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解释

时间: 2023-03-29 08:55:22

读书破万卷下比如有神解释

意思是读书读得多,脑子里积累的东西也就多,写起文章来,自然得心应手,如神来之笔。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712年到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写的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的解释?

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
解释:
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出自: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形容博览群书,把书读透,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就会得心应手。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用法:形容读的书多,学识渊博,作文写得精彩。

3、理解: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4、解释:“读书破万卷”当何解”所谓:“突破”,即多读而“胸罗万卷”,就是说要博览群书。汉代著名思想家王充说:“人不博览者,不闻古今,不见事类,不知然否,犹目盲耳聋鼻痈者也。”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杰出成就的学者大学,无一不是勤奋好学、博览群书者。王充本人一生读书近一万三千卷,“博通众流百家之言”,所以他才能写出《论衡》这部伟大著作。

5、所谓“磨破”,即熟读而致“书破”。孔子晚年读《周易》,竟使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多次磨断,即所谓“韦编三绝”。根据实际需要,先出一部分书籍反复阅读,深入理解,加深记忆,这是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苏东坡有诗云:“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是经验之谈。有书不读,束之高阁,书无异于废纸;读书囫囵吞枣,一览而过,“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读得再多又有何益。

6、所谓“识破”,即精读而透彻理解书中之理。精读,一要抓住重点,宁精勿杂;二要深入钻研,务求精通。“书富如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取其精华,不可滥读。先好了重点,确定了主攻方向,就要深入、刻苦钻研,直到真正弄懂弄通为止。宋代哲学家陆九渊说:“学必无所蔽而后可”。意思是说,学习一定要达到没有迷惑不解的地步才可以。如果读书不注意识理,漫无目的,一味多读,必然如郑板桥所说:“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

7、不论取“破”字的何种含义,“读书破万卷”都是适用于专门搞学术研究的人。对于做学问的人来说,是“万卷虽多当俱眼”。唐代的书,一卷少则几千字,多则上万字,万卷书不过一亿字。这个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杜诗中的“万”字应取其非常多之意,即“多读胸有本”。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含义是什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意思是:读书只有读透书,博览群书,这样落实到笔下,运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如神助一般。
1、此内容语出唐朝诗人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此诗叙写了作者自己的才学以及平生志向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困顿的窘状,并且抨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和政治现实。全诗直抒胸臆,慷慨陈词,是杜甫自叙生平的一首重要诗作。
2、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原籍湖北襄阳,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读书破万卷,下笔犹如神"这句话的含义是?

读书万卷不破 下笔未必有神
屈达

有句名言叫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 有 神”.这句至理名言并非只是说书读得越多 ,写文章就越好.有位古人说得好:“万卷书人谁不读,下笔未必能有神”.这就明确地告戒我们:读书不只在数量,重在质量,关 键要“破”.“破”,下笔才有“神”,如果不“破”,下笔就没“神”.
明朝有个叫丘浚的人,浏览群书,博闻强记,无所不诵.但是,他一生在文坛上没 有 什么成就给后人留下.清朝也有个类似 这样的人,名叫汪凝载,少年聪明.书读一 两遍,就能记下,可他写起文章来,据说从早到晚才写了“然而”两个字,他俩虽然书读得很多,但是死读书,不能学以致用,岂能谈上下笔“有神”呢?清人郑板桥曾写诗讽刺这类死读书的人:“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户儿,颇为用钱苦”.意思是他们虽然书读得很多,但不会运用;像富贵人家一样;为花钱而苦恼.这类人,真是可笑又可悲.
那么,如何去读书,才能做到“破”,才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呢?
“破”,其意为剖析、解释.读书要做到“破”.要做到“下笔如有神,我认为就是要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进行认真剖析、理解和掌握特点,并汲取好词好语等有用东西,还要读活会用,读写结合,多读善思,多观察,多实践,把死知识变为活能力,象《随园诗话》中所讲的那样,“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所酿者蜜,非花也.”有了这样的读书效果,无疑会“下笔如有神”.否则,读书万卷不破,下笔未必有神.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