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应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新兴的综合性学科,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和影响范围的扩大,本学科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环境工程学科已成为21世纪的主要学科之一。
环境及微生物研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学校如下:
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源于1928年设立的市政工程系,在我国环境工程学科的奠基人陶葆楷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发展成如今的规模;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科实力强大,在教育部官方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
早晨吃饭,女儿拿着一根油条边吃边美滋滋地说,妈妈你说这油条的味道怎么就这么好吃呢?你说这油条是谁发明的?男的女的?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咱俩猜猜?我说,好呀!我猜是男的发明的!应该是北方人!女儿说那可不一定!我猜是南方人!
于是,请教了一下度娘,度娘说:
油条,原来叫“油炸桧”这种传统的早餐小吃,据传说还有一段故事。
《宋史》记载: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秦桧一伙卖国贼,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南宋军民对此无不义愤填膺。当时在临安风波亭附近有两个卖早点的饮食摊贩,各自抓起面团,分别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一时,买吃早点的群众心领神会地喊起来:“吃油炸桧!吃油炸桧!”
为了发泄心中愤恨,于是人们争相仿效。从此,各地熟食摊上就出现了油条这一食品。至今,有些地方,仍有把油条称为“油炸桧”。
湖北的炸油条有两个帮系,即分为府帮和黄陂帮,府帮习惯“单条”操作,黄陂帮则惯“双条”操作,两者各有所长。在一次饮食技术表演会上,府帮师傅一次用面粉五公斤,炸出油条百根,一根不多,半根不少,色泽黄亮,松泡脆香,根根酥韧能竖起,长短粗细均匀,夺得油条冠军。
看到这里,女儿说,男的女的看不出来,但可真是南方人发明的哎!还是为了让大家记住秦桧夫妇两个大奸臣,有意思!我也说,你还别说,这油条的形状,还真像两个人被反绑了扔进油锅里炸!可我仔细看了看百度,又发现第二个词条是这么介绍的:
油条很早就发明了,具体时期不得考证。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很多人误以为,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被看做油条起源,其实,油条远远早于宋朝。具体时期不可考。
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唐朝时期,诗人刘禹锡就描述了油条形状及制作过程:“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意无轻重,压匾佳人缠臂金“。
油条的叫法各地不一,”天津称油条为果子;安徽一些地区称油果子;东北地区称大果子;闽南福建等地称油炸鬼;潮汕地区等地称油炸果;浙江地区有天罗筋的称法(天罗即丝瓜,老丝瓜干燥后剥去壳会留下丝瓜筋,其形状与油条极像,遂称油条为天罗筋)。
哦,这回明白了!油条从南北朝就开始出现了,还是汉族食品,与秦桧没什么关系。看到油条的多种叫法,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在我的老家叫油条叫大果子,说到这里在一旁聆听的先生插话,说他的老家管油条叫麻汤。我记得小时候每到麦收时,妈妈总会给我一斤全国粮票,再给我多少钱忘了,让我去买一斤半大果子改善生活,再三嘱咐我一斤粮票是可以买一斤半大果子的!每次买回大果子往家走的路上,它所散发的独有香味,总让我恨不得脚下生风,一步迈到家里才行!后来忘了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不叫大果子更不叫什么麻汤,也慢慢开始叫油条了,但我对油条的喜爱却始终未减,总隔三差五买来解解馋。
而由大果子,我又想起我的一位朋友说的他当兵时的一件趣事。
他说他当兵时,有次,军区领导要来视察,首先要视察的就是操列演练。但是负责喊操的人声音不大,有人提议说镇上叫卖香油果子(就是油条)的小贩声音大的很,他一叫卖,整个小镇都能听见,于是商定让小贩来试试、训练训练,看看如何。
果然,小贩不负众望,什么"稍息、立正、向右看齐……"声音又清脆又响亮,大家都很高兴。
一个月后,军区领导来了,士兵们列队展好后,穿上军装的小贩也像当兵的一样雄赳赳气昂昂地跑到队列前,站定后双手放下大声喊道:"香油——果子!"声音响彻整个部队驻区……
看来,从心理学上来说,这小贩倒非老师讲过的什么场所恐惧、幽闭恐惧,那应该算是特殊恐惧吧——对领导恐惧?哈哈!开个玩笑,应该是紧张的吧?嗯,你说呢?嗯,一顿油条引发这么多故事,真是个涨知识的早晨!
