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寓言四则是不是属于文言文(人教版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

时间: 2023-03-21 04:51:50

寓言四则是不是属于文言文

寓言四则分为:

1、《买椟还珠》出自《韩非子》,原意是买来珠宝而只留下漂亮的盒子不要里面真正价值高的珠宝,经常用来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2、《郑人买履》,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3、《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不学无术只能蒙混一时,迟早都会被淘汰出局,任何时候都要真才实学才行;

4、《画蛇添足》出自《战国策齐策二》,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不是文言文。

人教版小学教材中的文言文

1. 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1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2. 人教版中小学课本收录的文言文有哪些 人教课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部分文言文作品,具体是五年级下册的《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的《伯牙绝弦》以及六年级下册的《文言文两则》——《学奕》《两小儿辩日》.

中学

七年级上册:

5 童趣

10 《论语》十则

15 古代诗歌五首

1.《观沧海》

2.《次北固山下》

3.《钱塘湖春行》

4.《西江月》

5.《天净沙秋思》

20 山市

25 《世说新语》两则

(一)《咏雪》

(二)《陈太丘与友期》

30 寓言四则

3.《智子疑邻》

4.《塞翁失马》

七年级下册

5 伤仲永

10 木兰诗

15 孙权劝学

20 口技

25 短文两篇

1.《夸父逐日》

2.《两小儿辩日》

30 狼

八年级上册

21 桃花源记

22 短文两篇

1.《陋室铭》

2.《爱莲说》

23 核舟记

24 大道之行也

25 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26 三峡

27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记承天寺夜游》

28 观潮

29 湖心亭看雪

30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游山西村

八年级下册

21 与朱元思书

22 五柳先生传

23 马说

24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25 诗词曲五首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赤壁

3.过零丁洋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5.山坡羊潼关怀古

26 小石潭记

27 岳阳楼记

28 醉翁亭记

29 满井游记

30 诗五首

1.饮酒(其五)

2.行路难(其一)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己亥杂诗

九年级上册

17 智取生辰纲

18 杨修之死

19 范进中举

20 香菱学诗

21 陈涉世家

22 唐雎不辱使命

23 隆中对

24 出师表

25 词五首

《望江南》

渔家傲秋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

武陵春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九年级下册

17 公输

18 《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 鱼我所欲也

20 《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1 曹刿论战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3 愚公移山

24 《诗经》两首

1.关雎

2.蒹葭

望采纳,谢谢

3.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里的所有古诗词和文言文都有哪些 必修一人教版沁园春·长沙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必修二人教版《诗经》两首(氓、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必修三人教版蜀道难杜甫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琵琶行并序李商隐诗两首[锦瑟、马嵬(其二)]寡人之于国也劝学过秦论师说必修四人教版窦娥冤柳永词两首(望海潮、雨霖铃)苏轼词两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声声慢)廉颇蔺相如列传苏武传张衡传必修五人教版归去来兮辞并序滕王阁序逍遥游陈情表。

4. 人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哪一册的文言文最多,或者是最难 因为六年级下册是小学生初中的重要过渡阶段,所以要涉及的范围较广,有较多古诗词,需要学生扎实的基础,还有课外一部分知识,需要更多的拓展 在文言文上,六下是比较多的,也比较难以理解。

当中《学奕》《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是对学生思维认识性的考验。这类文言文比较有辩证性,需要有全面的理解力。

甚至在初一阶段一些练习上依然会出现。 如果你是要复习的,我推荐一本书《短小文言文》,当中有许多全面的文言分析,尤其是古书中的文言文是现在考题的热点,对学好文言文有很大帮助,甚至初中许多老师都会推荐本书,希望你能在本书中深入了解文言文,好好学习,祝你成功。

