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杨广的女儿嫁过几个人(杨广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时间: 2023-03-09 20:54:27

杨广的女儿嫁过几个人

1、隋炀帝杨广见诸史料子女甚少,共四男二女。南阳公主,隋炀帝杨广长女,出生于开皇六年586年,母萧皇后。

2、南阳公主于开皇十九年599年嫁给宇文述第二子大文学家宇文士及,子宇文禅师。

3、曾作为帝女的杨妃下嫁于唐高祖第二子,当时已封秦王的李世民。杨妃与秦王李世民从血缘关系上就是典型的表亲。

杨广有几个儿子几个女儿

杨广有4个儿子2个女儿,四个儿子分别是杨昭、杨暕、杨杲和杨子铭,两个女儿分别是南阳公主和杨妃。其中有一个儿子杨子铭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夭折了。长子杨昭被封为太子,对人非常温和,是难得的出淤泥而不染。嫡子的齐王杨暕,长期处于各种溺爱的环境中将他养成了嚣张跋扈的性子。三子杨杲,小小年纪就了解谦和与孝顺,因此深得李广的喜爱。杨广的嫡长女南阳公主,从小就非常懂事听话,在长大后更是对得起公主的称呼,南阳公主的容貌也是非常出众。杨广的另一个女儿杨妃,嫁给了杨渊的儿子李世民,并且是李世民的正妃之一,后来还为李世民生育了两个儿子。

隋炀帝的后妃子女有哪些?

众所周知,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昏君与好色君王,尤其是登基为帝后镇日沉迷女色,后宫中搜罗的美女环肥燕瘦各具特色,各种群芳争奇斗艳,风流猎艳的韵事在正史野史乃至民间传说里都是数不胜数,那么杨广究竟有哪些宠妃呢?

《隋书》《南史》等史书中明确记载杨广喜欢过的女人至少有5个:萧后、崔氏女、陈婤、宣华夫人、容华夫人。其中对萧后是“宠敬”,对崔氏女是“爱幸”,对陈婤是“绝爱幸”,对姿貌无双但早逝的宣华夫人更是“深悼之”。

当然,杨广对萧后的宠敬在很大程度是为了应付母亲独孤后的需要,以及出于对正妻这个身份的尊重。地球人都知道,独孤后的悍妒之心简直就是世间少有,不只不准自己的丈夫临幸别的女人,朝中大臣宠爱自家小妾也要遭到她的谗毁,亲生儿子宠爱小妾同样要遭到她的诋毁。当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为了把亲哥哥杨勇从太子之位上挤下来,自然要想着法子讨好母亲,于是表面上就装作只宠正妻萧妃一个,只和萧妃生孩子,但背地里照旧姬妾无数。

不过风流归风流,杨广没忘了要打好掩护,府中的姬妾就算有了孩子也不养。所以尽管有个善妒的母亲在一旁虎视眈眈,但演技影帝级别的杨广还是很轻松地在母亲面前表现出了一副乖巧儿子、忠贞丈夫的模样,相比之下,宠爱小妾云昭训、庶子多多的杨勇就非常不得母亲的欢心。

等太子之位一到手,悍妒的母亲也死了,杨广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对萧妃大不如以往,而正值盛年的萧妃也早在开皇6年生下南阳公主后就再也没有生育过,杨广的宠妃宠妾却日渐增多。登基后更不用说,杨广完全是撒开了欢地肆意挑选各种美女充实后宫,又重新设立了当初独孤后撤掉的三夫人、九嫔等高品级的嫔妃,后宫中有名分的嫔妃就有120人,还有无数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承衣刀人侍奉左右。至于被杨广“宠敬”的萧后,面对丈夫越来越荒唐的举止想劝也不敢劝,只能咽下百般愁苦,做了一篇《述志赋》聊以自慰。

