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疾病都出现年轻化趋势,甚至连卵巢也想来凑凑热闹,近年来,卵巢早衰现象在女性身上十分明显,而悲哀的是,许多女性朋友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光顾,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卵巢早衰的迹象以及预防。
哪些症状反应你可能正在步入卵巢早衰?
1、更年期提前
2、脱发掉发严重
3、经期紊乱心情烦躁
4、失眠多梦,头晕耳鸣
5、身体机能氧化,老化
6、生活不和谐,性冷淡
7、手脚冰冷,胃寒,怕冷
8、便秘,宿便,内分泌失调
9、皱纹增多,色斑黄褐斑,皮肤粗糙等皮肤问题
卵巢早衰的中医调理及预防
在中医理论以为,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所以肾脏关于女性月经周期的产生及生理活动都起到主导作用。强调肾与月经周期的关系紧密。肝肾同源,肝藏血,主升发、疏泄,性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排泄月经周期功能,对月经周期有重要的调剂作用。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为月经周期提供物质基础。天癸当然来源于先天,但必需受后谷精微的滋养。所以,卵巢早衰病变的主要脏腑在肾,又与肝、脾有关。中医学虽无卵巢早衰之病名,但从其临床特点来看,应属血枯、血隔、闭经、不孕症等范畴。故对卵巢早衰的治疗以补肾养阴为主,并兼顾其它脏腑。因此应用中医治疗卵巢早衰是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卵巢保健食疗
清蒸枸杞甲鱼:甲鱼一只,枸杞子10克,新鲜山药适量。先将甲鱼去内脏洗净,山药去皮切片,再将枸杞子放入甲鱼腹内,摆上山药片,加葱、姜、盐、糖等调料少许,放锅上清蒸,待熟后食肉饮汤。能滋补肝肾。治疗卵巢早衰肝肾亏损,阴虚内热等,可作为补虚食疗之品。
卵巢保养注意事项:
一、女性要善于调节情绪,正确对待发生的心理冲突,可以外出旅游、找朋友聊天或咨询心理医生来及时宣泄不良情绪;
二、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生活节奏,做到起居有常、睡眠充足、劳逸结合,对于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卵巢早衰十分有益;
三、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工作之余养花植树、欣赏音乐、练习书法、绘画、打球等,可以宜人情志,调和气血,利于健康。
四、医生特别提醒,如果卵巢已经出现了病变,一定要及时就医。毕竟美容保养只能保健不能治病。目前医学上能刺激脑垂体从而使卵巢分泌激素的办法就是使用激素,但如果激素的剂量过多,或者有的妇女本身有妇科疾病如乳腺癌等不适合用激素,很可能会引发或加重病情。如果卵巢长有肿瘤,美容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成分不明,有时候便会造成过量雌激素的摄入,导致肿瘤恶化。此外,按摩手法还有可能造成肿瘤压迫扭转,导致瘤体淤血。
中医疗法
中医绿色辩证疗法是根据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卵巢的不同变化分阶段用药,将中医的辨证和西医的辨病相结合,以中药治疗为主进行个性化治疗。既考虑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又顺应体内的阴阳消长,保持了中医固有辩证诊治及整体调整的特色,取得了突出的疗效。
中医绿色辩证疗法三大特性
1.全面调理,增强免疫力:利用中医进行全面调理,通过调理气血、化瘀散结、补益冲任,调理女性各脏器功能,使雌孕激素的分泌水平趋于均衡状态,增强全身免疫力;
2.辩证施治,由内而外:利用中药治本的特性,从内调理。对卵巢早衰原因引起的痤疮、黄褐斑、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灶,进行排毒、活血、化瘀、美肤治疗;
3.中医指导,灵活治疗:以现代中西医理论指导,对患者进行生活、饮食、精神等进行调理,帮助患者保持思想意识和生活行为的良好状态。
治疗方案
●●对于当代的白领女性来说,结婚生育的时间有普遍推迟的现象。可有的女性在40岁以前甚至在35岁出现卵巢功能衰退现象,这种现象称作卵巢早衰,卵巢早衰常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目前并不罕见。
●●卵巢早衰者除闭经外,只有少数人出现类似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但年轻妇女因长期处于低雌激素状态而发生子宫萎缩、阴道分泌物减少、性交痛,甚至骨质疏松,所以应及时补充雌激素。目前认为卵巢早衰不一定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对于期望生育的患者,仍应积极治疗。
●●人工周期治疗方法。周期性补充雌孕激素可避免生殖器官上皮萎缩与钙的丢失,而且可保护心血管系统,预防脂代谢变化。可从任何时候开始口服雌激素,如己烯雌酚0.5~1毫克,每晚1次,连续22天。在服药的第11天开始补充孕激素,如口服醋酸甲羟孕酮(安宫黄体酮)8~10毫克,每晚服用1次,连服10天。如用黄体酮针剂,则从服雌激素的第16 天开始,每日肌肉注射10毫克,连续注射5针。如服炔雌醇5微克,只需每晚1次,连服20~22天,再加孕激素。
●●诱发卵泡发育法。在人工周期治疗一个阶段后,再单用小剂量雌激素,如己烯雌酚0.5毫克或者0.25毫克(炔雌醇12.5微克),每晚1次,连服3周,停1周。不论有无撤药性出血,再开始第2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为一疗程。
●●免疫抑制剂治疗法。有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者可用皮质醇治疗。
●●中药治疗或中西药结合治疗方法。这种方法治疗常常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比较常用的方法为滋阴降火、补肾活血药配合雌激素,以期卵巢逐步恢复功能。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