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缸背滤的滤材顺序如下:
1、最下面一层是薄白棉,起到物理过滤的作用,可以去除颗粒物;
2、白棉上面是3块黑色大孔海绵,起到承载圆球和陶瓷环的作用,也可以均匀布水,同时,大孔里面也可以长生物膜,起到生物处理的作用;
3、黑色大孔海绵上面依次放置黑塑料圆球和陶瓷环,起到生物处理的作用。
4、所以自下向上顺序依次是:白棉,黑色海绵,黑塑料圆球,陶瓷环。
饲养观赏鱼的鱼缸水质之所以能够得到长时间的维持,离不开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它们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一个合格的物理过滤,就不可能为之后的生化过滤扫清障碍,在饲养中大型观赏鱼的鱼缸里,如果想要水质彻底稳定,也离不开生化滤材。
但是,最近养鱼老道发现,有很多的新鱼友,会把过滤棉铺设的零零散散,几乎是哪一个过滤仓里,都能够看到过滤棉的身影。
有的鱼友还会在水泵仓里再去塞上些过滤棉,还有的鱼友使用的滴流过滤,也是上下几层,有几层算几层都会有过滤棉,甚至于还有把过滤棉再次垫到生化滤材的底部。
这些做法的目的其实只有一个,无外乎就是希望滤棉可以更好、更多的吸附杂质。那么,这种做法有用吗,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如果不是为了需要反复清洗或者更换,一块过滤棉也可以有效拦截杂质的
关于过滤棉的好坏,会与许多因素有关,甚至于包括了滤槽的深浅和宽度,以及滤棉的耐用性和厚度以及细密度等等,因此来说,滤棉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坏之说,但看我们把它们用在哪里,是饲养密度小、水体大,还是饲养密度大、水体小的鱼缸,所选择的滤棉肯定不太一样。
养鱼老道一般都在鱼店里购买滤棉,几乎是随意购买的,大致上看看不是过于松散,能够耐用就可以,回家之后,用上一段时间,自然就知道了这个滤棉适不适用,不好再换就是了,也不是多么贵重的东西,完全没有必要去看什么品牌的。
而且,一般的观赏鱼缸,有个三五层滤棉,基本上都够用,更何况,可能下面还会铺设有生化棉呢?
对于某些小鱼缸来说,如果观赏鱼饲养密度不大,不是滤棉需要清洗更换的话,一块滤棉也可以搞清水质,并不是过滤棉越多越好的,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我们比如说内置过滤器、水妖精、小外挂等,里面可能也就是一块滤棉或者一块生化棉当做滤棉来用,谁也没说不可以,很多小鱼缸的水质效果,不也很好吗?
名字不是瞎叫的,既然标注了过滤仓和生化仓,必然有它的道理
目前不管是标准的底滤或者上滤系统,甚至于侧滤、背滤,都会标注着哪里是过滤仓,哪里是沉淀仓或者生化仓,以及水泵仓。
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哪个隔断里该放什么滤材,人家早就已经明示了,为什么我们还要去画蛇添足呢?
原因不在于滤棉的多少或者每个仓里都要加上一块白棉,而是因为我们的鱼缸水质根本就未养好或者稳定,甚至于观赏鱼还在患病期,所以水质才会出问题,这个与在每个仓里都加上过滤棉,根本关系就不大,甚至于有些时候,反而起到了反作用。
其实这并不是新鱼友们异想天开,而是一种无可奈何,没有其他招数了,以为这样的水质可能会更好,可是事实上呢?
过多的滤棉设置,不但是藏污纳垢之所,而且严重的阻碍了鱼缸的水流通畅,甚至于可能彻底封闭了生化滤材的氧气进入,生化仓的水面再也没有波动了。
不是说硝化细菌需要大量氧气吗,不是说生化仓也需要格外打氧吗,这个时候怎么把这个理论又忘记了呢?
生化滤材的通风性越好,水流越通畅,培菌的效果才会更好
如果说我们真的是希望生化滤材可以更多的培养硝化细菌或者有益菌,那么一定是含氧量需要充足,既然含氧量需要充足,那么一定是生化滤材的通风性要良好,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是谁都知道的,冬季里长期供暖的屋子,突然间开窗通风换气,我们自己是个什么感受?
再者就是生化滤材想要含氧量充足,一定要保证水流通畅,这个通畅度才是最为关键的。
为什么现在提倡干湿分离,就是为了能够让滤棉把杂物彻底阻挡在生化滤材之外,避免进入到过滤循环中,随之再次进入到鱼缸的水体里。
哪怕是有点残渣,进入到生化仓或者生化滤材中,也要比把生化滤材用一块或者几块滤棉封闭起来,整的密不透风,要强得多。
但是,很多新鱼友就是不明白这个道理。
更别说是,我们在生化滤材的底部,再去垫上几块滤棉,它的底部几乎是水流静止,一湾死水。
时间一长,质量差点的生化滤材也会有粉化的风险,更何况是长期待在滤材底下的过滤棉,它可能不腐烂、发臭吗?为什么我们要去清洗滤棉、更换滤棉,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那么我们把它垫到了生化滤材底部,又是个什么道理呢?
把生化滤材放到鱼缸里,基本上是起不到好作用的
还有一些新鱼友,因为自己的过滤不够用,会把部分生化滤材扔到鱼缸里,美其名曰,这样就可以多培养硝化细菌了,道理未必不正确。
但是,我们也要看观赏鱼的饲养密度和滤材的大小吧?
