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需要双手使用还是单手使用:可分为长兵器和短兵器;
2、根据使用方式:可分为戳刺类武器、砍砸类武器和投抛类武器;
3、根据有无锋刃:可分为利器和钝器;
4、根据软硬程度:可分为软兵器和硬兵器;
5、根据材料来分:可分为钢铁器、铜器、木器和竹器等。
中国的冷兵器在世界上可算一绝,几乎将兵器制造技术上升到了艺术的境界。
不仅名目繁多,象什么十八般兵器之类的,较之欧洲同时代,它们似乎就只有刀、
枪、箭寥寥可数;而且不乏奇异,极具巧思,如那个什么独脚铜人的兵器,到现
在我也不明白它的威力何在。
好了,言归正传:
一、刀:
这个东东不用多介绍,谁家厨房里都有。它的分类极多,使用它的主人上自
王侯将相,下至市井屠户,什么人都有,可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青龙偃月刀:其主人是武圣人关二爷。它又名冷艳锯,重82斤,具体形状已
不可考,它有着高贵的血统,专宰名将,如颜良、文丑等,据说连于禁都还不够
资格。
三尖两刃刀:它有点刀、枪的混合血统。最有名的主人当属二郎神杨戬,纪
灵也是用的它,重量是五十斤。
古锭刀:主人孙坚,具体情况不祥,反正传闻是个宝物。
战刀:特点是实用,用者多不胜数,从张辽、曹仁到杨令公都是用它。象什
么金背刀、大砍刀、连环刀、合扇板门刀等都属此类。
千牛刀:非常尊贵,在《宋拾遗》中称它为君主的防身刀。可南齐皇帝萧宝
卷却死在此刀之下。
飞刀:虽然是刀但又有箭的属性,鼎鼎大名的应是李寻欢的小李牌飞刀,据
说是例无虚发。祝融太太也用过它。
双刀:可一样,也可不一样,南宋韩世忠的双刀就不一样。三国里用双刀的
人不多,也不厉害,如祖茂、袁尚之流。
鬼头刀:此刀很不吉利,一般刽子手才用它。
朴刀:很便宜,在北宋时期,是个人就可以拿它去砍。
东洋刀:很锋利顺手。但倭倭们把它给吹得神乎其神,象什么鬼丸、典太、
村正、村雨等等。
藏刀、苗刀、缅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使用者也大多是少数民族。
阿拉伯弯刀:名副其实。弧度很大,利于骑兵使用,后广泛推广为马刀。
镰刀:农民伯伯仍在使用,敌人大多是已成熟的庄稼。
菜刀、水果刀、剃须刀:现代人的生活必需品。
可以说刀的家族大得要超过其它类的总和,这里面最无危险的是铅笔刀,而
最具浪漫传奇的当属:屠龙宝刀!
二、枪
严格说来,它是由戈、戟演化而来的。用者也是极广,一般不用刀的,就会
选择枪。它的分类名称虽然也有很多,但基本上差不多。
长枪:使用者也是名将屡出,赵云、姜维到岳飞。象镔铁枪、驼龙枪等等都
是此类。可以说用枪要比刀更讲究技巧性,所以论枪法有很多门派,如六合枪、
杨家枪等。
双枪:使用起来更难了,它的主人也肯定不一般,如双枪将董平、陆文龙。
所以碰到他们最好还是回避一下。
红樱枪:革命时期儿童团的装备。
标枪:曾经是兵器,祝融太太就用过它,后来蜕化成一种体育用品。
三、剑
人称它是兵器之祖。讲究剑走轻灵,所以一般用剑者大多较萧洒飘逸,江湖
侠客们爱用它。又由于它也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名剑很多。
干将、莫邪、:都是神龙不见手尾的宝剑。
鱼肠、龙泉、:同上,
双股剑:主人刘备,不过好象没怎么出过风头,除了参加一次无赖的群殴。
青釭剑:主人曹操,后被赵云夺去了。
倚天剑:主人曹操,后被灭绝师太得了,成了号令江湖的宝物,最后毁于周
若芷之手。
勾践剑:成为我国古代高超的制剑术的见证。
此外还有什么白龙剑、青锋剑、玄铁剑之类的,但最为玄妙的莫过于大理段
氏的六脉神剑,典型的杀人于无形,厉害啊!
