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有没有关于梅花的资料

时间: 2023-03-18 15:26:39

有没有关于梅花的资料

1、梅花:小乔木,稀灌木,高4到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到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

2、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

关于梅花的资料50字

梅花,又名梅,别名:春梅、干枝梅、酸梅、乌梅, 蔷薇科、杏属小乔木,稀灌木,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梅原产我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与兰、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关于梅花的资料

梅花——花中君子
学名:Prunus mume
英名:Mumeplant Japanese Apricot
别名:春梅、干枝梅、红绿梅
科名:蔷薇科
形态特征:株高约10m,干呈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叶片广卵形至卵形,边缘具细锯齿。花每节1~2朵,无梗或具短梗,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栽培品种则有紫、红、彩斑至淡黄等花色,于早春先叶而开。 梅花可分为系、类、型。如真梅系、杏梅系、樱 李梅系等。系下分类,类下分型
产地与习性:梅花原产中国,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即川东、鄂西山区;鄂东南、赣东北、皖浙山区;两广、赣南山区和闽、台北区。为落叶乔木。梅喜温暖气候,花期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梅在年雨量1000mm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瘠薄。阳性树种,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为长寿树种。长江流域花期12月至翌年3月。
繁殖与栽培:常用嫁接法繁殖,砧木多用梅、桃、杏、山杏和山桃。梅花露地栽培,应于阳坡或半阳坡地段,株距3~5m。通常在生长期间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施速效性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6月底至7月初),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肥,促进花芽分化。
梅花适作盆景栽培。将地栽培数年后的植株上盆。盆土宜软松肥沃,栽前栽后均要整形和修剪。
常见病害有穿孔病、炭疽病、白粉病、枯枝流胶病、干腐流胶病等。
应用:在园林、绿地、庭园、风景区,可孤植、丛植、群植等;也可屋前、坡上、石际、路边自然配植。若用常绿乔木或深色建筑作背景,更可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苍松是背景,修竹是客景,梅花是主景。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均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梅花——岁寒三友之一
关键词:木本花卉, 十大名花, 乔木花卉
学名: Prunus mume
别名: 春梅、干枝梅、红绿梅、酸梅
科名: 蔷薇科
原产地: 中国
分布:
