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翼龙为什么也灭亡了呢

时间: 2023-03-14 03:08:35

翼龙为什么也灭亡了呢

现在关于翼龙灭亡的原因一共有两种普遍被人们所接受:

1、由于早期鸟类的竞争最终导致了翼龙的灭亡,到了白垩纪末期,只有发现大型翼龙类而小型翼龙类已消失,生态位被早期鸟类取代,但是化石纪录缺乏翼龙的现象,也可能是因为它们的骨架脆弱、难以保存所致,而跟鸟类的生物多样性无关;

2、由于大多数翼龙发展成依靠海洋的生活模式,所以当白垩纪末灭绝事件严重地影响翼龙类赖以为生的海洋动物时翼龙类也随之灭绝。

恐龙为什么会逐渐灭绝?

在距今6500万年前,称霸地球一亿六千多年的恐龙及其它的远亲近邻(翼龙、鱼龙、蛇颈龙、沧龙等)都一齐从地球上消失了。

有人说恐龙本来生活得很好,可突然有一天,大难临头,天降其灾,致使恐龙在几个月或几年内一下子全部死光。

对于这种灾变说,许多科学家都不赞同,认为恐龙不是突然绝灭的,而是慢慢地在几百万年间从地球上消失的。

剑龙早在白垩纪初就消失了。剑龙的亲戚鱼龙和翼龙是在剑龙绝灭后才绝灭的,角龙绝灭于白垩纪末期,是最晚绝灭的恐龙。

还有,在中生时代十分繁盛的菊石类动物,它们是在恐龙绝灭以前绝灭的。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恐龙家族早在这场灾难降临之前就已经明显地处于衰退和不景气的境地。

许多专家,对美国西北部蒙大拿州及相邻地区白垩纪晚期富含化石的沉积层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在白垩纪最后的800万年间,这一地区的恐龙的属从30个减少到12个。无论是恐龙的品种数和个体总数量,都减少了许多。当然,最后导致灭绝。

在中生代之末,确实有许多动物和植物的种类发生了绝灭,但是它们绝灭的时间并不是发生在同一时期。

但终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复杂的生态因素是导致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中生代,环境优越,恐龙称霸。在似乎没有什么对手的情况下,它们的个头越长越大,一些器官也随之退化,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来越弱。

然而,在大约8000万年前,地球气候与环境发生了变化。白垩纪晚期,气候开始变冷,适于恐龙的热带和亚热带环境,逐渐被适合哺乳动物的温带环境所代替。气温变化,植物的种群也发生变化,由此,引起恐龙食物链改变或中断。同时,哺乳类日益发展,对小型的恐龙和幼年恐龙造成威胁。从而,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恐龙慢慢灭绝。

恐龙在中生代时,由于地球气候环境比较稳定,而且适合于爬行动物生活,它们几乎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舒适日子。久而久之,它们大多数成长并演化成巨大而又特化的动物。动物的躯体越大、越特化,它们的器官系统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也就越小。一旦环境改变,器官系统就不能适应,结果就只有走向灭亡。恐龙就是这样绝灭的。

相反,恐龙的一些不怎么特化、身躯不怎么庞大的亲戚(如鳄类、蜥蜴、龟鳖类),由于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因而逃过了绝灭的命运,子孙后代能繁衍至今。哺乳动物更能适应新生代的环境,因而获得了大发展。

恐龙化石“告诉”我们,恐龙从家旅败中落到彻底垮台,大约经历了3千万年的漫长历史。

会飞的翼龙为什么也无法逃过恐龙大灭绝?它注定要灭绝吗?

