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七月中旬开花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九月中旬开花10月中下旬收获。
玉米: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 植株高大, 茎强壮, 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 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 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
玉米是在每年的秋季成熟,一般是8-10月份,具体的收获时间根据地区的不同和播种的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北方地区的玉米成熟期一般是9-10月,南方地区的玉米成熟期一般是10-11月。
玉米成熟的标志有两个,一是子粒基部黑色层形成,二是子粒乳线消失,两者缺一不可,因为当子粒中的水分降低到32%时,有可能形成黑色层,但玉米还未成熟。
玉米的成熟期大致在80-150天左右,不同的玉米种类从播种到成熟,成熟期各不相同,根据生育期的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三种类型。
早熟品种的玉米一般植株矮小,叶片数量少,多为14-17片左右,晚熟品种植株高大,叶片数多,大概有21-25片,中熟品种的叶片在两者之间。
玉米生长温度
玉米是喜温作物,全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玉米生物学有效温度为10℃。种子发芽要求6-10℃,低于10℃发芽慢,16-21℃发芽旺盛,发芽最适温度为28-35℃,40℃以上停止发芽。苗期能耐短期-2至3℃的低温。
拔节期要求15-27℃,开花期要求25-26℃,灌浆期要求20-24℃。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中国早熟品种要求积温2000-2200℃;中熟品种2300-2600℃;晚熟品和2500-2800(3000)℃。
世界玉米产区多数集中在7月份等温线为21-27℃,无霜期为120-180天的范围内。玉米是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8-10小时)条件下可以开花结实。
玉米一般在8-10月收成。生育期的长短因品种、播种期、光照、温度等环境条件差异而有所不同,一般早熟品种、播种晚的和温度高的情况下,生育期短,反之则长。玉米全生育期分为播种、出苗、三叶、七叶、拔节、抽雄、开花、灌浆、乳熟、成熟等主要发育时期。
播种期为播种当天日期,出苗期不全田苗高2~3厘米左右的幼苗出土达60%以上。拔节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大喇叭口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上部叶片呈现喇叭口形。抽雄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雄穗尖端露出顶叶3~5厘米。
吐丝期为全田60%以上的植株雌穗花丝露出苞叶。成熟期为全田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并呈现出品种固有颜色和光泽,籽粒乳线消失。玉米生长发育的过程可分为苗期、穗期和花粒期。
扩展资料:
成熟期的三个阶段及识别方法:
玉米的成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
一看乳线位置:玉米籽粒灌浆充实的顺序是:果穗中部快于下部,又快于上部。从一个籽粒看:从籽粒部开始向基部充实。在灌浆充实的过程中,从籽粒胚的背面可以看到籽粒顶部向基部的由深变线,其中有一条明显的界线,称为乳线。
据观察和测定:当乳线处于距顶部三分之一的位置时,千粒重为299克,为成熟时粒重的90.9%;当乳线处于籽粒二分之一的位置,千粒重为323克,相当于成熟时的98.9%;当乳线处于基部并消失时,千粒重为329克,达最大值。
二看绿叶片数:据考察得知:当果穗苞叶枯黄,植株中上部仍有7-8片绿叶时收获,千粒重为318克,相当于成熟时粒重的92.9%。
当果穗苞叶枯黄,植株还有5片左右绿叶时收获,千粒重为333克,为成熟时粒重的98.8%;当果穗苞叶枯黄并松动,植株只有1-2片绿叶的时收获,千粒重最高,为345克。
三看灌浆时间:从玉米分期收获结果得知:授粉后50天,千粒重最大值时为344克;授粉后45天,千粒重为3369克,相当于成熟时的98.8%;授粉后40天,千粒重为313克,相当于成熟90.9%;授粉50天以后,因呼吸作用消耗,粒重开始下降,在授粉55天以后,千粒重为336克,下降1.8%。
参考资料:--玉米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