比如,如果校风学风不良、教育方法不当、学习负担过重、师生情感对立、同学关系不和等,都会使学生的心理抑郁,精神焦虑,若调适不及时,就会造成心理失调,甚至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
三、协同作用
上述各种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往往协同而起作用,而这种协同作用要超过单个因素作用的简单加和。由此,在诊断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作用,逐一考察,全面、正确地做出诊断,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调适和治疗。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