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白白、明知故犯、明察秋毫、明眸善目、明火执仗、明心见性、明哲保身、明枪暗箭、明媒正娶、明辨是非、明争暗斗、明升暗降、明敲明打等。
1. 有关第四个字是空的成语 四大皆空拼音:sì dà jiē kōng解释:古时儒家对佛教理论的偏见。
后为大乘佛法继承并究竟圆满地阐述了其产生,忍辱的真相。出处:胞胎浑沌,~,没甚姓名(出家后,不姓在家姓,法名姓:释)。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一回)十转九空[拼音] shí zhuǎn jiǔ kōng解释:十次去九次空着手回来。形容赌博经常输钱。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岂知家私有数,经不得十转九空,似此三年,渐渐凋耗。”五蕴皆空拼音:wǔ yùn jiē kōng解释: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
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
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出处:《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杼柚之空拼音:zhù yòu zhī kōng解释:形容生产废弛,贫无所有。出处:语出《诗 小雅 大东》:“小东大东,杼柚其空。”
郑玄笺:“言其政偏,失砥矢之道也。谭无他货,维丝麻尔,今尽杼柚不作也。”
近义词:杼柚空虚 杼柚其空妙手空空拼音:miào shǒu kōng kōng解释: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成语出处: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玉公子》:“昨有妙手空空,伏兄卧室,窥伺久矣。”
近义词:一无所有 天马行空拼音:tiān mǎ xíng kōng解释:天马奔驰神速;像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
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天马:汉代西域大宛产的好马;行空:腾空飞驰。
出处:明 刘子钟《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近义词:挥洒自如 龙飞凤舞 查看更多天马行空的近义词>>反义词:束手束脚匹练飞空拼音:pǐ liàn fēi kōng解释:匹练:一匹白绢。
一匹白绢在空中飞舞。形容倾泻的瀑布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3卷:“遥观似匹练飞空,远听如千军驰噪。”
云过天空拼音:yún guò tiān kōng解释:比喻事情已经过去,一切恢复平静。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把一桩惊风骇浪的大案,办得来云过天空。”
电火行空拼音:diàn huǒ xíng kōng解释:闪电行于天空。比喻极其迅速出处:郭沫若《洪波曲》第15章:“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
洗劫一空拼音:xǐ jié yī kōng解释:洗劫、抢光出处: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五章:“他要把奇珍斋的全部存货、存料都洗劫一空,再赚回来的钱可就不是一千八百多块大洋了!”近义词:抢劫一空色即是空拼音:sè jí shì kōng解释:佛家语。指世家一切色法(物质)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无所有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本庵法名,向以‘色即是空’四字为则,如前岁收的几个小徒。
近义词:空即是色鹰击长空拼音:yīng jī cháng kōng解释:指雄鹰振翅飞翔于辽阔的天空。亦比喻有雄心壮志的人在广阔的领域中施展自己的才能。
出处: *** 《沁园春·长沙》词:“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指空话空拼音:zhǐ kōng huà kōng解释:谓故弄玄虚。
出处:元·王晔《桃花女》第四折:“非是我指空话空,做这等巧神通,也只为结婚姻本待谐鸾凤。”一扫而空拼音:yī sǎo ér kōng解释:一下子便扫除干净;全部没有了。
出处:宋 苏轼《题王逸少帖》诗:“出林飞鸟一扫空。”近义词:一网打尽 扫地以尽 反义词:一介不取 岿然独存 算沙抟空拼音:suàn shā tuán kōng解释:算:计算;抟:聚捏成团。
比喻驾御繁难,能为人之所不能出处:清·黄宗羲《黄泽望扩志》:“泽望乃能算沙抟空,其精也,乃其所谓愤憾之甚者耶。”衣敝履空拼音:yī bì lǚ kōng解释:衣服破烂,鞋子穿孔。
形容贫穷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鲍宣传》:“唐尊衣敝履空,以瓦器饮食,又以历遗公卿,被虚伪名。”近义词:衣弊履穿 金锣腾空拼音:jīn luó téng kōng解释:金锣:比喻太阳;腾:上升。
比喻太阳高照出处:陶糓《清异录·天文·润骨丹》:“冬日云:金锣腾空,映檐白醉。”架谎凿空拼音:jià huǎng záo kōng解释:扯谎作假。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朗名唤杨光彦,绰号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挝着人家本钱就使。”近义词:无中生有人财两空拼音:rén cái liǎng kōng解释:空:失去;没有。
人和财物都遭到了损失。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可怜张李二家没趣,真是‘人财两空’。”