而成功坐上龙椅的杨广,不仅对萧后的宠爱变得淡薄了,对萧后的弟弟、萧后所生的嫡子们也越发不待见。

如萧瑀作为萧后的亲弟弟,隋朝的国舅,却经过几次加封才得了个正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对比一下兰陵公主的驸马柳述,不过是因为娶了个公主,一下子就得到了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这样的优厚待遇。国舅萧瑀还经常被杨广斥责疏远,被贬为河池郡守的时候,甚至当天就被赶出了京城。

就连杨广的嫡长子杨昭在长安受封太子时,杨广连长安都懒得回,只派了个使者前去册封。后来杨昭想要在父亲身边多留一段时间,多次上表请求,杨广都没答应。

而萧后的次子杨暕在哥哥元德太子死后,竟然遭到了父亲的猜忌。杨广唯恐杨暕会对自己不利,给他配备的人员都是又老又弱,后来宇文化及造反,杨广听到外面兵荒马乱的声音,竟然对萧后说:“是不是杨暕那个不孝子要逼宫了?”

相比之下,杨广的宠妃崔氏女虽然地位不及萧后尊贵,但是她的家人却因为她深得杨广宠爱,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和萧家人一样的待遇。

崔氏女是崔君绰的女儿,因为受到废太子杨勇的牵连,隋文帝亲自下诏将崔君绰等人杖责一百,妻子儿女家产田宅全部充官,崔氏女也因此被没入掖庭,从而得到了杨广的宠爱。后来杨广登基后又重新下了份诏书,说崔君绰、萧严等人的罪行罪不及子嗣,免除了他们家人的惩罚,准许他们重新入仕。对此,《隋书》明确记载萧严是因为中宫萧后的原因,崔君绰则是因为女儿“入宫爱幸”——因为杨广对崔氏女的宠爱,崔家才得到了这份殊荣。

不过在杨广的后宫中,因为女儿姐妹受宠而给整个家族带来了飞黄腾达的远不止崔家一家,陈朝的那群宗室子弟们也是因为姐妹得宠,从而被杨广爱屋及乌。

话说这些陈朝公主也是一群可怜人。陈朝灭亡后,陈宣帝和陈后主的女儿们统统作为战利品被送往隋宫,由于公主数量众多,隋文帝干脆来了个陈女大派送:要么是赏赐给功臣做妾,比如将陈宣帝的女儿一个赏给贺若弼,一个赏给杨素;要么是直接没入掖庭为宫婢,如果被皇帝临幸了就成为后宫嫔妃,比如隋朝后宫中大名鼎鼎的宣华夫人就是陈宣帝之女宁远公主,还有一个弘政夫人,也是陈宣帝之女临川公主;剩余的还分配到了各个皇子亲王的府上,比如杨广的一个小妾就是陈后主的第四女广德公主,秦王杨俊的府中也有一个陈嫔,即陈后主第五女临成公主。

杨广对广德公主宠不宠爱不得而知,但在一群陈朝公主中,杨广最宠爱的有两人:宣华夫人与陈婤。

宣华夫人是直接没入掖庭充为宫婢的,《隋书》记载宣华夫人“性聪慧,姿貌无双”,而在独孤皇后的恐怖政策之下,整个后宫鲜少能有宫嫔被隋文帝临幸,“唯陈氏有宠”。不过这还不是最厉害的,更厉害的是宣华夫人不仅倾倒了做父亲的隋文帝,还迷住了做儿子的杨广,所以父亲一死,杨广迫不及待地当晚就临幸了宣华夫人,甚至还特意给了她好几枚同心结作为定情信物。等杨广正式即位后,立马就将宣华夫人召进宫中,只不过宣华夫人郁郁寡欢,不到一年多的时间就病死了,杨广十分伤心,不仅极为沉痛地哀悼了宣华夫人,还特意为她写了篇《神伤赋》。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的另一位宠妃容华夫人蔡氏也是和宣华夫人一样,在隋文帝死后就被杨广重新召进宫中,当完了老皇帝的宠妃,继续再做新皇帝的爱妃。

