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

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而且大便时小腹两侧绞痛什么原因

时间: 阅读:3679
时而腹泻时而便秘,而且大便时小腹两侧绞痛什么原因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5-02 01:46:24

这个有可能是慢性的肠胃炎造成的功能紊乱的情况。

指导建议:
建议你可以吃点药物调理一下,像归脾丸和附子理中丸试试。

最新回答共有3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3-07-01 21:21:10

    长期的肠鸣、屁多,肚脐周围隐痛或阵发性绞痛、腹泻和便秘交替的症状,首先考虑是患了易激惹综合征。




    1、肠道菌群紊乱
    4、着凉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临床表现腹泻、腹痛、粘液便及脓血便、里急后重、甚则大便秘结、数日内不能通大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常伴有消瘦乏力等,多反复发作。

    结肠炎的主要临床症状?
    本病起病多数缓慢,少数可急性起病.病程呈慢性,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偶呈急性暴发,临床表现:
    (1)腹泻:粘液便及脓血便,轻者每天3-4次,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2)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或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痛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3)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4)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等症.

    怎样诊断结肠炎
    在日常生活中结肠炎是比较好确认,如有腹泻大便不成形、腹痛、肠鸣、便秘、粘液便及脓血便,此病刚开始服用磺胺类及抗生素药物可控制病情,多次复发后,用此药疗效甚微,应到当地医院请专科医生帮助诊断.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结合我国情况拟定3试行诊断标淮:
    (1)溃疡性结肠炎需先排除细菌性痢疾、阿迷巴性结肠炎等病因明确的结肠炎.
    (2)具有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液等典型的临床表现,至少有结肠镜"X光线"的特征性改变中的一项。
    (3)临床表现不典型,但有典型结肠镜或X光表现或粘膜活检组织学表现。

    结肠炎的临床分型
    结肠炎的临床分型有利于治疗和判断预后,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临床过程,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轻度型:最多见、起病慢、

  • 芍药
    回复
    2023-07-01 20:20:00

      一般来说,便秘和腹泻是不会同时出现的,那么便秘腹泻交替是怎么什么原因?本文是夏季便秘腹泻交替是什么原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夏季便秘腹泻交替

      1、饮食通便宜补益

      中医认为,便秘与腹泻交替进行者,多因便秘日久,或大便不畅,导致几天没有大便后又出现频繁少量的类似腹泻的症状,其症结还是在于便秘,解决了便秘的问题腹泻也迎刃而解。当然,也有长期便秘者纳凉不当,胃肠受寒而突然腹泻。便秘也有虚实之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时泻时秘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在饮食上不可一味地泻,而应适当地补。

      1.1、补益健脾

      若脾肺气足则可增强大肠的传导功能,如山药、扁豆、薏仁、无花果、芋头、南瓜、栗子、糯米、粳米、鸡肉等,无论是便秘时还是腹泻时,都可食用。再比如,将芝麻、花生捣碎,与小米做粥服食,既增加了稀粥之香味,又达到了养血润燥的目的,适合便秘时食用。

      如腹泻的时候腐臭味重,则多为虚实夹杂证,宜适当食用清补的食物,如鸭肉、莲藕、银耳、苹果等。

      1.2、饮食禁忌

      忌食辛辣厚味油腻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多能?助火邪??耗真阴?,使津液亏少,大便燥结,或阻碍吸收,加重腹泻。如辣椒、五香调料、姜、羊肉、狗肉、酒等均应少用。慎食寒凉食物,以免引起腹泻,如西瓜、梨、黄瓜、苦瓜、萝卜、芹菜、莲子、芡实、石榴等应该少吃。

      总之,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找适合自己体质的食物,适当的食用,也许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为何时泻时秘

      临床上常见的引起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这一现象的疾病有肠结核、局限性肠炎、肠道易激综合征等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另外,还有大肠癌,特别是右半结肠癌,常有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的现象。

      在肠道易激综合征时,由于副交感神经中枢受到刺激物的强烈刺激而处于极度兴奋状态,使结肠远端持续痉挛,结果引起?痉挛性便秘?,这种病人往往排出很细的带状大便或羊粪蛋

痣疮23天还没好,冷一点就疼

内疮,每天都会便血,怎么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