四、戟
它应该是戈的改进品种,能刺能砍。
方天画戟:用它的人大都很酷,如吕布、郭盛,但大多不长命,这可能也是
酷憋了的原因吧。
短戟:三国中主人是太史慈,一般属于装饰品,还曾经帮过倒忙。
大铁戟、小戟:都是典韦的杀人凶器。
五、斧
这里将斧和钺合为一体,的确它们不太好分辩,一说双刃为斧、单刃为钺;
作者: 慕容OX无敌2007-3-18 19:03 回复此发言
--------------------------------------------------------------------------------
2 中国冷兵器介绍
又有一说是看刃的弧度,朝外弧为斧,朝内弧为钺。反正就是那样的形状。它们
给人一种凶残的印象,使用者的性格也大多较猛烈。
大斧:三国里徐晃用,和青龙刀都对峙过。
板斧:一般成对使用,且较短。黑旋风李逵用。
宣花斧:估计和大斧差不多,但外形可能要更漂亮一些。程咬金爱拿它吓唬
人。
短斧:大斧的袖珍版。据说曹操晚上梦游时就爱拿着它,后来成为旧上海滩
某些黑帮的图腾标志。
太平斧:一般在船上,供那些精力旺盛的水手们发泄发泄。
斧头:木匠们现在还在用,我家里就还珍藏一把。
六、钩
这个玩艺挺好,不仅伤人,还要再钩一下。古人曾给它很高的品价:“男儿
何不带吴钩,……。”
钩镰枪:这里将它算为钩。它是一种可以克制连环骑兵的兵器,金枪将徐宁
就是使它的。
挠钩:一般会和绊马索、陷阱合起来用。专门擒获名将的工具,很卑劣。
双钩:江湖中人爱用它,但大多没混出个名堂来。
单钩:最有名的恐怕是张翠山了,还有一位女侠何铁手,不过她给钩喂了毒,
难怪人说最毒不过妇人心。
七、棍
别看它外表平常,但它的招法却是集众家兵器之所长于一身,难怪人称棍是
兵器之王。这里将棍和棒放在一起。
镔铁棍:张保、王横他们爱用。
熟铜棍:好象九纹龙史进就使的是它。
齐眉棍:言下之意它不太长,最有身份的人应当是宋太祖赵匡胤。
铁棒:三国里有位叫截天夜叉何曼就用它,和曹洪居然打了四、五十个回合。
狼牙棒:霹雳火秦明和吉青都用得是这家伙,杀气腾腾的。
白蜡棍:一般是用来训练的,少林寺的棍僧们就用这救过李世民。
金箍棒:恐怕是所有兵器中最厉害的,主人是孙悟空先生。
烧火棒:杨门女将中有个丫环,叫杨排风,将它正式用在战场上。
八、鞭
它分硬鞭和软鞭,但在战场上还是用硬鞭的为多,而且一般说来鞭很少单独
使用,大多和枪、刀合用。
铁鞭:黄盖就用它曾打得蔡瑁直吐血。
钢鞭:材料更好了,好象尉迟恭就是用的它。
双鞭:就有这号人爱出风头,如双鞭呼延妁。到底死在金兀术的斧下了。
九节鞭:一般武术队员用它来玩地趟拳、霹雳舞之类的。
九、锤
这个东东有一点好处,就是使锤的碰到一块了,只用比比谁的家伙大。而被
它打中的尸检报告一般都是:遭钝器猛击,皮下软组织大面积损伤……。使锤的
辉煌时代应该是唐、宋时期。再早或再晚都没有什么名人了。
铁锤:武安国用过,自打和吕布照面后,就应该不会再用了。也真够丢锤子
们的脸。
金瓜锤:一般用在倚仗队里,有时宫里也用它来打那些矶矶歪歪个不停的大
臣们。
双锤:短且成对,隋唐第一、三条好汗都使它,直到南宋的岳云等人,真是
锤子砸出幸福来。
流星锤:它一头有链子,可以手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小的一般是作为暗器使
用的,如马超、王双等人;大的则是成为正式的兵器,好象粘罕就是用的它。
十、矛
这里将矛和槊放在一起。其实我也不太明白它们和枪到底有和差别。
丈八点钢矛:是青龙刀、双股剑的孪生兄弟,张飞的兵器。据说张用它后,
在万人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可不是,它的串连攻击经常打得后面一人莫
名其妙。
铁脊蛇矛:程普的兵器,应该和前者大致相同,只不过没有想到张飞居然先
注册了。
槊:一般是铁槊,我估计它的成本应该挺高。要不然为何赵云在长板坡一战
连宰曹军名将五十多员,才“砍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呢?可见这槊不是普通人
能拿的。如公孙赞、单雄信,曹操有时诗兴大发加上又喝了点酒时,也爱拿它舞
舞,不过最好这时候躲远点,不然的话……
十一、叉
这家伙现在在西方世界仅仅是个餐具,混得挺惨!