5. 求从小学到高中语文(人教版)教材中出现的诗词和文言文的题目 七年级上 童趣 沈复 《论语》十则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曹操 次北固山下 王湾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山市 蒲松龄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泰戈尔 荷叶 母亲-冰心 《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郭沫若诗两首 天上的街市 静夜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 曹操 过故人庄 孟浩然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夜雨寄北 李商隐 泊秦淮 杜牧 浣溪沙 晏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如梦令 李清照 观书有感 朱熹 七年级下 诗两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伤仲永-王安石 木兰诗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山海经》 公共怒触不周山-《淮南子》狼 蒲松龄 课外古诗词背诵 山中杂诗-吴均 竹里馆 王维 峨眉山月歌 李白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逢入京使 岑参 滁洲西涧 韦应物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约客 赵师秀 论诗 赵翼 八年级上 桃花源记 陶渊明 短文两篇 陋室铭 刘禹锡 爱莲说 周敦颐 核舟记 魏学洢 大道之行也 《礼记》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三峡 郦道元 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观潮 周密 湖心亭看雪 张岱 诗四首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使至塞上 王维 渡荆门送别 李白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课外诗词背诵 长歌行 汉乐府 野望 王绩 早寒江上有怀 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黄鹤楼 崔颢 送友人 李白 秋词 刘禹锡 鲁山山行 梅尧臣 浣溪沙 苏轼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八年级下 与朱元思书 吴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马说 韩愈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赤壁 杜牧 过零丁洋 文天祥 水调歌头 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岳阳楼记 范仲淹 醉翁亭记 欧阳修 满井游记 袁宏道 诗五首 饮酒其五 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 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己亥杂诗 龚自珍 课外古诗词背诵 赠从弟其二 刘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终南别业 王维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欢 李煜 登飞来峰 晚安是 苏幕遮 范仲淹 九年级上 沁园春 雪 *** 智取生辰纲 施耐庵 杨修之死 罗贯中 范进中举 吴敬梓 香菱学诗 曹雪芹 陈涉世家 司马迁 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隆中对 陈寿 出师表 诸葛亮 诗五首 望江南 温庭筠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武陵春 李清照 破阵子 辛弃疾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 白居易 月夜 刘方平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破阵子 晏殊 浣溪沙 苏轼 醉花阴 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九年级下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艾青 乡愁 余光中 我用残损的手掌 戴望舒 公输《墨子》《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 《孟子》《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曹刿论战 《左传》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愚公移山《列子》《诗经》两首 关雎 蒹葭 课外古诗词背诵 从军行 杨炯 月下独酌 李白 羌村三首 之三 杜甫 登楼 杜甫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望月有感 白居易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别云间 夏完淳。

6. 在初中人教版和苏版的语文教材中,文言文都有哪些不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第一单元 5、童趣(沈复) 第二单元 10、《论语》十则 第三单元 15、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5、《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30、*寓言四则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一单元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10、木兰诗 第三单元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第四单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5、短文两篇 夸父逐日 《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 《列子》 第六单元 30、*狼(蒲松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五单元 21、桃花源记(陶渊明) 22、短文两篇 陋室铭(刘禹锡) 爱莲说(周敦颐) 23、核舟记(魏学洢) 24、大道之行也(《礼记》) 25、杜甫诗三首 望岳 春望 石壕吏 第六单元 26、三峡(郦道元) 27、短文两篇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28、观潮(周密) 29、湖心亭看雪(张岱) 30、诗四首 归园田居(陶渊明) 使至塞上(王维) 渡荆门送别(李白) 登黄鹤楼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五单元 21、与朱元思书(吴均) 22、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23、马说(韩愈) 24、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25、诗词曲五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赤壁(杜牧) 过零丁洋(文天祥)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第六单元 26、小石潭记(柳宗元) 27、岳阳楼记(范仲淹) 28、醉翁亭记(欧阳修) 29、满井游记(袁宏道) 30、诗五首 饮酒(其五)(陶渊明) 行路难(其一)(李白)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己亥杂诗(龚自珍)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六单元 21、陈涉世家(司马迁) 22、唐雎不辱使命(刘向) 23、隆中对(陈寿) 24、出师表(诸葛亮) 25、词五首 望江南(温庭筠)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渔家傲(范仲淹)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武陵春(李清照)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翻译全集 第五单元 17、公输 《墨子》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9、鱼我所欲也 《孟子》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 《左传》 22、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23、愚公移山 《列子》 24、《诗经》两首 关睢 蒹葭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亲近文学) 《古代诗词四首》 次北固山下 题破山寺后禅院 赤壁 浣溪沙 第二单元(金色年华) 《幼时记趣》 第三单元(民俗风情) 《中秋咏月诗三首》 十五夜望月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古代诗词三首》 过故人庄 游山西村 一剪梅 第四单元(多彩四季) 《三峡》 《古代诗词四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西江月 秋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第五单元(关注科学) 《梦溪笔谈二则》 以虫治虫 梵天寺木塔 《论语八则》 第六单元(奇思妙想) 《古诗四首》 迢迢牵牛星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登岳阳楼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人物风采) 《赵普》 第二单元(童年趣事) 第三单元(建筑艺术) 《黄鹤楼》 《于园》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古诗三首》 蝉 孤雁 鹧鸪 第五单元(信息传播) 第六单元(诗词拔萃) 《古代诗词三首》 木兰诗 观刈麦 破阵子 《古诗二首》 黄鹤楼 归园田居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长征组歌) 第二单元(爱国情怀) 《晏子使楚》 《古诗四首》 春望 泊秦淮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过零丁洋 第三单元(至爱亲情) 《人琴俱亡》 《古诗三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夜雨寄北 己亥杂诗 第四单元 (江山多娇) 《小石潭记》 《记承天寺夜游》 《古诗三首》 望岳 钱塘湖春行 登飞来峰 第五单元(人与环境) 《治水必躬亲》 第六单元(高新科技) 《古诗三首》 雁门太守行 别云间 论诗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目录 第一单元(借物抒怀) 《竹溪记》 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陋室铭》 《诗词曲三首》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渔家傲 天净沙·秋思 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活板》 《山市》 第四单元(小说之林) 《核舟记》 第五单元(人生体验) 《送东阳马生序》 《古诗二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无题 第六单元(精彩演讲) 《两小儿辩日》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文言文目录 第五单元(学会读书五:借助注释学文言) 16.陈涉世家(司马迁) 17.桃花源记(陶渊明) 18.与朱元思书(吴均) 19.捕蛇者说(柳宗元) 20.岳阳楼记(范仲淹) 21.醉翁亭记(欧阳修)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目录 9.曹刿论战 10.愚公移山 11.出师表 12.观潮 19.邹忌讽齐王纳谏 20.《孟子》二章 1 2 2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2.墨池记。

