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是黄的,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引起的:1、可能是长期没有性生活引起的。2、可能是炎症感染引起的。
如果是炎症感染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消炎治疗,缓解症状。平时可以吃一些苹果、菠菜、白菜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提高身体免疫力。
意见建议:因为您的精液是淡黄色的,所以是正常的。因为男子的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大部分是精浆。如果您的精液很粘稠,就要去医院检查了。
病情分析:精液的颜色和性生活的频率等关系很大,一般频率高了颜色偏白,时间长了可能有点偏黄色,有时候甚至出现黄色凝乳块样的,都是正常的意见建议:
如果精液颜色变黄,需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由于长时间没有排精而引起精液浓缩,导致精液颜色变黄。另外一个原因则需要考虑病理性的因素,常见的是生殖道的感染,比如精囊炎,前列腺炎等,也会引起精液颜色变黄,需要做精液常规检查,或者是前列腺液常规检查来明确,必要时需要进行抗炎治疗。
由于全球性环境状况恶化、生活方式改变等致使精液质量明显下降,导致不育的发生率增加。很多学者对影响精子治疗的有关因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环境污染是导致精子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次还与生活方式有关。
扩展资料:
提高精液质量的方法
1、减少损害精液质量的因素
包括别穿太紧的裤子,远离桑拿、热水坐浴、久坐,避免大量饮酒,坚决要戒烟,体重控制在标准范围,少喝咖啡,少食快餐食品等。
2、合理饮食
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足量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可以促进精子的产生,比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都能增加生殖功能,此外一些微量元素如锌、锰、硒等元素的缺失也会影响男子的生育能力。
3、注意环境因素
要注意防护电磁辐射:把手机放在上衣兜;日常操作电脑时,与电脑屏幕保持不少于70厘米的距离,与电脑后部及两侧保持不少于120厘米的距离;不要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膝盖上。新装修的房子最好放一段时间再住,虽然现在号称“绿色装修”,但在家俱、油漆里可能还是会有一些辐射和挥发物质等。
-精液发黄
一般没有关系,只要没有炎症,因为长时间不射,精液略带黄,时不长射点儿,就是灰白透明的。
精液的颜色是由组成精液的成分决定的。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精子量只占极小部分,90%以上为精浆。精浆是由前列腺、精囊、尿道球腺、尿道道旁腺等附属性腺分泌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脂肪、蛋白质颗粒、色素颗粒、卵磷脂小体、酶类、果糖等多种成分。正常人的精液是灰白色或稍带点土黄色,如果禁欲时间较长,由于理化性质改变,颜色会黄些。这都是正常的。异常的精液包括:精液呈乳白色或黄绿色,表明生殖道内有炎症,很可能是前列腺和精囊的化脓性感染。精液呈红色,表明精液中含有红细胞,通常称为“血精”。血精多数由精囊炎或前列腺炎所致。这类由炎症引起的血精多为淡红色。如果因血管畸形引起小血管破裂,血精呈鲜红色,并见有血凝块。精液颜色异常并不可怕,一旦找到原因对症治疗,颜色又可恢复正常。
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正常精液标准,判断精液是否正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精液量:正常≥2ml。大于7ml时为过多,不但精子密度降低,而且易从阴道中流出,以致精子总数降低,常见于精囊炎;小于2ml为精液量过少,但通常以1ml以下为过少。此时精液与女性生殖道接触面积小,或因粘稠不利于精子进入女方宫颈口而导致不育,常见于严重的副性腺炎症、睾酮水平低下、射精管梗阻、逆行射精等。
(2)颜色:正常是灰白色或略带黄色。乳白色或黄绿色提示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炎症;粉色、红色、显微镜下见红细胞者为血性精液,常见于副性腺、后尿道的炎症,偶可见于结核或肿瘤。
(3)酸碱度:精液正常的pH值为7
2~7
8。小于7
2见于射精管梗阻或受尿液污染;大于
7
8见于精囊炎症或标本陈旧。
(4)液化时间:正常精液射出后,在精囊凝固酶的作用下变为胶冻状,经15~30分钟在前列腺液化酶的作用下变为液体,此为精液液化。射出精液30分钟后,精液仍不液化属于异常。
(5)粘稠度:将玻璃棒接触已经液化的精液,轻轻提捧,可形成精液丝,正常时其长度小于2
cm。
(6)精子计数:一般以每毫升精液中的精子数表示。正常计数≥20×106/ml。低于此值为精子过少,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生精功能障碍等,可因精子进入子宫腔及输卵管的机会减少而致生育力低下或不育。如精子计数大于250×106/ml为精子过多,因其活动力受影响也可导致不育。
(7)精子形态:正常形态的精子≥50%,否则可造成不育。
(8)活动力:精子中呈直线迅速向前运动者≥50%。
(9)存活率:通常指射精后1小时内检查,活精子≥50%。导致精子活动力及存活率降低的常见原因有副性腺炎症、精索静脉曲张、慢性呼吸道感染引起的纤毛呆滞综合征、精液中存在抗精子抗体或标本贮存不当。
(10)白细胞:正常精液中白细胞<1×106/ml。白细胞增多表明生殖道或副性腺存在感染。
如果没有其他症状,口服抗生素即可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