至于陈朝的另一位公主陈婤,在大业二年被杨广册封为贵人。杨广对陈婤极为宠爱,史书称“绝爱幸”,宠爱到了什么程度呢?根据《南史》的记载,原本陈朝灭亡后,100多位宗室子弟被隋文帝发配到了各个地方,自己种田养活自己,但如今为了讨心爱的女人欢心,杨广将这些宗室子弟全部召回京城,授予他们官职。于是陈朝的宗室子弟们身为各处的地方官员,一时间遍及天下。

另外除了崔氏女、宣华夫人、容华夫人、陈婤外,杨广的后宫中明确记载的还有生育一子的萧嫔,这个萧嫔虽然没什么得宠记录,但她的儿子赵王杲却十分受父亲宠爱,杨广不论是下江南征高丽还是伐突厥,都要带着这个儿子不离身侧,这样的待遇就算是萧后所生的元德太子杨昭与齐王杨暕也没有的。

如此算算,史书中明确记载杨广宠爱的女人都已经至少有5个了,更别说野史中的吴绛仙、侯夫人、袁宝儿等人了。

唐朝的颜师古在《大业拾遗记》记载了一位殿脚女吴绛仙,杨广乘龙舟下江南时见到此女,被她那双长长的蛾眉所深深吸引,奈何吴绛仙已为人妇,于是杨广只能将其册封为崆峒夫人,极为宠爱。又因为吴绛仙喜画娥眉妆,而这种螺子黛出产波斯国,每颗价值十金,极为昂贵。所以杨广让别的妃嫔宫人用廉价的铜黛,唯独给吴绛仙每日使用的仍旧是价值十金的螺子黛。杨广甚至常常倚在帘子边上痴痴地看着吴绛仙,还对周围的人说:“古人说秀色可餐,像绛仙这样的人儿真的可以让人感觉不到饥饿!”

《大业拾遗记》中还有一位袁宝儿更是地球人都知道,尤其是袁宝儿因为腰肢纤弱,娇憨多态,舞姿优美,深得杨广的宠爱。当时洛阳进献合蒂迎辇花,杨广便让袁宝儿手持合蒂迎辇花,号为司花女,又忍不住对虞世南说:“以前传言说赵飞燕能在掌上起舞,我有些不信,以为是儒生文过饰非,人怎么能在掌上起舞呢!如今得到宝儿,才知道这是可信的!”杨广又令虞世南作了一首诗:“学画鸟黄未半成,垂肩亸袖太憨生。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另外还有一个侍儿韩俊娥也十分得杨广的宠幸,杨广几乎每晚都要召她侍寝,惹得萧后捻酸吃醋不已,经常私下审问她,最后又找了个借口把韩俊娥给赶下了龙舟。

《隋炀帝海山记》也是唐朝人所写,据此书记载,杨广建造了一座西苑,里面共有十六院,每院有二十人,全部选取宫中容颜绝色的美人,每一院选杨广临幸最多的美人为夫人,作为此院之首。杨广经常泛舟湖上,让这些美人唱他所作的曲子。而杨广为贼人所杀时,最常宠幸的朱贵儿正陪伴在身旁,最后与杨广一同被杀。

至于《迷楼记》中的侯夫人,也是杨广一手促成的悲剧。杨广登基后就开始大选美女,甚至大业八年全国因为大旱、疫病死了很多人的时候,杨广仍不忘下诏让江南淮南诸郡上贡姿质端丽的少女,并规定从此以后年年都要上贡,侯夫人就是因此入的宫。根据史书记载,侯夫人不仅“颜色犹美如桃李”,而且极富才情,但是后宫美人无数,侯夫人16岁入宫,直到24岁都没能见过杨广一面,最后留下13首自己做的诗,悬梁自尽。杨广得知后十分伤感,见到侯夫人死后仍旧美丽非常的容颜更是气愤不已,认为宦官许廷辅失职,将他赐死,又因为十分喜欢侯夫人的诗作,便让乐府宫人传唱。

