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中穆桂英和杨宗保的儿子是杨文广。
正史中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而杨宗保是否存在并无史证。
杨文广生于1012年卒于1074年。字仲容,祖籍麟州。神宗时因抗击西夏建功。历官定州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后辽人争议代州地界,他奉献阵图及攻取幽燕之策。
杨宗保只是一个虚构人物,可以在电视剧上和电影上、《杨家将》小说里看到杨六郎之子杨宗保,杨宗保之妻穆桂英、杨宗保之子杨文广。
老令公杨继业(原名杨业)有八个儿子、两个女儿,应该是十个儿女,但是在真实历史上来看老令公杨继业没有那么多儿子,杨业有几个儿子我就不知道了?就知道杨六郎杨延昭了。
我在里看到杨业将军只有六郎一子。
杨延昭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杨文广了,在《杨家将》小说里杨文广是杨继业的曾孙子。杨继业之子杨六郎、杨六郎之子杨宗保、杨宗保之自杨文广。小说说的不对杨文广是杨继业孙子那就是杨六郎杨延昭的儿子。
据史料记载,宋代名将杨业(现文学作品中称为杨继业)有一子——杨延昭,因其在边关驻防时共有七人结义,延昭为六,故称“六郎”。后人传杨业有七子,后又传其收一义子,有“七郎八虎”之说,其实为文学作品夸张和杜撰之词。在找到的。
1、杨继业
原名杨业,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 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杨业领八千火山军挂帅扫北,掌中一口九环金锋定宋刀,横扫雁门,威震北国。大约是在归附后汉的时候,杨业结交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刘崇,派时为少年的杨重贵到太原。
2、佘太君
其实历史上杨家将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但确有佘太君其人。其原型是与杨家同为山西豪强的折家之女,本名未知,小说中叫佘赛花。其弟名为折御卿(958~995),时任府州刺史。折家于杨家共抗契丹保一方安宁,后归汉。后汉乾祐二年(949年),佘太君与杨继业成婚。
3、杨延昭
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正史中为杨延朗。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以后出征,必然带杨延昭同行。杨延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熏陶,成年以后也成为了军人。
4、杨文广
杨文广在杨家府演义中,是杨宗保与穆桂英之子,但历史上的杨文广却是六郎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
杨家将后世影响
杨业,杨延昭,杨文广,这三个人是真实存在于历史中的杨家将的主要人物。杨家将三代血战报国的事迹,为后人所传扬。尤其是杨业和杨延昭,在北宋时期已经天下闻名。杨业和杨延昭,而这位供备库副使名为杨琪,其祖父是杨重勋,杨业是其伯祖。
宋朝积弱,最后亡于外敌,所以宋遗民们便更加追思那些血战保国的将领。杨家将的事迹得以广泛流传。在杨家将事迹的流传过程中,民间加入了许多神奇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在南宋遗民所著的《烬余录》中,将杨嗣的功绩安到杨延嗣身上。
将杨文广的事迹加到创造出的人物杨宗保身上,还杜撰了杨家将父子救援宋太宗的情节。而在元朝的杂剧中,有关杨家将的剧目更是很多,比如《昊天塔孟良盗骨》等。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