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怎么给初三毕业班的孩子减压

时间: 2023-03-23 19:58:41

怎么给初三毕业班的孩子减压

1、运用语言和想象放松。学会幽默:幽默是精神健康的调节剂,学会幽默,以良好的心境应付周围的一切。通过想象,训练思维游逛,在短时间内放松、休息,恢复精力,让自己得到精神小憩;

2、分解法。把生活中的压力罗列出来,只要个个击破,这些所谓的压力,便可以逐渐化解;

3、尽情发泄:心中的烦恼、忧虑不要积在心中,应设法及时宣泄,想哭就哭。医学心理专家认为,哭能缓解压力,让人类情感抒发出来要比深深埋在心里有益得多;

4、一读解千愁。在书的世界遨游时,一切忧愁悲伤便付诸脑后,烟消

对于孩子初三的压力,父母该怎么给孩子减压?

1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要想帮助孩子克服压力先要了解孩子心理上有什么压力、压力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必须听听孩子的倾诉,要抽出时间和孩子面对面地交谈,专心地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说话。只有父母肯把心交给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给父母。这样,你才能了解孩子心理压力的真实情况,才能够针对问题帮助他们。

2帮助孩子面对恐惧

孩子在玩的时候会担心别的孩子是不是在学习,看到别的孩子提前交卷时会紧张心慌,担心考不好会有什么后果等等。这时,父母应当教导孩子要坚持原则,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做,不要去跟别人比,不随波逐流是很不容易得,这正是一个人成熟勇敢的表现,也是有主见、有头脑的表现。同时可以告诉孩子,生活的路还很长,放手去做就对了,不要顾虑太多。

3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

父母小时侯一定也曾经遇到过和孩子类似的情况,当时是怎样对待的或现在遇到了什么难题又是怎样处理的,这些都可以用孩子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孩子分享。当孩子知道了父母原来也常常会面对压力和烦恼的时候,他们对父母所说的话就比较容易听进去了。父母告诉子女自己是怎样应付压力的,那实际上是为孩子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也就增强了孩子克服压力的勇气和信心了。

4树立孩子的自信

首先家长自己要相信孩子,不要问孩子“能不能考上?行不行?”自己的父母都不相信,还有谁相信他呢?每一次考试、做习题,可以对孩子的进步提出表扬鼓励,然后再分析错在哪儿,如何提高。当然,孩子的自信也不光是学习方面的,孩子其他方面的才能、品质也要多给予肯定,孩子对自己有了自我认可,在各方面才能良好地施展发挥。

5营造轻松氛围


考前不要将口号、激励挂在嘴边,给孩子形成压迫感,孩子更喜欢家长说“不要看书了,去玩吧!”将生活起居饮食做好,放假了带孩子出去玩,其他的一切照常就行,不必为了孩子考试而刻意去改变。

初三学生压力太大怎么缓解 快速减压小妙招

初三是学生学习最大的一年,下面是我整理的初三学生减压方法,供参考。

如何缓解中考孩子的压力 及时宣泄

压力就像气球里的空气,虽然它看似无形,然而一旦超过了我们的承受范围,那么它的破坏力是巨大的。所以初三学生,一定要定期给自己找一些合适的宣泄方法!可以在球场上大汗淋漓,可以去吃一顿大餐,可以找一片空旷的地方大喊大叫,可以戴上耳机跟着音乐哼唱,也可以痛痛快快哭一次。

运动减压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如篮球、羽毛球、跑步等,然后将自己的不满,反抗都发泄到运动中去,这样是很好的 缓解压力 的方法。但是要注意适当,不要变相成为虐待,对身体产生伤害,要顾及到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强制转移减压

采取强制方法将自己的注意力从中考产生的不适情绪中转移出来,去注意另一事物,如远景、图画、宠物等,从而避开烦躁的情绪。

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

稳定的心态是中考取胜的基础,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来说,这点更加重要。对这样的孩子,自然不需要父母过多地督促学习,甚至要适当为他们减压:不要把眼光仅仅放在成绩和排名上;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成绩不稳定而焦虑不安,或将自己的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

初三学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中考 立足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要用心听好每节复习课。认真听老师精心备好的每节复习课,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是一次补缺补差的难得机会;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也是温故而知新。同时要善于听课。会听课,事半功倍;不会听课,事倍功半。

稳抓基础

万变不离其宗,考试的重点还是在基础知识上。分析一下初中的所有试卷,基本上都是基础知识,难题占的比例非常小,所以初三学生无须在基本知识还没学好的情况下,盲目地做题。没有必要搞“题海战术”,但是也不能不做,要善于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总结和归纳,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