不管正史野史,杨广都保持了风流好色的统一形象。正史中的杨广为了这些宠妃,既可以免罪又不惜授官,出手相当的大方;甚至因为一代佳人宣华夫人的早逝而深悼不已做赋伤感,活脱脱一个情种模样。也就难怪野史中杨广的滥色程度是更上一层楼,吴绛仙、袁宝儿,朱贵儿、侯夫人等人的存在看似只是小说家言,但空穴不来风,若正史上的杨广没有那么多风流韵事,民间又怎么会只盯着他风流猎艳的这一面来专门著书呢?

正史野史中明明如此风流滥色的杨广,却仅仅因为留下记载的子女少(想想杨广成太子前为讨好老妈处理掉的子女,隋亡后跟着萧后流落突厥的诸位公主,以及宇文三郎淫乱后宫时与之有丑声的公主们,都没有专门的封号、生平记载),就给粉饰成了对萧后一往情深的专一帝王,真是极大的讽刺。
杨广究竟有多少个女儿呢,没人能数的清。因为早年杨广和亲哥哥杨勇争夺太子之位时,为了讨好极其厌恶小妾的母亲独孤后,小妾生的那些孩子统统不养;而杨广登基后,由于常年不在长安,幸存的女儿中又分成了两大部分:一些被他丢在长安不闻不问;一些则带在身边,其中有一部分甚至在杨广死后跟着嫡母萧后一起去了突厥。不过由于《隋书》没有公主传,杨广绝大多数的女儿没有更具体的封号、姓名、生平等记载,人数自然也无法精确。

先看烈女南阳公主。南阳公主是杨广所有女儿中唯一有详细记载的公主,而之所以有如此特殊的待遇,是因为她凭借自己的气节上了列女传,使她有别于其它那些湮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姐妹。南阳公主也是杨广最为宠爱的女儿,她出嫁的时候,杨广特意让宫里以美貌著称的马尚宫给宝贝女儿作为陪嫁。出嫁后杨广仍要常常看到南阳,不管是下江南还是征高丽,都要把她带在身边。不过南阳公主并没有仗着父亲对自己的疼爱而趾高气昂,反而伺候起生病的公公宇文述是尽心尽力,与丈夫宇文士及也很恩爱,结婚不久就生了一个大胖儿子,取名叫做禅师。

不过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由于杨广荒淫无度,老百姓终于忍受不了揭竿而起,而就在杨广继续躲在江都醉生梦死的时候,宇文化及亲手举起了弑君的利刃,杀了杨广。而这宇文化及不是别人,正是南阳的丈夫宇文士及的亲哥哥!

杨广没有白疼这个女儿,眼见最疼爱自己的父亲被丈夫的哥哥亲手勒死,南阳公主悲愤之下毅然决然和宇文士及断绝了关系,擦干眼泪和母亲萧后一起,将父亲草草收拾一番暂时安葬在流珠堂。虽然与宇文士及断绝了关系,但南阳与宇文家的孽缘还远远没有结束。窦建章杀了宇文化及后,为了斩草除根要铲除宇文家的余孽,其中就包括了南阳与宇文士及的独子禅师。尽管舍不得儿子,但只要一想到宇文家与杨家有着血海深仇,曾经最亲密的枕边人如今已经反目成了不共戴天的仇人,南阳公主最终还是大义凛然地将禅师交了出去。

后来在唐朝成功立足的宇文士及与南阳公主在洛阳城中不期而遇,宇文士及想要与前妻和好,但南阳公主断然拒绝,但宇文士及恋恋不舍,坚持不肯离去,南阳十分愤怒地说道:“你要是想死就进来吧!”宇文士及不得不悻悻离开。

