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芦苇根煮多久

时间: 阅读:7778
芦苇根煮多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5-02 01:15:43

芦苇也被称为芦柴根,是生活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植物,而用芦苇根煮水喝对身体非常好,可以对身体起到清热生津的功效,同时也可以有效治疗人体肺部疾病或者是肺热引起的咳嗽等,而用芦苇煮水一天可以喝一次或者是三次左右。
芦苇根煮水一天喝几次?
芦根又称芦柴根,本品为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芦苇的根茎。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花期9-10月,生长于河流、池沼岸边浅水中。鲜芦根,呈长圆柱形或扁圆柱形,长短不一,直径约1.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光泽,先端尖形似竹笋,绿色或黄绿色。全体有节,节间长10~17厘米,节上有残留的须根及芽痕。质轻而韧,不易折断。横切面黄白色,中空,周壁厚约1.5毫米,可见排列成环的细孔,外皮疏松,可以剥离。气无,味甘。
芦根甘寒,具有清热、生津、止吐的功效,对于治热病烦渴、口干咽燥、肺热咳嗽、胃热呕吐、小儿隐疹不透等疾病有明显效果。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芦根含有大量的天门冬酰胺、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清热与排石的功效,同时还可缓解鱼、蟹、河豚中毒症等。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头道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其后可加开水频频代茶饮。适用于放射治疗后口干、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的肿瘤病人,能明显减轻癌症放疗后的副作用。对糖尿病、肺燥咯血及支气管炎者,也有一定疗效。功效生津清热、养阴润燥。
治太阴温病,口渴甚,吐白沫粘滞不快者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用蔗浆),临时斟酌多少,和匀凉服,不甚喜凉者,重汤炖温服。治五噎心膈气滞,烦闷吐逆,不下食芦根五两。锉,以水三大盏,煮取二盏,去滓,不计时,温服。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生芦根(切)、青竹茹各一升,粳米三合,生姜三两。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随便饮。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3-03-02 08:08:36

    可以用除芦苇的除草剂,就能把根除去。不会泛滥成灾。

    具体方法是:

    在芦苇3-5片叶时,在中午温度较高时,用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毫升兑水30斤,喷匀芦苇就行。大概7-15天,根就会烂掉。市面上常见的有盖草能,阿玛乐等。如果包装是以克计量的,要加量到30-40克。

    也可以用精喹禾灵+洗衣粉30克喷雾,但是,气温要在28度以上,能有效果。

    希望能帮上你。以上方法可以除露地种植的阔叶作物的尖叶草。


  • 龙葵
    回复
    2023-03-02 08:08:36

    挖掘机。因为你并没有说芦苇是不是长在水里,而且是一片芦苇。有时候水干了芦苇还在。所以可以用挖掘机。

  • 徐长卿
    回复
    2023-03-02 08:08:36

    用芦苇的农药克芦松只知道叫克芦松,但具体农药的...杀芦苇的农药克芦松只知道叫克芦松,但具体农药的名称,是不是克芦松这这个名字应该是商品名,或者是商标,不是具体农药有效成分的名字。

  • 龙葵
    回复
    2023-03-02 07:07:26

    据梁代医家陶弘景编着的《名医别录》记载:“芦根,主消渴客热,止小便利。”

    唐代医学家苏敏等编着的《新修本草》中也载:“疗呕吐逆不下食,胃中热、伤寒患者弥良。”

    芦根甘寒,具有清热、生津、止吐的功效,对于治热病烦渴、口干咽燥、肺热咳嗽、胃热呕吐、小儿隐疹不透等疾病有明显效果。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芦根含有大量的天门冬酰胺、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清热与排石的功效,同时还可缓解鱼、蟹、河豚中毒症等。

    扩展资料:

    芦苇根的食用方法

    1、芦根绿豆汤

    芦苇根、绿豆各5钱,加一碗水煮开,加适量冰糖,去芦根绿豆喝汤。适用于内热口干。功效:生津润肺,降火解热。

    2、芦根麦冬饮

    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头道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其后可加开水频频代茶饮。适用于放射治疗后口干、食欲不振、大便不畅的肿瘤病人,能明显减轻癌症放疗后的副作用。对糖尿病、肺燥咯血及支气管炎者,也有一定疗效。功效:生津清热、养阴润燥。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芦苇

腌翅根多久

地球寿命还有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