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葡萄在容器中第一次发酵好了之后,首先要把在葡萄酒中的渣滤掉。
2、在密封葡萄酒瓶盖时一定不要让葡萄酒与油脂和细菌之类的物品接触,同时要在瓶盖上打一些细小的小孔,其小孔的作用主要是防止葡萄酒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气体过多而发生爆炸。
3、自制葡萄酒第二次发酵的时间大约在一个星期左右的样子。
在经过一个星期之后的第二次发酵的过程中我们会看到此时葡萄酒的酒液已经开始澄清了,接下来就可以对容器内的葡萄酒液进行第二次仔细的过滤与澄清,然后分瓶,让葡萄酒至于阴凉与低温处就可以了。第二次发酵与气候有关,如果天气太冷的话,我们需要延迟发酵时间。
扩展资料:
二次发酵精酿工艺:
1、将30斤葡萄清洗晾干。用慢速榨汁机将葡萄整个进行榨汁。
2、安全发酵罐的脱氧总成和硅胶缓冲阀取下,换成隔菌透气垫。
3、用温水将酿酒酵母搅拌均匀,活化酵母,将活化后的酵母液与葡萄汁混合后装入透气但是隔菌的安全发酵罐中,进行没有杂菌干扰的第一次发酵——有氧发酵。装瓶的水位以0.25-0.5l之间为佳。应控制在0.25l以下,否则容易产生溢瓶。
4、葡萄汁有氧发酵的气泡由少到多,然后再变少之时(一般1-2天),打开发酵罐,按100-300g的白糖,封盖原地旋转搅拌。(加入白糖后气泡又会变多。此时加入的糖并不会让葡萄酒变甜,全都会被酵母转化而提高酒精度。)
5、继续隔菌有氧发酵5-9天后,所有气泡消失,表示有氧发酵可以结束。此时,将葡萄汁中的澄清液滤出,接种益生酵素50ml,在嫌气的安全发酵罐中,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必须严格厌氧。。发酵容器必须使用脱氧总成和硅胶缓冲阀,而绝不能再用隔菌透气垫。二次发酵的水位以标准水位-0.25l留空之间为佳,但不得低于0.5l。
6、次发酵1个月以上,滤出澄清液,装入长颈酒瓶中陈化。(也可长期二次发酵,想饮用时再装入长颈酒瓶,口味会极其圆润、丰满。不过温度一定要控制在18度以下,否则会出现酸涩加重的现象)
7、酒瓶中的酒液陈化1周到N年,就是正宗天然的葡萄酒。(N可以是1年,也可以是50-100年,但保藏温度最好恒定,而且低于18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自制葡萄酒
第一次发酵一般经历一周时间。
发酵是微生物消耗葡萄汁液里的糖分泌出酒精的过程,酿酒用葡萄一般每百克内含糖13-15克,据经验每克糖经发酵后能产生0.6度左右的酒精,因此单靠葡萄本身的糖只能酿出8-9度的酒,要想酿出12-15度的酒,显然需要外加糖。
经过一周左右发酵,把糖消耗完毕后自然停止发酵,果皮不再浮上来,即达到止发酵点。但如果加糖过多,7天后没达到止发酵点,酵母还在大量繁殖发酵,酒液还在大量冒二氧化碳气泡,此时如果马上密封,就会造成后发酵时瓶内压力增大,可能会顶开软木塞而喷出酒液。所以要等酒液不再冒大量气泡后再密封。
自酿葡萄酒,正常的完全发酵需要十几天才能完成,里面没有很多气泡时,就说明发酵基本结束,这时候就可以过滤皮渣进行二次发酵了。
二次发酵一般也需要十几天,待到容器底部酵母沉淀完毕,二次发酵也就结束了。
葡萄酒主要发酵一般持续7-10天,具体时间由葡萄品种,加糖量和发酵温度决定。
葡萄酒经过一周左右的发酵,把糖消耗完毕后自然停止发酵,果皮不再浮上来,即达到止发酵点。
但如果加糖过多,7天后没达到止发酵点,酵母还在大量繁殖发酵,酒液还在大量冒二氧化碳气泡,此时如果马上密封,就会造成后发酵时瓶内压力增大,可能会顶开软木塞而喷出酒液。所以要等酒液不再冒大量气泡后再密封。
达到止发酵点后,葡萄皮浮在上面,颜色由深变浅,葡萄籽和大部分葡萄肉的残渣沉在瓶底,此时就应该把残渣和酒液分离。
具体办法是先用虹吸管将中间的酒液吸出,然后把残渣装进纱布,用手由轻到重的挤压,再像拧衣服一样拧,使残渣中的酒液基本流净。最后把所有的酒液混合在一起,装进广口瓶继续发酵。此时酒液很混浊,你大可不必介意,此时的酒称为元酒。
扩展资料
二次发酵要持续2-3周。
二次发酵会有少量细腻的泡沫产生,2到3周后基本完成此事酒液特别清澈,二次发酵不是靠酵母发酵,而是进行苹果酸乳酸发酵,因此不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瓶内压力不会继续增大,没有爆瓶危险。 所以容器尽量装满,拧紧瓶盖。
20天后启封,可以发现酒液变澄清,底部有一层沉淀,这是酵母完成历史使命后的“尸体”及杂质,工业上用这层东西做成酵母膏。
一般一次发酵20天,2次发酵15天,一共35天左右!不过我还是不建议你饮用自酿的葡萄酒, 自酿葡萄酒含有不同浓度的甲醇和杂醇油。甲醇、杂醇油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原料。一方面,葡萄皮中的果胶在果胶酶或热能的作用下分解出甲醇,霉变也会产生大量甲醇,酵越彻底,甲醇含量会越高;另一方面,葡萄中的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再经过酶的催化作用生成杂醇油。 此外,自酿葡萄酒的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所以不要用塑料瓶、不锈钢、铝器皿等来盛装,以免发生化学反应 自己酿造葡萄酒虽然实惠,但是目前,大多数家庭酿制葡萄酒过程还没有除去甲醇和杂醇油的工艺,在自行酿制和饮用时应该当心,避免此类有毒、有害物质对身体造成危害。莱垍头条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