南阳公主虽然是亡国之君的女儿,父亲杨广身前没有留下任何英名,死后还要带给儿女种种羞辱,但南阳公主身为女儿身,却有着不输男儿的一份气节,这份气节就算在一片乱世中也熠熠夺目,连魏征都十分欣赏,宁可在史书中多费笔墨,也要记录下南阳公主的生平事迹。

不过有正面就有反面,与南阳公主烈女般的节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杨广那群犹如荡妇一般的荒淫女儿。这些公主虽然具体封号不详,也无更详细的生平事迹,却完美继承了老爹杨广荒淫无度的特质,更显得她们那节烈的姐妹南阳公主如同基因突变一般与众不同。而这群荒唐的公主们之所以为人所知,完全是拜一桩荒唐的淫乱后宫事件所赐。

话说这场淫乱后宫事件中的男主角宇文皛也是极品一个,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人家宇文皛,毕竟要是皇帝作风正派洁身自好的话,当臣子的也绝对不敢这么放肆胡来。杨广当上皇帝后沉湎于女色之中,成天就知道享乐,不管是下了朝还是在外巡游,经常在林苑山亭间举行大型的宴饮,身边不仅要有后宫嫔妃相伴,甚至还将父亲隋文帝死后那群本该出家清修的嫔妃一起带出来吃喝玩乐。

正所谓是上行下效,当皇帝的都这么以身作则了,这些臭味相投的宠臣们自然晓得紧跟杨广的步伐,宇文皛就是其中之一。因为备受杨广的宠爱,出入宫廷完全没有限制,于是宇文皛经常到后宫中与杨广的嫔妃淫乱,甚至还借机勾引了不少公主,如此嚣张的行为传到萧后的耳里,萧后忍无可忍之下就告诉了杨广,结果杨广完全不当回事,根本没有怪罪宇文皛。

也正因为杨广的默许,这些与宇文皛大胆通奸的公主们一时间相安无事,而且这样一来也有好处,日后跟着萧后去了突厥,这些公主面对突厥最流行的兄终弟及的风俗也能适应得很快。

随着杨广的身死国灭,这群曾经肆意张扬的公主们一夕之间彻底沦为了亡国女,只能跟着嫡母萧后在宇文化及、窦建章等人手中辗转,最后又被掳到了突厥。大唐贞观4年,李靖大破突厥,萧后带着嫡孙杨政道回到长安。去突厥的时候萧后是带着孙子和一群女儿一起去的,结果回来的时候只见孙子不见女儿,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北宋灭亡时,一群嫔妃公主被掳到金朝惨遭众多宗室、将领的蹂躏后,绝大部分也是就此杳无音讯。

不过尽管被杨广带在身边的这些女儿身为公主品行不够端正,行为举止也放荡得很,但话又说回来,比起被杨广丢在长安不闻不问的那些女儿,这些公主至少也算是曾经幸福过的。

岑仲勉先生统计过,杨广登基14年,在长安待的时间还不到一年,就连册封嫡长子杨昭为太子时,杨广也都没回长安,就只派了个使者带诏书回去。不过好在杨昭是太子,父亲不想见他他可以主动前往洛阳求见父亲,而那些被丢在长安的公主就凄凉了,生母不得宠,自己也没本事跟在父亲身边,嫡母萧后在杨广面前一是说不上话,二也是根本管不了丈夫的事,想要玩得乐不思蜀的杨广自己记起还有这么群女儿,简直就是比登天还难。

所以李渊在长安称帝后,这些被丢在长安的隋朝公主就通通被归为战利品一类,对照一下隋灭陈时隋文帝将一大群陈朝公主进行了欢乐大派送:赏几个给功臣做妾,赏几个去伺候自己的儿子,再留几个伺候自己,李渊也有样学样,处理了这些前朝公主。