(2020.5.16)
油条,是我们常吃的一种食物,但其实我们买的油条很多都是存在着问题的,大多数在和面粉的时候都添加了明矾和碱,吃多了对人体不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油条的绿色做法。
主要材料
面粉500g,鸡蛋2个,发酵粉一小袋。
步骤做法
1.首先,要用凉水和面粉,面粉在和之前要倒入五分之一的发酵粉搅拌均匀,面团在揉的要尽量和得特别软一点,然后把面团放置在一个盘子里,盖上盖子让它发酵。
2.然后,每隔半一小时翻动一次面团,翻动过后再等半个小时就可以炸了。
3.在面板上到一点点油,把面团倒在砧板上,用刀切成小条。
4.早锅里倒上油,慢火热好,然后把切好的长条放进油锅里,
5.等到它膨大起来,就拿筷子翻动,就可以出锅啦!
延伸阅读:
油条,是一种古老的汉族面食,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宋史》记载,宋朝时,秦桧迫害岳飞,民间通过炸制一种类似油条的面制食品(油炸桧)来表达愤怒。类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远远早于宋朝,可追溯到唐以前,具体时期不得考证。
早在南北朝时期,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就记录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齐民要术》曰:"细环饼,一名寒具,翠美"。唐朝时期,诗人刘禹锡在《佳话》中也提及寒具。《苕溪渔隐丛话》中提到:"东坡于饮食,作诗赋以写之,往往皆臻其妙,如《老饕赋》、《豆粥诗》是也。又《寒具诗》云:'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寒具乃捻头也,出刘禹锡《佳话》。"然而这种叫"寒具"的食物应该形似女子佩戴的缠臂金,类似撒子,并非油条。油条应是南宋以后对油炸面食的又一创新。
油条的叫法各地不一,"天津称油条为果子;安徽一些地区称油果子;东北地区称大果子;闽南福建等地称油炸鬼;潮汕地区等地称油炸果;浙江地区有天罗筋的称法(天罗即丝瓜,老丝瓜干燥后剥去壳会留下丝瓜筋,其形状与油条极像,遂称油条为天罗筋)。
油条用的面是怎么调出来的?油条的用面不要用筋力很大的特精粉,一般的二粉就可以,配比的方法是:如果10斤面粉的话,为,212,即:2两盐,2梁白矾,1两碱(食用碱)。这样的比例很实用。揉面的过程是这样的,先用适量的温水将配料化开,然后加入面粉,先抄拌,然后将面揉搓成团,接下来的步骤要注意,双手沾水将面团从一端拉起,叠压到中央,就这样不停的叠面,直到将面团叠入更多的空气,饧一刻钟后在反复的叠面,如此反复几次,将面团放到案板上,待饧发到张力不是很大的时候,将其摊开,面团表面别忘记抹一点油,等饧发起来以后就可以下剂了,下剂也是关键,大小宽窄要适中均匀,下锅后要不停的给它“翻身”,直到成为金黄色为止,记住,油温过高里面不易成熟,而且表面会炸糊的,反之,就会太硬,没有那种酥脆的感觉,所以,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当然,做上几次就好了,这些并不是很难的。(二)材料:面粉1000克,明矾粉25克,小苏打25克,盐25克,水550-600cc.做法:1明矾粉、小苏打、盐和25克面粉,搅拌均匀后加水。打成泡沫状。2加入剩下的面粉3揉成面团,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捶打4待捶打到表面光滑后静置30分钟以上,之后继续锤揉静置2-3次5将面团搓成长条,用保鲜膜包好静置3小时6然后将面团拉长7擀薄成10厘米的长片8分切成2厘米宽的条9刀口沾上干粉防止粘住,每两条叠在一起10用筷子横向在中间压一下11稍搓一下,拎起一头,旋转都麻花形12拎起一头下180度的油锅,两只手摘掉两头13用筷子拨煎成膨胀呈金黄色即可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