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月经结束后多久排卵

时间: 阅读:3424
月经结束后多久排卵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05-02 00:13:58

月经周期在正常的情况下,排卵期就是在月经后的一周。如果我们平时月经周期不稳定,那我们也不要过度依赖排卵期,还是要做好避孕工作才能很好的达到目的。那么,月经过后多少天是排卵期呢?


月经过后多少天是排卵日

对于一个经常有长周期的女性,比如周期为35天,那么排卵日大概在第21天,这时常常会延后的排卵会使排卵后安全期无法确定。


排卵期计算方法为:当下次月经来的第1天开始计算,并倒数14天或者减去14天,那就是女性的正常排卵日,然后把排卵日和其前5天、后4天加在一起的这段时间,称之为女性排卵期。如果女性朋友想尽快怀孕的话,就要清楚的算出自己的排卵期,只有这样才能正常的受孕生宝宝。


安全期就是俗话的前七后八,经期前7天和后8天是安全的,但这只是一个普遍规律,指一般来讲排卵前安全期为7天,排卵后安全期为8天。如果长期以来月经周期都为28天,那么可以按前七后八处理,因为这样可以避开10天的危险期。


对于一个经常有短周期的女性,比如周期为21天,那么排卵日大概在第7天,这时就没有排卵前安全期可言,因为随时可能遇到月经刚结束就进入排卵期前的最小预留期。对于这样的女性,那怕月经刚完,也可能有怀孕危险


月经走后多久排卵

女性的排卵期跟月经关系非常地密切,两者的周期都是一个月1个周期,而排卵一般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虽然女性的月经周期有长有短,但是排卵日与下次月经开始之间的间隔时间比较固定,一般在14天左右。所以最通常的做法就是用月经推算法来计算排卵期。


对于平时月经周期比较正常的女性一般是从下次月经来潮的第一天算起,倒数14天或者减去14天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排卵日、排卵日后4天,这三个时间一加,就是排卵期。


比如说,月经周期按30天来算,这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是9月1日,那么下次月经来潮就是10月1日,再从10月1日倒数14天,那么9月17日就是排卵日。排卵日的前5天、排卵日、排卵日后4天,也就是9月12日至9月21日这十天就是排卵期。


对于平时月经不太准时的女性,也可以用月经推算法来测算排卵期,不过计算稍微费点精神,不过为了未来的宝宝,都是值得的。这时候,排卵期的计算方式为:排卵期第一天=最短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8天;排卵期最后一天=最长一次月经周期天数减去11天。例如月经期最短为28天,最长为37天,需将最短的规律期减去18(28-18=10)以及将最长的规律期减去11(37-11=26),所以在月经潮后的第10天至26天都属于排卵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祝由师
    回复
    2023-03-05 16:16:13

    一、女性的月经中间为排卵期


    在女性的排卵期间一般比较容易受孕,计算排卵期的方法很简单,只要知道自己的月经周期,也就是在两次月经的间隔时间,在月经周期的中间即为排卵期啦。比如:你的月经周期是28天,按照上面的规律,14天左右的时候就是排卵期。当然还有一种测体温的方法,了解自己的排卵期。


    二、检测排卵期能够帮助受孕


    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排卵,排卵就是成熟卵泡从卵子里面排出的过程。准确的检测排卵周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受孕机率,精确地找到最佳受孕时间。除了上面所说的计算月经周期、检测体温之外,还有使用排卵试纸和B超监测。排卵试纸是一种比较简单方便的方法,但要坚持天天使用,一般在月经干净的第三天开始测试,当出现两条红杠时,就显示会在24到48个小时之内排卵哟。  


    三、身体健康顺其自然最重要


    另外,也可以通过自我感知来判断排卵期,如单侧腰背疼、小腹疼痛等身体不适,宫颈分泌物变得清透,丝滑且呈拉丝样等。小编觉得经常锻炼身体,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顺其自然。一定能够迎接来可爱的小宝宝的。

  • 冉冉云
    回复
    2023-03-05 16:16:13

    问题:月经几天后是排卵期?