现在我国已栽培应用的梅花品种有300个以上,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间。野梅以西南山区,尤其是滇、川两省为分布中心,向东延至鄂西地区。西藏的被密、通麦等地(海拔2100-3300米)有野梅分布。至于梅花的栽培分布,露地栽植区主要在长江流域的一些城市及其郊区。向南延至珠江流域,最南为海南岛的海口市。
特性:
落叶小乔木,高达10米,常具枝刺,树冠呈不正圆头形。干褐紫色,多纵驳纹,小枝呈绿色或以绿为底色,无毛。叶广卵形至卵形,长4-10厘米,先端长渐尖或尾尖,边缘具纫锐锯齿,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幼时两面被短柔毛,后多脱落,成长的叶多仅在下面脉上有毛,而以腋间为多;柄长0.5~1.5厘米;托叶脱落性。花多每节1一2朵,多无梗或具短梗,淡粉红或白色,径2~3厘米,有芳香,多在早春先叶而开,花瓣5枚,常近圆形;弯片5枚,多呈绎紫色;雄蕊多数,离生,于房密被柔毛,罕为2-5(离心皮)或缺如,于房上位,花柱长。核果近球形,径约2~3厘米,黄色或绿黄色,密被短柔毛,味酸;核面具小凹点,与果肉粘着,4-6月果熟。梅除原种外,还存在若干变种。
品种:
我国主要有以下几个梅树野生变种。
曲梗梅:果梗长而曲,为Dclavay于1888年在云南大理大坪于(泽音)附近采得的野生变种。
毛梅:叶背各部、花梗、花托、尊片、子房与花柱下半部等处均有毛。福建南平海拔360米处现仍有。
中国梅花现有300多个品种,按进化与关键性状可分为3系、5类、16型。真梅系是梅花的嫡系,是由梅花的野生原种 prunus mume或变种演化而来,而不渗入其他物种的血统。真梅系品种既多且富变化,按枝姿(直上、下垂、扭曲)分为3类,即:直枝类(枝直上)、垂枝类(枝下垂)和龙游类(技扭曲)。
直枝梅
直枝梅是中国梅花中最常见、品种最多、变化幅度最广的一类,在3类之中出现最早。它又可按花型、花色、萼色等标准分为7型:
江梅型
宫粉型
玉蝶型
朱砂型
绿弯型
洒金型
黄香型
垂枝梅
垂枝梅和龙游梅是枝姿奇特、富有韵味的两类梅花,前者枝垂如垂柳,后者扭曲似龙桑。它们都富有画意,而品种不多,均系演化程度较高而品种形成饺晚的类别。
垂技梅又分为4型,即:单粉垂枝型、残雪垂枝型、白碧垂校型和骨红垂枝型等。
龙游类现仅有1个型(玉蝶龙游型)、1 个品种(龙游梅)。杏梅系品种形态介乎杏、梅之间,或颇似杏,而核表有小凹点——这是梅的典型特征。它们是梅与杏P.armneniaca或山杏P.sibirica的种间杂种,在植物学上届杏梅变种 P.mume var. bungo的 种间杂种。
梅喜温暖气候。但在江南花木中,仍以梅较为耐寒,且开花特早,梅花一般不能抵抗 -15~-20℃以下的低温,仅杏梅系、樱李梅系的品种可抗-20~30℃的严寒。它对温度很敏感,一般当旬平均气温达6-7℃时开花,乍暖之后尤易提前开放。
从栽培分布来说,梅多集中于长江流域一带,这说明它是喜暖而又有一定抗寒力的。梅的这种喜暖性,还可从各地花期悬殊甚大来证实,如海口在12月,广州和台湾在1月,厦门、昆明在l一2月,重庆、成都多在2月初,长江中游如武汉及两湖等地在2月,下游如江、浙、皖、沪在2-3月,郑州、西安在3月上中旬,青岛、报县、北京在3月底一4月中旬。一种花木从12月到4月开在祖国由南到北的大地上,这在百花园中是比较少见的。同时,同一地点的梅花常随当年气候变化而花期早晚不一,有 时相差一个月或更久,这是梅花喜温的又一证明。如武汉的盛花期1980年为2月中下旬,1%1年为 3月上旬,1982年为1月下旬一2月上旬,1983年为2月中下旬,1984年为2月下旬。3月上旬, 1985年为3月上旬,1986年为2月下旬一3月上旬,1987年为1月下旬一2月上旬,1988年为1 月下旬一2月中旬。
梅花在落叶期还需要一定低温的刺激,在完全没有冬天的热带,它的生长发育也就不正常,表现出”节律紊乱”。例如在海南岛的海口,于12一1月,在梅树上既有盛开的花,也有含苞的蕾,还有成熟的果、半大的幼果,老叶未落,新梢已发。综上可知,梅喜温暖而较耐寒,又需冬季一定低温的刺激,而以年平均温度在16-23℃的地区,生长发育最好。
