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煮蛋煮八分钟最佳,若是煮的时间不长,可能会存在细菌污染的问题,但煮的时间太长,则会容易导致维生素的流失。水煮蛋煮三分钟左右,呈现蛋白凝固幼嫩,蛋黄半熟的状态。六分钟,则呈蛋白凝固,蛋黄半熟的状态。八到十分钟,蛋全熟。
水煮蛋的营养功效和价值
健脑益智
鸡蛋黄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和卵黄素,对du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的作用。卵磷脂被人体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胆碱可改善各个年龄组的记忆力。
保护肝脏
鸡蛋中的蛋白质对肝脏组织损伤有修复作用。蛋黄中的卵磷脂可促进肝细胞的再生。还可提高人体血浆蛋白量,增强肌体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功能。
防止动脉硬化
美国营养学家和医学工作者用鸡蛋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获得了出人意料惊人效果。
预防癌症
鸡蛋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b2,维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体内的致癌物质。鸡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锌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
关于鸡蛋的误区
1、:红壳蛋比白壳蛋有营养。检测表明,蛋壳的颜色和鸡品种有关,与营养无关。
2、:农家蛋更营养。真正的农家蛋(土鸡蛋)可能会更好吃一些。但检测表明,农家蛋的各个营养素含量并不比普通鸡蛋更高。
3、:“初生蛋”和“功能蛋”更有营养。一般来说,鸡在生长期130~160天之内所产的蛋都会被称为初生蛋。功能蛋是指通过饲料技术使鸡蛋富含锌、碘、硒、钙等营养素。这听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因为没有标准也不好检测,很多产品都有过度宣传之嫌。
【专业医生帮您做解答】
鸡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很高,所以检查发现总胆固醇升高的人,还有得了心脑血管病的人,吃鸡蛋就要把蛋黄去掉,这是很多人的想法,真的如此吗?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所有胆固醇的总和,由于胆固醇是不溶于水的,它在血液中必须与脂蛋白结合形成脂蛋白胆固醇,才能随血液流动并被机休利用,总胆固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游离胆固醇多种形式的胆固醇。
大家都知道,总胆固醇升高,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发生,进而引起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它们升高时应采取积极的干预治疗措施,尽快将其降下来并维持在目标水平。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正好相反,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所以常被称为“好胆固醇”,需要尽可能提高其水平。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知道体内的胆固醇是从哪来的?
首先,日常饮食是胆固醇的来源之一,但它只占到体内胆固醇总量的30%,且当机体从食物中吸收的胆固醇超过了血液中总胆固醇的30%时,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率便会迅速下降,也就是说并非食物中有多少胆固醇都会被吸收入血。
其次,人体所需要的胆固醇,除了从食物中吸收30%外,大部分的胆固醇是由自身来合成的。全身所有的细胞都可合成胆固醇,只不过大部分在肝脏合成,而这种自身合成过程始终在体内循环往复地进行着。所以当肝脏的合成功能异常时,胆固醇合成便增多,对血液中总胆固醇升高的影响更大。
了解了这些知识,再来看人体对胆固醇的需求量。正常情况下,人体每天需要从食物中摄取300mg胆固醇,而一颗鸡蛋黄中所含有的胆固醇大约是250-300mg,即便是全部被吸收也不会超过人体的需要,何况小肠在吸收食物中的胆固醇时吸收率大约只有40%左右,也就是说吃了一颗鸡蛋黄,最多有120mg的胆固醇被吸收入血,并不足以对机体总胆醇造成很大的影响。
更为重要的是,鸡蛋黄作为动物卵细胞的核心,含有多种孕育生命的营养物质,有研究证实:鸡蛋黄的各种营养素综合在一起,非常有利于提高机体高
机体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这一点儿也不假。因此,有不少人认为鸡蛋,尤其是鸡蛋黄,作为日常食物当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的一种,会升高机体的胆固醇水平,甚至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因此,他们选择不吃或很少吃鸡蛋,又或者在吃鸡蛋的时候把蛋黄给扔掉。
但实际上,吃鸡蛋不要蛋黄,这种行为不仅容易造成食物的浪费,同时还反映出一种误区。这个误区就是:从食物中摄入多少胆固醇,机体就会吸收和增加多少胆固醇。
胆固醇偏高,更多源自“内因”人体胆固醇主要有两个来源:内源性自身合成的,以及外源性食物摄入的。其实,人体的胆固醇,大部分,都是由肝脏合成的内源性胆固醇,仅有一小部分,是通过食物摄取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胆固醇升高就是因为吃了鸡蛋这些高胆固醇食物,所导致的!
