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资讯

平菇菌丝为什么不吃料

时间: 2023-03-29 18:25:25

平菇菌丝为什么不吃料

平菇菌丝不吃料的原因:

1、培养料里混有有害物质;

2、培养料含水量过髙或过低;

3、培养料中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髙;

4、菌种老化或接种量少,生活力很弱或者菌种质量存在问题;

5、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

6、培养料变质,孳生大量虫害或者杂菌感染;

7、多菌灵添加量过多,抑制菌丝生长。

为什么平菇菌丝完全吃料后,有时仍迟迟不出菇?怎样补救?

栽培平菇时,有的菌袋、菌砖或菌床菌丝生长很好,完全吃料后却迟迟不现蕾出菇。其原因可能是:
(1)平菇菌种选择不当,菌种温型与栽培时的气温差距太大。也可以说是播种时间选择不当。例如,选用中低温型平菇菌种,如在春夏之交播种,菌丝长满后正值高温季节就难以出菇。
补救措施:在阴凉处覆土越夏,待到秋凉时再刨除覆土,进行出菇管理,可减少损失。
(2)培养料中麸皮(米糠)或尿素类含氮较丰富的物质添加过多,相对而言碳素不足,出现菌丝徒长结成菌被,使生殖生长受阻而推迟出菇,严重影响产量。
补救措施:用铁丝制作小钉耙(鸡爪状),将菌被或菌皮挠破(相当于金针菇栽培管理中的搔菌处理),强通风后喷0.5%葡萄糖或1微升/升的三十烷醇水溶液等含碳物质,以调节碳氮比。辅以温差刺激,适当通风、透光,可促使其现蕾出菇。
(3)菌丝刚长好时,菌种块长出零星小菇,误以为已正常出菇而过早地开袋、揭膜,加上环境温度较高,湿度较低,在菌袋口或菌砖表面形成一层干硬的菌膜,使菌丝体无法扭结成原基,无法现蕾出菇。
补救措施:根据失水情况,酌情补水。然后仿照上述(2)进行搔菌,辅以适当通气、适量光照和温差刺激,促使菌丝扭结出菇。

平菇料灭菌不彻底菌丝吃料会慢吗

平菇料灭菌不彻底菌丝吃料会慢。平菇栽培过程中,ph在8左右是不会造成菌丝抑制的,发菌缓慢是另有原因的,一般一下情况会造成发菌缓慢:
1、培养基配方不合理,尤其是氮的浓度高,产生氨味,就会强烈的抑制菌丝体的生长。
2、消毒灭菌没有彻底,导致芽孢类型细菌的大量繁殖,从而抑制平菇菌丝的生长(真菌类的孢子体已经死亡,但是细菌类比真菌类更加耐高温。
3、袋子透气性不好,扎口过于紧密,平菇菌丝体无法进行有效代谢呼吸。
4、菌种退化。生命力弱,自然无法正常生长。
5、培养温度过低,低于10度栽培袋就会生长缓慢了。

平菇发菌期坏包了怎么办

平菇发菌期坏包了,将料倒出,摊开晾晒后添加适量新料再继续进行发酵,重新装袋接种;如料已腐烂变黑,只能废弃作肥料。
平菇发菌期常遇问题及解决方法
1、菌丝不萌发,不吃料。发生原因:料变质,孳生大量杂菌;培养料含水量过高或过低;菌种老化,生活力很弱;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加石灰过量,pH值偏高。
解决办法:使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使用适龄菌种(菌龄30-35天);掌握适宜含水量,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珠不滴下为度;发菌期间棚温保持在20℃左右,料温25℃左右为宜,温度宁可稍低些,切勿过高,严防烧菌,;培养料中勿添加抑菌剂,添加石灰应适量,尤其再气温较低时添加量不宜超过1%。PH7-8为宜。
2、培养料酸臭。发生原因:发菌期间遇高温未及时散热降温,细菌大量繁殖,使料发酵变酸,腐败变臭;料中水分过多,空气不足,厌氧发酵导致料腐烂发臭。
解决办法:将料倒出,摊开晾晒后添加适量新料再继续进行发酵,重新装袋接种;如料已腐烂变黑,只能废弃作肥料。
3、菌丝萎缩。发生原因:料袋堆垛太高,发生发酵热时未及时倒垛散热,料温升高达35℃以上烧坏菌丝;料袋大,装料多,发酵热高;发菌场地温度过高加之通风不良;料过湿加之装得太实,透气不好,菌丝缺氧也会出现菌丝萎缩现象。
解决办法:改善发菌场地环境,注意通风降温;料袋堆垛发菌,气温高时,堆放2-4层,呈“井”字形交叉排放,便于散热;料袋发酵热产生期间及时倒垛散热;拌料时掌握好料水比,装袋时做到松紧适宜;装袋选用的薄膜筒宽度不应超过 25厘米 为好,避免装料过多发生发酵热过高。
4、袋壁布满豆渣样菌苔。发生原因:培养料含水量大,透气性差,引发酵母菌大量孳生,在袋膜上大量聚积,料内出现发酵酸味。
解决办法:用直径 1厘米 削尖的圆木棍在料袋两头往中间扎孔2-3个,深5-8厘米,以通气补氧。不久,袋内壁附着的酵母菌苔会逐渐自行消退,平菇菌丝就会继续生长。
5、霉菌污染。原因:培养料或菌种本身带菌;发菌场地卫生条件差或老菇房未作彻底消毒;菇棚高温高湿不通风。
解决办法:选用新鲜、无霉变、经暴晒的培养料,发酵要彻底;避开高温期播种,加强通风,防止潮湿闷热;选用优质、抗霉,吃料快的菌种;霉菌污染发现早,面积小时,可用pH10以上的石灰水注入被污染的培养料,同时搬离发菌场,单独发菌管理。对污染严重的则清除出场,挖坑深埋处理。
6、发菌后期吃料缓慢,迟迟长不满袋。发生原因:袋两头扎口过紧,袋内空气不足,造成缺氧。
解决办法:解绳松动料袋扎口或刺孔通气。
7、软袋。一般袋料表面长有菌丝,但袋内菌丝少,且稀疏不紧密,菌袋软而无弹性。发生原因:菌种退化或老化,生活力减弱;高温伤害了菌种;添加氮源过多,料内细菌大量繁殖,抑制菌丝生长;培养料含水量大,氧气不足,影响菌丝向料内生长。
解决办法:使用健壮、优质的菌种;适温接种,防高温伤菌;培养料添加的氮素营养适量,切勿过富;发生软袋时,降低发菌温度,袋壁刺孔排湿透气,适当延长发菌时间,让菌丝往料内长足发透。
8、菌丝未满袋就出菇。发生原因:发菌场地光线过强,低温或昼夜温差过大刺激出菇。
解决办法:注意避光和夜间保温,提高发菌温度,改善发菌环境。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aokedao3713@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猜你喜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