梅喜空气湿度较大,但花期忌暴雨。要求排水良好,涝渍数日即可大量落黄叶或根腐致死。在年雨量l000毫米或稍多地区可生长良好;而又具有一定的抗旱性,这是它能在北京引种驯化成功的重要生物学基础。
梅对土壤要求不严,且颇能耐瘠薄,几乎能在山地、平地的各种土壤中生长,而以粘壤土或壤土为佳。土壤以中性至微酸性最宜,微碱性也 可正常生长。一般忌在风口栽培,在北方尤属大忌。
梅是阳性树种,最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否则,易造成树势衰弱,开花稀少甚至全不开花。
梅是长寿树种,有存活千年的。如杭州超山原有20株宋梅,由苏拭手植(1056年),至最后一株枯死(1933年),树龄长达877年。现存最老的”寿星梅”是昆明温泉曹溪寺的元梅,已有700多年的 高龄,仍每年开花结果。
栽培:
播种3~4年后,实生苗即可开花。7~8年后,开花渐盛。嫁接苗如培养得法,1~2年后即可开花。生长势在初期40-50年内最旺,以后生长渐缓,生势渐衰。总的来说,梅开花及生长起始季节早,花果年发育期短,树体休眠期长,树势易恢复,栽培易成功。梅萌芽发枝力甚强,故较耐修剪。潜伏芽寿命长,受刺激后极易萌发,故老树易于复壮。浅根树种,平地栽种的,根系分布于表面40厘米土层中,山地栽种的,则根系较深。花后始抽捎发叶,新梢6-7月停止生长。新梢停止生长后约15-20天(约在7月下旬。8月上旬),就进行花芽分化n花芽多在1年生枝的叶腋间形成,每处1~2个,个别有3~4个的。
主要按长度可将梅花分为4级(类)花技,即:
刺花杖,顶端化为刺,节间极短;
束花枝,长3厘米以下,常呈聚束状;
短花枝。长4~10厘米;
中花枝,长11~30厘米;
长花枝,长30厘米以上。
梅花品种之间的着花疏密差异甚大,凡束花枝、刺花技、短花枝比例高的,开花就繁密;其腋芽分化复花芽(每节2-4朵)多的,也如此。
一般在长江流域单朵花期7一17天,群体花期(初开50%至花谢90%)10-25天。但不同品种的梅花,其花期差异甚大。如“龙游”梅等单朵花期仅8天,“骨红垂枝”等群体花期也仅8天,均属最短;而“矫枝”等单朵花期14天以上,“粉皮宫粉”等群体花朔均20天以上,则属最长。花期长短与气温 (室温)高低联系密切:在冰点以上条件下,如温度低,花期长;温度高,花期就短。
繁殖:
梅的繁殖方法,最常用的是嫁接,扦插、压条次之,播种又次之。作为梅的砧木,南方多用梅或桃,北方常用杏、山杏或山桃。
杏与山杏都是梅的优良砧木,嫁接的成活率也高,且耐寒力强,北方尤多用之。梅共砧表现良好,尤其用老果梅树尧作砧嫁接成古梅桩景,更为相宜。通常用切接、劈接、舌接、腹接或靠接,于春季砧木萌动后进行;腹接还可在秋天进行。也可以利用冬闲,用不带土的砧苗在室内进行舌接,然后沙藏或出栽。至于靠接,多以果梅老克与梅花 幼树相接,时期春、秋俱宜。芽接多于6~9月进行,多行盾状芽接法。
长江流域一带在进行芽接时,接芽可带木质部较厚。北京等地因气候干燥,接芽可以带极薄的木质部或完全不带木质部;也有用方块芽接(”单门开”) 等。梅的硬木扦插,多在长江流域应用。如武汉于11月扦插10-15厘米长1年生枝,收效尚好。梅因品种不同,其成活率的差别较大。一般以素白台阁等成活率最高,可达80%以上。扦插前如将插条用咧跺丁酸(500PPm水剂)作快浸处理(5~10秒),然后扦插,成活率可更高,对难于生根的名品如“送春”、“金钱绿萼”等,还有一定的促进长根作用。
压条为安徽献县洪岭乡及四川重庆附近繁殖梅花的传统方法,于早春进行。将1~2年生、根际萌发的枝条用利刃环剥大部,埋入土中深3~4厘米。平时只在夏秋旱时浇水,于秋后割离,以后再行分栽。高压是在繁殖大苗时采用的方法,可于霉雨季节进行。
为了培育砧木或新品种,可用种子播种。约在6月收成熟种子,将种子清洗晾干,实行秋播。如行春播,就应混湿沙层积,以待来春播种。如为育种用的,以连肉(或净于)夏播为好。至于梅花的组织培养,是项高效率的新型繁殖法,现在武汉试验初获成功梅花的栽培,有园林栽培、切花栽培、盆景栽培以及催延花期栽培等方式。
露地园林栽培梅花,最重要的是要适地适树。首先要选择适当的地点,切合其生态要求。栽植时,应注重突出梅花主题,并要有松、竹等常绿树作背景、客景。一般栽2-5年生大苗,栽植 方式可用孤植、丛植或群植。培植大面积的梅林、梅岭或梅山时,应于阳坡或半阳坡栽种,株距3- 5米。