7. 人教版小学一到六年级语文书古诗古文归类 【年代】:唐 【作者】:张志和 【作品】:渔歌子 【内容】: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年代】:唐五代 【作者】:卢纶 【作品】:塞下曲 【内容】: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年代】:唐五代 【作者】:刘禹锡 【作品】:望洞庭 【内容】: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年代】:唐五代 【作者】:刘禹锡 【作品】:浪淘沙 【内容】: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赋得古原草送别 【内容】: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池上 【内容】: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年代】:唐五代 【作者】:白居易 【作品】:忆江南 【内容】: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绅 【作品】:悯农 【内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绅 【作品】:悯农 【内容】: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年代】:唐 【作者】:杜牧 【作品】:山行 【内容】: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清明 【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杜牧 【作品】:江南春绝句 【内容】: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年代】:唐五代 【作者】:李商隐 【作品】:登乐游原 【内容】: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年代】:唐五代 【作者】:罗隐 【作品】:蜂 【内容】: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年代】:唐五代 【作者】:胡令能 【作品】:小儿垂钓 【内容】: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年代】:北宋 【作者】:范仲淹 【作品】: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 【内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元日 【内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泊船瓜洲 【内容】: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年代】:北宋 【作者】:王安石 【作品】:书湖阴先生壁 【内容】: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望湖楼醉书五绝 【内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饮湖上初晴后雨 【内容】: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惠崇《春江晚景》 【内容】:(其一)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年代】:北宋 【作者】:苏轼 【作品】:题西林壁 【内容】: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年代】:北宋 【作者】:李清照 【作品】:夏日绝句 【内容】: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示儿 【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年代】:南宋 【作者】:陆游 【作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内容】: 三万里河东入海,无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作品】:四时田园杂兴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作品】:四时田园杂兴 【内容】: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年代】:南宋 【作者】:杨万里 【作品】:小池 【内容】: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出自下列文言文的成语有哪些

初中文言文中的成语
·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而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也指重温历史可以认识现在。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一起行走的许多人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则》)
·讳疾忌医:有病不肯说,又怕见医生。比喻有了错误、缺点,生怕别人批评指出。
病入膏肓:指病已危重到无法救治的地步或事情已发展到不可挽救的程度。——《扁鹊见蔡桓公》
·柳暗花明: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桃花源记》)
·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士别当曰,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老骥伏枥: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愚公移山》)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曰,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鸿鹄之志:比喻远大的志向。(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辙乱旗靡:车迹错乱,军旗倒下。形容军队溃败——《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文言文有什么

1. 文言文都有哪些 可以说无数!

古诗类:《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

古文类:《千家诗》《诗经》《孝经》《易经》《论语》《礼记》《尚书》《春秋》《战国策》《老子》《庄子》《韩非子》《孟子》《墨子》《荀子》《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鬼谷子》 《大学•中庸》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吕氏春秋》《楚辞》《忍经》《金刚经》《资治通鉴》

《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格言联璧》 《百家姓》《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六韬•三略》《百战奇略》《龙文鞭影》《 *** 语》《幽梦影》

