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是华夏文明最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北宋初年改称信阳州,一直延用至今,明清时期, 信阳的经济、文化已经相当优越,粮食充裕、商业繁荣、名士荟萃,且人文底蕴浓厚,进士、举子辈出。
信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中华众多姓氏均源于此早在八千多年前,境内淮河两岸就出现了相当规模的原始农业,保存着裴李岗文化、龙山文化和屈家岭文化20多处,信阳大地哺育了众多历史名人:一代名相孙叔敖、开漳圣王陈元光、治闽功臣王审知、大史学家司马光、中原硕儒马祖常、文坛领
西周时期,信阳境内分布着申、息、弦、黄、江、蒋、蓼等诸侯国。
[1]
春秋战国时期,从公元前688年开始,楚国相继吞灭上述各国,委派县尹(尊称为县公)进行管理,设置了直属于楚国中央管辖的地方政权——申县、息县、期思县,是为本市设县之始。
秦代以郡辖县,今信阳的大部分地区属九江郡,境内设5县,即:雩娄县,治所在今商城县李集、西阳县(今光山县境内)、期思县(今淮滨县境内)、息县(今息县境内)、城阳县(今平桥区长台关)。
汉沿秦制,今信阳地区仍属九江郡,郡县辖区缩小,息县改名新息县,且增设5个县,即:安昌县(今平桥区平昌关)、弋阳县(今潢川县)、轪县(今光山县境内)、黾县(今罗山县高店)、钟武县(今平桥区中山铺)。
东汉初年,新息、弋阳、雩娄、蓼、轪等县改置侯国,改钟武县为平春侯国,置褒信侯国(国都在今息县包信镇),后相继恢复为县制;又置义阳县,治所在今浉河区。
三国时属魏国。
三国及东晋末分别为弋阳郡、义阳郡的郡治所在地。
新置弋阳郡(治所在今潢川县境内),是为本市设郡之始。
后又设义阳郡(治所在今平桥区平昌关),旋省去,西晋时又重设该郡,治所设于仁顺城(在今浉河区境内)。
东晋时,豫州治所迁至西阳(今光山县境内),是为本市设州之始。
南北朝时,今信阳地区分别属于宋、齐、梁。
唐代为申州、光州,属淮南道。
唐代,本市境内相对稳定的州县建制是:光州,治所先设于光山县,712年移至定城(今潢川县南城),辖定城、殷城、固始、光山、仙居5县;申州,治所在今浉河区,辖义阳、钟山(北宋初省入义阳县)、罗山3县;新息县和褒信县属蔡州。
五代时期,各州辖县仍旧。
北宋时期,申州于宋初先后改称义阳军、信阳军,军治所不变,辖信阳县、罗山2县。
今信阳地区分别属光州和信阳军,北宋初年义阳(今信阳市区、罗山县)改称信阳军,一直延用至今。
光州(治所在今潢川县)辖固始、定城、光山、仙居(南宋时省入光山县)4县。
原殷城县先改称商城县,后废县改为商城镇,并入固始县。
南宋时信阳军属荆湖北路,光州属淮南西路,南宋时期光州始终属于宋金拉锯战南宋一侧,为南宋人民抗击金人南下的前沿阵地。
新息县、褒信县仍属蔡州(南宋时属金)。
元代,光州辖县不变。
改信阳州置,治所在信阳县。
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信阳府,十五年复为州,二十年徙治罗山县(今河南省罗山县)。
明初复治信阳县。
辖境相当今河南省罗山、信阳等县市地。
属汝宁府,辖县不变。
息州(金国于1208年设置,明代初年降为县,州治所在今息县县城)辖新息、褒信、新蔡、真阳(今正阳县)4县,光州辖县不变。
信阳军先后改称信阳府、信阳州,辖县不变。
明代,光州管辖范围扩大至息县,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1475年由固始县析置)。
信阳州辖罗山县、确山县(后改属汝守府)。
原定城县、信阳县省去,分别由光州、信阳州管实土。
信阳市清代,信阳州仍领辖罗山县。
光州于1724年升为直隶州,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直隶河南行省,辖县不变。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州改县,信阳州、光州于1913年分别改为信阳县和潢川县。
此期,省下设道,信阳、罗山、息县、潢川、光山、商城、固始7县归信阳管辖。
1914年,豫南道改称汝阳道,治所在信阳,辖豫南地区信阳、南阳、南召、镇平、沘源、泌阳、桐柏、邓县、内乡、新野、方城、舞阳、叶县、汝南、正阳、上蔡、新蔡、西平、遂平、确山、罗山、潢川、光山、固始、息县、商城、淅川共27个县。