近义词:人才两失 鸡飞蛋打 反义词:两全其美 十室九空拼音:shí shì jiǔ kōng解释: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近义词:颠沛流离 家破人亡 反义词:人烟稠密 安居乐业殷浩书空拼音:yīn hào shū kōng解释:晋中军将军殷浩被废,除名为民,在信安,常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
后以“殷浩书空”借指事情令人惊奇诧异。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荡然一空拼音:dàng rán yī kōng解释: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都毁坏,消失尽净。
形容原有的。
2. 什么明什么空成语 没有与“明 空”相关的成语!『包含有“明”字的成语』“明”字开头的成语:(共72则) [m] 明白了当 明辨是非 明查暗访 明察暗访 明窗净几 明耻教战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明德惟馨 明发不寐 明罚敕法 明法审令 明鼓而攻之 明光烁亮 明公正道 明光锃亮 明光铮亮 明公正气 明公正义 明火持杖 明婚正配 明婚正娶 明火执械 明火执仗 明火执杖 明教不变 明镜高悬 明见万里 明廉暗察 明来暗往 明明白白 明目达聪 明眸皓齿 明明赫赫 明眸善睐 明目张胆 明媒正礼 明媒正娶 明枪暗箭 明抢暗偷 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明人不做暗事 明若观火 明日黄花 明如指掌 明升暗降 明赏不费 明推暗就 明堂正道 明刑弼教 明刑不戮 明效大验 明心见性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明扬侧陋 明验大效 明月清风 明月入怀 明扬仄陋 明争暗斗 明珠暗投 明哲保身 明正典刑 明知故犯 明知故问 明昭昏蒙 明珠投暗 明珠弹雀 第二个字是“明”的成语:(共58则) [b] 不明不白 闭明塞聪 蔽明塞聪 [c] 聪明才智 聪明反被聪明误 窗明几净 聪明绝世 重明继焰 聪明伶俐 聪明睿智 慈明无双 聪明一世 聪明智慧 聪明智能 聪明正直 [d] 大明法度 [g] 光明磊落 高明远识 公明正大 光明正大 [h] 花明柳暗 花明柳媚 含明隐迹 [j] 简明扼要 精明能干 精明强干 经明行修 [l] 连明彻夜 连明达夜 廉明公正 连明连夜 [m] 明明白白 明明赫赫 莫明其妙 [q]弃明投暗 [r] 若明若暗 若明若昧 [s] 深明大义 水明山秀 山明水秀 识明智审 丧明之痛 [t] 同明相照 [w] 未明求衣 无明无夜 无明业火 [x]休明盛世 心明眼亮 霞明玉映 [y] 月明千里 眼明手快 眼明心亮 月明星稀 [z] 正明公道 彰明较著 彰明较着 彰明昭著 彰明昭着 第三个字是“明”的成语:(共22则) [a] 暗斗明争 暗箭明枪 [b] 白蜡明经 [c] 春光明媚 阐幽明微 [d] 淡泊明志 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e] 二分明月 [f] 孚尹明达 [g] 更令明号 高抬明镜 [h] 皓齿明眸 [k] 开宗明义 [q] 清风明月 [s] 圣帝明王 神而明之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x] 仙露明珠 秀水明山 [y] 薏苡明珠 [z] 正身明法 掌上明珠 “明”字结尾的成语:(共60则) [a] 暧昧不明 爱憎分明 [b] 背暗投明 蔽聪塞明 白黑分明 冰炭不言,冷热自明 冰雪聪明 [c] 察察而明 察察为明 春和景明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长夜难明 黜幽陟明 词约指明 黜陟幽明 [e] 耳聪目明 恩怨分明 [f] 风清月明 奉如神明 奉若神明 [g] 鬼瞰高明 公正廉明 [h] 黑白分明 含糊不明 昏镜重明 [j] 绝顶聪明 奖罚分明 敬若神明 泾渭分明 泾渭自明 [k] 考绩幽明 [l] 柳暗花明 来历不明 磊落光明 来去分明 另请高明 [q] 弃暗投明 去暗投明 旗帜鲜明 [s]赏罚不明 赏罚分明 是非分明 赏罚信明 赏罚严明 深切著明 深切着明 赏信罚明 水秀山明 [w] 外简内明 外宽内明 [x] 先见之明 心开目明 下落不明 [y] 一晦一明 [z] 憎爱分明 正大光明 知人之明 至圣至明 自作聪明 自知之明 “明”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共4则) [c] 仇人相见,分外明白 [d]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j]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l] 柳暗花明又一村 『包含有“空”字的成语』“空”字开头的成语:(共20则) [k] 空城计 空洞无物 空费词说 空腹高心 空腹便便 空谷白驹 空谷传声 空谷幽兰 空谷足音 空话连篇 空空如也 空口说白话 空口无凭 空前绝后 空室清野 空谈快意 空头支票 空穴来风 空心汤圆 空中楼阁 第二个字是“空”的成语:(共34则) [b] 碧空如洗 碧空万里 [c] 扯空砑光 [f] 翻空出奇 [j] 鉴空衡平 镌空妄实 [k] 空空如也 [m] 马空冀北 买空卖空 卖空买空 目空一切 目空一世 目空余子 [n] 囊空如洗 [p] 凭空捏造 [q] 群空冀北 [s]书空咄咄 司空见惯 [t] 抟空捕影 腾空而起 天空海阔 谈空说幻 谈空说有 弹空说嘴 [w] 无空不入 挖空心思 望空捉影 [y] 眼空四海 一空依傍 [z] 遮空蔽日 指空话空 凿空取办 凿空投隙 凿空之论 第三个字是“空”的成语:(共26则) [b] 白驹空谷 白首空归 宝山空回 白手空拳 不务空名 [c] 赤手空拳 [d] 遁迹空门 遁入空门 [j] 驹留空谷 [l] 两手空空 [m] 妙手空空 满纸空言 [p] 匏瓜空悬 [q] 跫响空谷 [s] 盛况空前 [t] 徒讬空言 徒托空言 托于空言 托之空言 托诸空言 [w] 万人空巷 [x] 悬剑空垄 [y] 一纸空文 [z] 祝发空门 足音空谷 杼柚空虚 “空”字结尾的成语:(共27则) [d] 咄咄书空 箪瓢屡空 [h] 海阔天空 [j]见惯司空 架谎凿空 [l] 罗掘一空 两手空空 [m] 买空卖空 卖空买空 妙手空空 [r] 人财两空 人去楼空 [s] 四大皆空 十室九空 十转九空 [t]天马行空 [w] 五蕴皆空 [y] 云过天空 殷浩书空 云净天空 一扫而空 硬语盘空 [z] 坐吃山空 指空话空 坐食山空 杼柚其空 杼柚之空 “空”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共4则) [b]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r] 入宝山而空回 [t]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y] 一钱不落虚空地。