大部分的生化滤材都是有空隙的,并且比起陶粒、底沙,甚至于小石子要大很多,这些东西放置在鱼缸里,不也成了脏污纳垢之所了吗?而且,我们想要抽底换水也未必能够把这些杂物清除出来,那么,过量的鱼便沉淀其中,我们是在培养有机物、垃圾箱,还是在培菌呢?
它和反气举的道理是不一样的,反气举中是上有水流下有氧气的,底部还有出水口,它的水流是流动的,可是鱼缸底部随便放置的生化滤材呢,无论是陶瓷环还是细菌屋,我们即使是摆放的整整齐齐又能怎样?
结果必然导致水质很快毒素超标,甚至于污秽不堪,当然了,这也会与观赏鱼的大小和饲养密度有关,不过,最好还是不要去放置这些东西。
它们和饲养罗汉鱼,偶尔在鱼缸里放点火山石给罗汉玩耍,还有草缸里放置水草泥和陶粒的道理是完全不一样的,陶粒放多了,观赏鱼的饲养密度大,还有可能需要定期清理呢,何况是些生化滤材呢?
这些做法根本算不上创新,只是因为我们之前没有按照规矩办事罢了
上述的这些做法,在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根本算不上什么创新之举,只是因为我们在养鱼之前,没有好好的困水、养水,没有好好的选鱼,所以才造成了水质难以调理,或者就是我们自己饲养密度过大的必然结局。
正常情况下,一个鱼缸里有三五块过滤棉,再加上三五层生化棉,其他位置全部放置生化滤材,底部设有隔板,任其水流畅通,这个鱼缸的过滤系统就是最完善的了,根本没有必要再去把过滤棉随处放置,那种做法所能起到的好作用几乎是微乎其微,坏作用倒是会有很多。
尤其是到了目前这个季节,整个鱼缸都需要大量的通风换气,整个过滤系统都需要水流通畅,换水量和氧气量都可以相应增加,这个时期的滤棉本身就容易发霉、发臭,按理说鱼缸里应该是少一块是一块,过滤棉能不多用就不多用。
但是呢,很多的新鱼友,正好把这个事情给搞反了,所以说,鱼缸的水质不好,也是应该的了。还有些鱼友,会把底滤的水泵仓里再去塞上一些滤棉,甚至于把水泵给围起来,这又是个什么道理呢,这样子进入鱼缸的水质就干净了?
滤棉的细密度永远比生化滤材要大,它们确实可以阻挡细微杂物,那么长期待在水泵仓里的滤棉会不会发臭呢,需不需要更换和清新呢?一旦更换、清洗再次开启水泵,滤棉上脱落的杂物首先会进入到哪里呢,不还是进入到鱼缸里了吗?
养鱼原则就是:
能用一块滤棉解决的问题,绝对不会使用两块,能用一斤生化滤材解决的问题,绝对不用二斤。
不是为了省钱,其实过多的这些东西,都应该视为鱼缸的累赘,观赏鱼和鱼缸水质的负担。
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有以下几种建议:
一、上部循环过滤(上滤)
上滤是放置于水族箱上部,通过潜水泵将水抽入上滤槽内,水流通过过滤棉、生化棉、各种滤材后再由底部的出水管流回到水族箱内。
优点: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清洗和维护方便。
缺点:占用水族箱的上部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族箱的美观度、内部空间有限放置滤材相对较少从而生化过滤效果一般。另外,由于上滤过水面积大会增加CO2的逃逸,因此不适于种植水草的水族箱。
二 滴流式过滤 说白了就是高级拓展版的上部过滤,其用的潜水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特殊地方的。它将物理过滤与生物过滤合在一个或多个过滤槽中,在此过滤槽中分成几层,(具体层数可以根据需要增减)过滤槽的上层为物理过滤室,主要放置有过滤棉、生化棉,下面几层分别放置生化球、藤棉、玻璃环、石英球、细菌屋等各种滤材。当水流通过时会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从而增加容氧量,为好氧性细菌提供最理想的生存环境。
优点:物理生化过滤完善、过滤效果较好。
缺点:同样占用水族箱的上部空间、在一定程度影响水族箱的美观、水流的声音相对较大。
样式:有单层长条式滴流过滤盒,这样的适合带盖的鱼缸;还有多层多盒滴流过滤盒,过滤效果更加强大。
tb可以买到单层、多层的,把买来的单层盒自己稍加改造后,其过滤效果更好。
单层滴流式过滤:
三、背滤及侧滤
背滤及侧滤是在鱼缸的背部或侧部用玻璃隔出一部分做过滤,其内部分成几小格用于放置滤材和循环泵,一边设有溢流口,当水泵把水从过滤部分抽向鱼缸时,鱼缸溢出的水通过溢流口流入过滤部分的第一格,在隔板的引导下流经各种滤材,水从最后一格通过水泵再次送入鱼缸形成循环。
优点:利用鱼缸的内部空间使鱼缸和过滤形成一个整体,不需另外利用其它缸外位置就可以完成较好的过滤流程。一些器材可以在侧滤/背滤放置,适当放置不影响鱼缸的正面视觉美感。
缺点:占用了鱼缸的部分空间,缸内的空间会减少、受鱼缸宽度或长度的限制,放置过滤材料也受限制、水分的蒸发会引起水泵所在间隔的水位较快降低,需要频繁补水。
背滤缸结构图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