这群公主沦为了亡国女,曾经好歹也算是皇宫的半个主人,如今却只能给皇宫新的主人三跪九叩,只能低眉顺眼随波逐流,只能任人宰割自己的命运,甚至连正妻也做不了只能沦为小妾。比如李世民的秦王府中,就有这样一位隋炀帝女出身的小妾。这位公主的前半生虽然不得父亲的宠爱,但好歹也是金枝玉叶的出身,原本怎么说也能下嫁给朝中某个大臣子弟作为正妻,但随着杨广的死去,却只能顶着亡国女的身份伏低做小。

宫殿还是那座宫殿,身份却一夜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妃的内心是否煎熬过,是否挣扎过,是否憎恨过命运的不公,我们已经不得而知,毕竟身为曾经的皇宫女主人,如今却只能给新的女主人下跪请安,会感到心理不平衡完全是人之常情。但面对残酷的现实,杨妃只能认清现实甘愿为妾,从此除了因为生子而被记载了一笔外再无更多的记录。当然,不会有人因此苛责杨妃不够有南阳公主那样的气节,也不会有人指责杨妃为什么没有像南阳公主那样大义凛然后名垂千古,毕竟杨妃只是做了当时绝大部分人都会做的选择,在历史的洪流面前,这些小人物们为了苟活下来只能随波逐流。