比如,医学观察就发现,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几乎不摄入食物性胆固醇,然而,他们与正常饮食人群的胆固醇水平是差不多的,他们当中也有人会出现胆固醇水平升高,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这都是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过多,所造成的,与食物胆固醇的摄入无关。
事实上,不同的人,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反应可以有很大的不同。一般情况下,大部分人通过食物摄入较多外源性胆固醇以后,体内的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会自动下调,从而使得总胆固醇水平维持正常。而大约有1/4左右的人,在食物胆固醇摄入以后,内源性胆固醇合成的下调程度不足,就会导致总胆固醇的升高,这类人被称为“膳食胆固醇的高反应者”。
简言之,机体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更主要的原因是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异常增多,而食物胆固醇的影响是次要的。
医学指南建议,如何吃鸡蛋?2020年,由中华预防医学会牵头发布的《中国健康生活方
门诊来了一位高血脂患者,方先生,58岁,同时伴有冠心病,今天来复查血脂,可是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仍然偏高,并没有正常。
今天化验单总胆固醇6.4,低密度脂蛋白3.6两者都超出正常范围,老方说最近吃鸡蛋连蛋黄都给我儿子吃了,怎么血脂又高了,三个月前化验的都是正常了,是不是连鸡蛋清也不能吃了?
王医生解释:当然跟吃鸡蛋没有半毛钱关系,很多人都认为吃鸡蛋会升高血脂,都说蛋黄是高胆固醇食物,常常不吃,或扔掉蛋黄,这是完全误区。
后来仔细问了问老方,三个月前他的胆固醇3.8,低密度脂蛋白1.5,他觉得血脂正常,甚至偏低了,于是他就把降脂药停掉了。
王医生告诉您高血脂的人能不能吃鸡蛋,为什么老方的血脂正常后过了三个月血脂又升高了,到底跟吃鸡蛋有没有关系。
第一、不管是高血脂还是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都能吃鸡蛋,不但能吃蛋清,而且也能吃蛋黄。鸡蛋富含胆固醇,营养丰富,一个鸡蛋重约50克,含蛋白质6-7克,脂肪5-6克。鸡蛋蛋白质的氨基酸比例很适合人体生理需要、易为机体吸收,利用率高达98%以上,营养价值很高,是人类常食用的食物之一。每天一个鸡蛋,身体棒棒哒!研究显示每天吃1-2个鸡蛋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没有影响。
第二、胆固醇升高的原因,要弄清楚,我们体内胆固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大家认为的饮食,也就是饮食过多的高胆固醇食物,高油高脂肪食物,会引起胆固醇升高。但饮食对于胆固醇的影响只占到胆固醇升高的25%,另外一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自身代谢,或简单说就是遗传基因导致的,所以对于部分人来说即使不吃任何油腻或高胆固醇食物,血脂也会升高。就像老方,就算不吃鸡蛋黄,他的胆固醇也会升高。这也就是大家为什么会看到不吃肉或瘦肉血脂也会升高。
第三,胆固醇都正常了,过了三个月咋就又升高了。高血脂之所以和高血糖高血糖称之为三高,一方面都会造成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一方面都是代谢遗传疾病,还有
煮一个水煮蛋需要8分钟左右,全熟。制作水煮蛋的过程中火不能够太小,火太小的话无论你煮多长时间,蛋黄都很难凝固,蛋壳也很难剥开。
煮水煮蛋的操作方法如下:
先把鸡蛋洗干净。
2.把鸡蛋放入一个小锅子中,再加入凉水。水量的话,只需要没过鸡蛋即可。
3.用中火慢慢地煮。火大了,鸡蛋急剧受热,容易爆裂。
4.煮了8分钟之后关火再闷5分钟,然后把鸡蛋放入凉水中,此时的鸡蛋壳又好剥,鸡蛋还是熟透的。
蛋黄凝固的温度为68-71℃,蛋清凝固的温度为80℃以上,煮鸡蛋时如果火太大,在蛋黄外面、凝固温度低的蛋清就会迅速凝固并且变硬,从而阻碍热量继续向蛋黄内传递,影响凝固温度较高的蛋黄凝固,使煮出来的鸡蛋清熟而蛋黄不熟。如果煮的时间过长,蛋白质过度变性,鸡蛋会变得很硬,既不好吃,又影响消化吸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