3. 第四个字是空的成语 箪瓢屡空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海阔天空 象大海一样辽阔,象天空一样无边无际。形容大自然的广阔。比喻言谈议论等漫无边际,没有中心。
两手空空 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
罗掘一空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买空卖空 买卖双方都没有货款进出,只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也用来比喻政治上招摇撞骗的投机活动。
妙手空空 指小偷,也形容手中一无所有。
4. 空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空费词说 说的话别人不听,等于白说。
空口无凭 单凭嘴说而没有什么作为凭据。只要用实物来证明。
空谷传声 在山谷里叫喊一声,立刻听到回声。比喻反应极快。
空口说白话 形容只说不实行,或只说而没有事实证明。
空中楼阁 悬在半空中的阁楼。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空想。
空城计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空头支票 指不能兑现,即取不到钱的支票。比喻不准备实现的诺言。
空空如也 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两手空空 形容人手头很紧,一个钱也没有。
空话连篇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空洞无物 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空谷足音 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空穴来风 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也比喻流言乘机会传开来。
空室清野 在对敌斗争时,把家里的东西和田里的农产品藏起来,使敌人到来后什么也得不到,什么也利用不上。
5. 第一个字是“明”最后一个字是“悬”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第一个字是“明”最后一个字是“悬”的四字成语是:明镜高悬。
明镜高悬,读音:【míng jìng gāo xuán】
释义:指的是官员判案公正廉明,执法严明,判案公正,办事公正无私。也比喻目光敏锐,识见高明,能洞察一切。
出处:唐·杜甫《洗兵行》:“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
造句:
1. 县长明镜高悬,执法如山,替我们地方铲除了一个大祸患。
2. 明镜高悬说的是心如明镜,安定平稳,能照见一切;明察秋毫就是对关联体之间的细微变化做到心中有数。
3. 在旧时衙门的公堂上,常挂有“明镜高悬”的匾额,官员常用其标榜公正无私,断案精详。
4. 清官详查案情,明镜高悬,使沉冤得以昭雪。
5. 这位法官详查案情,明镜高悬,使冤狱得以昭雪。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名列前茅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名不虚传
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名垂青史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名正言顺
名:名分,名义;顺:合理、顺当。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名义正当,道理也说得通。
名扬四海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名落孙山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
名不副实
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名存实亡
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名不符实
名声与实际不符。
名山大川
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名缰利锁
缰:缰绳。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名不虚得
指盛名非凭空取得。
名实难副
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
名花无主
名贵的鲜花还没有主人。旧时比喻还没有嫁人的名门闺秀或有名气的美女。
名利之境
境:场所。名和利的场所。指官场。
名不常存
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
名德重望
犹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名鞿利鞚
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名书锦轴
将名字写在史书上。
