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东流镇是安徽省东至县辖镇,位于皖江南岸,北接胜利镇,南连尧渡镇。东流镇是全国重点镇、安徽省副县级镇,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拥有省级东流经济开发区,是沿江重要港口,以山水、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滨江工贸、旅游城镇。东流镇版图面积147平方公里,2016年总人口8、11万人,与尧渡镇构成东至县域中心一体化。东流镇水陆交通便利,境内河湖交织,港口密集,206国道、广济高速、京福高速及铜九铁路穿境而过。长江岸线20公里,港口岸线6、8公里,分布着码头口岸11个。
驾车路线:全程约248.7公里
起点:宣城市
1.宣城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东方向出发,沿鳌峰中路行驶180米,调头进入鳌峰中路
2) 沿鳌峰中路行驶400米,直行进入鳌峰西路
3) 沿鳌峰西路行驶580米,稍向右转进入梅溪路
4) 沿梅溪路行驶650米,直行
5) 行驶410米,直行进入昭亭北路
6) 沿昭亭北路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环山东路
7) 沿环山东路行驶3.3公里,右转上匝道
2.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宣铜高速
3.沿宣铜高速行驶66.3公里,稍向右转进入钟鸣枢纽
4.沿钟鸣枢纽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
5.沿沪渝高速行驶118.1公里,过九华河大桥,朝东至/景德镇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6.沿匝道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安东高速
7.沿安东高速行驶47.8公里,在东至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940米,直行
9.池州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430米,朝尧渡方向,左转进入烟汕线
2) 沿烟汕线行驶2.0公里,右转进入建德路
3) 沿建德路行驶130米,右前方转弯进入环城西路
4) 沿环城西路行驶220米,左转进入尧南路
5) 沿尧南路行驶37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池州市东至县烟草专...
1、东至县第一中学
东至县第一中学创建于1942年,它是在前至德县立中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4月,至德解放,人民政府定校名为皖南行政公署至德初级中学。1959年,东流、至德两县合并,遂改名为东至县第一中学,始招高中班。1961年,学校更名为梅城初级中学。
2、东至县第二中学
东至县第二中学(DongZhi County No.2 Middle School)地处皖南北麓肥沃的舜耕之地,古老而秀美的尧河之滨。学校建于1974年;2001年,定为安徽省示范高中,2007年,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两个校区;如今,是一座集教学、运动、生活、景观、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园林化的校园。
3、东至县第三中学
东至县第三中学位于安徽省东至县城建德路27号,始建于1978年。1978年始建时为普通初级中学;1983年,东至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成立“东至县高级职业中学”,设在东至县第三中学,实行“一校两制”的办学模式;1990年,东至县委、县政府决定将职业高中从东至县第三中学分离出去。
1991年,安徽省教育委员会批准东至县第三中学增设高中部,成为普通完全中学;1994年升格为池州地区重点中学;1997年被评为“池州市示范高中”;2004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4、东至县昭潭中学
东至县昭潭中学位于美丽的皖南古镇——安徽省东至县昭潭镇。是东至县南部唯一的一所市示范高中。南临鄱阳,西接彭泽。是东至县乃至池州市教育的南大门。 校园占地面积127.8亩,建筑面积38000多平方米。现有34个教学班,其中高中28个班,初中6个班,在校学生2600多人,教职工148人。
5、东至县龙门中学
安徽省东至县龙门中学创办于2004年,是东至县招商引资兴办的第一所民办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00余亩,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已拥有初、高中六个年级19个教学班,师生员工1200余人。
有设施完备的教学楼、办公楼两幢,男、女生公寓式高级宿舍楼三幢,有容纳3000人的大食堂;各科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微机室、美术室、音乐室、医务室、学生浴室、洗衣房、校园超市等现代化教育、教学、生活设施齐全。
以上内容参考 -东至县第一中学;-东至县第二中学;-东至县第三中学;-东至县昭潭中学;-东至县龙门中学
很详细... 东至县
简介
