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当中含有一种毒素,需要高温才能破坏掉,需要急火加热十分钟以上,来保证豆角熟透,这时有害物质就会变成无害物质,所以焖豆角必须要把它焖到没有本身的绿色,变成黄色才可以出锅。更快的方法是在炒豆角之前用开水焯一下,只要与原来的颜色有所差别即可出锅,并沥干水分,再放入油锅里炒,豆角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绿即豆角熟透。
豆角要煮5分钟。
豆角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能食用。当豆角处于煮沸5分钟的状态下,豆角的皂素产生达到最高点,而后逐渐减弱。在煮沸状态下烹饪20分钟,豆角的毒素就会完全消失。
豆角煮20分钟。
由于豆角之中带有一种内毒素,需要高温才能破坏掉,因此一定要充足加温煮开,或急火加温10分钟以上,以确保长豆角烂熟,这样吃的时候才不会对健康有影响。当水煮豆角处于煮沸5分钟的时候,其中的皂素产生达到最高点,之后会逐渐减弱,在当持续煮沸20分钟时,豆角的毒素才会完全消失。
判断豆角熟了的方法
1、颜色变暗
一般生豆角的颜色多是浅绿色的,将豆角炒熟之后颜色会变成暗绿色,如果豆角颜色全部都变成暗绿色,就说明豆角差不多炒熟了。
2、味道变软
小心尝一口豆角,如果是没有熟的豆角,尝起来会有豆腥味,而完全熟了的豆角尝起来就没有豆腥味,口感偏软。
1、豆角用水煮的话20分钟就能熟,如果用油煸炒,至少需要10分钟以上才能完全熟透,这样才没有毒。
2、因为豆角含有一种皂素,这种物质是有毒性的,需要高温才能消灭这种毒素。豆角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大众化蔬菜之一。
正常火温,用锅焖至8~10分钟左右。
豆角必须要煮透之后才能吃。
因为生豆角有害成分“凝集素”和“皂苷”。
扩展资料:
豆角的生长发育,从播种至豆荚成熟,可分为四个时期:种子发芽期,幼苗期,抽蔓期和开花结荚期。各个时期生长发育的特性及对田间管理的要求如下:
1、种子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至第一对真叶展开的过程。子叶刚出土时,植株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植株主要靠贮藏在种子内的养分在发芽时分解后加以使用,第一对真叶展开后植株才可进行光合作用。豆角的第一对真叶是单叶对生,其后真叶为互生三小复叶。
温度在25-30℃和适当的湿度下,播种3-4天便可发芽,14-25℃则需要7-10天才可发芽。种子发芽所需要吸收的水分,一般不超过种子量的50%,此时水分过多容易引起烂种,因此在露地种植上,播种期应当避开连绵阴雨和低温天气,同时要严格控制土壤的水分,并要为种子萌芽出土提供一个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
2、幼苗期
从第一对真叶展开至具有7-8张复叶为幼苗期。豆角幼苗在第2-3张真叶展开时便开始发生花序轴原始体,其次着生花原始体,进入生殖生长。幼苗期一般15-20天,春季气温在15℃以下的低温和阴雨天气,豆角较容易出现幼苗根腐病而死苗。
夏季高温多雨天气,又容易发生猝倒病。因此,幼苗期遇到不良气候要注意防治根腐病和猝倒病。
3、抽蔓期
从7-8片复叶至植株现蕾为抽蔓期,一般约10-15天。这个时期主蔓迅速伸长,基部开始在第一对真叶及主蔓第2-3节腋处抽出侧蔓,根瘤也开始形成。抽蔓期需要较高温度和良好的日照,在此条件下,茎蔓较粗壮,侧蔓发生也较快;如温度过低或过高,阴天多,则茎蔓生长较弱。抽蔓期土壤湿度大,则不利于根的发育和根瘤的形成。
4、开花结英期
开花结荚期从植株现蕾至豆莱采收结束,一般为5.0-60天。现蕾至开花,一般5-7天,开花到商品豆荚采收一般约8-13天,商品豆荚至豆荚生理成熟还需4-10天。豆角在井花结荚期,一方面抽出花序开花结荚,另一方面继续茎叶的生长,发展根系和形成根瘤。
由于生长量大,生长迅速,因此在开花结荚期一定要满足植株的养分需要,如开花结荚期田间管理不当,往往出现蔓叶生长不良,影响开花结荚,或蔓叶生长茂盛,延迟抽出花序、少抽出花序或引起落花落荚。
开花结荚期如果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就会抑制生殖生长或田间水分过多或干旱,温度过高或过低,光照太弱以及病虫害等,这些都是引起落花落荚的重要原因。开花结荚期,植株需要大量的营养,且豆角的根用瘤菌又远不及其它豆科植物发达,因此必须供给一定数量的氮肥;但也不能偏施氮肥,如施用氮肥过多。
容易出现植株徒长,延迟开花结荚甚至引起落花落荚,因此应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并且开花结荚期应当适当增加磷钾的比例。
参考资料:豆角-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