名葩异卉
卉:草的总称。原意是指名贵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
名我固当
叫我这个名字实在很恰当。
名公巨卿
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名书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名臣硕老
硕:大;老:对古代公卿大夫的尊称。指有名望的大臣。
名教罪人
旧对违背礼教之人的谴称。
名声过实
名声超过实际。指虚有其名。
名纸生毛
名片都已磨出了毛使字迹模糊不清
名动天下
形容人声名显赫
名声籍甚
比喻名声极大。
名声在外
形容名气很大
名缰利索
缰:马缰绳;索:绳子。比喻功名利禄如束缚人的缰绳和绳索。
名不虚行
虚:不真实。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不是虚假的。
名下无虚
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
名垂千古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名目繁多
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
名山事业
指著作。
名同实异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名实相符
名声与实际一致。
名垂百世
垂:流传下去。好名声流传后代。
名显天下
形容名声极大。
名贸实易
贸:齐等;易:变易。指名称相似,实质不同。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名实不副
名声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名垂千秋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名垂后世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名不徒显
徒:空;显:显露。名望不会轻易得来。
名噪一时
噪:群鸣。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
名价日重
名价:声望;日重:一天天增加。名声一天天大起来。
名贯古今
从以前到现在都十分有名
名从主人
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名实相称
指名声与实际一致。
名高难副
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名士风流
名士:指恃才放达不拘小节的人。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名利兼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名和力两方面的东西都得到了。
名门世族
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名公大笔
名家的大手笔。
名流巨子
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
名声若日月
名声:名誉;若:象。名誉声望象日月之光,永不消失。形容德高望重。
名不正,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名标青史 标:写明;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491
名不副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汉·祢衡《鹦鹉赋》:“惧名实之不副,耻才能之无奇。”三国·魏... 876
名不虚传 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 《史记·游侠列传》:“然其私意廉洁退让,有足称者,名不虚言,... 1149
名垂后世 好名声流传的后代。 《三国志·魏书·臧洪传》:“身著图象,名垂后世。” 462
名垂千古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730
名垂青史 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 唐·杜甫《赠郑十八贲》诗:“古人日以远,青史字不泯。” 474
名垂竹帛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 632
名存实亡 名义上还存在,实际上已消亡。 唐·韩愈《处州孔子庙碑》:“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 477
名副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汉·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 730
名高天下 比喻全国闻名。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名高天下,而光烛邻国。” 439
名过其实 名声超过实际才能。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故禄过其功者削,名过其实者损。” 568
名缰利锁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宋·柳永《夏云峰》词:“向此免名缰利锁,虚费光阴。” 555
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六回:“其实名利双收,三百六十行生意... 454
名列前茅 比喻名次列在前面。 《左传·宣公十二年》:“蔿敖为宰,择楚国之令典,军行,右辕,... 676
名落孙山 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 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 1479