《传习录》《智囊》《曾国藩家书》《世说新语》《对联》《闲趣偶寄》《梦溪笔谈》《随园诗话》《文心雕龙》《笑林广记》

历史类:《史记》《三国志》《汉书》《后汉书》

其中《文心雕龙》和《龙文鞭影》是教导后人如何行文下笔的,对古文的研究很有帮助。《对联》和《格言联璧》则更像是古文语法。

另外,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的《杨氏之子》

2. 文言文有哪些 曹刿论战--《左传》

苏秦以连横说秦--《战国策》

角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秋水--《庄子》

晏子使楚 --《晏子春秋》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卜 居 -- 屈原

渔 父 -- 屈原

风 赋 -- 宋玉

神女赋 -- 《宋玉》

过秦论(上)--贾谊

七 发 -- 枚乘

鸿 门 宴 -- 司马迁

霸 王 别 姬 -- 司马迁

完 璧 归 赵 -- 司马迁

归田赋 -- 张衡

苏武牧羊 -- 班固

述行赋并序 -- 蔡邕

登楼赋 -- 王粲

前出师表 -- 诸葛亮

洛神赋 -- 曹植

陈情表 -- 李密

思旧赋并序 -- 向秀

隆中对 -- 陈寿

秋兴赋并序 -- 潘岳

《兰亭集》序 -- 王羲之

桃花源记 --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 -- 陶渊明 严光传 -- 范晔

床头捉刀人 -- 刘义庆

芜城赋 -- 鲍照

北山移文 -- 孔稚珪

恨赋 -- 江淹

别赋 -- 江淹

与宋元思书 -- 吴均

夜亭度雁赋 -- 萧绎

《哀江南赋》序 -- 庚信

春赋 -- 庚信

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 -- 骆宾王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 王勃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 王维

与韩荆州书 -- 李白

吊古战场文 -- 李华

师说 -- 韩愈

进学解 -- 韩愈

送穷文 -- 韩愈

祭十二郎文 --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 韩愈

陋室铭 -- 刘禹锡

庐山草堂记 -- 白居易

《荔枝图》-- 序白居易

种树郭橐驼传 -- 柳宗元

捕蛇者说 -- 柳宗元

钴姆潭记 -- 柳宗元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 柳宗元

小石城山记 -- 柳宗元

3. 文言文与古文有什么区别 文言文”是相对于“白话文”而言.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4. 10个比较短的经典文言文有什么 1、《执竿入城》 三国魏 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2、《刻舟求剑》 汉 刘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3、《叶公好龙》 汉 刘向

叶公好龙,室中雕文尽以为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 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神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夫似龙而非龙也。

4、《郑人买履》 战国 韩非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5、《自相矛盾 》 战国 韩非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6、《守株待兔》 战国 韩非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得,而身为宋国笑。

7、《画蛇添足》 汉 刘向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我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取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8、《狐假虎威》 <;战国策>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9、《北冥有鱼》 <;庄子>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10、《士别三日》 <;三国志>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1、《不耻下问》 <;孔子>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2、《高山流水》 <;列子>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嵋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3、《凿壁借光》 汉 葛洪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14、《曾子杀彘》 <;曾子>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15、《黄粱一梦》 <;枕中记>

开成七年,有卢生名英,字萃之。于邯郸逆旅,遇道者吕翁,生言下甚自叹困穷,翁乃取囊中枕授之。曰:‘子枕吾此枕,当令子荣显适意!’时主人方蒸黍,生俛首就之,梦入枕中,遂至其家,数月,娶清河崔氏女为妻,女容甚丽,生资愈厚,生大悦!于是旋举进士,累官舍人,迁节度使,大破戎虏,为相十余年,子五人皆仕宦,孙十余人,其姻媾皆天下望族,年逾八十而卒。及醒,蒸黍尚未熟。怪曰:‘岂其梦耶?’翁笑曰:‘人生之适,亦如是耳!’生抚然良久,稽首拜谢而去。”经此黄粱一梦,卢生大澈大悟,不思上京赴考,反入山修道去也。

参考资料

5. 初中全部文言文有哪些 一、七年级上册文言文

1、童趣(沈复)2、《论语》十则3、山市 蒲松龄4、《世说新语》两则 刘义庆5、咏雪6、陈太丘与友期7、寓言四则8、智子疑邻9、塞翁失马

二、七年级下册文言文

1、伤仲永 王安石2、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3、口技 林嗣环4、短文两篇5、夸父逐日6、共工怒触不周山7、狼 蒲松龄

三、八年级上册文言文

1、桃花源记 陶渊明2、短文两篇3、陋室铭(刘禹锡)4、爱莲说(周敦颐)5、核舟记 (魏学洢)6、大道之行也 (《礼记》)7、三峡(郦道元)8、短文两篇9、答谢中书书(陶弘景)10、记承天寺夜游(苏轼)11、观潮 (周密)12、湖心亭看雪(张岱)

四、八年级下册文言文

1 、与朱元思书 吴均2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3 、马说 韩愈4、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5、小石潭记 柳宗元6、岳阳楼记 范仲淹7、醉翁亭记 欧阳修8、满井游记 袁宏道

五、九年级上册文言文

1、陈涉世家 司马迁2、唐雎不辱使命 《战国策》3 、隆中对 陈寿4、出师表 诸葛亮

六、九年级下册文言文

1、公输 《墨子》2、《孟子》两章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鱼我所欲也 《孟子》6、《庄子》故事两则7、惠子相梁8、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9、曹刿论战 《左传》10、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11、愚公移山 《列子》

扩展资料: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