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种人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东南部以及美洲与大洋洲,包括有东亚,中国除了塔塔尔族及塔吉克族,以及几个突厥民族是混血民族以外的大多民族,如汉族、壮族、满族、蒙古族、藏族、京族、朝鲜族等、日本人、韩国人、越南之京族、岱依族、泰族、芒族、侬族、占族等和东南亚国家,除了新几内亚的大部分人口,西伯利亚的楚科奇族和通古斯语族、南亚的不丹族、锡金族、拉达克族、拉伊族、林布族、亚卡族、马嘉族、塔芒族、古隆族、塔卡利族、塔鲁族等,美洲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俄罗斯联邦境内西南部地区卡尔梅克共和国的居民也属于黄种人,俄罗
有部分是遗民过去,但不绝对,更不是全部,确切的考证我们暂时还无法得知。
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叫做“先秦时代”,简单概括一下,先秦时期就是指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前的一切时间段。这就导致题目中出现了一个歧义,“汉人后裔”,什么时候才真正出现“汉人”这个名词,汉族是到汉代才出现,而且而汉人是以华夏为主体的众多上古民族融合而成,所以并不存在“越南人祖先是先秦时代汉人移民”的说法。
越南国内也分为许多民族,实力比较壮大的是京族和华族。所以要回答的问题要从黄种人起源开始说。
最早的黄种人发源于西藏与云贵高原,在冰河时期一部分云贵高原的黄种人进入缅甸和现在的越南,他们在民族学上被称为百濮民族,而定居在现在越南的一支成为了现在的京族,也就是平时我们看到的比较标准的越南人形象,和我国广东地区的居民有很深的血缘联系。而另一支黄种人在冰河时期结束后向北迁移,在现在的中国中原定居,成为我们所说的汉族。
但是随着华夏民族发展强大有些商人或是工匠移民到了越南,在当地定居,他们是越南人中的汉族后裔,在越南被称为华族。虽然他们掌握着越南可观的经济命脉(尤其是胡志明市),但是他们仅占越南人口的1.2%。我们不必过多纠结于越南人的祖先究竟是否为汉人后裔。
越南人是古代骆越人的后裔。以骆越部落为主体,混入了一些东南亚原住民民族成分。
公元679年,中国唐朝曾于其地设安南都护府,故又称安南。1803年,中国清廷封阮福映为“越南国王 ”,越南之名始于此。1938年又改名为大南,1945年成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国,1976年改为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共有60多个民族。
越南人并不是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迁徙过去的中华人种。
东南亚各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全区有90多个民族。人种以黄色人种为主。东南亚也是世界上外籍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1967年,东南亚地区出现了一个“国家集团”,这就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发展至今已有10个成员国,面积约44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6亿。
全区约有华侨、华人3348.6万,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约占全球4543万华侨华人的73.5%。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及其眷属至少在250万以上。另有200多万印度人,100多万其它国家的外来移民。
扩展资料
经纬度位置:92°E~140°E,10°S~23°26°N。中南半岛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海陆位置:位于亚洲的东南部。西临印度洋、东连太平洋、南邻大洋洲,北邻中国、印度。
越南东南部的海湾,东南亚著名的天然港湾是位于富庆省南部海岸,港湾深入内陆17千米,南北长32千米,宽约16千米,群山环抱,东面岛屿屏蔽,面临深海,为天然良港。
港湾由冲空山和凤凰山两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内港金兰湾面积60平方千米,水深大于16米,湾口宽仅1300米,湾长20千米,宽6千米,可停泊大型航空母舰,战略地位重要。
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农作物随时播种,四季都有收获。
-东南亚
越南人中有很多华裔,同长相不一定有直接关系。而长相方面则同以下一些因素相关:
现代越南人同中国人都属于黄色人种。
越南人的先人有很多是中原地区的移民。
越南同我们的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以及湖南、湖北、江西、贵族等省的部分地区都属于古代的百越地区,这里的人同属古代的越人。
因此,现代越南人同中国人的长相是差不多的。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