辖境约当今河南省伏牛山、沙河、洪河、淮河以南地区。
1927年撤销汝阳道,改设信潢行政区(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撤销。
1932年,省、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为省派出机构,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潢川县城,辖信阳、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罗山、经扶县(今新县)8县。
1949年1月,该专员公署不存。
建国初,信阳分信阳专区和潢川专区,1952年10月,潢川专区所属潢川、息县、固始、商城、新县、光山、罗山、淮滨8县撤销鄂北地区,划入信阳专区。
1998年6月9日,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信阳县,设立地级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
信阳市辖罗山县、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固始县、潢川县、淮滨县、息县等8个县和浉河区、平桥区2个区。
2003年6月,羊山新区筹建,辖羊山、前进、南京路、龙飞山四个办事处,为信阳新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
2011年6月,经河南省批准,固始县升格为省直管县,由信阳市代管。
2014年1月,经河南省人民 *** 批准,固始县正式全面实行省直管县体制。
信阳出土的世界上最陈的酒阳独具特色的淮上文化风情。
孔子周游列国终点、子路问津、司马光砸缸、亡羊补牢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譬如亡羊补牢。战国时期,楚国的楚襄王(即顷襄王)是一个昏庸的国君。他父亲楚怀王是被秦国骗去而终于病死在秦国的,他即位后,对于强暴的秦国,还是毫不警惕,只知整天玩乐。大臣庄辛实在看不过去,预感楚国必定灭亡,便向楚襄王作了诚恳的谏劝,并恳请楚襄王让其躲避到赵国去。
庄辛到赵国住了五个月,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楚兵败散,楚襄王流亡到信阳长台关一带。城阳,就是现在信阳长台关下楚王城,著名的“亡羊补牢”典故就发生在这里。当时,楚王城里人心惶惶,楚国危在旦夕。楚襄王这才想起庄辛所说的一番话,果有先见之明,于是派人赶到赵国,把庄辛请回来。《战国策·楚四》:“庄辛至,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千里,岂特百里哉……君王之事因是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戴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魏冉)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已乎黾塞之外。’襄王闻之,颜色大变,身体战栗。于是乃执而授之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黾塞,就是现在的信阳三关(武胜关、平靖关、九里关)。楚襄王终于听取了庄辛的劝告。授命为阳陵君的庄辛,凭借三关和淮河天险,力挽败局,不仅挡住了秦兵的北进,而且还收复了上蔡、陈之地。这才使楚襄王有可能在陈重新建都,使楚国的历史延长了五十五年。
信阳也是中华姓氏之根,汉姓100大姓中,黄、赖、罗、蒋等13个姓氏都源于此(如黄姓起源于潢川、罗姓起源于罗山、赖姓起源于息县、蒋姓起源于淮滨,陈姓、王姓、潘姓、孙姓、沈姓均起源于固始)。信阳地处江淮之间,是历代中原人南迁的始发地和集散地,唐朝时期光州固始籍将军陈元光率乡勇南下闽粤平定蛮苗叛乱,于当地厉行法治、开垦荒地、兴修水利,之后从家乡派遣大量百姓南下定居,故信阳享有“中原第一侨乡”之美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