三股托天叉:很威风啊!有时也会加几个铁环,喤啷啷直响,趁别人还在那
作者: 慕容OX无敌2007-3-18 19:03 回复此发言
--------------------------------------------------------------------------------
3 中国冷兵器介绍
支着耳朵傻听时,一叉子上去,OK!后被人剽窃成飞机名称,就叫三叉戟。当年
林副统帅就坐的是它,也不想想它一个叉子能飞多远!后果然摔了吧!
钢叉:猎户们喜欢用它,有名是解珍、解宝兄弟。
渔叉:带有倒钩,大型的连鲨鱼都怕怕呢。
十二、铲
它和斧有点近亲关系,但一般说来它的刃面与杆子是呈垂直状态的。
月牙铲:光看外表,担小的就得吓回去。不过我记得用它的没几个好人,好
象也就有个在岳飞手下叫董先的,不过本事也不怎么样。
方便铲:又名禅杖,一般出家人爱拿它,意思是到四处化缘时如果内急了,
就用它挖个坑给埋起来,以免别人踩“地雷”,本来是属于环保产品。可是这家
伙打起仗来,一点也不慈悲为怀,象那个花和尚鲁智深、沙和尚等等。
镗:又名铛,这个东东实在是个怪胎,耙、斧、铲它都有点象,但又都不全
象,暂时算为铲类吧,最有名的是宇文成都。
十三、盾
它其实是一个防御性的兵器,在希腊神话中阿克琉斯好象就用它作为武器砸
过对手。其外形有圆有方、有大有小。
皮盾:早期的产品,用牛皮制造的。
木盾:但一般都不是很大的,防御能力也不会太强。
藤盾:原来是南方特有的,防御能力较强而且轻便耐用。
防暴盾:现代文明的产品,高科技材料,一般都较大且有透明窗,可供警察
进行现场观望,但大多要配合橡皮警棍。
十四、弓箭
之所以将弓、箭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谁离了对方,都没什么用。
短弓:也叫小弓,方便携带,但力量较小。一般广泛装备,以数量取代质量,
所谓的箭如飞蝗,大多是这家伙射出来的。
长弓:又名大弓,威力很大,所以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玩得了的。一般会装备
给那些臂力大,又经过正式训练的射手们。他们是有目的的精准射击,象现代军
事的狙击手。
铁胎弓:一般将领才有资格配它。
弩:弓的改进品,力量来自机械构造,而不是人本身。有时它能一次射出五、
六到十多支箭。但装添的时间也会教长,所以一般用在固定防御阵地上,而不会
用在野战场面。
箭:名称很多,什么雕翎箭、狼牙箭、毒箭。但基本差不多。
十五、另类
老实说这些东东们,的确是不好说它们是什么兵器。
九齿钉耙:老猪的称手家伙,可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它不就是一个农村常
见的耙犁吗?
精骨铁扇:江湖中那些附庸风雅之徒的招牌。其实中国本没有折扇,只有团
扇,是后从日本引进的。看来那帮家伙都是哈日族的祖先。
绣花针:对!是根针,关键是看谁拿的。东方不败和老太太那绝对是两个概
念。
飞虎爪:这玩艺,可要点技术,想扣就扣,想松就松,不容易练!