东至县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系皖江之首,北望安庆,南邻江西,是安徽省的西南门户。辖29个乡镇,人口54万,面积3256平方公里(1958年由东流、至德两县合并而成),境内舜耕山(又名大历山),相传为舜躬耕之地,尧访舜时由此渡河,留下众多遗址和传说,县城遂称“尧渡”,自古就有“尧舜之乡”美誉。
生态
东至县襟江带湖,生态优美。是首列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二十一世纪》试点地区,人与自然协调,生态环境优良。东至南部多山,林茂水丰,植被丰富多样,森林覆盖率达58.7%。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河湖纵横,这里有国际重要湿地–––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升金湖,拥有水面 20万亩,是我国最大的白头鹤越冬种群的栖息地,其中越冬东方白鹤占世界总数的1/8,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是冬季生态旅游观鸟的好去处。
资源
东至县资源丰富,特产众多。已探明的矿产尤以高品位的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储量大,分别达20亿吨、4亿吨、2亿吨以上。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具有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优越条件。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棉基地县”、“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县”、“全国绿化先进县”、“沿江渔业高效示范区”和“全国红茶出口基地县”。“东至云尖”等7个品种绿茶,多次在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并被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指定为接待专用茶。
产业
东至县产业凸现,特色鲜明。拥有纺织服装、化工、机械、玩具、新型非金属材料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以东至香隅化工园区为龙头的化学工业,以东至华源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纺织企业集团,以东齿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机械业,以凯林木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木材加工综合加工业,以东至玩具总厂为龙头的玩具加工业,以辰鑫植物油厂为龙头的绿色食品加工业等构架了东至工业的轴心。农业已形成优质米、优质油、优质棉、食用菌、茶叶、禽畜、水产、经果林等八大农产品开发基地,并渐成规模。
交通
东至县交通便捷,优势明显。长江黄金水道流经县内85公里,沿江有香口、东流、大渡口3个港口,纵贯全县南北的206国道和横穿东西的318国道与安庆长江大桥相连,4条省道在县内结网,建设中的铜(陵)九(江)铁路、沿江高速、安(庆)景(德镇)高速横穿和贯通全境。
行政区划
东至县辖12个镇、3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泥溪镇、花园里乡、木塔乡、青山乡。
历史沿革
1959年由东流、至德二县合并,取二县首字为名。
1998年,全县辖9区,3镇,41乡:尧渡区、东流区、大渡口区、香隅区、昭潭区、官港区、胜利区、张溪区、葛公区,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张溪乡、官港乡、昭潭乡、洋湖乡、泥溪乡、高山乡、建新乡、坦埠乡、白笏乡、胜利乡、瓦垄乡、木塔乡、利安乡、铁炉乡、花园里乡、西湾乡、马坑乡、青山乡、东胜乡、徐村乡、良田乡、长安乡、长岭乡、七里湖乡、杨桥乡、新庭乡、八都湖乡、新丰乡、庆丰乡、永丰乡、石城乡、汪坡乡、五丰乡、合镇乡、临江乡、香口乡、姜坝乡、查桥乡、马田乡、平原乡、洪方乡。
1992年,撤销徐村乡、良田乡,并入尧渡镇;撤销长安乡、长岭乡、七里湖乡,并入东流镇;撤销杨桥乡、新庭乡、八都湖乡、新丰乡、庆丰乡,并入大渡口镇;撤销合镇乡、临江乡、香口乡,合并设立香隅镇;撤销昭潭乡、永丰乡,合并设立昭潭镇;撤销官港乡、石城乡,合并设立官港镇;撤销胜利乡、姜坝乡,合并设立胜利镇;撤销张溪乡、汪坡乡、五丰乡,合并设立张溪镇;撤销洋湖乡,设立洋湖镇;撤销洪方乡,并入平原乡;撤销马田乡,并入查桥乡。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9镇16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香隅镇、昭潭镇、官港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平原乡、查桥乡、泥溪乡、高山乡、建新乡、坦埠乡、白笏乡、瓦垄乡、木塔乡、利安乡、铁炉乡、花园里乡、西湾乡、马坑乡、青山乡、东胜乡。
1993年,撤销平原乡,设立葛公镇。1994年,撤销东胜乡,设立龙泉镇,镇政府由黄荆港迁至龙泉。