这些如同历史尘埃般的公主们,一生当中没有享受过被人疼爱的滋味,已是可悲,最终只能沦为儿子传记中的寥寥数字,想想更是令人心酸不已。

杨广有哪些妻妾和子女?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大体上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
妻妾
萧皇后
萧贵嫔
子女
元德太子杨昭(母萧皇后)
齐王杨暕(母萧皇后)
赵王杨杲(母萧嫔)
南阳公主(宇文士及妻,宇文化及叛后,士及曾求公主再为夫妻,公主不许,出家为尼)
公主(唐太宗李世民妃)
1.萧皇后 愍皇后,萧氏,是隋炀帝杨广嫡妻皇后。萧皇后是西梁孝明帝萧岿之女,为张皇后所生,本来应该是个娇贵的公主,但是由于出生于二月,当时江南风俗,被视为不祥。萧岿弃之,堂弟萧岌收养。后来萧岌卒后,养在舅舅张轲家里。张轲家甚为贫窭,萧氏身为公主也得亲身劳动、当个农妇。
后来,隋文帝即位,杨广为晋王,文帝要为儿子选妃,想选个梁国公主,但是萧岿为其他的女儿占卜,都是不吉,后来逼不得已想到这个抛弃的女儿萧氏,占卜后,居然大吉,于是萧氏就被送进隋朝了,封为晋王妃。
萧氏年岁不详,不过于开皇二年封为晋王妃,开皇四年生元德太子杨昭,萧氏应该跟杨广差不多年龄,有书说她比杨广长三岁,不知真假。
史书称“(萧)后性婉顺,有智识,好学解属文,颇知占候,文帝大善之。炀帝甚宠敬焉。”身为晋王妃的时候,萧氏的生活应该还是比较幸福的,至少杨广为了获得母亲独孤皇后的欢心,不纳美妾,妻妾就萧氏一人。
后来杨广登基为帝,册立萧氏为皇后。虽然野史里说杨广这个花心大萝卜妃妾群多,弃嫡妻于深宫不顾,但是正史上倒没有这么说。反而杨广每次游幸江南的时候,萧皇后都随从。而且史书上记载杨广的许多话,都是对萧皇后说的。
史书上对萧皇后颇为维护赞美。说萧皇后见杨广失德,因惧怕杨广,只好作词《述志赋》委婉描述。
《述志赋》全文: 承积善之余庆,备箕帚于皇庭。恐修名之不立,将负累于先灵。乃夙夜而匪懈,实夤惧于玄冥。虽自强而不息,亮愚蒙之多滞。思竭节于天衢,才追心而弗逮。实庸薄之多幸,荷隆宠之嘉惠。赖天高而地厚,属王道之升平。均二仪之覆载,与日月而齐明。乃春生而夏长,等品物而同荣。愿立志于恭俭,私自兢于诫盈。孰有念于知足,苟无希于滥名。惟至德之弘深,情弗迩于声色。感怀旧之余恩,求故剑于宸极。叨不世之殊眄,谬非才而奉职。何宠禄之逾分,抚胸襟而未识。虽沐浴于恩光,内惭惶而累息。顾微躬之寡昧,思令淑之良难。实不遑于启处,将有情而自安!若临深而履薄,心战粟其如寒。夫居高而必危,每处满而防溢。知恣夸之非道,乃摄生于冲谧。嗟宠辱之易惊,尚无为而抱一。履谦光而守志,且愿守乎容膝。珠帘玉箔之奇,金屋瑶台之美;虽时俗之崇丽,盖哲人之所鄙。愧絺绤之不工,岂丝竹而喧耳。知道德之可尊,明善恶之由己。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于经史。综箴诫以训心,观女图而作轨。遵古贤之令范,冀福禄之能绥。时循躬而三省,觉今是而昨非。嗤黄、老之损思,信为善之可归。慕周姒之遗风,美虞妃之圣则。仰先哲之高才,慕至人之休德。质非薄而难踪,心恬愉而去惑。乃平生之耿介,实礼义之所遵。虽生知之不敏,庶积行以成仁。惧达人之盖寡,谓何求而自陈。诚素志之难写,同绝笔于获麟。——出自《北史�6�1卷一十四》
后来宇文化及叛乱,弑杀杨广,萧皇后随军至聊城。窦建德率兵攻破城,称臣以礼迎奉萧皇后,置于武强县。那时候突厥处罗可汗的可贺敦(妻子)是隋朝义城公主,即杨广的妹妹,遣史来迎萧皇后去突厥。窦建德尊从,萧后逐携孙杨正道去突厥,在突厥待了十余年。
大唐贞观四年,唐太宗破突厥,对萧后等人都待之以礼。萧后逐随唐军归于京师,唐太宗赐宅于兴道里。贞观二十一年,萧后崩,享年大约八十左右。唐太宗以皇后礼于扬州合葬于炀帝陵,谥曰愍皇后。
子女
历史上记载的杨广的子女只有三子二女,其中二子一女为萧后所出。分别是:元德太子杨昭,齐王杨暕,南阳公主(记载于烈女传里头的)。另一位萧贵嫔生赵王杨杲,不知是否也属萧后族人。还有一位公主后来嫁给唐太宗李世民为妃,著名的吴王李恪的生母,但这位公主的母亲是谁,已失去记载。
野史
野史里说什么萧皇后“母仪天下,命犯桃花”,当了隋炀帝杨广的皇后,宇文化及的淑妃,窦建德的宠妾,突厥两代可汗的可贺敦,甚至唐太宗李世民的昭容,全都不可信。萧皇后年龄跟杨广应该差不了几岁,杨广死时49岁,萧皇后起码也有45岁以上了,宇文化及、窦建德忙着逐鹿天下,怎么会对儿女私情感兴趣。而且窦建德打着就是除弑君逆贼的名号,杀了宇文化及,怎么敢对萧皇后不敬。到了后来唐太宗迎回萧皇后时,萧皇后也有60来岁了,而且太宗圣德,素以礼待之,死后以皇后礼下葬。
《北史�6�1卷一十四》
2.萧贵嫔,隋炀帝杨广的妃子,史书上除了萧皇后以外唯一记载的妃嫔,虽然隋炀帝后宫肯定不止她一位妃嫔,但均失于记载。
史书上对于萧贵嫔的记载几乎没有,只知道萧贵嫔是赵王杨杲的生母,从姓氏上来看,可能是萧皇后的族人。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