枣核钉:真是没想到一个小枣居然也有如此威力!下次见到卖枣的我可得绕
道而行,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吗!不过还是得谢谢金大侠,没让那老妇吐西瓜子,
要不我这夏天都不敢吃西瓜了,呵呵!
不用说那么多废话了,就直观的对比一下就很能说明问题了。首先欧洲非常流行直剑,直剑刺穿能力很强,但是划伤行程不够,也就是砍穿着盔甲的人不行。蒙古人善于用弯刀,因为有弧度,一刀砍过去划过的行程比直剑长很多,用于劈砍一般人员非常实用,但是刺人的能力不足,对付重甲单位不行。为啥说日本刀有优势,是因为刀身略带弧线,刺砍都能顺手,结合了弯刀与直剑的功能,又不会像砍刀一样重,因此才说日本刀简洁,然后日本刀力学上也比较适中,所以说刀型科学。刀剑种类非常多,各有各的用途和发明的背景,只是说日本刀结合了大部分刀剑的优点,也不至于有很大的劣势。不用扯什么材质做工,相同材质和做工下,肯定是日本刀比较全面一些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大多数人电影动漫看多了,都是觉得刀剑之间叮玲哐啷一阵对劈各种格挡,现实里哪有这么玩的,只要避开对方一刀自己手上的刀也就立马上身了,与其用刀对刀,还不如带个盾。世界上优秀的刀多多了,不能说有什么刀剑是全能的,就是看力学能力如何,日本刀的设计来源于唐刀,已经不很错了。说什么大马士革刀的我也是醉了,大马士革刀真正的技术早就失传了,现在都是把有那种特殊的,相同纹理的钢叫大马士革钢。
今天,冷君很严肃的给大家介绍一种让现代人谈之色变的冷兵器。之所以把它列为冷兵器之首,是因为它的威力绝不比所谓的拖鞋,马扎子逊色,其使用方法也是千变万化,随心所欲,层出不穷,由于其独特的攻击防御性质,导致他在实战中占有不可不备的一席之地。 这种冷兵器就是法棍,原名为法式长棍面包。英文为Baguette。
据冷君所知,挑选欧洲市场的法棍比较正宗,首先它的发源地在法国,后经过其他国家的进一步改进,使得他的坚硬度不低于瑞士军刀,长度刚好可以随身携带,我建议使用西班牙simply超市自主生产的法棍。因为他们的种类繁多,价钱适中,其面向群体更是广泛,可以说是老少皆宜,男女通用。
下面是他们的产品简介:0.54欧长法棍:300克,全小麦制成,带回家后放在通风干燥处,5天后它将是您的贴身保镖,其硬度与花岗岩不分上下。
0,49欧宽式法棍:220克,盐味,半小麦制成,表面有一层面粉,带回家后放在通风阴冷出,3天后便可藏在门后,替代棒球棍的位置。切片后可当飞镖使用0.38欧长法棍:200克,无糖,防高血压,便于老人使用,可当拐棍使用,地质坚硬,丐帮五代长老唯一指定产品。
使用方法:
法棍没有具体的使用方法,其招式大体分为砍,剁,甩,冽,掳,砸,压,拍,戳,旋,捅等等。。。其随意的灵活性堪称一绝。而且即可劲敌,也可防身,当遇到敌人时,可以将其掏出使用十步一杀,将其拿下,具体方法如下,将其法棍捅其腹部第三根肋骨和第四根肋骨之间,敌人将会瞬间不能呼吸,逼其弯腰,然后将法棍横着拍在背部脊柱上,敌人将失去重心倒地,最后用法棍甩在敌人的脸上,将其击晕。现在法棍已经成为当今刺客们的首选工具,它既可以躲避金属探测器的鸣响,又可以轻松伪装自己的外表,让对手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刚从超市出来的平民。当有机会靠近目标是,请抓住法棍两端,用自己的膝盖掰成两段,此时法棍在断裂的地方会出现锯齿状的锋利刀锋,可用来当匕首使用。
法棍的好处:
法棍的在市场上的出现不仅仅代表着冷兵器时代的进化,而更大的提高了世界和平的脚步,打伊拉克战场上满天飞舞的不是子弹和炮火,而是法棍的时候,当非洲的孩子们人手一根法棍的时候,当军火贩交易的不再是枪炮而是法棍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而且当在战场上每个美国大兵都感到饥饿的时候,他们都可以大口的吞掉手中的武器,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他们要每人备一壶水,不然的话,法棍会直接拉破他们的喉咙。
对刀剑感兴趣可加龙泉铸剑师沈师傅的私人微信:LQLSSFA,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也可锁定我们的微信公众号:LBQYJS
中国古代的传统兵器是相当的繁多、复杂,通常大家都听说过各种兵器,诸如刀、枪、剑、戟、斧等。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虽然兵器的命名有所不同,接下来就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冷兵器都有哪些,欢迎阅读!
