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如下:
1、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
2、林洪著的《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
3、公元七百五十五年,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酱油是从宋朝开始出现的。“酱油”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山家清供》以及《吴氏中馈录》均有用酱油进行食物烹饪的记载。宋朝时期的酱油自然与现在的酱油不甚相同,据悉当时的百姓习惯于将酱与豉加工之后得到的各式酱汁都统一称呼为酱油。事实上,酱油的出现与酱确实存有非常深的渊源。
经由研究,中国对于酱的制作与食用要远远早于其他国家。《诗经·大雅·行葺》中有提到一个词,即“醓醢[tǎn hǎi]”。这个词,指代带汁的肉酱。由此可见,西周时期的古人已经懂得先将肉类制成酱后再进行食用,且这一做法在当时是非常普遍的。这一点可以从《货殖列传》中所提及的“醯酱千瓨”这一记载中看出。因为“醓醢”在西周时期颇为普及,所以当时还出现了主管这类事情的“醢人”与“醓人”。
以肉作为原材料进行制作的“醓醢”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这也使得这种调料品曾经有段时间是君王御用的调料品。后来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民间百姓逐渐发明出以大豆制作酱汁的方法。如此一来,这种调料品的使用便逐渐变得广泛。与此同时,它的制作工艺也开始得到改进。待进入秦汉时期之后,古人所制酱料开始逐渐接近酱油。
其中出现于《齐民要术》这一书中的“豆酱清”经由后世考证,其实就是一种非常类似于酱油的调味品。这“豆酱清”不再是酱,而是从豆酱中分离出来的清汁。而与之相似的调料品“清酱”在东汉时期的古籍中便曾出现过。等到了宋朝,“酱油”这一词正式开始出现在古籍中。随着“酱油”这一词的出现,酱油这种调料品的使用也随之流行开来。待发展至清朝的时候,酱油的使用已经成功赶超酱。
有关于酱油的制作工艺,它还曾一度流传到了日本、朝鲜以及越南等国。其中就日本来说,这一国家关于酱油的记载最早出现于1597年,此时的中国正处于明万历时期。不过相关的生产工艺,据推测应该是在唐朝时期传入日本的,传播者是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鉴真大师。现如今,酱油已成为饮食领域至关重要的一种调料品。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有制酱的记载了。
而酱油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宋两本着作中:《山家清供》记载用酱油、芝麻油炒春荀、鱼、虾;《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此后,酱油一词还出现在1360年《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元《易牙遗意》,1591年《饮馔服食笺》,1680年《食宪鸿秘》,1698年《养小录》,1750年《醒园录》,1790年《随园食单》,清《调鼎集》卷三、卷七。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