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平原成为塞上江南的原因:银川平原地形平坦;黄河流经,利于开挖水渠引黄灌溉;河流冲积使地表形成肥沃的土壤;利于农耕。宁夏平原上,黄河与众多引水渠道纵横交错,广大的农田得以灌溉。加上光照条件好,水稻、小麦、玉米、胡麻等农作物都很适合在这里生长,所以有塞上江南之称。
西北黄土高原茫茫的金色海洋中,奇迹般地展现着偌大一个绿岛,这就是富饶美丽的塞上江南宁夏川。在这绿岛中央。矗立着一座胜景如画的城池,那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著名的塞上古城银川市。 银川平原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塞上江南”、“鱼米之乡”、全市总面积为4467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457平方公里,辖城区、新城区、郊区和永宁两县。总人口76万。今日的银川市已经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城市。银川毛纺厂出品的宁夏特产滩羊毛制成的毛毯,远销亚、非、欧、美四大洲的二十多个国家。银川生产的仿古地毯,古色古香,属于上等珍品。 “没有贺兰山,便没有宁夏川”。在民间传说里,贺兰山原是一匹从远方奔来的骏马,在河滨小憩,化为高山;黄河是一条巨龙,它奔腾而来,咆哮而去,只在宁夏川发出温和的长吟。银川,就坐落在龙马之间,全境面积4000多平方公里,南距甘肃的兰州,东北距内蒙古的包头,均为400余公里,包兰铁路把它们连接在一起。贺兰山呈南北偏东走向,位于银川西界,境内长度70公里,约占贺兰山总长度的46%。主峰高度多在2500米左右,从银川平原西望,贺兰山犹如骏马奔驰,气势雄伟,是我国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了西北寒流和风沙的侵袭,是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使这里蓝天明净。 银川市属温带干旱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寒漫长但不奇冷,夏热较短且无酷暑。银川地区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因而这里生产的小麦、水稻、甜菜及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含糖量高,含蛋白质多,营养丰富,品质优良。 银川市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塞上古城,早在四五千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在历史上曾经是戎狄族、匈奴族游牧的地方。秦时属于北地郡北境,直至公元五世纪的夏国时,在今日银川市东约8公里的地方兴建了"饮汉城",这里曾是赫连勃勃大夏政权的王家园林,名曰:丽子园,是一座游乐城市。银川始建于公元678年(唐高宗仪凤三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在此建国称帝,史称"西夏国",银川为国都,时称兴庆府。 悠久的历史给银川留下了丰富的区域文化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境内有名胜古迹和自然浏览景区60多处,其中尤以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西夏王陵和远古时期刻凿的贺兰山岩画为国内外学者和游人瞩目;著名作家张贤亮创办的镇北堡华夏西部影视城由于拍摄《红高粱》等影片,使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还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贺兰山苏峪口国家森林公园。塞上江南自然风光、回族穆斯林风情和西夏文化构成了银川以“西夏古都、塞上风情”为特色的新兴旅游业。现在,银川是全国99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河套文化和丝路文化交会地带最具魅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之一。
宁夏有名的山地有贺兰山和六盘山.
贺兰山绵亘于宁夏的西北部,南北长200多公里,东西宽15?60公里.山地海拔多在1600至3000米,主峰达3556米.古人称之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山势巍峨雄伟,既削弱了西北寒风的侵袭,又阻挡了腾格里沙漠流沙的东移,成为银川平原的天然屏障.山中有丰富的煤炭等矿产资源.山麓部分,1500米以下为荒漠草原带;1500米以上出现覆盖度较大,草本植物生长较高的山地草原及旱生灌丛带.大约2000米以上,有以云杉、油松等为主要成分的森林.森林带以上,有一定面积的高山灌丛草甸带,是较好的夏季牧场.贺兰山的山脊是我国荒漠草原与荒漠、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分界线.山岭中间,也有一些较低矮的山口,成为东西交通要道.其中三关口是银川通往内蒙古阿拉善盟的重要通道.
六盘山古称陇上,位于宁夏的南部,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是一条近似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脉.主峰位于和尚辅以南的美高山,海拔2942米,山势高峻.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六盘山因此而得名.山腰地带降雨较多,气候较为湿润,宜于林木生长,有较繁茂的天然次生阔叶林,使六盘山成为突起于黄土高原之上的一个“绿岛”,也是宁夏重要的林区之一.
(二)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宁夏平原,海拔1100-1200多米,地势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黄河自中卫入境,向东北斜贯于平原之上,河势顺地势经石嘴山出境.平原上土层深厚,地势平坦,加上坡降相宜,引水方便,便于自流灌溉.所以,自秦汉以来,劳动人民就有这里修渠灌田,发展了灌溉农业.2000多年来经劳动人民的辛勤开发,这里早已是渠道纵横、阡陌相连的“塞上江南”.现为宁夏的商品农业基地.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