古代兵器冷兵器
(1)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拐、弓箭、抓、矢”。
(2)指“刀、枪、剑、镗、棍、叉、耙、鞭、锏、锤、斧、钩、镰、扒、代、抉、弓、矢”。
(3)指“枪、戟、棍、钺、叉、镗、钩、槊、环、刀、剑、拐、斧、鞭、锏、锤、棒、杵”。简称为“九长九短”(前九个为九长,后九个为九段)。
(4)指近代戏曲界有人称之为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鞭、锏、锤、抓、镋、棍、槊、棒、拐、流星锤等十八种兵器。
古代十八般兵器详解
刀:刀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兵器之一,在原始社会时期,刀被用来切、砍、刮,或者割兽皮。宋代所用的环首长刀还被传至日本、朝鲜。
枪:枪是古代战场上使用最广的长形武器,它在历史上的发展趋于完善与简单,便于使用,到了21世纪,流行的枪有很多种,比如大枪、花枪、双头枪等。
枪
剑:剑被尊为古代的圣品,是短兵器的一种,特点是刚柔相济,它的大小必须根据人为标准来制定。
镗:镗由枪发展而来,自隋朝就有长1尺半,多为力大身高者使用。
棍:棍有“百兵之首”的美称,长约1.3至2.6米,是一种没有刃的武器,古代多称棍为“棒”。
叉:叉较于其他兵器来说较晚出现,属于中国武术中的长兵器,被称为猎手之首。
耙:耙出现的时期同弓弩矛盾相近,历史非常悠久,准确的来说它为农具,并非兵器。
鞭:鞭是短兵器的一种,有单、双、软、硬之分,鞭的使用者奥球协调性强,既要有击打的速度,也要有灵活的方法。
锏:锏没有刃,属于短兵器,出现的时期和剑大致相同,因为使用不如刀、剑广泛,被称为杂兵。
锤:锤是古代兵器,属于一种比较重的武器,大致的分类是长柄锤、短柄锤、链子锤等。锤的使用方法要根据锤的特点而异,只能钝击,造成的伤害远不及枪、刀致命。
斧:斧的起源很早,早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就用利器作为劈东西的工具,它的用法很多,可以劈、砍、剁、抹、砸、搂、截等。
钩:钩由弋演变而来,带有多刃,武术中所用的钩分为单钩和双规钩,在春秋时间,钩和弋、戟同用。
镰:镰的形状和镰刀相似,但长短大小不一。
棒:帮属于棍种,长约五尺,种类很多,如钩棒、抓子棒、大棒等。
拐:拐俗称“拐子”,由铁或木制成,分为两类,分别是长拐和短拐,长拐一般长四尺,而短拐不足三尺。
抓:抓又被称为挝,分为长械和软械,杆长约为两米。
槊:槊属于重型兵器,多用于马上作战,分类很多,结构复杂,多为力气大的人使用。
戟:戟始于弓箭之后,形状和弋相似,两边皆有横刃。
索套棉绳:准确的来说索套棉绳不属于兵器,归为暗器,用法虽然简单,但是要求使用的人武功必须高强。
俗话说“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十八般武器在中国在各个时期各显神通,象征和代表了中华武艺和武器,为中国的文化添上了宝贵的一笔。十八般兵器后来还演变为十八般武艺,代表了能使用十八般兵器的本领,是中国宝贵的文物和文化。
世界著名冷兵器
中国冷兵器
戎
中国古代对兵器的总称。如弓、丈、矛、戈、戟称五戎。《礼记·王制》:戎器不粥于市。郑玄注:“戎器,军器也。”
五兵
一组兵器的合称。关于五兵的记载,最早见于《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 515 年),“楚国的子恶清令尹子常,曾。取五甲五兵……惟诸门左”。五兵又有车兵五兵与步兵五兵之分。据《考工记·庐人》记载,车兵五兵为戈、支、戟、酋矛、夷矛;这五种兵器都插放在战车的车舆上,供甲士在作战中使用。步兵五兵,据《周礼·夏官·司右》郑玄注所引《司马法》文记载,包括弓矢、支、矛、戈、戟,中国西周和春秋时期军队配置的伍的兵器装备。当时认为,步兵的这五种杀伤方式是当时步兵的一个基本编制单位和杀伤距离各不相同的兵器所构成的梯次配置的组合体,可以充分发扬多种兵器协同的威力,即《司马法》所阐明的“兵惟杂,兵不杂则不利"的原则。此词渐渐流为对兵器的泛称。