名满天下 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 《管子·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510
名贸实易 贸:齐等;易:变易。指名称相似,实质... 《商君书·开塞》:“二者名贸实易,不可不察也。” 505
名目繁多 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456
名山大川 泛指有名的高山和源远流长的大河。 《尚书·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530
名山胜川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 《晋书·孙统传》:“纵意游肆,名山胜川靡不穷究。” 449
名山事业 指著作。 《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611
名声籍甚 比喻名声极大。 《史记·陆贾列传》:“陆生以此游汉廷公卿间,名声籍甚。” 440
名师出高徒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619
名实难副 名声大,实际才能与名声不相称。 《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447
名实相副 名声和实际一致。 汉·陆粹《为曹公与孔融书》:“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 433
名士风流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后汉书·方术传论》:“汉世这所谓名士者,其风流可知矣。” 443
名下无虚 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 《陈书·姚察传》:“沛国刘臻,窃于公馆访《汉书》疑事十余条,... 458
名震一时 名声震动当时社会。 《新唐书·刘晏传》:“号神童,名震一时。” 432
名正言顺 原指名分正当,说话合理。后多指做某事... 《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利。” 679
名我固当 叫我这个名字实在很恰当。 无 183
名不符实 名声与实际不符。 廖仲恺《对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训话》:“所谓盛名难负,名不符... 77
名不虚得 指盛名非凭空取得。 无 70
名不虚立 指宜有此盛名,果然不虚妄。 无 75
名不正,言不顺 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 先秦·孔子《论语·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 150
名垂万古 指名声永远流传。 无 74
名从主人 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无 76
名德重望 犹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无 65
名符其实 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同“名副其实”... 无 222
名高难副 副:相称。指盛名之下,实际难与相符。 《后汉书·黄琼传》:“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 64
名公巨卿 指有名望的权贵。亦作“名公钜卿”。 无 62
名公巨人 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无 56
名公钜卿 指有名望的权贵。同“名公巨卿”。 无 81
名公钜人 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无 57
名鞿利鞚 犹名缰利锁。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 无 68
名流巨子 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 无 59
名门世族 有名望的世家大族。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三回:“即如家嫂,是名门世族,他本... 75
名卿钜公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权贵。 无 95
名山胜水 风景优美的著名河山。同“名山胜川”。 无 61
名声过实 名声超过实际。指虚有其名。 无 61
名胜古迹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无 498
名实相符 名声与实际一致。 三国·曹操《与王修书》:“君澡身澡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 70
名同实异 名称相同,而实质不一样。 无 64
名闻遐迩 名声传扬到各地,形容名声很大。 《魏书·崔浩传》:“奚斤辨捷智谋,名闻遐迩。” 679
名扬四海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雄纠纠名扬四海,喜孜孜笑满腮。... 134
名噪一时 噪:群鸣。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国师阅文偶误》:“娄上王辰玉、松江董... 2009
名正理顺 指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无 61
名重一时 名:名声;一时:当代。一个时期内名声...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 70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