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可能会,但是很少会掉
节育环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又称宫内节育器,简称节育器。
通常以不锈钢、塑料、硅橡胶等材料制成,不带药的节育器称惰性宫内节育器,如宫内节育器加上孕激素或铜,可提高避孕效果,称之为带药或活性宫内节育器,是我国普遍使用的节育器械种类之一。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很多,国内常用的有金属单环、麻花环、混合环、节育环、T形环等。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又称节育环 ,由古代发展而来。据记载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在骆驼子宫内放入小石块,以防止骆驼在沙漠长途旅行中妊娠。在11世纪中期,以色列科学家Avicenna报道了避孕托的应用。19世纪后期,金属制成的有柄托的应用,当时为了纠正子宫的位置,也可作为引产,同时也起到防止妊娠的作用。实际上这些装置并未进入宫腔,不是真正的功能节育器。
首次设计用作人类避孕的宫内节育器者是波兰医师Richard Richter,他于1909年以蚕肠线制成环形节育器,用带缺口的棒送入宫腔。1923年,K.Pust发展为蚕肠线环和有柄托结合的宫颈子宫装置,虽曾有临床报道,后因盆腔感染受到医师反对,而未能推广。
首次推广应用宫内节育器并作改进者为德国Emst Grafenberg,他将蚕肠线和银丝制成的星形IUD改进为合金环,即格氏环。
1920年后,格氏环在德国普及。1925年日本Ota设计车轮状塑料环,1934年Ota环应用金和涂金的银环,据称其效果高于格氏环。
呵呵、、没那么容易掉的!
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
宫内节育器的种类很多,国内常用的有金属单环、麻花环、混合环、节育环、T形环等,但以金属单环为最多。宫内节育器又叫避孕环,是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通常以不锈钢、塑料、硅橡胶等材料制成,不带药的节育器称惰性宫内节育器,如宫内节育器加上孕激素或铜,可提高避孕效果,称之为带药或活性宫内节育器,是目前推崇的节育器械种类。
节育环对全身干扰较少,作用于局部,取出后不影响生育,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简便、经济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采用宫内节育环避孕者在我国占40%以上,有效率约为90%。
“上环”是中国育龄期妇女最常被迫选用的长效避孕措施,往往一个环在体内放置的时间可达十余年。
将节育器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流产避孕的目的,不抑制排卵,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因而避免了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经过多年的实践改良,现应用于临床的节育器多为含铜或含药节育器,支架材料为塑料、聚乙烯、记忆合金等,外形也不单一,有圆形、T形、V形、Y形及链条状等。不同材质及不同形状的节育器各有特性,因而可适用于不同体质及需要的妇女。
副作用
编辑
子宫穿孔
上环导致子宫穿孔的机理并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子宫大小不合或医生操作不当造成。除此之外,当女性剧烈运动的时候,体内的节育环由于形状锋利,由于物理惯性作用也有可能对子宫造成损伤。不明原因的子宫收缩也有可能挤压节育环而造成子宫穿孔。
损伤其他脏器
少数情况下,宫内节育器造成子宫穿孔后会进入腹腔,从而造成节育器的异位。节育器可能异位于膀胱内、盆腔、肠系膜上。
经量过多
一部分宫内节育器含有铜离子,而铜离子具有细胞毒性和溶血作用,从而造成经量过多,流血不凝,这属于正常现象。
宫外孕
如果胚胎在输卵管里着床而没有到达子宫,结果就是宫外孕。而宫内节育器的避孕原理是改变子宫内的环境从而造成流产,只在子宫内起局部作用,所以只能防止子宫内的正常怀孕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