十八般兵器
中国民间对古代兵器的泛称。源于"十八般武艺"之说。十八般武艺是指使用兵器的技艺,由于多是兵器名称,久之,便演化出"十八般兵器"一说,其具体说法有八、九种之多,较为常见约有两种,一种是指刀、枪、剑、哉、棍、棒、梁、镜、斧、饿、铲、镀、鞭、锏、锤、叉、戈、矛十八般。另一种说法,出于明代谢肇制《五杂组》和朱国帧《涌幢小品》中,是指弓、鸳、枪、刀、矛、剑、盾、斧、饿、戟、鞭、锏、挝、受、叉、爬头、绵绳、自打。前 17 种是兵器名称,第 18 种是徒手拳术。
古代作战器械
古代用于作战工程保障的器材的统称。按尺寸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器械;按作用可分为攻击型、防守型、机动保障型、维修保障型等;按使用范围可分为步骑战阵器械、攻守城器械、水战器械,车战器械等。
印度古兵器
珂罗摩迦
印度古籍记载的一些尖端锋利的劈刺武器。其中有:镊积底,有 4 臂长,金属制的手执武器;帕罗斯,24 安古尔(安古尔相当于 1 英寸)长的双柄铁制武器;恭特,长约 7 臂,或 6 臂,或 5 臂的标枪;哈特邀,三角矛;米底帕拉,巨型标枪;首罗,尖角矛;达摩罗,前端如箭形,长 4 臂、或 4 臂半、或 5 臂的木棍;猪耳,顶端如猪耳形,锋利的木棍;逝那那,铁制武器,两端各有三角,长有 20、22、24 安古尔,中间有双柄;迎罗帕那,手中投掷物,即矛,重量分别为 7、8、9 邀尔沙(1 邀尔沙等于 16 克),可投出一石驮努沙(1 驮努沙即 l 弓的长度);特拉悉迎,尖端锋利的铁制武器。
盔甲
冷兵器时代头部和躯干各部位防护装具的统称。它的名称繁多,但基本上分为护头的盔和护身的甲两部分。甲又可分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几部分。早期,人们用兽皮柳条,有垫衬材料的布套,木头等固定在躯干上用以防护兵器的攻击。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逐步出现了皮盔甲、膝盔甲、铜(青铜)铸盔甲。整块金属锤炼而成的板甲、金属编织的锁子甲等等。较早的铜制盔甲出现于亚洲。公元前 2600 年左右的两河流域、殷周时代的中国、吠陀时代的印度都已出现了铜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铁制盔甲是中东的亚述人。在盔甲的普及过程申,还出现了颈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护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时代的亚洲一些国家和中世纪的欧洲盔甲倍受重视,制作极为完善精美,也较昂贵,还出现了金银、稀少皮革制作的盔甲。随着近代火器的广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战场上的防护作用逐渐降低,最终被以现代技术制作的防弹背心、钢盔等取代。
猜你喜欢:
1. 冷兵器史话之“刀”
2. 冷兵器史话之“枪”
3. 冷兵器史话之“剑”
4. 冷兵器史话之“锤”
5. 冷兵器史话之“戟”
6. 冷兵器史话之“斧”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