要疏密有致,配置自然。经掘树穴、施基肥后,再定植和浇透水,加强管理。梅树整形,以自然开心形为宜。修剪一般宜轻度,并以疏剪为主、短截为辅。在管理期间,一船要施3次肥,即在秋季至初冬施基肥,如饼肥、堆肥、厩肥等;在含苞前尽早施速效性肥,如人粪尿、尿素等“催花肥”;在新梢停止生长后(约 6月底、7月初),要适当控制水分,并施过磷酸钙、氯化钾等速效性“花芽肥”,以促进花芽分化。平时要注意对梅花的管理,包括灌溉、排水、除草及病虫防治等。
以生产切花为主要目的栽培梅花,多在露地成片栽种,栽植母株,株行距可较小(3x 3米),主干分枝点留低(约30厘米),并适当重剪。多施肥料,以促进大量生长较长的花枝,供瓶花及其他花卉装饰之用。适合作切花栽培的品种,要求其长势能健旺,而且年年能着花繁密。宫粉型梅花应作为切花主体,绿萼型、玉碟型次之;朱砂型只要略有陪衬即可。
梅较抗病虫害,其抗根癌、不遭线虫危害的能力弥足珍贵。梅常享高寿,这与它少有毁灭性病虫害有关。但也有几种常见病虫害,如白粉病、炭疽病、穿孔病、膏药病;流胶病;天牛类 (主要为红颈天牛)、蚜虫、介壳虫类、蓑蛾类、刺峨类、夜蛾类、枯叶蛾类、卷叶蛾及苹毛虫等害虫,故应注意勿种植过密,搞好通风和排水,并加强日常抚育管理。已发生病虫害后,须及时根治。在药物防治中,须注意避免对梅喷射乐果,否则易引起早期落叶等副作用。梅耐整形修剪,发杖力强,花芽形成甚易,故特适盆景栽培。先将繁殖成活的苗本经露地栽培数年后,于年底上盆。盆土宜轻松、肥沃,盆底要施底肥,最下铺一层砖酒或粗土块,以利排水。
栽前与栽后,均要加以整形修剪。整剪可较强,必要时可用刀切、棕丝扎、铁丝缠,甚至用斧劈、火烧,总以“疏、敢、曲”和“苍劲自然”为原则,而忌 “顺风梅”、“疙瘩梅”、“屏风梅”、“龙蛇梅”等呆板程式。修剪梅桩、盆梅,应较房地梅花为重。盆梅浇水要适度,太多易落黄叶,太干易落青叶,都可造成大害。但新技长至所需长度(30厘米左右)后,约在6月间要适当控制水分,并增施追肥,以促花芽之分化。花前先置于冷室向阳处,含苞待放时移至室内观赏。花后应进行强度短截,仍移至露地培养,借以恢复元气,增强长势。
梅花适于催延花期栽培,现已可做到今其在春节、五一、七一、国庆节、元旦等节日开花。梅是对温度很敏感的花木,要使它在元旦或春节开花,因时间已接近自然花期,更易做到。要注意的是增温不可太猛,且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其空气湿度,并将它放置于阳光充足处,花蕾露色后,移至低温处,这样可维持10- 20天不开花;若给予15-20℃的条件,则经一周左右即可开花。梅花初开后,为了延长其观赏期,宜将室温调节至10℃左右。否则,几天后就花谢抽叶了。
如要 在五一梅开,可将花芽丰多的盆梅置于略高于冰点的冷室中,延至翌年4月上中旬逐渐移出室外。若要提前至国庆节开花,则要在抽梢长30厘米后及时扣水,重施追肥,并摘除全部叶片,依次给以低温和增温处理,以促其新形成的花芽提前于国庆节前夕吐蕊。
应用:
梅在园林(包括风景名胜区)中,可用孤植、丛植、群植、林植等方式种植,也可单株或数株栽于屋前、坡上、石际、路边、塘畔或天井内,总以在地势高燥、阳光充足之处,较自然地配植为宜。
最好用苍翠的常绿树或深色建筑物为背景,方可格外衬托出梅花玉洁冰清之美。如松、竹、梅相搭配时,苍松是背景,修竹作客景,梅花则系怒放于两种常绿树之间的主景——这真是一组相对稳定的人工植物群落,也是一幅相得益彰、互为补益的“岁寒三友图”。
还可用不同的 梅花类型、品种,来栽成专类园形式,如梅花山、三友路、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等。
梅花也可作切花,或用于盆栽、盆景。
有些果梅可加工食用,如话梅、青梅、渍梅、梅干、梅膏、陈皮梅等。
此外,梅于还可制成风味特殊的梅酒、梅醋。乌梅是用青黄梅于加工制成的名药。梅花晒干后,也可入药。
梅木坚韧而富弹性,是理想的手杖和雕刻等纫木工用材。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