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绝弦的意思的绝的意思

时间: 2023-03-06 15:39:25

绝弦的意思的绝的意思

断绝。

此外,绝弦的两种含义,具体如下:

1、断绝琴弦,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例示: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出自《吕氏春秋·本味》;

2、指离弦之箭,比喻速度极快

例示:今虏皆马骑,日行数百,来如风雨,去如绝弦,以步追之,埶不相及。出自《后汉书·西羌传·东号子麻奴》。

伯牙绝弦中的绝是什么意思

绝意思是断。

作品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琴声。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长江,黄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长江黄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随成连先生学古琴。他掌握了各种演奏技巧,但是老师却感到他演奏时,常常对曲子理解不够深刻,只是单纯地把音符奏出来而已,缺少了音乐的神韵和灵性,根本不能引起欣赏者的共鸣。

成连先生非常想把他培养成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一天,成连先生对俞伯牙说:“我的老师方子春,就居住在东海蓬莱山,他能传授培养人情趣的方法。我带你前去,让他给你讲讲提高艺术水平的方法。”于是师徒二人做了充分的准备后,就驾船出发了。

到了东海蓬莱山后,他们没有见到方子春老师。成连先生对俞伯牙说:“你先留在这里练琴,我去寻师父。”说罢,就摇船离开了。

十天过去了,成连先生也没回来。伯牙在岛上等得心焦,每天调琴之余,举目四望。他面对浩瀚的大海,倾听澎湃的涛声。远望山林,郁郁葱葱,深远莫测,不时传来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

这些各有妙趣、音响奇特不一的景象,使他不觉心旷神怡,浮想联翩,顿觉自己的情趣高尚了许多。于是他产生了创作的欲望,立刻架起琴,把自己满腔的激情都倾注到了琴弦上,一气呵成,谱写出了著名的《高山流水》。

很快,成连先生摇船而返,听了他情感真切的演奏,高兴地说:“现在你已经是天下最出色的琴师了,你回去吧!”此时,俞伯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涛声鸟语就是最好的老师。

此后,他不断积累生活和艺术体验,终于成了天下操琴的高手。任何真挚感人有价值的东西,都离不开生活和自己的真实感受。

伯牙破琴绝弦的绝什么意思?

绝的意思是:断绝

【出处】《伯牙鼓琴 / 伯牙绝弦 》——先秦:佚名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能理解他心意的人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扩展资料

1、《伯牙鼓琴 》创作背景

《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吕氏春秋》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弦的民间故事。

2、《伯牙鼓琴 》遗址

伯牙鼓琴遗址现存争议的有两处:一处是武汉市汉阳区月湖湖畔的伯牙琴台(又称古琴台),一处是石首市调关镇境内的调弦口。汉阳古琴台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抗日战争时期毁于炮火,解放后又重修。调关古调弦亭建于宋朝,由于年久失修毁于民国,后一直未予修复。

古琴台始建于北宋,历代毁建多次,现有建筑大多为1949年后重修。新建的古琴台规模不大,布局精巧,主要建筑协以庭院、林园、花坛、茶室、层次分明。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