1995年,从尧渡镇析出良田乡;从大渡口镇析出杨桥乡、庆丰乡;从葛公镇析出洪方乡;从张溪镇析出汪坡乡;从东流镇析出七里湖乡;从官港镇析出石城乡。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县辖11镇21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香隅镇、昭潭镇、龙泉镇、官港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查桥乡、泥溪乡、高山乡、建新乡、坦埠乡、白笏乡、瓦垄乡、木塔乡、利安乡、铁炉乡、花园里乡、西湾乡、马坑乡、青山乡、良田乡、杨桥乡、庆丰乡、洪方乡、汪坡乡、七里湖乡、石城乡。
2000年,东至县辖11个镇、21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475194人,其中:尧渡镇 45539人、东流镇 26443人、大渡口镇 29195人、胜利镇 34580人、张溪镇 20077人、洋湖镇 19249人、葛公镇 15383人、香隅镇 33479人、官港镇 17530人、昭潭镇 19231人、龙泉镇 15726人、庆丰乡 13768人、杨桥乡 17618人、瓦垄乡 13866人、白笏乡 10191人、坦埠乡 9103人、汪坡乡 8838人、高山乡 7685人、洪方乡 6564人、查桥乡 12076人、七里湖乡 6970人、建新乡 8432人、良田乡 6103人、花园里乡 6901人、马坑乡 4338人、利安乡 8135人、木塔乡 6783人、石城乡 8315人、泥溪乡 15186人、西湾乡 6082人、青山乡 13954人、铁炉乡 7854人。
2001年,撤销良田乡,并入尧渡镇;撤销杨桥乡、庆丰乡,并入大渡口镇。全县村委会数由2000年底的360个减少到358个:张溪镇六联村、沿河村、复兴村合并为六联村。调整后,东至县辖11个镇、18个乡,共有13个居委会、358个村委会: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瓦垄乡、白笏乡、坦埠乡、汪坡乡、高山乡、洪方乡、查桥乡、七里湖乡、建新乡、花园里乡、马坑乡、利安乡、木塔乡、石城乡、泥溪乡、西湾乡、青山乡、铁炉乡。
2004年底,东至县辖11个镇、18个乡:尧渡镇、东流镇、大渡口镇、胜利镇、张溪镇、洋湖镇、葛公镇、香隅镇、官港镇、昭潭镇、龙泉镇、瓦垄乡、白笏乡、坦埠乡、汪坡乡、高山乡、洪方乡、查桥乡、七里湖乡、建新乡、花园里乡、马坑乡、利安乡、木塔乡、石城乡、泥溪乡、西湾乡、青山乡、铁炉乡。
2007年2月1日,省、市政府正式批准东至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将原有11个镇、18个乡调整为12个镇、3个乡。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前,29个乡镇平均人口在1.84万人左右,其中有21个乡镇在2万人以下,最小的乡镇只有4600人。调整后,最大的乡镇达388平方千米,最小的乡镇也有100平方千米;人口最多的乡镇达7.5万,最少的乡镇也达到1.22万。2月5日东至县召开全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动员大会。此次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从2007年1月上旬开始至2007年2月底完成。具体方案为:
将查桥乡、建新乡整建制并入尧渡镇。调整后的尧渡镇辖39个村(居)委会,面积388平方千米,人口75619人。镇政府驻尧渡街。
将七里湖乡整建制并入东流镇。调整后的东流镇辖15个村(居)委会,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33355人。镇政府驻东流。
将瓦垄乡整建制并入胜利镇。调整后的胜利镇辖21个村委会,面积145平方千米,人口58191人。镇政府驻胜利集镇。
将汪坡乡、坦埠乡、白笏乡整建制并入张溪镇。调整后的张溪镇辖26个村(居)委会,面积264平方千米,人口58461人。镇政府驻张溪。
将高山乡整建制并入洋湖镇。调整后的洋湖镇辖14个村委会,面积180平方千米,人口31433人。镇政府驻洋湖。
将洪方乡整建制并入葛公镇。调整后的葛公镇辖16个村委会,面积251平方千米,人口25616人。镇政府驻葛公。
将石城乡整建制并入官港镇。调整后的官港镇辖16个村委会,面积243平方千米,人口29044人。镇政府驻官港。
将铁炉乡整建制并入龙泉镇。调整后的龙泉镇辖15个村(居)委会,面积187平方千米,人口27097人。镇政府驻龙泉湾。
将西湾乡、泥溪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泥溪镇,辖13个村委会,面积183平方千米,人口24251人。镇政府驻泥溪冲。
将利安乡、木塔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木塔乡,辖13个村委会,面积240平方千米,人口16668人。乡政府驻木塔。
将马坑乡、花园里乡整建制合并,设立新的花园里乡,辖14个村委会,面积249平方千米,人口12285人。乡政府驻花园。
保留大渡口镇、香隅镇、昭潭镇、青山乡。
新城区
东至县新城区在老区的东北方向,地址位于现在的老梅城区,新老区通过击壤桥相连,是东至县政府为缓解老区拥挤的市场和交通而全力打造的容行政办公,经济贸易于一体的的新县城。新城区辖两个主干道,一是南北方向的东流大路,二是东西方向的梅林大道。
随着县城东至二中新区和至德小学两所名校的启用,目前整个新城区的发展呈现一片优异的态势,百悦星城,舜帝花园,梅林苑等房地产产业发展迅猛,东至县玩具厂等一批轻工业迅速崛起,商业步行街也在全力打造中,特别是随着尧渡大桥的顺利开通,新老城区的交通也更加方便快捷。
随着新城区的不断完善,整个县城的发展将更加和谐和稳定!
O(∩_∩)O哈!希望可以帮到你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