真·神奇的翼龙

其实就在我看来,在了解到一定关于生物的知识后,回头想想,不由得惊叹翼龙这个物种竟能如此奇葩,为什么会有这么看起来毫不合理的生物呀,它们能存在本身就是一件相当神奇的事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与多数人想象的不同,翼龙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强壮。我们以体形最大的风神翼龙为例,它们的翅膀张开可达11米,站着有8米高,与现在的长颈鹿差不多。不过可怕的事情是,长颈鹿的体重有700kg,但风神翼龙只有270kg,仅仅相当于三个胖子的体重!对于如此巨大的体形来说这几乎是不合理的。

但无论怎么说,要想飞起来,就不能更重了。所以它们的骨骼与现代的鸟类一样都是空心的,而且肌肉也非常少,看起来就像是皮包骨头一样。因为肌肉非常少,所以它们也不能用鸟类那样拍动翅膀的方法飞行,而必须借助上升气流,像放风筝一样在天空滑行。

有些人呀……路越走越窄

好,那风神翼龙的问题在哪呢?为什么我咒它必然会灭绝呢?

其实灭绝在生物史上是非常常见的,很多人以为灭绝要么就是巨大的天灾,要么就是人类造成的其实是不对的,有很多物种在进化的路上因为“点错了技能树”,所以走着走着就进了死胡同,然后就灭绝了。

因为生物是随着环境而进化的,而环境会变化,那么就会出现两个方向——其一是适应性非常好而兼容性差,其二是适应性算不上多好但是兼容性非常不错。比如说老虎与老鼠就可以对应这两个方向,所以在环境变化的时候,老虎就受到了极大的威胁濒临灭绝,而老鼠则可以轻松适应“后人类”时代,甚至打入了人类的家中。

环境是一直在变化的,只是有快有慢而已,非常快的时候也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五次物种大灭绝,而慢的就是地球的周期性气候变化,比如冰河时代。

所以,无论是什么时候,都会有一些动物走上了特化的进化路线。而这些特化后的特种是注定无法适应变化后的环境的。比如老虎需要大型哺乳动物作为猎物,但是人类的横空出世就一下子挤压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失去了食物,老虎的日子就会变得越来越难熬(人类的诞生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其实与小行星撞地球没什么区别,都是天灾级的)。

翼龙为什么注定灭绝

是的,巨兽的灭绝不是因为身体能力无法对抗自然,而是因为没东西吃,饿死了。现在我们来看看翼龙,它们在侏罗纪的时候还普遍不怎么大,多数与鸡差不多,口中有牙,能扑动翅膀。那时它们的对自然生态的适应性还不是非常专精,但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与可能性。

但是到了白垩纪晚期,翼龙就在巨大化的路上一路狂飙停不下来。要知道走入死胡同的标志之一就是体形的巨大化,所谓“船大难调头”在这个地方也非常适用。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翼龙们渐渐失去了牙齿,也将飞行变为了完全依赖滑行的模式。

进化中从有到无容易,从无到有非常难,所以在这过程中翼龙的退路与其它选择都越来越少,它们只能在特定环境的特定生态位中生存,比如翼龙这巨大的体形与没有牙齿的特性注定了一定得有大量的肉食供应,气候要温暖且地面要开阔,还得有稳定的大风。

这些条件缺一不可,在这个生态位上没有其它动物能与翼龙竞争,相对应地,一旦这个生态位消失,那它们就消失得比谁都快。

比如说现在的环境,就对超大体形飞行动物极端不友好,现在最大的飞行鸟类漂泊信天翁(Diomedea)翼展只有3.5米,体重也不过12公斤。有史以来存在过的最大的鸟类是阿根廷巨鹰(Argentavis),体重可达70公斤,翼展最大可达7米,它们是恐龙灭绝后繁荣的,但是同样于6百万年前灭绝了。

鸟在飞行进化上是远胜于翼龙的,它们不仅有最好的呼吸系统,最好的轻量化体格,还有史上最好的飞行装备,完爆皮膜的飞羽,以及更完善更有力的前肢骨骼与肌肉。这么厉害的飞行物种尚且不能征服巨型化的天空,翼龙也一定做不到的。

所以,就算没有那次大灭绝,翼龙的灭绝也已经是注定的了,它们只是进化上无数上误入歧途的物种之一,注定要消失在地球历史的长河中。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