    你好,女性的排卵日期一般是在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一般将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称为排卵期。
    月经周期

    正常育龄女性每个月来一次月经,从本次月经来潮开始到下次月经来潮的第1天称之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女性的排卵时间为30年左右,这段时间称之为生育期。在这期间身体健康的女性如果没有受孕,月经就会周而复始的规律性变化。可以说月经是每月一次排卵后未能受精的表现,如果月经没有来潮,可能就是卵子已经受精。如果单从避孕方面来考虑,我们可以将妇女的每个月经周期分为月经期、排卵期和安全期。

    排卵期的推测方法

    方法1:观察宫颈粘液

    月经干净后宫颈粘液长、稠、厚而量少,甚至没有粘液,称为干燥剂,为非排卵期。月经周期中期,随着内分泌的改变,粘液增多而稀薄,阴道的分泌物增多,称为湿润期。接近排卵期,粘液变得清亮、滑润而富有弹性。一般情况下出现这种粘液的最后一天,前后两天即为排卵期。

    方法2:基础体温测量

    女性基础体温有周期性的变化,排卵一般发生在基础体温上升前。由低到高上升的过程中,在基础体温处于升高水平的三天内,为易孕阶段。但这种方法只能提示排卵已经发生不能预告排卵将何时发生。正常情况下排卵后的体温上升0.3~0.5摄氏度,称为双相型体温,无排卵体温不上升,整个周期间呈现低平体温,称单相型体温。

    需要注意的是,基础体温的测量必须要经过至少6小时的睡眠后,醒来尚未进行任何活动之前测体温并记录。任何特殊情况都可能影响基础体温的变化,如前夜里有了性生活,近日出现感冒等症状,最好是记录下来。该方法需要反复多次测试,并做一个表,点线相连。月经不规律或生活不规律者,就不适用这个方法。

    方法3:经期推算法

    许多女性不知道自己的排卵到底是哪一天,利用下面公式,经过一段时间测试很容易计算出来。

    对于月经周期正常者,推算

  • 半夏
    回复
    2023-03-05 16:16:13

    你好,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月经必须是规律的,不然无法推算排卵期。

    排卵期在月经的什么时间?

    如果月经规律,也就是周期是比较固定的,28天或者35天或者40天来一次,那么可以推算,月经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的前后2-3天属于排卵期。

    如果是28天来一次,倒推14天和顺推14天都是差不多的;如果35天来一次,顺推21天和倒推14天差不多重叠;40天的话顺推26天和倒推14天差不多……其他的周期时间,大家自己可以类似地推算一下。

    月经周期算出来的排卵期,大概2-3天的误差,在那几天,建议隔天同房一次,这样不容易失去机会。

    更准确的排卵监测推荐这几个

    排卵前后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出现一些身体的征兆,比如阴道分泌物增多粘性增强出现拉丝表现、一侧下腹胀或痛、乳腺胀痛等。

    如果,月经不规律、或者性生活不规律、既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史、高龄备孕等情况下,可以考虑监测排卵。

    简单地在家操作即可,包括监测基础体温、排卵试纸检测,误差2-3天。精准一点,到医院做B超的监测。

    如果发现没有自己排卵,及时到医院检查,药物促排卵。如果备孕1年不成功,需要做不孕的其他检查。

    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作者:邹世恩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上海市红房子医院)

  • 离亭燕
    回复
    2023-03-05 15:15:03

    月经期走后,也就是排卵期了,我们在月经期间要注意记录自己的生理周期,同时,月经期间注意保暖,及时补充营养。那么,月经期多少天是排卵期呢?


    月经期多少天是排卵期

    对于正常的成年女性而言生理周期是很有规律的,月经期要注意保养,排卵期是最佳受孕期,安全期一般不会怀孕。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并不知道排卵期和安全期是怎么计算的,今天小编主要讲的话题是月经干净了第几天排卵。感兴趣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排卵日一般是女性下次月经来潮前的14天左右,排卵期就是排卵日的前5天和后4天,连同排卵日在内共10天。所以,如果月经周期是30天的话,那么排卵日是16天的时候,那么11天到20天就是排卵期。


    一般来说,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卵巢每月只排出一个卵子。卵子排出后可存活1~2天,精子在女性生殖道里可存活2~3天,受精能力多在排卵后的24小时之内,超过2~3天精子即失去与卵子结合的能力。因此,在排卵前2~3天和排卵后1~2天性交,就有可能受孕,这个时期叫易孕期或危险期。


    很多女性可能都遇到过经期提前的状况,那么经期提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般来说,月经提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情绪原因


    长期精神压抑、生闷气或遭受重大精神刺激和心理创伤,都可导致月经提前。这是因为月经是卵巢分泌的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后形成的,卵巢分泌激素又受脑下垂体和下丘脑释放激素的控制,所以无论是卵巢、脑下垂体,还是下丘脑的功能发生异常,都会使月经提前。


    2、身体疾病


    妇科炎症、甲状腺疾病、子宫肌瘤、脑瘤,这些疾病,都会打乱女性月经周期,引起月经提前现象。如果女性患有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主要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稳定或是有缺陷,导致月经提前。


    3、节育环的影响

顺产多久可以再怀孕

空调扇冰晶能用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